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 urban geomorpholo-gical maps——A case study in Chongqing city
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6-102,共7页
Designandcompilationofurbangeomorphologicalmaps———AcasestudyinChongqingcityiaoChengtai,ZhangYougangDepartme... Designandcompilationofurbangeomorphologicalmaps———AcasestudyinChongqingcityiaoChengtai,ZhangYougangDepartmentofUrban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MAPS CHONGQING and city COMPILATION geomorpholo-gical study urban CASE
全文增补中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s in three main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from 1992 to 2015: 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nighttime light data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宾 黄庆旭 +1 位作者 何春阳 窦银银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533-545,共13页
Comparing the city-size distribution at the urban agglomeration(UA) scal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urban development. Howeve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 among China's thre... Comparing the city-size distribution at the urban agglomeration(UA) scal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urban development. Howeve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 among China's three largest UA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gglomeration(BTHA),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gglomeration(YRD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gglomeration(PRDA), remain inadequat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data availability. Therefore, using urban data derived from time-series nighttime light data,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 among the three UAs from 1992 to 2015 were compared by the Pareto regression and the rank clock method. We identified two common features. First, the city-size distribution became more even. The Pareto exponents increased by 0.17, 0.12, and 0.01 in the YRDA, BTHA, and PRDA, respectively. Second, the average ranks of small cities ascended, being 0.55, 0.08 and 0.04 in the three UA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verage ranks of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in the three UAs experienced different trajectori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As. Place-based measures are encouraged to promote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of differing sizes in the three U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size distribution comparative study nighttime light data rank clock urban agglomeration
原文传递
Delivering Tram-Based Boulevards: Learning from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ree European City Case Studies
3
作者 Jan Scheurer Marie Verschuer +1 位作者 Peter Newman Cheryl Desh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3年第2期262-281,共20页
Increasing calls for zero-carbon cities invite 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for people and places within ou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is cities and regions shifting in mobility away from fossil-f... Increasing calls for zero-carbon cities invite 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for people and places within ou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is cities and regions shifting in mobility away from fossil-fuel based car-oriented solution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 range of case studies where “tram-based boulevards” have been planned or implemented to provide such opportunities. The case studies share a common broader policy objective: to transform the car-oriented or car-saturated areas to an intensified urban template based on a critical presence of dedicated mid-tier transit infrastructure and active transport. “Trams”, or mid-tier, mid-capacity transit when combined with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along whole corridors can provide transformative pathways towards zero-carbon outcomes as well as multiple, strong urban benefits. However, many successful or instructive examples of this practice from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Europe, are underdocum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he paper addresses this gap by investigat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vident in a range of European case studies. These are explored for insight towards policy learning particularly in New World cities seeking to transform into a zero-carbon and more transit-oriented template: How can decision-makers avoid repeating the identified pitfalls, and instead focus on emulating the successful approaches and outcomes? We conclude the need for recognition of the inherent synergies betwee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settings in any endeavour,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to policy priorities in both fields of planning. We also co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decision makers proactively identifying and critically appraising specific opportunities for change, concerning funding, technology, public opinion, stakeholder alliances or market dynamics, and capitalising on them at suitable moments i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Transit Activated Corridors (TAC) Zero-Carbon Cities Transit Diversity urban Corridor Intensification Trams Boulevards European Case Studies
下载PDF
Place of Convergence,Capital of Myth,and City Chasing Sea:A Study on Urban Identity of Lianyungang City
4
作者 JING Dong,LI Caige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0年第3期66-72,共7页
As one of the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City Master Plan of Lianyungang (2008-2030), the study on the urban identity of Lianyungang City summarizes the context and the theories of urban identity, analyzes the basic com... As one of the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City Master Plan of Lianyungang (2008-2030), the study on the urban identity of Lianyungang City summarizes the context and the theories of urban identity, analyzes the basic components,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urban identity of Lianyungang, clarifies the objectives of shaping the urban identity of the city,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element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urban identity of the city, such as city brands, city events, and perception spaces, etc. This paper is a synthesis of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nyungang city urban IDENTITY planning study
原文传递
城市更新会改善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吗?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新云 周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65,共14页
面对城市可利用新增土地日益减少和城市群内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的双重困境,通过城市更新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失为一道良策。利用2006—2020年我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检验城市更新对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 面对城市可利用新增土地日益减少和城市群内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的双重困境,通过城市更新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失为一道良策。利用2006—2020年我国十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检验城市更新对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更新显著缩小了核心-外围城市经济差距,尤其在沿海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城市群边界地区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发现,通过城市更新,外围城市强化了生产性制造功能、投资吸引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进而缩小与核心城市的经济差距。但核心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后,其生产性服务功能并未得到显著增强。研究结论为改善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制定以城市更新为导向的政策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群 核心城市 外围城市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多重面向与视角呈现:都市民族志研究的再思考
6
作者 马伟华 钱芃希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大量建基于中国都市发展与文化现象的民族志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涌现。这些民族志作品一方面坚持与经典理论对话,一方面立足本土特色,积极开拓都市研究的话语空间,围绕跨国人口流动与全球在地化、乡—城迁移下的劳工处境、国家... 大量建基于中国都市发展与文化现象的民族志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涌现。这些民族志作品一方面坚持与经典理论对话,一方面立足本土特色,积极开拓都市研究的话语空间,围绕跨国人口流动与全球在地化、乡—城迁移下的劳工处境、国家—社会关系下的城市社区与空间更迭等议题,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回望中国都市民族志研究的探索历程,洞察其发展趋势与整体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进路。都市民族研究亟待立足中国社会,处理好中国与西方二重知识体系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以回应都市议题对经典民族志范式构成的挑战;与此同时,增进研究的公共性,通过良性互动促进学科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研究 都市人类学 民族志 城市变迁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城市书房运行优化路径研究——以泸州市为例
7
作者 王先伟 王利娟 《黑河学刊》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城市书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创新渠道,是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对泸州市城市书房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泸州市城市书房运行的成效,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优化泸州市城市... 城市书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创新渠道,是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对泸州市城市书房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泸州市城市书房运行的成效,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优化泸州市城市书房运行的路径,希望对未来城市书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泸州市 城市书房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从“一家两制”到“一家三制”:农民家庭城镇化的策略调整
8
作者 王子愿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152-155,共4页
城镇化浪潮下,农村家庭作为城乡流动过程中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面临内外双重结构化困境。为了应对社会转型压力和家庭发展压力,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农村家庭生产模式发生转变,即从“一家两制”转变为“一家三制”:男性在城市务工,女性在... 城镇化浪潮下,农村家庭作为城乡流动过程中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面临内外双重结构化困境。为了应对社会转型压力和家庭发展压力,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农村家庭生产模式发生转变,即从“一家两制”转变为“一家三制”:男性在城市务工,女性在县城陪读,老人在农村务农。“一家三制”是农民家庭结合家庭发展需求、家庭经济需求和家庭伦理需求做出的策略性选择。家庭模式转变的实质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在生活城镇化阶段为实现美好生活目标——让孙代在城市扎根而实行的家庭资源整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城镇化 “一家三制” 家计模式 进城陪读
下载PDF
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闽西老区生态振兴--以龙岩市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为例
9
作者 邓璐莹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0-56,共7页
水是生命之源和产业发展之基,水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革命老区多处于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迫切的经济赶超策略往往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是水资源供应紧张和水质恶化,水环境治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龙岩是... 水是生命之源和产业发展之基,水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革命老区多处于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迫切的经济赶超策略往往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是水资源供应紧张和水质恶化,水环境治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龙岩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其中心城区地处九龙江上游,因人口与产业集聚和治理不到位,水质提升及水生态修复面临严峻挑战。龙岩市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并取得较好成效,有力地支撑了龙岩生态文明建设,其经验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有望为全国老区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综合治理 老区振兴 龙岩市中心城区 案例研究
下载PDF
TOWARDS A SUSTAINABLE CITY CENTRE:INTEGRATING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PRINCIPLES INTO URBAN RENEWAL
10
作者 Steffen Lehmann 《Journal of Green Building》 2006年第3期85-104,共20页
This paper reflects upon a wide range of strategies focused on increasing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design beyond and within the scope of individual buildings.By examining the case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city of Newcas... This paper reflects upon a wide range of strategies focused on increasing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design beyond and within the scope of individual buildings.By examining the case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city of Newcastle,the paper provides a context for a general debate about the urban design of a sustainable city centre,and discusses how urban design is affected(and can be expected to be even more affected in future)by the new paradigms of ecology.In this context,the author presents the case study of‘SolarCity’,which is based on a vision for the revitalisation of Newcastle’s city centre.It is an in-progress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involving Australian and German architects,engineers and industry partners.It deals with cross-cutting issue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nd addresses the question:How to best cohesively integrate all aspects of energy systems,transport systems,waste and water management,climatisation,etc.,into contemporary urban design and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eco-buildings?The‘SolarCity’project encapsulates a vision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urban revitalisation can be achieved and facilitated through the use of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principles.Consequently,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undamentals of urban sustainability,such as orientation to the sun,and general strategies for more compact communities.As we begi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of our dependency on fossil energy and the automobile,the cost of mobility,and ways to integrate sustainability systems into buildings,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the common knowledge of aesthetics of urban composition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rinciples for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 energy consumption global warming density solar orientation eco-buildings case study Newcastle city Centre the‘Solarcity’project
下载PDF
何谓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
11
作者 王桃花 黄美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0,共8页
近十年来西方学界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热潮渐起,其中芬兰学派提出“城市性”概念,将城市文学置于文学研究与城市研究的跨学科语境中。以芬兰学派重要文献和城市研究前沿理论审视这一热潮的生成逻辑与“城市性”的学理意义,可发现:作为芬... 近十年来西方学界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热潮渐起,其中芬兰学派提出“城市性”概念,将城市文学置于文学研究与城市研究的跨学科语境中。以芬兰学派重要文献和城市研究前沿理论审视这一热潮的生成逻辑与“城市性”的学理意义,可发现:作为芬兰学派的研究纲领,“城市性”研究是对城市文学学科身份的一次追问。尽管这一概念本身是浮动的能指,但若将城市性问题与社会性问题、区域性问题进行对照,可在宏观层面厘清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导向:城市性问题须与城市空间内部的非城市性问题区别开来,防止探讨范围的无限扩大;个别城市的问题须与全球城市的普遍问题区别开来,将视野从个别区域的“城市性”延展至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性的“城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城市研究 城市性 芬兰学派
下载PDF
企业家型城市理论国际研究进展
12
作者 阎硕 唐安旎 程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75-81,共7页
在全球化与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面临衰退与经济停滞的局面,为摆脱原有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复兴与经济增长,企业家型城市理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国外企业家型城市理论文献的系统梳理,解析了企业家型城市的概念内涵,总... 在全球化与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面临衰退与经济停滞的局面,为摆脱原有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复兴与经济增长,企业家型城市理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国外企业家型城市理论文献的系统梳理,解析了企业家型城市的概念内涵,总结了企业家型城市的发展战略要点,反思了当前企业家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解释和模式探索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型城市 发展模式 高质量发展 转型发展 城市研究
下载PDF
我国城市小微阅读空间建设实践研究——以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为例
13
作者 黄洁 王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3期48-53,65,共7页
文章分析研究了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了小微分馆的建设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工作存在扎根读者、连通总馆、特色发展、智慧运营、阅读推广、多方合作六个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其他城市小微阅读空间带... 文章分析研究了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了小微分馆的建设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图书馆小微分馆的建设工作存在扎根读者、连通总馆、特色发展、智慧运营、阅读推广、多方合作六个方面的优势,能够为其他城市小微阅读空间带来深入社区发展、加强体系建设、开辟特色路径、推动智慧转型、开展社会宣传、引入社会力量等六个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阅读空间 小微阅读空间 苏州图书馆 小微分馆 城市书房
下载PDF
近代城市研究的“诞生”:为何关注城市?
14
作者 赵齐 《建筑师》 CSSCI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本文是城市史学史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本文指出,城市史学和城市研究都是立足于城市的现在而与过去所进行的对话。我国的城市研究在2000年代我国城市化率逐步接近50%时开始兴盛,这一城市研究、城市史学与城市人口增加的密切关系可追溯到1... 本文是城市史学史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本文指出,城市史学和城市研究都是立足于城市的现在而与过去所进行的对话。我国的城市研究在2000年代我国城市化率逐步接近50%时开始兴盛,这一城市研究、城市史学与城市人口增加的密切关系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英、美、中、日的城市研究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分别迎来了第一波热潮,本文追溯了引领研究热潮的四位先驱人物—恩格斯、松原岩五郎、孙科、罗伯特·帕克—的经历与贡献,指出今日的城市研究仍应立足于脚下的城市现实,通过对构成城市现实的“过去”进行观察和思考,探索城市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史学史 城市研究史 恩格斯 松原岩五郎 孙科 帕克
下载PDF
城市阅读生态体系建设中的实体书店参与——以合肥市为例
15
作者 程训敏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作为全球最爱阅读的城市之一,政府扶持保障到位、多种实体书店交相辉映、模式创新引领服务创新的运营模式为书香合肥建设贡献良多。城市阅读生态体系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离不开实体书店的参与。为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高品... 作为全球最爱阅读的城市之一,政府扶持保障到位、多种实体书店交相辉映、模式创新引领服务创新的运营模式为书香合肥建设贡献良多。城市阅读生态体系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离不开实体书店的参与。为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高品质阅读需求的期许,需立足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服务品质升级以及经营模式创新等举措实施,实现实体书店在城市阅读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有所作为,让书香弥漫整个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生态体系 城市书房 合肥市 实体书店
下载PDF
转型期中等城市新城市贫困问题实证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沈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0-634,共5页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中等城市 城市 贫困问题 实证研究 芜湖市 经济体制 改革 社会救助 就业 劳动力市场 社区建设 制度创新 规范化
下载PDF
民办教育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所扮演的教育供给者角色——基于华东某市的调研 被引量:6
17
作者 阎凤桥 张莉娟 +1 位作者 于洁 李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9,共8页
与农村城市化相伴随出现了流动人口学龄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通过对华东某市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大多设置在城区和县城的民办学校,具有收费低、规模大的特点,满足了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需求。该市民办教育15年的发展历史可... 与农村城市化相伴随出现了流动人口学龄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通过对华东某市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大多设置在城区和县城的民办学校,具有收费低、规模大的特点,满足了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需求。该市民办教育15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2006年,一批民办学校分别在乡镇、县城、市区建立起来,同时一些公立学校实现了向民办学校的转制,形成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并存的格局。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到现在。随着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再加上学龄儿童的减少,对于民办学校的办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民办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及其效率优势是其可以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城市化 调研 华东某市
下载PDF
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顾朝林 郭婧 +8 位作者 运迎霞 鲍龙 张兆欣 侯春蕾 郑毅 李明玉 牛品一 张朝霞 李洪澄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88-131,共44页
本研究是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针对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的“区域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严重;产业转型升级滞后,重化工倾向严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三大挑战,展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章从多中心网... 本研究是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针对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的“区域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严重;产业转型升级滞后,重化工倾向严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三大挑战,展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章从多中心网络城市群和集中圈层发展两种模式出发,提出了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调整的建议方案。文章依据城镇化水平预测,就城镇体系、京津核心区、边缘城和特色自立新城进行了系统的规划研究,最后从水源涵养区建设、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和区域一体化规划四个方面阐述规划实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市群 区域规划 城镇空间布局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的空间增长过程研究——对南京中心区30年演替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俊宴 史北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8,共10页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征及圈层演替特征,进一步研究各阶段用地构成、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演替的圈核结构规律,把特大城市的多核中心区结构划分为主核圈层、阴影圈层、亚核圈层、辅助圈层以及交通输配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特大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空间增长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中心区 圈核结构模式 量化研究
下载PDF
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泰安市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崔凤军 杨德福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7年第4期28-29,共2页
旅游文化名城泰安市的实证分析表明,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游人密度过大及由此引发的道路高生态负荷和围绕旅游经济活动兴起的服务产业的高强度,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生存环境和游客感应环境质量... 旅游文化名城泰安市的实证分析表明,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游人密度过大及由此引发的道路高生态负荷和围绕旅游经济活动兴起的服务产业的高强度,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生存环境和游客感应环境质量的下降是最为直接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活动 城市生态环境 泰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