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nsory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Formulated Organic Food Flavour Enhancers
1
作者 Bebbe Fadimatou Bolona Bonheur Achu Mercy Bih Loh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6期1490-1506,共17页
Most food flavours have been shown to contain high quantities of cooking salt, followed by flavour enhancers such as sodium glutamate, disodium inosinate, disodium guanylate and hydrogenated oils. Excess of these subs... Most food flavours have been shown to contain high quantities of cooking salt, followed by flavour enhancers such as sodium glutamate, disodium inosinate, disodium guanylate and hydrogenated oils. Excess of these substances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In an effort to reduc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these synthetic substances,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ed to formulate organic, nutritious food flavours with good storage stability from less harmful locally available food ingredients.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130 households and restaurants in the city of Yaoundé Camero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flavours. Certain ingredients such as prawns, onions, garlic, white peppers, gingers and salt were used in some households as organic flavours. These ingredients and others were used to prepare 5 organic flavours. Their sensory and nutritional analyses and stability to storage within 90 days were evaluated. 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74.6% of respondents consume industrial flavours, with the cube flavour being the most widely consumed (81%). Two of the 5 organic flavours (434 and 634) had highest scores for general acceptability. The nutritional analyses of the formulae retained (434 and 634), showed that they contained: 11.08% and 10.68% fresh weight for moisture, 47.63% and 43.53% protein, 16.52% and 13.62% lipids, 2.20% and 2.44% fibres, 11.69% and 16.39% carbohydrates. Formula 434, the most accepted, had higher contents of Ca (257.97), Mg (115.91), K (1163), Zn (2.98), Cu (1.02) and Fe (12.43 mg/100g DM) while the second (634) had higher contents of sodium (3270.48) and manganese (2.18 mg/100g). Their water activity during storage in polypropylene bags for 90 days ranged from 0.39 - 0.58 at a temperature of 26.6˚C - 37˚C.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90 days), determined by the acid and peroxide indices, was 9.18 - 14.13 mg KOH/g and 1.98 - 6.46 meq O2/Kg,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good stability for 90 days of storage. The high levels of proteins and minerals in our two products justify their umami taste and can be used as highly nutritional food flavour enhancers to 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specially in the eld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Food flavour Monosodium Glutamate PROTEINS MINERALS STABILITY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大豆油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
作者 程建军 王兆华 +3 位作者 于殿宇 张赫 尤美月 潘明喆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浸提、热榨和冷榨3种方式加工的大豆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大豆油样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浸提油53种,热榨...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浸提、热榨和冷榨3种方式加工的大豆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大豆油样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浸提油53种,热榨油54种,冷榨油45种,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萜烯类、杂环类(呋喃和吡嗪)以及烃类等化合物。在3种大豆油中检出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4种。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的影响较大。采用气味活度值(OAV)判定3种大豆油样品的关键风味物质,浸提油中检出关键风味物质15种,以3-壬烯-2-酮等物质为主,使浸提油具有浆果风味。热榨油中检出关键风味物质16种,其中2,5-二甲基吡嗪等杂环类物质使热榨油具有独特的烘焙风味。冷榨油中检出12种关键风味物质,以(E,E)-2,4-庚二烯醛等醛类物质为主,使冷榨油具有天然油脂风味。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结果间存在较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电子鼻 大豆油 加工方式 风味物质
下载PDF
直投式菌种和母液发酵白酸汤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承鑫 杨小云 +4 位作者 李艾蒙 段飞霞 田其明 钟定江 贾利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白酸汤作为贵州凯里特色调味品,深受人们喜欢,但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以直投式菌粉(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白酸汤母液作为复合发酵剂接种发酵白酸汤,以单一母液发酵白酸汤作为对比,研究白酸汤发酵过程中理化、微生物指标... 白酸汤作为贵州凯里特色调味品,深受人们喜欢,但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以直投式菌粉(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白酸汤母液作为复合发酵剂接种发酵白酸汤,以单一母液发酵白酸汤作为对比,研究白酸汤发酵过程中理化、微生物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及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比分析2组白酸汤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时,接种发酵组(Inoculated Fermentation-7d,IF-7)的总酸及乳酸菌总数均高于自然发酵组(Natural Fermentation-7d,NF-7),pH值及酵母菌总数则低于NF-7组;IF-7组的感官评分在色泽、风味、滋味和总分方面均高于NF-7组,流动性无显著性差异;在对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中,IF-7组共有21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高于NF-7组,6种代谢物低于NF-7组;在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中,IF-7组和NF-7组分别检测出248种和246种成分,主要为醇(以丙醇、乙醇等为主)、酸(以乙酸、丙酸等为主)及酯类物质(以乙酸丙酯、丙酸丙酯、乙酸乙酯等为主),IF-7组酯类物质含量略低于NF-7组,其他方面差异较小。以上结果表明,以直投式菌粉和白酸汤母液作为发酵剂接种发酵白酸汤能明显缩短生产时间,提升产品品质及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酸汤 接种发酵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 风味物质
下载PDF
Pichia kudriavzevii生物强化对酱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倪冰倩 夏韩硕 +5 位作者 闵伟红 朱华 王昆 李微微 李秀婷 张成楠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8,130,共17页
乙酸苯乙酯具有玫瑰花香、蜂蜜香、苹果香等风味特征,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高产乙酸苯乙酯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应用对于改善酱香型白酒风味,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酒醅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乙酸苯乙酯... 乙酸苯乙酯具有玫瑰花香、蜂蜜香、苹果香等风味特征,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高产乙酸苯乙酯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应用对于改善酱香型白酒风味,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酒醅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乙酸苯乙酯产量相对较高的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将其应用于酱香型白酒模拟发酵实验。结果表明:A组(未添加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和B组(添加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酒醅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60、65种,其中B组的酯类、醇类、酸类及其他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A组。发酵30 d后,B组乙酸苯乙酯质量比(0.214μg/g)约为A组(0.121μg/g)的2倍。B组特有的优势属为Weissella和Pichia,2组酒醅样品中Lactobacillus和Pediococcus,Saccharomycopsis和Saccharomyces的菌落丰度也存在差异。加入Pichia kudriavzevii X-8后,对酒醅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大,增强了水质量分数、酸度及风味物质与真菌属微生物的相关性,提高了乙酸苯乙酯及其他重要风味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旨在为酱香型白酒品质提升和功能菌株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生物强化 乙酸苯乙酯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群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加工对肉类蛋白质氧化及肉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南 李蛟龙 +4 位作者 李鹏鹏 张牧焓 孙冲 徐为民 王道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92-399,共8页
肉类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口感体验至关重要。动物在被宰杀后的胴体向食用肉转变和肉品加工过程中,经历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蛋白质氧化对肉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蛋白质氧化对肉... 肉类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口感体验至关重要。动物在被宰杀后的胴体向食用肉转变和肉品加工过程中,经历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蛋白质氧化对肉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蛋白质氧化对肉类品质的影响,结合蛋白质氧化产物的类型,加工方式、条件等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加工条件下蛋白质氧化与肉品质变化的关系,旨在为控制肉品蛋白质的氧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氧化 加工 肉品质 感官品质 风味
下载PDF
生乳中风味物质特征及来源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银阁 张养东 +1 位作者 李宁 张元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3-1110,共8页
风味是生乳感官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乳制品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与人的嗅觉、味觉、触觉相对应,生乳的风味特征可以分别从气味、味道、口感3个维度分析。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风味的主要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气味贡献物质,生乳中只有... 风味是生乳感官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乳制品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与人的嗅觉、味觉、触觉相对应,生乳的风味特征可以分别从气味、味道、口感3个维度分析。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风味的主要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气味贡献物质,生乳中只有部分挥发性化合物有助于形成风味。生乳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萜类、酸类(如C4~C12脂肪酸)、酮类(如甲基酮)、醛类(如壬烯醛、庚烯醛)、酯类(如γ-内酯)、酚类(如对甲酚)及硫化物(如二甲基硫化物)等。生乳风味多由挥发性物质决定,但生乳敏感性强,干扰物多,使风味成为一项很难客观把控的质量指标,从而极易影响乳制品的品质。因此,在保障生乳新鲜风味的基础上,更需要严格控制多种外界因素对风味的干扰。生乳风味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饲粮、饮用水和牛舍环境等。目前,饲粮被认为是影响乳及乳制品风味最主要和最敏感的因素,饲粮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通过不同途径影响乳中风味物质,从而改变生乳风味。综上,饲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响生乳风味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作者从气味、味道、口感3个维度阐述生乳风味特征,综述了生乳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及饲粮、饮用水、牛舍环境对生乳风味的影响,以期为生乳风味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风味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蒸制过程中大黄鱼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变化
7
作者 张展琪 刘梦遥 +3 位作者 余欣芮 姚闽娜 石菲菲 梁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0,共8页
【目的】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不同蒸制时间下,其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变化规律,为优化大黄鱼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不同蒸制时间大黄鱼鱼肉的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酶活力、蒸煮损失率、色差、质构... 【目的】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不同蒸制时间下,其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变化规律,为优化大黄鱼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不同蒸制时间大黄鱼鱼肉的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酶活力、蒸煮损失率、色差、质构、风味和脂质氧化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大黄鱼在0~4 min蒸制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相对提取率、总巯基含量和Ca^(2+)-ATP酶活力显著性下降;0~8 min时,蒸煮损失率增加,亮度值和蓝黄值上升,电子鼻响应值在4、6 min时较大,质构硬度、弹性、咀嚼性均下降;在蒸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蒸制 加工过程 理化性质 质构 风味 脂肪酸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GC-O分析不同叶位桑叶挥发性风味物质
8
作者 孔维涓 庞道睿 +4 位作者 杜冰 杨琼 廖森泰 陈若虹 邹宇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2-291,共10页
为探究桑叶“青草味”分布特点,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粤桑11号’桑树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测定了不同叶位(桑芽、1~3叶位和4~6叶位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桑叶挥发性成分进行... 为探究桑叶“青草味”分布特点,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粤桑11号’桑树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测定了不同叶位(桑芽、1~3叶位和4~6叶位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桑叶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叶位桑叶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38种,其中不同叶位共有成分14种,差异性成分24种;桑芽、1~3叶位和4~6叶位中分别鉴定出24种、28种、2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不同叶位桑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均以醛类物质的含量最高,是构成桑叶风味的主体成分,而被描述为“青草味”的(E)-2-己烯醛在不同叶位叶片的醛类物质中均占比最高,可能是桑叶食品“青草味”的重要成分之一。本研究结合风味强度法和风味轮廓法解析了各个叶位之间的风味特征成分,明确(E)-2-己烯醛消减是桑叶食品风味改良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风味品质优良的桑叶食品原料筛选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青草味 (E)-2-己烯醛
下载PDF
发酵兔肉脯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9
作者 柴利 贺稚非 李洪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8,共9页
为明确发酵兔肉脯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在原料肉、腌制后、发酵后、烤制后和成品5个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每个... 为明确发酵兔肉脯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在原料肉、腌制后、发酵后、烤制后和成品5个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每个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兔肉脯不同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5个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1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计算相对质量分数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发现原料肉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是己醛、 1-辛烯-3-醇和1-辛烯3-酮;腌制后和发酵后的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较为相似,主要为丁香酚和茴香脑;烤制后的样品中3-羟基-2-丁酮、(+)-柠檬烯和葵酸乙酯等物质对其风味贡献较大;成品由苯乙醛、(E)-2-壬烯醛、甲基环戊烯醇酮、芳樟醇和乙基麦芽酚等物质构成了主体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兔肉脯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基于搅拌棒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法的污染河道水异味分析
10
作者 陈秀雯 严文杰 黄波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采用搅拌棒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法分析上海市某污染河道水样,根据NIST谱库对色谱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借助峰面积归一化法采用相对含量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嗅辨结果(嗅辨时间、气味类型、气味强度)确定... 采用搅拌棒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辨同步分析法分析上海市某污染河道水样,根据NIST谱库对色谱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借助峰面积归一化法采用相对含量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嗅辨结果(嗅辨时间、气味类型、气味强度)确定异味来源。结果表明,污染河道水样中化学需氧量较高,说明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但是水样中不含常见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源于相对含量较高的醇类、醚类物质,但是这两类物质没有明显臭味。结合气相色谱-质谱结果以及嗅辨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水体恶臭是由相对含量低于1.00%的含硫化合物(硫醇、噻吩)、含氮化合物(吲哚、吡啶)、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芳香烃)以及含氧有机物(醇、酮、醚)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河道水 气相色谱-质谱法 嗅辨 同步分析 异味来源
下载PDF
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天祥 朱培蕾 汪名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4,共12页
为了探究螺旋压榨过程中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含壳率对螺旋压榨油茶籽油的出油率、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脂肪酸组成、氧化诱导时间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压榨出油率随着含壳率的... 为了探究螺旋压榨过程中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含壳率对螺旋压榨油茶籽油的出油率、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脂肪酸组成、氧化诱导时间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压榨出油率随着含壳率的增加而提高,到20%时趋于稳定,最高出油率为26.29%。且当壳质量分数为20%时,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质量分数均最低,分别为0.82 mg/g、0.37 mmol/kg和0.07%,氧化诱导时间最长,为22.62 h,同时其色度值和磷脂含量均处较低水平。当壳质量分数为30%~40%时,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最高,为67.48 mg/kg,且油茶籽油的色泽相对较深。含壳率对油茶籽油的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通过电子鼻和GC-IMS对不同含壳率油茶籽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醛类、醇类、酯类、酮类和杂环类物质等,且含壳率较高的油茶籽油和含壳率较低的油茶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当壳质量分数低于20%时,油茶籽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较多,其香味较为浓郁,随着含壳率的增加,油茶籽油中挥发性物质含量也随之减少。综合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含量,螺旋压榨油茶籽油时的物料理想壳质量分数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含壳率 理化指标 甾醇 风味成分
下载PDF
大红浙醋酒精发酵阶段非酿酒酵母产香机制研究
12
作者 倪嘉迎 朱玲 +4 位作者 王凤军 修雨 张越 姚云平 赵国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为了探讨非酿酒酵母在大红浙醋酒精发酵阶段的产香机制,以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酒曲(JQ)、酿酒酵母SHQ630单独发酵为对照组,非酿酒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Pf)、耐热克鲁维酵母(Kt)、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k)、... 为了探讨非酿酒酵母在大红浙醋酒精发酵阶段的产香机制,以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酒曲(JQ)、酿酒酵母SHQ630单独发酵为对照组,非酿酒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Pf)、耐热克鲁维酵母(Kt)、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k)、扣囊复膜酵母(Sf))单独发酵为实验组,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其还原糖代谢能力,失重法测定CO_(2)生成能力,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菌株的耐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菌株SHQ630产乙醇能力最强,菌株Pf、Kt及Pk的产乙醇能力与菌株Sc和酒曲(JQ)相当,菌株Sf产乙醇能力最弱。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f和Pk耐酸性较好,菌株Pf和Kt乙醇耐受性较好。GC-MS结果表明,菌株Sf、Pk、Pf及Kt发酵液分别共检出挥发性风味成分24种、18种、13种、10种,菌株Pk产酯种类最多(10种)、产醇最高(12.43 mg/L),菌株Pf产酯最高(10.64 mg/L)。结果显示,非酿酒酵母能够提升大红浙醋酒精发酵阶段风味的丰富性和芳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浙醋 非酿酒酵母 产香机制 耐乙醇 风味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鉴别不同干燥方式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风味变化
13
作者 程荣 刘瑞玲 +5 位作者 吴伟杰 陈慧芝 房祥军 陈杭君 牛犇 郜海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87-196,共10页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 目的 探究真空冷冻干燥及热风干燥处理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的风味变化。方法 采用电子鼻定性分析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复合果蔬棒的区别,并利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定量分析两种干燥方式样品的区别。结果 通过电子鼻数据结果分析新鲜样品与两种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存在明显区别,GC-IMS结果检测得到6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在经过热风干燥的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中正丁醇、苯甲醇、3-呋喃甲醇等醇类物质的含量比冷冻干燥的含量高;酯类中的戊酸丁酯、庚酸甲酯等热风干燥较冷冻干燥含量多,而部分酮类化合物在干燥过后的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经过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保持原有样品的形态颜色等优于热风干燥,从电子鼻以及GC-IMS的结果获得热风干燥的愉快型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以及类似相关的复合产品的深加工方式选择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虾肉复合果蔬棒 真空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电子鼻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不同品种广西黄羽肉鸡与AA肉鸡风味物质及口感的比较
14
作者 廖莹 李悦伊 +5 位作者 刘巍 李春 张文辉 邓章超 沈水宝 李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试验为研究广西黄羽肉鸡与AA肉鸡风味物质及口感差异。选取已达上市日龄的几种广西黄羽肉鸡(灵山香鸡、彩凤鸡、南丹瑶鸡、东兰乌鸡)和AA肉鸡,屠宰后测定胸肌和腿肌中氨基酸含量、肌苷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 试验为研究广西黄羽肉鸡与AA肉鸡风味物质及口感差异。选取已达上市日龄的几种广西黄羽肉鸡(灵山香鸡、彩凤鸡、南丹瑶鸡、东兰乌鸡)和AA肉鸡,屠宰后测定胸肌和腿肌中氨基酸含量、肌苷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AA肉鸡胸肌中总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灵山香鸡、彩凤鸡和东兰乌鸡的胸肌中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彩凤鸡和东兰乌鸡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彩凤鸡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最高,灵山香鸡、彩凤鸡和东兰乌鸡的腿肌中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彩凤鸡的腿肌中油酸含量显著低于AA肉鸡(P<0.05)。灵山香鸡、彩凤鸡和东兰乌鸡的鲜味感和多汁感均显著高于AA肉鸡(P<0.05),感官评分总分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其中灵山香鸡的总分最高。研究表明,几种广西黄羽肉鸡的营养水平与AA肉鸡接近、风味物质含量与AA肉鸡存在差异,谷氨酸含量、肌苷酸含量可作为广西黄羽肉鸡鸡肉风味分级量化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肉品质 感官评价 风味特性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与味-性-效理论的藏医药浴法组方配伍规律分析
15
作者 夏刀才让 桑吉康卓 +3 位作者 降拥四郎 王天虹 邹璟琳 泽翁拥忠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162-168,共7页
目的:挖掘分析药浴文献方剂的核心用药规律,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浴临床应用及学术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藏医药大典》(60本)等藏医药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藏医药浴相关的有效数据元,运用SPSS Modeler1... 目的:挖掘分析药浴文献方剂的核心用药规律,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浴临床应用及学术研究提供科学系统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藏医药大典》(60本)等藏医药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藏医药浴相关的有效数据元,运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 25.0、Gephi0.9.2软件采用描述统计、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挖掘药浴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符合标准的409首方剂中,组方药物数量2~10味者占84%,按主要组方药物可分为五味甘露卡擦尔方与其他方剂两大类型;共涉及藏药材284味,其中坎巴、藏麻黄、秀巴等五味甘露组方药物频次及关联最高;聚类分析得出7种组合,疏经通络类、干黄水类、清热类、调和滋补类、消肿类、化脓类等不同功效结构的药对组合,可为不同证型用药提供参考。药物6味主要以甘、苦、辛,3化味以苦、甘,3性以凉、温居多,17效以钝、凉、重、糙等居多。主治功效以肿胀、白脉病等频次最高。结论:药浴方剂种类丰富、应用广泛,其中五味甘露卡擦尔方最常见,卡擦尔方体现了因人、因病施治的辨证论治原则,并挖掘出了多种常用药物组合及临床失传的方剂类型,对药浴临床应用及学术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浴 五味甘露 方剂 组方规律 味性效
下载PDF
GC-MS结合电子鼻、电子舌分析6种糖炒燕山板栗的风味成分
16
作者 杨银 梁建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为了研究6种糖炒燕山板栗香气的构成特点及品种间滋味和气味上的差异。以6种糖炒板栗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 为了研究6种糖炒燕山板栗香气的构成特点及品种间滋味和气味上的差异。以6种糖炒板栗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及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分析6种糖炒板栗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关键香气化合物,并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对其挥发性气味成分和滋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GC-MS技术从6种糖炒板栗的挥发性成分中共检测出57种化合物,其中酯类19种,醇类12种,醛类5种,酮类5种,烯烃类4种,苯环类4种,胺类2种,其他类6种;其中23个OAV>1的成分被确定为糖炒板栗的关键香气成分。电子鼻评价结果显示6种糖炒板栗的主要挥发性气味成分为醇类、醛酮类、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以及甲基类几种。电子舌评价结果显示6种糖炒板栗在各项味觉指标上整体较为相似,其中丰富性和鲜味传感器对不同糖炒板栗的响应值最大,酸味和涩味最小,丰富性、鲜味、甜味、咸味、苦味、苦味回味6个指标为糖炒板栗的主要味觉指标。6种糖炒板栗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不同品种糖炒板栗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不同,且同种化合物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也有区别。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雷达色谱图分析、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电子舌可较好的区分不同品种糖炒板栗风味的差异,并确定其关键香气成分,为不同糖炒板栗的风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板栗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电子舌 风味
下载PDF
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品质及风味感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懿 禹潇 +5 位作者 魏鑫 杜勇 肖雄峻 黄慧玲 谭建霞 王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5-274,共10页
为探究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品质特征,以猕猴桃和红茶为原料进行发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有机酸含量、单体酚含量、氨基酸含量、挥发性物质及感官特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发... 为探究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品质特征,以猕猴桃和红茶为原料进行发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有机酸含量、单体酚含量、氨基酸含量、挥发性物质及感官特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的风味与品质。结果表明:发酵使猕猴桃茶汁中单体酚和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显著增加(P<0.05),提升了风味和品质。相较于猕猴桃酒,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中琥珀酸含量提升了70.93%;单体酚总量显著提高了22.17%(P<0.05),其中咖啡酸、表儿茶素和儿茶素为主要单体酚成分;在风味感官检测中,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物质,特征香气物质主要为酯类,其中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对主体香气贡献最大,呈现出水果、奶酪香,有助于减少硫化物等不良气体的产生。综上,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风味不仅符合传统猕猴桃酒果香浓郁、酯香突出的特征,还带有轻微的油脂、坚果香,总体风味特征丰富于猕猴桃酒,值得广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型猕猴桃红茶酒 高效液相色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风味 品质
下载PDF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对干红葡萄酒催陈工艺研究
18
作者 张之烁 李相阳 马挺军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采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处理干红葡萄酒,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处理工艺,测定葡萄酒的化学酒龄,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对葡萄酒风味进行检测。采用等离子体处理葡萄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17 s... 采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处理干红葡萄酒,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处理工艺,测定葡萄酒的化学酒龄,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对葡萄酒风味进行检测。采用等离子体处理葡萄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17 s、处理功率180 W、处理2次,此时葡萄酒感官评定分数最高。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催陈葡萄酒,缩短葡萄酒陈酿时间,改善葡萄酒风味,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 干红葡萄酒 工艺优化 风味
下载PDF
复合菌种发酵黄浆水的风味品质分析
19
作者 陶祥婕 胡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8-316,I0012,I0013,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黄浆水风味品质的优化改善,该研究比较了复合乳酸菌发酵、乳酸菌酵母菌混合发酵、自然发酵3种方式制作的发酵黄浆水,测定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采用HPLC和GC-MS对酸浆中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差异分别... 为了探究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黄浆水风味品质的优化改善,该研究比较了复合乳酸菌发酵、乳酸菌酵母菌混合发酵、自然发酵3种方式制作的发酵黄浆水,测定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采用HPLC和GC-MS对酸浆中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差异分别进行研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其中的关键香气成分,并与主要有机酸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间,黄浆水pH值、蛋白质、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复合发酵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提高;相比自然发酵组多出5种游离氨基酸,其总量比自然发酵组提高了198.34%;丁二酸含量显著增加。采用GC-MS共检出7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ROAV法筛选出25种关键风味物质。醇类和酮类为黄浆水主要香气物质,复合菌种发酵更有助于积累酯类物质。挥发性风味成分与特征有机酸关联性分析表明,乳酸与乙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醇、正辛醇、γ-壬内酯等酯类、醇类物质呈正相关(P<0.05);丁二酸、柠檬酸和苹果酸与丁香子酚、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呈正相关(P<0.05),这些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在复合发酵组中均为最高。综上,黄浆水经复合菌种发酵可提高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种 黄浆水 发酵 有机酸 风味 相关性
下载PDF
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阮舒铃 杨梓煜 周子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248-257,共10页
当前以甜香风味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夫红茶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应运而生的花果香型工夫红茶是以高香型乌龙茶茶树品种(如金牡丹、紫玫瑰、茗科1号等)为原料,在传统红茶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乌龙茶的摇青处理,制成具有“花... 当前以甜香风味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夫红茶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应运而生的花果香型工夫红茶是以高香型乌龙茶茶树品种(如金牡丹、紫玫瑰、茗科1号等)为原料,在传统红茶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乌龙茶的摇青处理,制成具有“花果香、琥珀汤、甘爽味”特点的红茶产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和相关文献从茶树品种的适制性、加工工艺、风味品质等方面,综合阐述了花果香型工夫红茶的研究新进展,旨在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改良和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助力我国区域红茶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适制性 加工工艺 风味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