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内衬大型输水隧洞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弢 王东黎 王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65,共4页
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一期)输水隧洞工程中,根据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内衬的结构间连接结构形式的不同,对双层衬砌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所确定的结构模型对不同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北京... 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一期)输水隧洞工程中,根据盾构管片钢筋混凝土内衬的结构间连接结构形式的不同,对双层衬砌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所确定的结构模型对不同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北京地区土质条件下的盾构管片内衬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模型。计算表明,结构控制的内力状态确定为盾构管片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内衬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小偏心受拉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输水隧洞 盾构管片 钢筋混凝土内衬 连接模型 力学模型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地铁盾构隧道设计施工要点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秀仁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6期32-37,53,共7页
对北京地铁5号线首次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针对北京特有的地质条件,通过盾构试验段工程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北京地铁 盾构隧道 地铁隧道 盾构法 试验段 设计施工 要点 工程 情况 修建
下载PDF
国内外经验对北京新机场线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机场线运营模式及机场航站楼轨道交通车站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北京市新机场的选址和规模,提出北京市新机场线的运营模式和车站布置。在总结国际先进机场系统车站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车站分布要求,最后... 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机场线运营模式及机场航站楼轨道交通车站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北京市新机场的选址和规模,提出北京市新机场线的运营模式和车站布置。在总结国际先进机场系统车站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车站分布要求,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新机场线 规划 运营模式 车站布局
下载PDF
公路设计新理念在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项目设计中的体现 被引量:4
4
作者 祝建平 黄程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4期28-30,6,共3页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现在已进入改扩建阶段,大量早已通车的道路随着规划调整,以及功能改变等原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改扩建设计。该文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公路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以实际参与设计的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项目为...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现在已进入改扩建阶段,大量早已通车的道路随着规划调整,以及功能改变等原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改扩建设计。该文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公路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以实际参与设计的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项目为例,说明公路设计新理念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设计 新理念 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
下载PDF
科学修建穿黄工程是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高效穿黄的关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5,共9页
从满足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高效通航的竖向条件、同南北两岸对接、对黄河防洪及对东平湖污染影响等方面比选,确定黄河下游路那里大断面主槽上游约330 m处作为推荐线位。通过综合分析,隧道顶采用400 mm厚、经防腐抗磨处理的高强度微拱形钢... 从满足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高效通航的竖向条件、同南北两岸对接、对黄河防洪及对东平湖污染影响等方面比选,确定黄河下游路那里大断面主槽上游约330 m处作为推荐线位。通过综合分析,隧道顶采用400 mm厚、经防腐抗磨处理的高强度微拱形钢板,底部高程为24.1 m、净高12.5 m、长约3500 m、单向航道净宽25 m、双向驶船总宽为55 m的“上黄(河)下运(河)”立交平穿过黄隧道方案,能够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高效穿黄的目标。为便于航船往来,既能让游客看到运河行舟的美景,又不影响超标准洪水行洪,可进一步提升为隧道(南部河槽)+玻璃观景平台(北部滩地)立交平穿过黄方案。为使通航有充足水源,须将位山水利枢纽遗址南岸区域恢复到枢纽修建前黄河、汶河洪水自然进出东平湖的状态,将梁济运河改造为北流后,即可依靠南四湖、东平湖、金堤河、引黄渠系及沿黄平原水库等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有效配水,充分发挥其灌溉、分洪、排涝等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穿黄工程 全线通航 立交平穿黄河隧道 黄河 位山水利枢纽
下载PDF
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施工过程综合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雷素素 刘宇飞 +11 位作者 段先军 郭小华 李学飞 李建华 侯进峰 李海兵 杨建平 幸坤涛 崔政涛 关键 毕登山 聂鑫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211,共9页
施工过程监测对复杂大跨空间结构的安装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施工监测应选用针对性的监测指标。该文对大跨空间钢结构施工过程常用的监测指标与相应的监测手段或设备,以及新型监测技术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结合北京... 施工过程监测对复杂大跨空间结构的安装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施工监测应选用针对性的监测指标。该文对大跨空间钢结构施工过程常用的监测指标与相应的监测手段或设备,以及新型监测技术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结合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钢结构屋盖施工过程,综合选取关键杆件应力应变监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位移与变形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无人机监测等手段,对结构施工过程的受力特征、变形与部分施工质量问题进行详细监测和检查。该综合监测技术为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的施工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大跨空间钢结构 施工过程 结构监测 技术研究 北京新机场工程
下载PDF
北京新机场线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京沪铁路施工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胜欢 杜明芳 +5 位作者 易领兵 吕高乐 李帅兵 李艺博 王硕 王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5-129,共5页
北京新机场线草桥站站后折返线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下穿京沪铁路,由于下穿区域为砂卵石地层且京沪铁路对路轨控制标准要求较高,因此采用MADIS/GTS有限元软件对北京新机场线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京沪铁路的施工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计... 北京新机场线草桥站站后折返线大断面暗挖隧道工程下穿京沪铁路,由于下穿区域为砂卵石地层且京沪铁路对路轨控制标准要求较高,因此采用MADIS/GTS有限元软件对北京新机场线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京沪铁路的施工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暗挖下穿施工对土层及轨道的影响在控制标准之内。北京地区相关暗挖施工工程的监测数据验证了所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新机场线 京沪铁路 大断面暗挖隧道 下穿施工
下载PDF
隧洞衬砌全圆针梁台车抗浮结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俊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51,共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七标浅埋暗挖隧洞为双线DN3 400 mm输水隧洞,其二次衬砌采用全圆式针梁台车施工。为应对台车在浇筑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上浮问题,在该台车设计之初便对抗浮进行了细致计算。实际衬砌浇筑证明,该台车抗浮装...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七标浅埋暗挖隧洞为双线DN3 400 mm输水隧洞,其二次衬砌采用全圆式针梁台车施工。为应对台车在浇筑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上浮问题,在该台车设计之初便对抗浮进行了细致计算。实际衬砌浇筑证明,该台车抗浮装置可有效地防止其上浮,为以后类似工程积累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衬砌 全圆针梁台车 抗浮计算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南干渠工程 北京市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新型9号单开道岔设计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婷林 石熠 乔神路 《铁道勘察》 2020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时速160 km的地铁线路。为保证前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要求,并为中后期运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城际铁路动车所设计标准选用了9号道岔。国铁50 kg/m钢轨9号道岔尖轨跟端为活接头式,容易产生病害且难以整治,为...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时速160 km的地铁线路。为保证前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要求,并为中后期运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城际铁路动车所设计标准选用了9号道岔。国铁50 kg/m钢轨9号道岔尖轨跟端为活接头式,容易产生病害且难以整治,为此研发了新型道岔。新道岔转辙器采用弹性可弯式尖轨,彻底消除了活接头病害;同时,对辙叉跟端进行了优化(采用夹板连接),选用33kg/m槽型护轨,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性扣压,提高了车辆段道岔的通过速度(侧向通过速度由25 km/h提高到35 km/h),保证了道岔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新机场线 车辆段 道岔 设计
下载PDF
北京新机场线高架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松 李楠 +1 位作者 禹雷 张东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最高速度达160 km/h的地铁线,轨道结构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高架地段首次采用取消底座结构设计,为了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对无砟轨道道床结构进行结构选型及配筋设计。通过建立高架地段无砟轨道结构的有...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最高速度达160 km/h的地铁线,轨道结构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高架地段首次采用取消底座结构设计,为了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对无砟轨道道床结构进行结构选型及配筋设计。通过建立高架地段无砟轨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道床板板长、板宽、板厚进行了选型分析。针对无砟轨道无底座设计方案,考虑了列车荷载、温度梯度、桥梁挠曲3种主要荷载类型,提出了荷载组合方案,研究其关键控制因素,对道床板进行了配筋设计及检算。通过参数比选,完成了道床板的尺寸参数选择;在3种荷载类型中,温度梯度在道床板中引起的弯矩值最大,在设计荷载中占据主导因素,合理减小道床截面高度可有效降低温度梯度作用;道床板配筋应以控制裂缝为原则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新机场线 双块式无砟轨道 结构选型 配筋设计 荷载组合 温度梯度
下载PDF
φ4700mm隧道二衬自密实混凝土全圆一次浇筑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学文 李志强 马继周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标段4 700 mm隧道二衬施工为例,介绍在盾构成型隧道内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全圆一次浇筑隧道二衬的施工方法,论述自密实混凝土自身性能和现场浇筑工艺对隧道二衬表观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如何... 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三标段4 700 mm隧道二衬施工为例,介绍在盾构成型隧道内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全圆一次浇筑隧道二衬的施工方法,论述自密实混凝土自身性能和现场浇筑工艺对隧道二衬表观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减少表观质量常见缺陷总结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二衬 自密实混凝土 缺陷 对策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南干渠
下载PDF
示范工程对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凤起 《建筑技术》 2018年第5期541-544,共4页
为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1995年发布了首批被列为"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名单,多年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 为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1995年发布了首批被列为"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名单,多年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对建筑业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进行总结,并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工程为例,阐述示范工程对建筑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新技术 示范工程 北京新机场
下载PDF
北京新机场航站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13
作者 孙凯华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275-277,295,共4页
以北京新机场航站区为例,通过对场区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埋深分区,动态变化规律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分析,并进行了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测试,为新机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北京新机场 水文地质条件 评价 建设工程
下载PDF
时速160 km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板整体道床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睿 《铁道勘察》 202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为16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其运行速度远高于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因此,需对其道床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基础上,结合新机场线的线形特征、环境特点和施工技术,提出在正线中... 北京新机场线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为16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其运行速度远高于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因此,需对其道床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基础上,结合新机场线的线形特征、环境特点和施工技术,提出在正线中有较大沉降危险性的区域采用普通型预制板整体道床,在地下线中部分有减振要求的地段采用减振垫浮置板道床(预制板式)的设计方案,并对新机场线几种预制板整体道床设计方案、结构组成进行了阐述,对其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新机场线 预制板轨道 设计方案 施工流程 施工工艺
下载PDF
西安—安康铁路的隧道建设和技术进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典璜 《中国铁路》 1999年第12期1-4,共4页
介绍了西安—安康铁路的线路、工程概况以及在选线、勘测、隧道建设等方面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重点介绍了秦岭隧道工程的特点与技术进步。该工程是我国现阶段隧道建设的代表作。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建设 技术进步
下载PDF
北京新机场线接触网悬挂状态高清在线监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磊 《电气化铁道》 2021年第S01期162-166,共5页
本文基于北京新机场线接触网特征,研究了适配时速160 km运营动车组的接触网高清在线监测装置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所研制的在线监测装置成功应用于北京新机场线运营动车组平台,实现了对北京新机场线接触网的高清在线检测监测,保障了线... 本文基于北京新机场线接触网特征,研究了适配时速160 km运营动车组的接触网高清在线监测装置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所研制的在线监测装置成功应用于北京新机场线运营动车组平台,实现了对北京新机场线接触网的高清在线检测监测,保障了线路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新机场线 接触网悬挂 高清在线监测装置
下载PDF
时速160 km城市轨道交通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松 冯杜炀 王冠 《铁道勘察》 2020年第3期89-94,共6页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在部分区间隧道的最低点设置了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为了保证时速160 km市域列车在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三维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分析100~220 km/h共7种行车速度下内置式...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在部分区间隧道的最低点设置了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为了保证时速160 km市域列车在动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三维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分析100~220 km/h共7种行车速度下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的动力特性。提取道床振动评价指标(垂向位移、垂向加速度)、道床强度评价指标(纵横向拉应力)、行车平稳性评价指标(车体垂向、横向加速度)和行车安全性评价指标(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与规范允许值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各动力学评价指标均随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动力学评价指标均在规范允许值之内,并且有较大的安全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泵房板式道床 三维耦合动力分析模型 动力特性 道床振动 道床强度 行车平稳性 行车安全性
下载PDF
大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青蓝 《计算机与网络》 2015年第15期65-68,共4页
国内一大批大型机场工程进入集中建设期,投资大、工期短、涉及面广、管理难度高是建设单位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规范、体系的工作思路、解决办法和实现手段,并在北京新机场工程、昆明长水机场... 国内一大批大型机场工程进入集中建设期,投资大、工期短、涉及面广、管理难度高是建设单位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规范、体系的工作思路、解决办法和实现手段,并在北京新机场工程、昆明长水机场工程等多个实际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文章以北京新机场工程为例,对大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BJJCPMS的建设背景、总体目标、设计内容、开发方法、系统实施过程、项目管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总结系统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新机场工程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 设计 开发 实施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轨道系统设计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东风 王进 刘玮 《铁道勘察》 2020年第3期84-88,共5页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设计速度为160 km/h,突破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规定的速度范畴,既有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已无法满足本工程高速行车的需求。同时,本工程还存在通过地段人工地物复杂多样、人员疏散性要求高、建设工期紧张...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设计速度为160 km/h,突破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规定的速度范畴,既有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已无法满足本工程高速行车的需求。同时,本工程还存在通过地段人工地物复杂多样、人员疏散性要求高、建设工期紧张等问题,给轨道系统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没有设计先例、没有规范遵循的情况下,采用"城际"标准与"地铁"标准相结合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设计了适用于不同地段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提出了基于轨面平顺性控制的成套技术方案。北京新机场线的成功开通运营表明,采用"城际+地铁"相结合的方法可解决更高速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结构的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等设计问题。该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类似线路提供设计范例,同时也为市域快线及市郊铁路轨道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新机场线 “城际+地铁” 轨道设计
下载PDF
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设计创新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海霞 《交通工程》 2019年第6期28-32,共5页
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是北京地铁6号线1、2期工程的延长线,2018年底与6号线1、2期工程贯通运营,形成北京轨道交通东西向大动脉,对城市功能疏解、交通拥堵缓解发挥着重要作用.6号线西延工程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设计的成熟经验,贯彻构建... 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是北京地铁6号线1、2期工程的延长线,2018年底与6号线1、2期工程贯通运营,形成北京轨道交通东西向大动脉,对城市功能疏解、交通拥堵缓解发挥着重要作用.6号线西延工程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设计的成熟经验,贯彻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的理念,进行积极的设计创新,在车站一体化、标准车站公共区装修、装配式区间隧道、机电故障智能诊断等方面均有尝试,为国内外轨道交通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 设计创新 车站一体化 标准车站公共区装修 装配式区间隧道 机电故障智能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