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climatic controls of vegetation growth in the Beijing–Tianjin Sand Source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HAN Lishan YU Xiang +3 位作者 SUN Lingxiao HE Bin WANG Haiyan XIE Tingt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850-863,共14页
Launched in 2002, the Beiing–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 Project (BTSSCP) is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intended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multiple sources has confirmed increases in v... Launched in 2002, the Beiing–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 Project (BTSSCP) is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intended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multiple sources has confirmed increases in vegetation growth in the BTSSCP region since the initiation of this project. Precipitation and essential climate variable-soil moisture (ECV-SM) conditions are typic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drivers of vegetation growth in this region.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growth, few concern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growth and their climatic drivers, which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limate, vege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at the regional scale. Based on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erived from MOD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matic data, we explored the responses of vegetation growth to climatic factors at annual and seasonal scales in the BTSSCP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14. Over the study region as a whole, NDVI generally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14, at a rate of 0.002/a. Vegetation growth is stimulated mainly by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spring, whereas precipitation is the leading driver of summer greening. In autumn, positive effects of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vegetation growth were observed. The warming in spring promotes vegetation growth but reduces ECV-SM. Summer greening has a strong cooling effect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growth climatic drivers seasonal variat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teraction Beiing–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ling project(BTSSCP) NDVI
下载PDF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Xilingol grassland of northern China induced by the Beijing-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 Program 被引量:1
2
作者 Liangxia ZHANG Wei CAO Jiangwen FAN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07-415,共9页
To mitigate impacts of sandstorms on norther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Beijing- 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 Program (BTSSCP) in 2000. The associated practices (i.e., cultivation, enclosure, and ae... To mitigate impacts of sandstorms on norther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Beijing- 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 Program (BTSSCP) in 2000. The associated practices (i.e., cultivation, enclosure, and aerial seeding) were expected to greatly enhance grassl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However, the BTSSCP-induce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ynamics remain elusive at a regional level. Using the Xilingol League in Inner Mongolia for a case study, we examined the impacts from 2000 to 2006 of the BTSSCP on SOC stocks using the IPCC carbon budget inventory metho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ver all practices SOC storage increased by 1.7%, but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actices. SOC increased most rapidly at the rate of 0.3 Mg C.ha-1 "yr-1 under cultivation, but decreased signifi- cantly under aerial seeding with moderate or heavy grazing (0.3 vs.0.6 Mg C-ha-I .yr-1). SOC increases varied slightly for grassland types, ranging from 0.10 Mg C-ha-1 .yr-a for temperate desert steppe to 0.16 Mg C.ha-l.yr-1 for temperate meadow steppe and lowland meadow.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SOC sink were estimated to be 4.0 million CNY. Aerial seeding with no grazing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cost-effective practice. Finally, we indicated that at least 55.5 years (shortest for cultivation) were needed for the grasslands to reach their potential carbon stocks. Our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BTSSCP in promoting terrestrial carbon sequestration which may help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nd further stress the need for mor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ness of specific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sl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ecologicalrestoration beijing-tianjin sand source control Program(BTSSCP) IPCC carbon budget inventory method
原文传递
晋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3
作者 茹豪 李青辉 孙向宁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了分析晋北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选取山西北部沙土区二期工程的油松纯林、油松—樟子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林地郁闭度较低,阳光直射强烈,先锋植物... 为了分析晋北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选取山西北部沙土区二期工程的油松纯林、油松—樟子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林地郁闭度较低,阳光直射强烈,先锋植物为喜光、耐旱型草本植物,灌木稀少;油松—樟子松混交林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略优于油松纯林;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草本植物对土壤表层的改良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晋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下载PDF
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雅娴 樊江文 +3 位作者 李愈哲 项潇智 张海燕 王穗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95-3306,共12页
短期围栏封育后再适度利用是当前生态治理工程中使用较多的草地恢复措施,明确其实施效果对后续生态工程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围栏封育和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探讨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的长期影响... 短期围栏封育后再适度利用是当前生态治理工程中使用较多的草地恢复措施,明确其实施效果对后续生态工程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围栏封育和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探讨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的长期影响。以京津风沙源工程2002—2005年间在锡林郭勒地区实施的围栏封育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对采样调查和遥感数据分析,开展围栏封育期和重新放牧利用期连续近20年的草地植物群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被高度、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在3年的围栏封育期内迅速增加,重新放牧利用后这些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持续放牧草地,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2002—2020年间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地块的植被覆盖度(FVC)整体上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显著增加趋势,FVC和NPP呈增加趋势的地块比例在温性草甸草原区、温性荒漠草原区和温性草原区依次减少。总的来说,3年的围栏封育后再放牧利用对草地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封育 草地恢复 群落特征 锡林郭勒草原 京津风沙源工程
下载PDF
溃水溃沙多源信息评价与生产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坤 丁湘 +1 位作者 蒲治国 贺晓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7,共8页
针对我国现阶段煤矿溃水溃沙灾害预测评价方法单一、防治手段被动等问题,以薄基岩、厚松散层矿井为研究对象,从影响溃水溃沙致灾的主控因素出发,提出了以“沙层厚度、基采比、溃沙裂缝带发育高度、基岩风化指数、单位涌水量、饱水沙层... 针对我国现阶段煤矿溃水溃沙灾害预测评价方法单一、防治手段被动等问题,以薄基岩、厚松散层矿井为研究对象,从影响溃水溃沙致灾的主控因素出发,提出了以“沙层厚度、基采比、溃沙裂缝带发育高度、基岩风化指数、单位涌水量、饱水沙层厚度、渗透系数、采动影响指数”为指标的溃水溃沙危险性多源信息分区方法,建立了“区域转局部、高位截流接续”的超前生产布局优化模式,研究成果在神东矿区隆德煤矿成功应用,提高了煤矿溃水溃沙预警评价的精准度,为超前主动解决溃水溃沙问题提供了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分区 溃沙裂缝隙带 采动影响指数 主控因素专题图 生产布局
下载PDF
窄河道远源致密砂岩气藏断层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忠平 冉令波 +3 位作者 黎华继 刘凤 周文雅 向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共7页
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是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十二五"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过去"烃源断层+河道砂岩体+局部构造"的天然气成藏富集模式不能有效地指导勘探井位部署,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天然气... 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是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十二五"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过去"烃源断层+河道砂岩体+局部构造"的天然气成藏富集模式不能有效地指导勘探井位部署,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程。为此,基于断层演化、断层要素、断砂配置(烃源断层与河道砂岩体的配置关系)、圈闭类型、气藏解剖等分析,探讨了区域断层特征及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结论认为:(1)该区沙溪庙组气藏成藏富集规律主要受"源、相、位"三个因素的控制,具有"源控区、相控带、位控藏"的规律,即"深源浅聚、断砂疏导,多期河道、差异成藏,调整富集、甜点富气";(2)烃源断层和河道砂岩体良好的配置关系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基础条件,天然气在断砂配置好的构造或部位优先富集成藏,后期构造调整形成的单斜构造仍可富气成藏,而多断层夹持区及断层破碎带附近则主产水、不成藏;(3)断层不发育区或远离烃源断层30 km的河道远端含气性差,富气河道砂岩体构造低部位适宜滚动建产。上述新认识可为今后川西地区中浅层天然气勘探目标优选和滚动建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江气田 侏罗纪 窄河道 致密砂岩 烃源断层 河道砂岩体 源控区 相控带 位控藏
下载PDF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新中 白元生 许庆方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13,共3页
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推动下,山西省所辖13个县(区)的草地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基本草场、人工种草、草种基地、飞播牧草4项工程,为13个县(区)增加3.21%的植被覆盖率。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草地建设 山西省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 被引量:9
8
作者 石莎 冯金朝 周芸芸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6期886-894,共9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恢复效果是该区生态环境研究的重点,其中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又是体现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整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的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调查计算...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恢复效果是该区生态环境研究的重点,其中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又是体现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整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的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调查计算,并将这两项指标在工程第一阶段实施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整个京津风沙源区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上升;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低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地上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产力高的土地面积逐渐增加;区域内土地具有良好的植被恢复潜力与趋势.表明整个治理工程经过5年的努力,植被恢复取得一定治理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二阶段提供基础数据及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 植被地上生物量 净第一性生产力
下载PDF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新中 姚继广 +3 位作者 董宽虎 岳文斌 许庆方 赵祥 《草原与草坪》 CAS 2010年第5期30-35,40,共7页
为了评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山西省13个县区,2006年前完成的基本草地、人工种草、草种基地、飞播牧草、围栏封育等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依据学者提出的9种生态服务功能,结合生物量因子等校正,对京津风沙源治... 为了评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山西省13个县区,2006年前完成的基本草地、人工种草、草种基地、飞播牧草、围栏封育等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依据学者提出的9种生态服务功能,结合生物量因子等校正,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山西省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建植或恢复的草地植被,能够为13个县区带来0.754~2.493×108元/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食物生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气体调节、原材料、娱乐文化,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9%、22.0%、13.0%、12.8%、11.0%、9.0%、7.8%、1.3%、0.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总计可为山西省产生2.338×109元/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户支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彦军 郑国柱 +3 位作者 谷建才 张东东 谭绪泉 张锁成 《河北林果研究》 201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2007年项目区农户总消费支出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户,在生活消费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农户少支出1080.54元,医疗消费方面多支出241.89元,教育消费方面多支出1412.02元,总计多支出717.20元。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 2007年项目区农户总消费支出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户,在生活消费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农户少支出1080.54元,医疗消费方面多支出241.89元,教育消费方面多支出1412.02元,总计多支出717.20元。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户,在生活消费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农户少支出1249.88元,医疗消费方面多支出374.14元,教育消费方面多支出1469.13元,总计多支出1079.31元。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高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的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总支出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消费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国柱 薛冰冰 +2 位作者 张锁成 谭绪泉 陆贵巧 《河北林果研究》 201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京津风沙源治理及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重要生态工程,比较分析表明:2007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交通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多支出172.23元、衣着方面多支出416.96元、居住方面少支出1186.71元、食品方面少支出1930.78元、其他方面多支出1479... 京津风沙源治理及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重要生态工程,比较分析表明:2007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交通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多支出172.23元、衣着方面多支出416.96元、居住方面少支出1186.71元、食品方面少支出1930.78元、其他方面多支出1479.67元,总计少支出1048.63元。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交通方面比退耕还林工程少支出44.85元、衣着方面多支出447.49元、居住方面少支出1499.67元、食品方面少支出1932.37元、其他方面多支出1963.72元,总计少支出1065.6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生活消费支出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监测技术体系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旭实 彭道黎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面积达458000 km2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建设效果,有必要对该工程进行工程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监测、工程实施进度及质量监测、植被变化动态监测、生态效益评估监测.提出了监测的指标... 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面积达458000 km2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建设效果,有必要对该工程进行工程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监测、工程实施进度及质量监测、植被变化动态监测、生态效益评估监测.提出了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流程.其监测方法有TM监测、SPOTO5监测、QuickBird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工程监测 监测指标体系 TM SPOT5 QUICKBIRD
下载PDF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新进展与勘探突破方向 被引量:30
13
作者 徐长贵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十四五”以来,中国近海先后在渤海海域垦利地区和辽西凸起斜坡带、文昌凹陷中央断裂带、宝岛凹陷深水区及开平凹陷斜坡带等多个领域获得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助力中国海油“油气增...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十四五”以来,中国近海先后在渤海海域垦利地区和辽西凸起斜坡带、文昌凹陷中央断裂带、宝岛凹陷深水区及开平凹陷斜坡带等多个领域获得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助力中国海油“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行动方案实施,进一步坚定了中国近海坚持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指导思想。加大岩性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勘探,加快“南海万亿大气区”和“渤海万亿大气区”建设,加强风险领域勘探,是确保中国近海未来储量稳步增长的重要措施,并指出近期年中国近海原油和天然气领域有可能取得勘探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勘探新进展 大面积岩性油气藏 源-渠-汇控砂模式 增压型构造转换带 转换断阶控藏 大中型油气田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娜 赵旭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5-102,共8页
承德市自2002年开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工程建设效益如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对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02~2015年,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总生态效益为1 226 088.9... 承德市自2002年开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工程建设效益如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对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02~2015年,承德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总生态效益为1 226 088.90万元,生态效益主要以水源涵养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为主,二者占总生态效益的80.8%,工程区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承德市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旅游收入持续提高,农村就业率总体呈增长趋势,农民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同时工程实施对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综合效益 评价 承德
下载PDF
大同县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效益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利芳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从工程区自然状况、风沙危害现状对治理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阐述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阐述了工程治理实施了科技配套、严格把关,全力保证工程质量;创新模式,培植产业,提高生态建设效益等措施。
关键词 风沙源治理工程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卫东 王岭 +2 位作者 隗有龙 杜进昭 穆强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4-45,43,共3页
介绍了北京市门头沟区范围内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完成情况及建设现状,提出了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建设现状 问题分析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良侠 樊江文 +1 位作者 张文彦 唐风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380,共7页
研究草地生态建设工程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对于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及草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采用IPCC推荐的碳收支清单法,分析了2000—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 研究草地生态建设工程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对于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及草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采用IPCC推荐的碳收支清单法,分析了2000—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并对3种管理措施下(人工种草、飞播牧草和围栏封育)草地土壤达到最大有机碳密度的时间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草地土壤碳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工程区整体表现为碳汇,碳汇量为59.26×104t C;不同草地管理方式下草地土壤固碳速率和效益差异显著,其中,人工种草的土壤固碳速率较快,为0.25 t C·hm-2·a-1,而围栏封育导致土壤固碳效益较高(0.63亿元);与其他草地类型相比,低地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的土壤固碳速率较快,均为0.14 t C·hm-2·a-1.通过管理措施使草地达到潜在最大土壤有机碳密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而言,人工种草所需的时间较短(57.7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草地 草地管理措施 土壤有机碳库 锡林郭勒盟
原文传递
京津风沙源区1959—2011年潜在蒸散气候敏感性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4
18
作者 单楠 杨晓晖 +1 位作者 时忠杰 赵西素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0-1337,共8页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和京津风沙源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1959—2011年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潜在蒸散对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尺度潜在蒸散对最高气温最为敏感,其次是相对湿度,对风速...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和京津风沙源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1959—2011年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潜在蒸散对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尺度潜在蒸散对最高气温最为敏感,其次是相对湿度,对风速最不敏感;季节尺度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敏感系数的高值发生在夏季,最低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敏感系数的高值发生在冬季。(2)空间尺度潜在蒸散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表现为从东北向西南减少,而对日照时数表现为增加。(3)京津风沙源区1959—2011年潜在蒸散对气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而对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增加趋势。(4)气温的敏感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而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随光照和湿度下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 PENMAN-MONTEITH公式 敏感系数 时空变化 京津风沙源区
原文传递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于宝勒 吴文俊 +3 位作者 赵学军 乌恩图 蔡丽艳 杨福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8-1286,共9页
2000—2013年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风蚀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风蚀程度有所减轻。5个亚治理区风蚀模数差异较大,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风蚀模数最高,其他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锡林... 2000—2013年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风蚀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风蚀程度有所减轻。5个亚治理区风蚀模数差异较大,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风蚀模数最高,其他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工程区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2001—2013年累计净减少1 370 446.65×104t,其中,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累计净减少风蚀量最大;其次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风力是造成内蒙古风沙源工程区土壤侵蚀的最主要营力。2000—2013年,工程区风蚀模数与风蚀量的逐步降低说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十余年以来,通过实施各类治理措施,工程区土壤风蚀得到初步控制,工程区生态状况趋向好转,随着森林资源总量与质量的提高,水土流失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治理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风蚀模数 风蚀量 内蒙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