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ing high-efficiency base editors by combining optimized synergistic core components with new types of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peptide 被引量:3
1
作者 Feipeng Wang Chengwei Zhang +5 位作者 Wen Xu Shuang Yuan Jinling Song Lu Li Jiuran Zhao Jinxiao Y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genome editing. In this system, the cytosine base editor(CBE) and adenine base edit...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genome editing. In this system, the cytosine base editor(CBE) and adenine base editor(ABE) allow generating precise and irreversible base mutations in a programmable manner and have been used in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cells and organisms. However, their applications are limited by low editing efficiency at certain genomic target sites or at specific target cytosine(C) or adenine(A) residues. Using a strategy of combining optimized synergistic core components, we developed a new multiplex super-assembled ABE(sABE) in rice that showed higher base-editing efficiency than previously developed ABEs. We also designed a new type of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 comprising a FLAG epitope tag with four copies of a codon-optimized NLS(F4NLS^(r2)) to generate another ABE named F4NLS-sABE. This new NLS increased editing efficiency or edited additional A at several target sites. A new multiplex super-assembled CBE(sCBE) and F4NLS^(r2) involved F4NLS-sCBE were also created using the same strategy. F4NLS-sCBE was proven to be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sCBE in rice. These optimized base editors will serve as powerful genome-editing tools for basic research or molecular breeding in rice and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ior editing tools for other plants or ani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 ABE NLS developing high-efficiency base editors by combining optimized synergistic core components with new types of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peptide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in Tianjin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2
作者 Yue ZHANG Chunjie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10期61-64,共4页
Since February 26,2014,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istened to the report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delivered an impor... Since February 26,2014,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istened to the report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and officially raise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s entered the"fast lane".Guided by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areas,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y demonstration area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center areas,Tianjin seizes the opportunit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brings into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ianjin s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perfect market system,high-quality port services,rapid growth of cold chain and e-commerce,to promote the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Tianjin s agriculture.In addition,focusing on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ianjin s reg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service capabilities,Tianjin is establishing a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an e-commerce center,and a high-end agricultural product distribution center serv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ce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E-commerce Cold chain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of China’s Three Major Agglomer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3
作者 Yang Weizhong Mei Guohui +4 位作者 Yu Jian Tao Yana Li Kang Yang Xiaoxuan Editag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53-67,共15页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includ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despite the ever-tightening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alls behind tha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terms of coordination,closeness,and balance.The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not as cohesive as they could be and display a significant“siphon effect”through Beijing and Tianjin as well as a prominently unidirectional economic flow.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fforts should be put into directing the orderly flow of resources from Beijing and Tianjin to cities in Hebei and promoting a balanced economic flow among cities,thus facilita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 measure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Xiongan New Area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gas-cap edge-water reservoir:A case study of Khasib reservoir of Halfaya oilfield in Iraq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 Zhouhua WANG Tao +3 位作者 LIU Hui LI Nan ZHU Guangya GUO P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3期625-635,共11页
Based on the oil,gas and 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hasib reservoir in Halfaya oilfield,Iraq,a cor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lacement methods and displ... Based on the oil,gas and 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hasib reservoir in Halfaya oilfield,Iraq,a cor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lacement methods and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on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The research shows that,in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with water injected from the edge of the reservoir,early depletion produc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elastic expansion of the gas cap,form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of"upper pressure and lower pushing",and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is good.When gas injection at the top and water injection at the edge are used fo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the injection timing has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high and low parts.Considering the overall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the injection pressure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bubble point pressure of crude oil.Two displacement methods are recommended with 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time at 20–25 MPa.The injection speed has the same influence on different injection media.Appropriately reducing the injection speed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displacement front,delaying the breakthrough of injection media and improving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rate of water flooding is 0.075 mL/min,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rates of water and gas are 0.15 mL/min and 0.10 mL/min,respectively in gas-wate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Gas-wate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of crude oil at high position,and has crude oil recovery 5.0%–14.8%higher than water flooding from the edge,so it is recommended a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Khasib reservoir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cap edge-water reservoir development mode WATERFLOODING gas-wate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 injection timing injection speed
下载PDF
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领域研究进展与突破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桑树勋 李瑞明 +10 位作者 刘世奇 周效志 韦波 韩思杰 郑司建 皇凡生 刘统 王月江 杨曙光 秦大鹏 周梓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3-585,共23页
新疆煤层气资源量7.5万亿m^(3)(2000 m以浅),已施工煤层气井450口,年产气量达到0.8亿m^(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了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25亿m^(3)的目标,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开发成为紧迫的重大需求。从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选区技术、“甜点... 新疆煤层气资源量7.5万亿m^(3)(2000 m以浅),已施工煤层气井450口,年产气量达到0.8亿m^(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了2025年实现煤层气产量25亿m^(3)的目标,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开发成为紧迫的重大需求。从煤层气富集模式与选区技术、“甜点”预测探测技术、加速滚动开发与快速增储上产策略、地质适配性开发技术、煤层气与煤炭、油气协同开发技术5个关键技术领域,系统梳理了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提出了可能突破方向。研究表明:新疆煤储层具有多-厚煤层普遍、低阶煤发育、急倾斜煤层多见、煤体变形与构造控制显著、水文条件和露头条件复杂,和三“低”(含气量低、甲烷体积分数低、含气饱和度低)五“高”(高含气强度、高孔隙度、高地应力变化、高储层压力变化、高渗透率变化)的含气性及物性等煤层气地质独特性;煤层气成因与富集模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生物成因气、热成因气或生物-热复合成因及其相应富集模式,生物成因气藏或生物成因气贡献普遍;煤层气分布赋存规律呈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显著差异性;创新形成基于“两”分开(浅部与深部,低阶煤与中高阶煤)“两”结合(地质评价与工程评价,多元数据)的科学评价与基于“机器学习+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准选区技术是第1个突破方向。深部煤层气/煤系气“甜点”发育区域主要为盆内坳陷的凸起、盆内隆起的凹陷、盆缘斜坡,高产井位多为构造高点,发育层位为割理裂隙发育的原生结构煤层或孔裂隙发育的煤系砂砾岩储层;基于“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岩石力学地层新方法”和“地质甜点+工程甜点新理念”的深部煤层气/煤系气“甜点”预测探测技术是第2个突破方向。低风险、短周期、高效率、多批次工程部署是加速滚动开发的基本原则;中浅部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技术策略是在优选新区块布井建井、对老区块煤层气井进行增产改造;深部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技术策略是在大型盆地缓坡深部和盆内凸起“甜点”区优先部署开发;科学加速滚动开发与高效快速增储上产的工程部署方法与技术策略是第3个突破方向。在井网井型差异性优化部署、低储层伤害钻井固井、高可靠性录井测井试井、多井型高效分段压裂、低套压-控压排采管控等工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发展构建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地质适配性技术体系是第4个突破方向。开展先采气后采煤、煤层气与煤共采、煤层气与原位富油煤共采,推动中浅部煤层气与煤炭协同勘探开发;开展煤系叠合型气藏开发、煤层气与煤系气共探共采、煤系全油气系统勘探开发,推动深部煤层气与油气协同勘探开发,已有关注和探索;煤层气与煤、油气共探共采是第5个突破方向。成果试图为新疆煤层气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独特性 成因与成藏模式 工程部署方法 地质适配性技术 协同勘探开发 新疆煤层气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盛亦男 曾雪婷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7,共14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流动人口集聚态势变化将使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模拟政策效应,分析不同政策方案对京津冀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模型不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流动人口集聚态势变化将使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模拟政策效应,分析不同政策方案对京津冀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模型不仅纳入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众多参数,厘清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系统内要素的反馈过程,还依据北京疏解产业产值比衡量疏解政策强度并设计了政策参数,模拟了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以及技术进步方案下京津冀的人口增长趋势。应用灵敏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结果显示,不同政策方案下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而言,政策实施后随着产业转移与区域内劳动力集聚态势变化,北京未来常住人口规模将下降,这可以缓解城市的资源承载压力;天津、河北的劳动力供给则有所增加。在人口结构方面,政策实施后北京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将提高,天津、河北的人口老龄水平虽然在中期会降低,但是在远期则会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技术进步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人口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京津冀各地应依据人口增长的趋势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实现区域人口合理分布、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系统动力学 人口增长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火根 胡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3-2054,共12页
探究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可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省为例,构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的协同发展关系,测度与评价2008—202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现状,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农业生产... 探究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可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省为例,构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的协同发展关系,测度与评价2008—202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现状,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消费习惯、政策支持5种策略下的7种情景模式对2021—203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08—202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先降后升,总体趋势向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效果显著。在维持现有情景模式下,在2021—2030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7种情景模式均能有效促进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各要素独立作用下,调减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化肥利用率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与单要素发展相比,多要素协同发展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果更大。为了使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朝着有序方向发展,未来应构建区域多要素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农业绿色发展 系统动力学 协同效应 江西省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王敏 郭广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1,共11页
【目的】研究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交互关系,旨在探索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区域协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和“规模–压力–治理–效率”8个维度构建城镇... 【目的】研究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交互关系,旨在探索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区域协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和“规模–压力–治理–效率”8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其涵盖的9个城市及上海市16个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城市和上海市辖区两个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揭示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1)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向“优化协调”演进的积极态势,但各地区发展水平和步调不均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差异性。(2)城市层面,以上海中心城区、苏州–无锡–南通以及舟山3个片区为中心辐射同步发展,呈现多片区发展的空间格局。(3)上海市辖区层面,上海市中心城区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优于上海市郊区,呈两极分化格局。【结论】201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各地区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面对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错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的差异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协同发展策略,为都市圈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协同发展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模式下的资源共享现状调查
9
作者 王琳 张倩 郭水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目的 调查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的资源共享现状,为探索建立学科协同中心资源共享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6月至7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消化协同中心组成单位的消化科室609名医生中随机选取169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的资源共享现状,为探索建立学科协同中心资源共享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6月至7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消化协同中心组成单位的消化科室609名医生中随机选取169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共享意愿、共享平台的知晓情况、共享参与情况及共享的满意度。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65份,有效回收率为97.6%。不同职称医生参与资源共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程度、职称医生参与共享频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程度医生共享单位数量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科室有奖惩机制和调查对象参与过资源共享是有助于提升协同中心资源共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的资源共享已初见成效,期望未来可以将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资源共享经验推广至更多临床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协同发展 共享现状 消化内科
下载PDF
我国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分析
10
作者 郭文强 谭乔阳 +1 位作者 雷明 许新强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3期217-226,共10页
基于对2010—2020年中国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测算,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佐证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碳排放强度波动下降,乡村振兴发... 基于对2010—2020年中国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测算,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佐证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碳排放强度波动下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区域间发展差异性较大;两者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从期初的中等协调转为优质协调状态,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两种分布类型,且集聚程度均逐年减弱;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碳排放强度与乡村振兴对自身冲击效应较大,而农村碳排放强度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抑制作用强于乡村振兴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分析,建议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和碳排放监管、实施补贴政策,并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转型,以实现农村碳排放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碳排放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面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协同发展
下载PDF
人文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性逻辑:框架与机制
11
作者 向勇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人文经济是文化与经济互融互促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物质经济与精神生活统筹兼顾的新增长方式。人文经济学是彰显人文价值的经济学,是增强文化自觉的主体性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展现。人文经济的协同发展以人... 人文经济是文化与经济互融互促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物质经济与精神生活统筹兼顾的新增长方式。人文经济学是彰显人文价值的经济学,是增强文化自觉的主体性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展现。人文经济的协同发展以人文资源的有效组合、全民创意的有效协调、价值认同的有效整合和多元效益的有效共生为目标,内含动力机制、赋能机制、协商机制、分配机制等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协同发展 有效性 价值逻辑 实现机制
下载PDF
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12
作者 苏国东 易能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8-12,50,共6页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在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上同等重要。文章阐述了粮食科技创新引领科学普及发展双向协同关系,分析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协同发展意识不强、协同...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在应对粮食安全问题上同等重要。文章阐述了粮食科技创新引领科学普及发展双向协同关系,分析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协同发展意识不强、协同发展机制不全、协同发展渠道不畅、协同发展人才不足等问题,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强化协同发展意识、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科普资源体系及加强科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效率,助力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 科学普及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的现实审视与困境突破
13
作者 韦吉飞 唐铃博 汪桠如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已经具备充分的认知动力,包括由经济利益驱使、团队协作、管理调控需要等构成的外源动力及区域发展需要构成...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已经具备充分的认知动力,包括由经济利益驱使、团队协作、管理调控需要等构成的外源动力及区域发展需要构成的内源动力。协同理论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的理论向导,对标首都经济圈进一步发现成渝职业教育协同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战略顶层设计、资源同城共享、产教同化激励、健全共同体平台等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职业教育 协同提升
下载PDF
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经济效应研究
14
作者 罗嘉雯 崔文晓 万欣怡 《城市观察》 2024年第3期68-83,160,共17页
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广州市101家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探究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协同集聚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通过复合协同度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制造... 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广州市101家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探究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协同集聚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通过复合协同度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整体上协同效果较弱且缺少稳定性,在相同基期的统计口径下二者于2018年进入并保持基本协同阶段;在相邻基期的统计口径下二者仅在2018年达到过中度协同演变,其他观察期内均为非协同演变到低度协同演变的阶段。此外,广州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受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发资金投入以及市场开放水平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业 产业协同效应 经济效应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协同机制研究
15
作者 于谨凯 马兴云 《中国海洋经济》 2024年第1期104-123,173,174,共22页
深远海养殖是拓展“蓝色粮仓”生产空间的重要抓手,明确其协同机制是保障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深远海养殖的利益相关者,构建涵盖协同动力机制、协同运行机制、协同保障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的协同机制... 深远海养殖是拓展“蓝色粮仓”生产空间的重要抓手,明确其协同机制是保障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深远海养殖的利益相关者,构建涵盖协同动力机制、协同运行机制、协同保障机制和协同实现机制的协同机制,研究了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制度、技术和资金上如何协同,使养殖活动、技术研发、产销衔接等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制度保障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选取“黄海冷水团绿色高效养鱼项目”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管理体系不断规范,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资金、技术和制度保障,确保该项目的高效运作,进而为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深远海养殖 高质量发展 协同机制 蓝色粮仓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基础命题: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16
作者 刘卫先 《法治社会》 2024年第2期11-24,共14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基础命题是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目的并不是为了使生态环境保护在整体上处于优先经济发展的地位,而是为了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相对于经济发展而...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基础命题是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目的并不是为了使生态环境保护在整体上处于优先经济发展的地位,而是为了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所存在的短板。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逻辑主线,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中,它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各个部分融贯成一个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不仅从各个方面全面论述和揭示了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深刻道理,而且为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完备的方法论指导和保障,引领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协同共进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中煤气共采技术发展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树刚 张静非 +5 位作者 林海飞 丁洋 白杨 周雨璇 朱冰 戴政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3,共16页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煤炭作为兜底能源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核心即为CH_(4)-CO_(2)协同减排。在精准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阶...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煤炭作为兜底能源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核心即为CH_(4)-CO_(2)协同减排。在精准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阶段煤矿CH_(4)-CO_(2)双重碳减排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双碳战略中煤气共采技术发展需结合现状需求-技术攻关-政策驱动的核心原则,制定了双碳战略中煤气共采技术的发展路径,论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碳达峰阶段,CH_(4)减排以排放源管控为基础视角,核心为瓦斯抽采-利用全周期碳减排关键技术,包含瓦斯富集区靶向精准抽采技术、低渗煤层增透及注气驱替增流抽采技术、关闭矿井瓦斯逃逸通道封堵减碳技术、瓦斯富集-提浓-利用一体化技术,目的是大幅提升高浓度瓦斯抽采-利用效率,减少低浓度及通风瓦斯碳排放;CO_(2)减排以“CCUS+生态碳汇”全域负碳排放技术为核心,包含煤层CO_(2)封存、工业固废采空区充填协同CO_(2)地质封存、煤矿碳封存区域土壤-地表-大气异常监测及生态碳汇技术,进一步吸纳烟道气或纯CO_(2)排放。碳中和阶段核心任务是实现CH_(4)-CO_(2)(近)零碳排放,CO_(2)减排应当由技术攻关示范工程转变为规模化应用阶段,并建立全生命周期煤矿CH_(4)-CO_(2)排放智能监测及动态管控技术体系,实现监测管控技术手段与碳排放环节深度匹配、碳排放监测管控云平台与煤矿全局监控系统深度对接。最后对未来煤气共采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自身见解与思考:(1)继续深化“高效精准抽采+全浓度梯级利用”煤矿CH_(4)零排放技术模式;(2)持续攻关“CO_(2)工程封存+生态碳汇”CO_(2)零排放技术体系;(3)积极探索煤矿“零碳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形成激励和倒逼并重的煤矿碳减排政策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CH_(4)-CO_(2)协同减排 煤气共采 发展路径 绿色低碳
下载PDF
基于GIS的景村协同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8
作者 蒋凯伦 胡玉洁 +2 位作者 陈准 陈太政 王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量关系上,河南省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系整体较为显著;在质量空间关系上,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质量空间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水平,二者质量空间耦合关系处于良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协同发展关系上,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河流等对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镇 A级景区 空间关系 协同发展 河南省
下载PDF
榆林市工业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协同效应研究
19
作者 石涵笑 韦安磊 +3 位作者 朱娅绮 徐晓珍 胡浩 马俊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在“双碳”背景下,了解工业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于实现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榆林市2015—2021年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例。首先,利用灰色相关分析对榆林市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相关度进行计算。... 在“双碳”背景下,了解工业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协同效应对于实现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榆林市2015—2021年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例。首先,利用灰色相关分析对榆林市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相关度进行计算。其次,对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影响二氧化碳及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驱动效应。最后,对榆林市重点行业火力发电行业和镁冶炼行业进行协同性分析并对榆林市减污降碳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协同减排效应是驱动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的第一大驱动效应。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氮氧化物的排放相关性最强,且LMDI模型分析表明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在制定一系列更为有效且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灰色相关分析 对数平均权重迪氏指数法 碳排放 协同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迟妍妍 王夏晖 +5 位作者 刘斯洋 张丽苹 王晶晶 付乐 许开鹏 王金南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生态系统质量、碳排放并揭示了其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之间的纽带关系,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结果表明:(1)202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除青海省和四川省以外,其他7个省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小;同时流域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极度、重度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共计5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较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共计63.2%.2005-2021年黄河流域CO_(2)排放量上升,但排放强度总体下降,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CO_(2)排放强度下降明显.(2)自然生态本底脆弱、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供水量平稳但耗水量增加、用水结构不合理、上游用水效率不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水资源超载、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3)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流域水量减少直接影响生态系统质量,干流人工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忽略水资源承载的生态治理引发新问题,煤炭开采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恶化,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不利于污染物和CO_(2)协同减排等方面.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刚性约束”为核心综合调控水资源、以“以水定绿”为核心实施一体保护修复、以“清洁低碳”为核心加快能源多元转型、以“联动增效”为核心推进流域协同治理、以“工程引领”为核心推动协同目标实现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能源-生态系统 协同增效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