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Homocystein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1
作者 Qiaohuan Xiao Hongyan Han Jinjun Li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7年第12期458-464,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homocysteine (Hcy)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 215 cases of patients w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homocysteine (Hcy)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 21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ianYou Hospital attached to WUST.Blood pressure was monitored 24 hour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81 cases of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group (study group) and 134 cases of non-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group (control group).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such as Hcy, Glu, blood lipid (TC, TG, LDL-C, HDL-C). The ventricular structure index (IVST, LVDD, LVPWT, LVMI) were measur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Result: 1) The IVST, LVDD, LVPWT and LVM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tudy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74.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tudy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22.4%) (P 0.05). 2)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C, TG, LDL-C and HDL-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Hcy [(16.89 ± 5.84) mmol/L]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10.88 ± 4.07) mmol/L] (P 0.05).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and Hcy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Concl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hypertension, the higher 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and Hcy level, the more probability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the more obvious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hypertensio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HOMOCYSTEIN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探讨
2
作者 陆美杉 李宪伦 +1 位作者 张仕宇 姜红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75,90,共6页
目的:探讨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33名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关的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LVH的影响... 目的:探讨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33名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关的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LVH的影响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TyG指数预测LVH的最佳截断值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在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与TyG指数低值组比较,TyG指数高值组其LVMI也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LVMI与TyG指数、收缩压及夜间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和夜间收缩压是LVH的预测因素(OR=3.486,95%CI:1.417~8.577;OR=1.048,95%CI:1.019~1.077)。TyG指数与夜间收缩压联合预测LVH的AUC为0.75(95%CI:0.659~0.847),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76.8%。结论:在女性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TyG指数和夜间收缩压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胰岛素抵抗 左心室肥厚 左室质量指数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心电及血压指标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希铃 王新康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心电及血压指标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它们在评价LVH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心电...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心电及血压指标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它们在评价LVH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心电及血压指标在LVH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8
4
作者 寇惠娟 汪鑫 +3 位作者 高登峰 董新 魏瑾 马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压(24 h PP)及动态脉压指数(PPI)。根据昼夜血压变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超杓型组(n=7)、杓型组(n=77)、非杓型组(n=173)及反杓型组(n=92)。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空腹血样,测定血糖、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酸及BNP水平。结果 LVH高血压的3级高血压所占比例(85.1%比46.9%;χ~2=34.428,P<0.001)、24 h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29 mm Hg;t=3.175,P=0.002)(1 mm Hg=0.133 k Pa)、白天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30 mm Hg;t=2.197,P=0.029)、夜间平均收缩压(132 mm Hg比121 mm Hg;t=4.763,P<0.001)、24 h PP(57 mm Hg比52 mm Hg;t=4.120,P<0.001)及PPI(0.43比0.41;t=3.33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高血压患者,而夜间血压下降率[(1.30±8.02)%比(5.68±7.25)%;t=-4.51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LVH高血压患者BNP(87.8 pg/ml比28.8 pg/ml;t=2.170,P=0.034)和LVMI(135.1 g/m^2比88.7 g/m^2;t=15.28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患者。超杓型组、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高血压患者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而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反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100.3 g/m^2比86.3 g/m^2;t=4.335,P<0.001)和非杓型组(100.3 g/m^2比93.7 g/m^2;t=1.987,P=0.048),非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93.7 g/m^2比86.3 g/m^2;t=2.693,P=0.008)。多因素线性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和高血压分级水平与LVMI相关。结论高血压LVH与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血压分级水平密切相关,并伴随血浆BN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夜间血压下降率 B型脑钠肽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重量指数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华琦 李梅 +2 位作者 刘力松 刘荣坤 杨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08-1509,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5 5 5名患者根据...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5 5 5名患者根据诊室脉压 (CPP)及 2 4h动态脉压 (APP)水平分别分为四组 ,A组 :PP≤ 40mmHg ;B组 :40mmHg <PP≤ 5 0mmHg ;C组 :5 0mmHg <PP≤ 60mmHg ;D组 :PP >60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LVMI)男性 >13 4g/m2 ,女性 >110g/m2 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 ,分为年龄匹配的左室肥厚组和非肥厚组 ,其中肥厚组 2 3 7例 ,非肥厚组 3 18例。结果 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 ,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脉压增高的主要因素是收缩压增高。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为因变量 ,以诊所或 2 4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为自变量 ,只有诊所或 2 4h收缩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脉压与收缩压增高均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 ,而收缩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决定因素。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厚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脉压 收缩压 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宝辉 苗懿德 +5 位作者 刘颖 刘杰 苏琳 陈陵霞 魏雅楠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68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85.4±5.0)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74)和非左室肥厚... 目的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68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85.4±5.0)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74)和非左室肥厚组(n=94),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和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以LVMI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左室肥厚组的高血压病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尿酸、平均收缩压(24 h、白天、夜间)、脉压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杓型血压节律者分别为56.7%和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脂、平均舒张压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MI依次与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空腹胰岛素密切相关(R2=0.511,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多种因素相关,有效控制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对改善左室肥厚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动态血压 胰岛素
下载PDF
24小时平均脉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力松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并比较 2 4小时平均脉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 43 3名初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所有入选病例测量非同日 3次诊所血压 ,进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根据 2 4小时平均脉... 目的 探讨并比较 2 4小时平均脉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 43 3名初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所有入选病例测量非同日 3次诊所血压 ,进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根据 2 4小时平均脉压水平分为 4组 ,即A组 :2 4hPP <40mmHg ;B组 :40mmHg≤ 2 4hPP <5 0mmHg ;C组 :5 0mmHg≤ 2 4hPP <60mmHg;D组 :2 4hPP≥ 60mmHg。②根据诊所脉压水平分为 4组 ,即A组 :CPP <40mmHg ;B组 :40mmHg≤CPP <5 0mmHg ;C组 :5 0mmHg≤CPP <60mmHg ;D组 :CPP≥ 60mmHg。③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eftventricularmassindex ,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结果  2 4小时收缩压、2 4小时平均脉压、诊所收缩压和诊所脉压均与LVMI显著相关(r =0 .3 3 9、0 .2 79、0 .2 2 1、0 .15 5 ,P <0 .0 1) ,并且 2 4小时血压参数与LVMI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诊所血压参数 ;收缩压和脉压均表现为左室肥厚组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 (P <0 .0 0 1) ,而舒张压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左室结构正常组比较 ,向心性肥厚组的平均年龄最大 ( 5 3 .3± 8.7vs 48.1± 8.6,P <0 .0 0 1) ,而且高血压病史最长 ( 72 .4± 10 7.8vs 3 2 .1± 5 5 .2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左室结构 左室肥厚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裴志勇 周冬翠 +2 位作者 张爱云 万晓荆 牛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11-201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按动态脉压指数水平分为3组:脉压指数≤0.40组(44例),脉压指数0.41~0.50组(56例),脉压指数≥0.51组(46例)。3组患者均化验血清肌酐,行...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6例,按动态脉压指数水平分为3组:脉压指数≤0.40组(44例),脉压指数0.41~0.50组(56例),脉压指数≥0.51组(46例)。3组患者均化验血清肌酐,行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颅脑CT和(或)MRI检查;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h平均舒张压(24hMDBP)、24h平均脉压(24hMPP)、脉压指数、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峰)及舒张晚期左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峰)比值(E/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3组患者左室肥厚、脑损害、肾功能损害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指数0.41~0.50组及脉压指数≥0.51组以上指标患病率与脉压指数≤0.4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指数≥0.51组以上指标患病率与脉压指数0.41~0.5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指数≥0.51组LVEF<50%患病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1的患病率与脉压指数≤0.4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动态脉压指数与心脑肾及颈动脉损害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增大与靶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脉压指数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脉压指数 心室功能 颈动脉
下载PDF
有效控制血压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金智敏 赵晓薇 +4 位作者 杨宏仁 唐树德 郭慧峰 王秦英 王继光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对“1999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危险分层为高危和极高危组的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以血压<140/90mmHg作为目标血压,观察有效控制血压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方法763例患者确定危险分层入选后... 目的对“1999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危险分层为高危和极高危组的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以血压<140/90mmHg作为目标血压,观察有效控制血压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方法763例患者确定危险分层入选后,随机进入目标治疗组(n=382)和对照组(n=381)。目标治疗组在高血压专科门诊定期随访,按5步法治疗方案,直到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为止。对照组在普通门诊治疗。测定基线和治疗后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在平均4.4年随访期间,目标治疗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为(133.8±6.6/79.7±5.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51.7±12.7/87.7±8.0)mmHg,P<0.0001)。共有437例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1次以上。目标治疗组(n=270)左室重量指数由124.9降至119.7g/m2,下降4.2%(P=0.007);对照组由131.0增至136.9g/m2,增加4.5%(P=0.05)。233例患者在基线时患有左室肥厚,目标治疗组142例;对照组91例。最后1次测量与基线相比,目标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降低14.8g/m2(10.1%,P<0.0001);对照组下降2.9g/m2(1.8%,P=0.53)。目标治疗组66例左室肥厚消失,左心室肥厚逆转率为4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9%(91例中29例左室肥厚消失,P=0.03)。在基线没有左室肥厚的204例患者中,目标治疗组(n=128)左室重量指数增加5.3g/m2(5.3%,P=0.03);对照组(n=76)增加16.4g/m2(16.8%,P<0.0001)。复查达到左室肥厚标准者,目标治疗组34例(26.6%);对照组27例(35.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12)。结论与一般治疗相比,长期严格控制血压能降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重量,并显著提高左室肥厚逆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控制血压 长期影响 左室重量指数 WHO/ISH 左心室肥厚逆转 高血压左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左室肥厚逆转 对照组 治疗组 危险分层 目标血压 平均收缩压 左心室重量 联合使用 防治指南 定期随访 专科门诊 治疗方案
下载PDF
脉压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慧 王丽娜 +3 位作者 白玉茹 沈晓丽 蒲晓东 胡锡衷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左室重量指数 (L VMI)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 (TMa)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血压计、超声心动图和端粒酶 PCR- EL ISA方法检测 6 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血压正常 PP<6 0 mm Hg者的 P...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左室重量指数 (L VMI)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 (TMa)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血压计、超声心动图和端粒酶 PCR- EL ISA方法检测 6 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0例血压正常 PP<6 0 mm Hg者的 PP、 L VMI和 TMa。结果 :高血压 PP≥ 6 0 mm Hg组 TMa比血压正常组的高 (P<0 .0 5 ) ,高血压 PP≥ 6 0 mm Hg组与高血压 PP<6 0 mm Hg组和血压正常组比 L VMI最高 (P均 <0 .0 5 )。结论 :脉压增大促进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 脉压 左室肥厚 端粒酶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26
11
作者 卓德华 潘扬 +4 位作者 曹宸赟 关敬树 唐丽萍 曹承吉 龚兰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 (L BPV)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93例 (男 4 7例 ,女 4 6例 ,年龄 2 4~ 5 9岁 ,平均 4 7 37± 8 0 3岁 ) ,分为LVH组与无LVH组 ,并与年龄相近的正常血压者4 6例作...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 (L BPV)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93例 (男 4 7例 ,女 4 6例 ,年龄 2 4~ 5 9岁 ,平均 4 7 37± 8 0 3岁 ) ,分为LVH组与无LVH组 ,并与年龄相近的正常血压者4 6例作对照。采用无袖带式BP5 0仪作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各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 (SD)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 :2 4小时收缩压变异 (2 4hSSD)和舒张压变异 (2 4hDSD)、白昼收缩压变异 (dSSD)和舒张压变异 (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 (nSSD)和舒张压变异 (nDSD)。组间使用t分布的不相等方差检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1)三组均显示收缩压变异度 (SSD)明显大于舒张压变异度 (DSD)。 (2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LVH组与无LVH组患者的 2 4hSSD、dSSD、nSSD均显著增大 (P <0 0 5 ) ,尤其 2 4hSSD与dSSD。 (3)LVH组较无LVH组的 2 4hSSD、dSSD、dDSD、nSSD、nDSD显著增大。结论 EH患者心血管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衡 ,伴LVH时这种改变更明显。故用动态血压监测EH患者的BPV ,可能与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血压变异性 EH 超声心动图 病理机制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态脉搏波速度与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娜 曾学寨 +7 位作者 刘德平 张瑞生 王丽娟 徐筑津 周济红 潘春宇 甘宇 乔巍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于卫生部北京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8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Mobil-O-Graph PWA无创动态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于卫生部北京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8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Mobil-O-Graph PWA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动态血压和动态PWV.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结构和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动态PWV和左心室结构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动态PWV、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和是否服用降压药物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结果总共有136患者纳入此研究.平均年龄(55.4±14.1)岁,72.1%为男性.动态PWV平均值为(8.10±1.97)m/s,动态PWV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r=0.257,P=0.003)和左心房前后径(r=0.431,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33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动态PWV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动态PWV与LVMI相关,可能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波速度 动态血压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长期饮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及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贾雪芹 杜秀丽 +2 位作者 许敏 吕晶 石友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与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199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不饮酒组、戒酒组和轻度、中度、重度饮酒组。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血清总胆...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与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199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不饮酒组、戒酒组和轻度、中度、重度饮酒组。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测量心率(HR)、体质量指数(BMI),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不同组检测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FPG、TC、TG、HDL、LDL HR、BMI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饮酒组、戒酒组、轻度饮酒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杓型收缩压百分率、杓型舒张压百分率较中、重度饮酒组高(P<0.05),MBPS值和MBPS增高发生率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LVMI和LVH发生率较中、重度饮酒组低(P<0.05)。不饮酒组、戒酒组、轻度饮酒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饮酒组患者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与MBPS值、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中、重度饮酒可以影响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加重MBPS现象与LVH;随着饮酒量的增加,MBPS现象与LVH的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晨峰 左室肥厚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向阳 侯原平 +3 位作者 牛红育 陆玫 叶静 刘淼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评价左心室肥厚指标,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2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36例)。以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评价左心室肥厚指标,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32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36例)。以颈动脉-股动脉肢体动脉搏动波(cfPWV)和脉压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cfPWV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厚组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cfPWV高[(14.45±1.83)m/s vs(10.89±1.94)m/s]、脉压大[(78.66±9.05)mm Hg(1 mm Hg=0.133 kPa)vs(60.39±7.74)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MI与cfPWV、脉压呈正相关。结论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肥大 左心室 血压测定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傲亚 朱永芳 王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血压变异和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9月高血压科患者581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肥厚组(n=161)和非肥厚组(n=4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血压变异和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9月高血压科患者581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肥厚组(n=161)和非肥厚组(n=4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动态血压,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LVH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LVH发生率高于男性(χ~2=4.836,P=0.03),肥厚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肥厚组(t=-11.540,P〈0.001)。肥厚组诊室收缩压显著高于非肥厚组(t=-3.805,P〈0.001),两组间24 h收缩压血压负荷、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平均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t〉2.7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674,P=0.044)、24 h收缩压负荷(OR=1.021,P=0.003)与LVH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发生与24 h收缩压负荷密切相关,并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参数 血压变异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宏 王晓丽 +1 位作者 王术芳 张晶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32例:RHR<70/min,RHR 2组38例:70/min≤RHR<80/min,RHR 3组33例:RHR≥80/min。入选患者均行静息心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32例:RHR<70/min,RHR 2组38例:70/min≤RHR<80/min,RHR 3组33例:RHR≥80/min。入选患者均行静息心电图、动态血压等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RHR 3组的24h、昼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脉压明显高于RHR 2和RHR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R与24h收缩压、24h脉压呈正相关(r=0.509,r=0.40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22,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RHR增快与收缩压、脉压及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心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心率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胖症 高血糖症 血脂异常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杰 薛浩 +3 位作者 张威 朱航 石亚军 付振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687-689,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9月-2012年6月本院9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左心室肥厚定义将其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n=380)、高血压不...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9月-2012年6月本院9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左心室肥厚定义将其分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n=380)、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n=589)两组。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双侧baPWV,取双侧baPWV平均值。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baPWV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baPWV水平与室间隔厚度(r=0.139,P<0.01)、左心室后壁厚度(r=0.124,P<0.01)以及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r=0.312,P<0.01)。进一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后,baPWV与室间隔厚度(标化的相关系数β=0.125,P<0.05)、左心室后壁厚度(标化的相关系数β=0.131,P<0.05)以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标化的相关系数β=0.027,P<0.01)仍然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baPWV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梅 华琦 +2 位作者 刘力松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 2 4h动态脉压 (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对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 2 75例 ,女 2 80例 ;年龄 ( 4 7.1± 1 2 .7)岁〕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患者 2 4h动态脉压 (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对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 2 75例 ,女 2 80例 ;年龄 ( 4 7.1± 1 2 .7)岁〕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脉压 (PP) ,将 5 5 5名患者分为 4组 ,A组 :PP≤ 5 .3 2kPa( 4 0mmHg) ;B组 :5 .45kPa( 4 1mmHg)≤PP≤ 6.65kPa( 5 0mmHg) ;C组 :6.78kPa( 5 1mmHg)≤PP≤ 7.98kPa( 60mmHg) ;D组 :PP≥ 8.1 1kPa( 61mmHg)。研究结果显示 :随 2 4hAPP增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 (A/E)增加 ,舒张早期充盈时间 (EDFP)延长 ;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提示 :脉压增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高血压 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子新 赵丹 余陆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413-41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计算所得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计算所得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与无LVH组;再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结果分为血压晨峰组与无血压晨峰组,杓型血压组与非杓型血压组。分析比较24h血压、白昼和夜间血压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无LVH组相比。LVH组24小时收缩压(24hSBP)、24小时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均升高,P〈0.01;LVH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SSD)高于无LVH组,P〈O.05,但两组24小时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DSD)无差别;与无LVH组相比,LVH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升高,P〈0.01;但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和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无差别。②血压晨峰组LVMI高于无血压晨峰组,P〈O.05;血压晨峰组LVH比率也高于无血压晨峰组,P〈0.01;与无血压晨峰组相比,血压晨峰组24hSBP、dSBP和nSBP均增高,P〈0.05,但两组24hDBP、dDBP和nDBP无差别。③杓型血压组LVMI低于非杓形血压组,P〈0.05;杓型血压组LVH比率低于非杓形血压组,P〈0.01;与非杓形血压组相比,杓型血压组nSBP、nDBP均降低,P〈0.01;而两组24hSBP、24hDBP、dSBP、d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密切相关。具有血压晨峰的患者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L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左室肥厚 血压变异性 昼夜节律 血压晨峰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心脑靶器官损害的动态血压特征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2 位作者 乔建华 姜文献 玄军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有心脑合并症时的昼夜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中16例有左室肥厚,16例有左室肥厚伴脑血管意外,12例有脑血管意外;24例未发现有心脑并发症作为对照。全部患者作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有并发症的三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有心脑合并症时的昼夜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中16例有左室肥厚,16例有左室肥厚伴脑血管意外,12例有脑血管意外;24例未发现有心脑并发症作为对照。全部患者作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有并发症的三组患者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同升高,夜间下降率<10%,血压昼夜波动成为非杓型为特点。心室肥厚组日间血压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脑血管意外组具有清晨血压升高的特点。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左室肥厚 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