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那普利减轻幼龄肾病大鼠蛋白尿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波 杨霁云 +1 位作者 张敬京 丁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减轻幼龄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对SD幼龄大鼠 (1个月龄 ,体重 10 0 g左右 )行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建立动物模型 ,术后即给予苯那普利 6mg·kg-1·d-1)治疗 12周 ,观察大鼠...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减轻幼龄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对SD幼龄大鼠 (1个月龄 ,体重 10 0 g左右 )行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建立动物模型 ,术后即给予苯那普利 6mg·kg-1·d-1)治疗 12周 ,观察大鼠蛋白尿的变化。结果 于治疗的第 7、9、12周 ,苯那普利组 2 4h尿蛋白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分别为 (7 34±4 36 )、(1 99± 1 2 4)、(5 18± 3 5 3)mg比 (14 44± 1 76 )、(17 48± 9 77)、(15 18± 4 71)mg (P均 <0 0 1)。 结论 在单侧肾切除后 1周注射阿霉素的幼龄SD肾病大鼠动物模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肾疾病 药物治疗 苯那普利 大鼠
下载PDF
苯那普利降低慢性肾炎尿蛋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其庄 王化民 +11 位作者 赵秀娟4河北省石家庄市铁路中心医院内科 潘缉圣 范敏华 周柱亮 刘章锁 李荣山4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 姬长鸣 李英 王静毅 刘瑞华 周春华 王海燕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了解苯那普利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尿蛋白下降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 目的:了解苯那普利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尿蛋白下降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1±3.2)周和(2.7±2.1)周,同时其中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白蛋白血症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肾炎 药物疗法 尿蛋白
下载PDF
氯沙坦对兔髂动脉球囊内膜损伤后反应和胶原的影响
3
作者 高丹忱 朱建华 +3 位作者 张芙荣 郑良荣 陶谦民 陈君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1-336,共6页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胶原含量、内膜增生、血管损伤后反应及组织血管紧张素 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髂动脉球囊内膜损伤模型 ,5 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 4周和 8周氯沙坦组、苯那普利组和对照组共 6组 ,其中氯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胶原含量、内膜增生、血管损伤后反应及组织血管紧张素 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髂动脉球囊内膜损伤模型 ,5 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 4周和 8周氯沙坦组、苯那普利组和对照组共 6组 ,其中氯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于术前 5 d始喂氯沙坦和苯那普利片剂至实验结束。结果 :随着病变发展 ,内膜面积及胶原含量呈增加趋势。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干预 4周时 ,胶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 ,分别为 (2 3.5 8± 6 .16 ) %、(2 2 .6 7± 10 .2 0 ) %、(35 .2 0± 7.2 5 ) % ,P<0 .0 5。干预 8周时 ,内膜面积、内中膜面积比及胶原含量均减少 ,尤以胶原含量减少更为明显 ,后者分别为 (2 0 .6 9± 11.16 ) %、(2 5 .4 1± 11.0 0 ) %、(42 .6 9± 13.99) % ,P<0 .0 5 ,而管腔面积增加 ,分别为 (0 .79± 0 .2 5 ) mm2、(0 .76± 0 .2 8) mm2、 (0 .6 2± 0 .2 7) mm2 ,P<0 .0 5。同时氯沙坦增加髂动脉血管紧张素 水平 ,为 (5 16 .31± 70 .79) pg/ mg.pro、(410 .72± 10 0 .11) pg/ mg.pro,P<0 .0 5 ;苯那普利减少髂动脉血管紧张素 水平 ,为 (340 .6 2± 6 7.6 9) pg/ mg.pro、(410 .72± 10 0 .11) pg/ mg.pro,P<0 .0 5。相关性分析显示苯那普利各组组织血管紧张素 含量分别与内膜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药理学 苯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 病理学 药物作用
下载PDF
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杨霓芝 包崑 +2 位作者 王立新 王桦 雷娓娓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药通脉口服液 (由黄芪、三七组成 )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治疗机理。方法 :在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 ,加建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 ,随机分通脉口服液高剂量治疗组、通脉口服液低剂量治疗组、金水宝...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药通脉口服液 (由黄芪、三七组成 )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治疗机理。方法 :在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 ,加建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 ,随机分通脉口服液高剂量治疗组、通脉口服液低剂量治疗组、金水宝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 ,治疗 4周后 ,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 :通脉口服液组对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 (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液流变学等 )及肾组织病理的损害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且高剂量组疗效要优于金水宝组和低剂量组。结论 :通脉口服液通过益气活血 ,调节了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 ,减轻了肾脏病理损害 ,从而达到改善和稳定肾功能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血瘀证 中医药疗法 通脉口服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