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utaneous Removal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with an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System: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Hematoma Formation 被引量:15
1
作者 Hui-ping Huo Wen-bo Wan +2 位作者 Zhi-li Wang Hong-fei Li Jun-lai L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hematoma formation after removing benign breast lesions with an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system.Methods A total of 232 females with 312 benign breast masses recei...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hematoma formation after removing benign breast lesions with an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system.Methods A total of 232 females with 312 benign breast masses received excisional biopsy with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system.The pathology of patients,results of hematoma development and outcome,influence factors for hematoma occurrence(nodule size,nodule location,number of nodule,breast shape,menstrual period,efficacy time of bandage,and application of hemostatic agents during the procedure) were recorded.Results Pathologic examination revealed fibroadenomas in 138 lesions,fibroadenosis in 127 lesions,intraductal papillomas in 39 lesions,inflammatory change in 4 lesions,retention cyst of the breast in 3 lesions,and benign phyllodes tumor in 1 lesion.Thirty hematoma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9.6%).Finally,97.0%hematomas were absorbed completely within 6 months follow-up.The incidence rates of hematoma were increased by 24.7%,10.0%,63.2%,13.9%in the nodule diameter larger or equal to 25 mm group,removal of larger or equal to two nodules once time from one patient group,menstrual period group,and larger and loose breast group,respectively(all P<0.05).However,the incidences were decreased by 60.6%in the bandage performed for 12-24 hours or beyond 24 hours group(P<0.05).Th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revealed that nodule size(x^2=15.227,P<0.001),number of nodule(x^2=7.767,P=0.005),menstrual period(x^2=24.530,P<0.001),and breast shape(x^2=9.559,P=0.002)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matoma occurrence,but efficacy time of bandage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associated with hematoma occurrence.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hematoma afte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nodule size,number of nodule,menstrual period,breast shape,and efficacy time of band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ign breast lesion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system HEMATOMA influence factor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Patterns of Elastic and Reticulum Fibers in Breast Lesions
2
作者 Abdelbaset Mohamed Elasbali Ziad Al-Onzi +2 位作者 Alneil Hamza Ezeldine Khalafalla Hussain Gadelkarim Ahmed 《Health》 2018年第12期1625-1633,共9页
Background: The difficulty with histopathology diagnosis is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benign reactive breast lesions with morphological features mimic malignant lesions. Thu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 Background: The difficulty with histopathology diagnosis is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benign reactive breast lesions with morphological features mimic malignant lesions. Thu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merit of morphological patterns of elastic and reticular fiber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Methodology: Fifty biopsies were obtained from females with breast Lesions (25 breast carcinoma and 25 benign lesions), their ages ranging from 17 to 85 years with mean age of 39 years old. Morphologic demonstrations of elastic and reticular fibers were performed using conventional histochemical procedures. Results: Intense grades of elastic fiber staining were achieved with carcinoma tissues. Dwindled grades of elastic fiber staining were detected with fibrocystic changes. Elastic fibers in breast carcinoma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benign breast lesions P Conclusion: Histochemical quantifications of elastic and reticular fibers can assist in routine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Elastic fib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n breast carcinoma compared to benign breast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benign breast lesionS RETICULAR Fibers ELASTIC Fibers
下载PDF
基于瘤体及瘤周多参数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福 彭波 +4 位作者 黄崎 张雪峰 才春红 海洋 张巍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瘤体及瘤周多参数MRI的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纳入经病理学检查明确乳腺病变性质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 目的:建立基于瘤体及瘤周多参数MRI的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纳入经病理学检查明确乳腺病变性质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n=62)和乳腺恶性病变组(n=3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瘤体各参数、瘤周各参数以及乳腺病变良恶性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拟合优度;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组病灶直径、平均扩散峰度(MK)、MDp/t、瘤周与瘤体MKp/n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均P<0.05);乳腺恶性病变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平均扩散率(MD)、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MKp/t、MDp/n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MK、MDp/t、MKp/n升高,ADC值、MD、MTRasym、MKp/t、MDp/n降低是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乳腺恶性病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值为0.004。采用Bootstrap法,生成的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瘤体及瘤周多参数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基于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效果良好,能直观预测乳腺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良恶性 鉴别诊断 瘤体参数 瘤周参数 核磁共振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静 马光辉 +2 位作者 刘彭华 王勇刚 田志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探究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查,包括弥散加权(DWI... 目的 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探究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查,包括弥散加权(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与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该检查方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依据乳腺占位性病变性质将患者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对比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2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98例(81.67%),乳腺良性病变22例(18.33%);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CE-MRI及联合诊断乳腺病变性质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WI(P<0.05);乳腺癌组表观扩散系数(ADC)、r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Ⅰ型TIC曲线占比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Ⅲ型TIC曲线占比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DC、rADC及TIC曲线类型诊断乳腺病变性质具有一定价值(AUC=0.815、0.850、0.911);乳腺癌组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不规则、强化不均匀占比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占位性病变密切相关,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不规则、强化不均匀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乳腺癌的发生与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不规则、强化不均匀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鉴别诊断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璐 张红霞 张修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79-383,共5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其多参数、高软组织分辨率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成像方法不断涌现,为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检...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其多参数、高软组织分辨率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成像方法不断涌现,为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检出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其中,超快速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合成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指纹打印技术及一系列高级扩散加权成像技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扩散峰度成像和拉伸指数模型成像)均可以从不同角度描述乳腺病变潜在的组织学或病理学特征,为良恶性鉴别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将从成像原理、技术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等多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上述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良恶性病变 超快速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指纹打印技术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DWI、DCE联合APT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赵傲 武新英 +5 位作者 付彤 王培炎 李可 申璐璐 林海 刘林栋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124-130,155,共8页
目的对比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成像以及3者联合应用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55例乳腺疾... 目的对比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成像以及3者联合应用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55例乳腺疾病患者,均进行APT、DWI以及DCE扫描,测量非对称磁化转移(Magnetization Transfer Asymmetry,MTRasym)率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记录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分类。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各参数之间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各诊断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恶性病变中不同病理因素组间的差异以及各病理因素与AP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中MTRasym和ADC值均小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WI、APT、DCE以及APT+DCE、APT+DWI、DCE+DWI、DWI+APT+DCE联合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4、0.723、0.741以及0.782、0.895、0.897、0.970;DWI+APT+DCE联合诊断模型的AUC显著大于DWI、APT、DCE以及任意两者联合诊断模型(均P<0.05)。Ki-67高表达组的MTRasym值较低表达组高[(3.934%±0.883%)v s.(3.192%±0.949%)],乳腺癌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Ⅲ级组的M T R a s y m值较Ⅱ级组高[(4.225%±0.932%)vs.(3.451%±0.8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APT与两者均呈中度正相关(r=0.627、0.537,均P<0.05)。结论APT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常规DWI、DCE成像无显著差异,并且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翱宇 张红霞 +1 位作者 张斓 张修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70-773,共4页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UF-DCE MRI)技术相较于传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保持合理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并可在对比剂注射后的超早期时段捕获病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信息。鉴于这些优势,UF-DCE ...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UF-DCE MRI)技术相较于传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保持合理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并可在对比剂注射后的超早期时段捕获病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信息。鉴于这些优势,UF-DCE MRI技术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区分、预后预测以及乳腺癌亚型鉴别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UF-DCE MRI所提供的动力学参数,如增强时间(time to enhancement,TTE)、最大斜率(maximum slope,MS)以及推注到达时间(bolus arrival time,BAT)等不仅能定量反映乳腺病变的病理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此外,相比传统DCE-MRI,UF-DCE MRI能在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更有效地识别富血供病灶。因此,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UF-DCE MRI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及该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癌 超快速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下载PDF
导声垫在提高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值稳定性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楠楠 杨树青 +3 位作者 邱懿德 叶洁仪 余丽惠 李颖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 比较导声垫与耦合剂辅助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测值的差异,探讨导声垫在提高乳腺病变SWE测值稳定性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的147例乳腺病变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其中良性91例,恶性56例,由同一操作者分... 目的 比较导声垫与耦合剂辅助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测值的差异,探讨导声垫在提高乳腺病变SWE测值稳定性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的147例乳腺病变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其中良性91例,恶性56例,由同一操作者分别借助耦合剂(耦合剂组)和导声垫(导声垫组)对乳腺病变进行SWE测量,比较两组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最小值(Emin)及标准差(Esd)的差异;分析两组操作者内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组SWE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分析两种方法获取测值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导声垫组Emax、Emean、Emin、Esd均较耦合剂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导声垫组Emax、Emean、Esd操作者内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均非常好(ICC=0.886、0.825、0.774,均P<0.001),Emin操作者内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好(ICC=0.613,P<0.001)。耦合剂组Emax、Emean、Emin、Esd操作者内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均好(ICC=0.733、0.405、0.578、0.728,均P<0.001)。耦合剂组和导声垫组乳腺恶性病变Emax、Emean、Esd均较良性病变增大,Emin均较良性病变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耦合剂组中以Emax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74),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14%、68.13%;导声垫组中以Emax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最高(0.910),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86.81%。导声垫组Emax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较耦合剂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导声垫组Emax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17,P<0.05);耦合剂组Emax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60,P<0.05)。结论 使用导声垫可提高SWE测值的稳定性,在辅助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乳腺病变 良恶性 导声垫 耦合剂
下载PDF
基于DCE-MRI表现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刚虎 汪飞 +1 位作者 程兰兰 胡汉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 分析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 RI)表现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乳腺检查患者161例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变60例、恶性病变101例,分别纳入良性... 目的 分析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 RI)表现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来我院进行乳腺检查患者161例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变60例、恶性病变101例,分别纳入良性组(n=60)及恶性组(n=101)。分析两组DCE-MRI表现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模型的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良性组与恶性组TIC曲线、BI-RADS分级、早期强化率、边缘形态及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TIC曲线、BI-RADS分级、早期强化率、边缘形态及病灶大小是乳腺良恶性病变危险征像;构建logistic乳腺癌良恶性病变诊断模型Y=-0.633+0.645TIC曲线+2.112×BI-RADS分级+1.142×早期强化率+1.136×边缘形态+1.136×病灶大小;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诊断效能,AUC为0.944,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5.15%,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基于乳腺病变早期DCE-MRI表现的logistic诊断模型,能够筛选出对乳腺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意义的特征变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下载PDF
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崇 杨勇 +3 位作者 徐成春 陈兴友 黎敏 任逢春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9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9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DCE-MRI对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结果显示,289例乳腺疾病患者中乳腺良性病变212例,占73.36%,乳腺癌77例,占26.64%。乳腺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患者的ADC值、病灶边缘情况、病灶形状情况、时间-信号强度(TIC)类型、强化特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诊断乳腺良性病变188例,乳腺癌101例,诊断准确率为72.66%;DCE-MRI诊断乳腺良性病变179例,乳腺癌110例,诊断准确率为66.44%;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性病变203例,乳腺癌86例,诊断准确率为87.54%(P<0.05)。DWI、DCE-MRI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0.806、0.911,特异度分别92.21%、89.61%、90.91%,灵敏度分别为85.85%、80.66%、92.45%。结论DWI、DCE-MRI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勤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4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72例、乳腺良性病变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高频超声...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4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72例、乳腺良性病变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比较不同检查方法 (高频超声、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不同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结果患者的超声表现特征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将4例乳腺癌误诊为乳腺良性病变,将1例乳腺纤维瘤和2例纤维样囊肿误诊为乳腺癌。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44%、95.59%、95.00%,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的68.06%、79.41%、73.57%(P<0.05)。乳腺癌患者CEA、CA199、CA125水平分别为(4.55±1.22)ng/ml、(31.86±9.56)U/ml、(26.12±6.18)U/ml,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1.68±0.52)ng/ml、(12.10±4.33)U/ml、(11.54±4.83)U/ml(P<0.05)。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良性与恶性患者的肿块最大直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肿大、钙化、血流信号等超声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良性患者的CEA、CA199、CA125水平分别为(1.74±0.55)ng/ml、(12.43±4.40)U/ml、(11.62±4.88)U/ml,均低于恶性患者的(4.53±1.26)ng/ml、(31.88±9.68)U/ml、(26.25±6.20)U/ml(P<0.05)。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能够较好的鉴别诊断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纯高频超声,穿刺活检结果与肿瘤标志物、超声表现特征存在明显关系,能够为乳腺肿块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 乳腺肿块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超声的列线图模型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玮珺 刘勇 +4 位作者 徐平 吴兰英 王颖 肖榕 杨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 构建基于临床资料、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和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3家医院共403例BI-RADS 4类乳腺病变患者(共403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剪切波弹性成像及病理检查... 目的 构建基于临床资料、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和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3家医院共403例BI-RADS 4类乳腺病变患者(共403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剪切波弹性成像及病理检查资料,以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和2019年6~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282个病灶为训练集,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北京世纪坛医院的121个病灶为验证集,根据病理结果将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通过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评估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恶性组年龄、病灶大小,以及病灶剪切波速度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中位数(SWVmax、SWVmin、SWVmean和SWVmedian)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过特征提取及筛选,最终纳入13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计算Rad-score,验证集良、恶性组Rad-score分别为-1.07(-1.64,-0.37)分、0.07(-0.30,0.56)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WVmax及Rad-score均为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07、3.919、4.180,均P<0.001)。基于以上3个因素联合应用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SWVmax和Rad-score单独应用(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均高(均P>0.05);在验证集中使用列线图模型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能获得更高的临床收益,将非必要穿刺活检率降低了61.16%。结论 基于患者年龄、SWVmax及Rad-score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降低非必要穿刺活检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BI-RADS 4类 乳腺病变 良恶性
下载PDF
MRI及钼靶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黄钰 曹凌强 +1 位作者 赵冬夏 王梓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究MRI、钼靶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包块患者64例,均进行MRI和数字钼靶X线检测,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良性乳腺病变和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64例乳腺病... 目的 探究MRI、钼靶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包块患者64例,均进行MRI和数字钼靶X线检测,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良性乳腺病变和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64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乳腺病变26例(40.63%),以乳腺腺病为主,恶性乳腺病变38例(59.38%),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MRI检出64例乳腺病变中的61例,总检出率为95.31%,对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导管原位癌的检出率均为100.00%,对良性和恶性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62%和78.94%,MRI诊断恶性乳腺疾病的灵敏度为78.9 4%,特异度为84.62%,准确率为81.25%,Kappa值为0.620;钼靶检出64例乳腺病变中的57例,总检出率为89.06%,对良性和恶性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23%和52.63%,钼靶诊断恶性乳腺疾病的灵敏度为53.63%,特异度为69.23%,准确率为59.38%,Kappa值为0.206,钼靶诊断恶性乳腺疾病的准确率低于MRI(P<0.05)。结论 MRI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均优于数字钼靶X线,在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上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良性乳腺病变 乳腺癌 MRI 数字钼靶X线
下载PDF
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14
作者 王良敏 魏红霞 龚雪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52-1654,1683,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DCE-TIC、DWI-ADC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比... 目的 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DCE-TIC、DWI-ADC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比较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的ADC值、rADC、TIC分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TIC、DWI-ADC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乳腺癌87例,乳腺良性病变19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ADC值、rADC均明显高于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病变TIC分型Ⅰ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乳腺癌,TIC分型Ⅲ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乳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TIC分型Ⅱ型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TIC、DWI-ADC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结论 DCE-TIC、DWI-ADC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MRI 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不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珂 苗重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193,200,共6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女性肿瘤发病中居于首位。目前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检查中,且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显著优势。影像组学是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可提取出人眼识别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女性肿瘤发病中居于首位。目前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检查中,且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显著优势。影像组学是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可提取出人眼识别不了的影像特征,为乳腺病变提供定性诊断。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显著价值,本综述主要详细阐述了基于不同MRI技术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回顾了近年来基于不同MRI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技术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等方面的价值。本综述能够为乳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等提供有效信息,为乳腺病变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尽早实现精准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良恶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16
作者 刘玖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41-43,47,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对比良恶性乳腺病变影像学参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8例乳腺病变患者恶性61例、良性57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CE-MRI检出恶性51例,DWI检出恶性52例,DCE-MRI联合DWI检出恶性60例。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DCE-MRI联合DWI同病理检查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49);恶性乳腺病变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高于良性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良性病变;恶性乳腺病变患者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内部强化不均匀、早期强化>100%占比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能够诊断出乳腺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良性 恶性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参数分析
17
作者 白林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DK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究DKI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DK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究DKI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另分析良性、恶性乳腺病变的DKI有关参数差异。结果:126例乳腺病变患者中,“金标准”共检出恶性39例,良性87例;DKI检出恶性37例,良性89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DKI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36/39)、98.85%(86/87)、96.83%(122/126)、97.30%(36/37)、96.63%(86/89);Kappa检验显示,DKI检查同“金标准”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值=0.925);恶性乳腺病变患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平均扩散峰度(MK)值、轴向峰度(AK)值、径向峰度(RK)值、高于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平均扩散率(MD)值低于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KI可有效鉴别诊断出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良性 恶性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模态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研究
18
作者 孙丽波 史胜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MRI)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20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Ingenia 3.0T磁共振、8通道乳腺专用线圈完成患者平扫、磁共...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MRI)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20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Ingenia 3.0T磁共振、8通道乳腺专用线圈完成患者平扫、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参考ACR BI-RADS-MRI完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解读、诊断及分级,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的诊断鉴别效果。结果:200例乳腺病变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恶性病变56例(占28.00%)、良性病变142例(占72.00%)。MRI平扫检查恶性28例,DCE-MRI检查恶性48例,DWI检查恶性53例,多模态MRI检查恶性56例;金标准下恶性患者MRI检查下DWI扫描序列ADC值、EADC值低于良性患者(P<0.05);恶性患者Tmax低于良性患者(P<0.05);MSI及SER水平高于良性(P<0.05);多模态MRI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准确度、灵敏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扫描检查结果(P<0.05)。结论:多模态MRI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效果显著,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形态、血供及细胞代谢水平差异,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核磁共振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病理结果 鉴别诊断 乳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多模态MR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颖 王斌杰 周依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MR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上的鉴别价值,并对多模态MR成像技术的参数和乳腺癌预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某院2021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病变的59例(67个病灶)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进行... 目的:分析多模态MR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上的鉴别价值,并对多模态MR成像技术的参数和乳腺癌预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某院2021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病变的59例(67个病灶)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模态MR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之间的MR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之间的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并分析ADC值和乳腺癌患者预后因子(肿瘤直径、肿块病理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病理检测后,67个病灶中共确诊35个恶性肿瘤、32个良性肿瘤。在本研究中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显著小于良性病变,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临界值是0.983×10^(-3)mm^(2)/s,即当ADC值<该值时乳腺病灶是恶性病变。在本研究中恶性病变的主要TIC类型是Ⅱ型与Ⅲ型,良性病变的主要TIC类型的Ⅰ型,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DWI-ADC和DCE-TIC联合应用时则其诊断准确率最高,其诊断效能较为显著(P<0.05)。IDC肿块在DWI(b=800 s/mm^(2))上表达为高信号,在ADC图像中表达为低信号。32个IDC病灶中,对其病理分级、ADC值进行单因素方差组间分析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内分析使用LSD多重比较显示病理分级Ⅰ级和Ⅱ级、Ⅰ级和Ⅲ级的ADC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IDC患者的ADC值和其病理分级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496,P<0.05)。IDC患者以是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对比发现两者间的ADC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以2cm为分界线进行分组,发现肿瘤不同直径的ADC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年龄和ADC值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912)。结论:多模态MR成像技术能够提升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MR参数ADC值和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子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能够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当ADC值偏低时多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Adenoma of the Nipple, Mimicking Paget’s Disease of the Breast: Report of a Case
20
作者 Ahmed Abbas Ali Al-Zaher +1 位作者 Ali El Arini Ikram Chaudhry 《Advances i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4年第3期96-99,共4页
Nipple adenoma is a rare benign condition that simulates malignancy. A 37-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unilateral bloody nipple discharge for 1-year duration followed by severe nipple erosion. As biopsy revealed nipp... Nipple adenoma is a rare benign condition that simulates malignancy. A 37-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unilateral bloody nipple discharge for 1-year duration followed by severe nipple erosion. As biopsy revealed nipple adenoma and therefore, complete local excision was done. The final histopathology showed florid papillomatosis which was adequately excised. Nipple adenoma although rare entity thi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y nipple erosion such as carcinoma and Paget’s disease of the breast specially when associated with bloody discharge in premenopausal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PLE ADENOMA benign breast lesion FLORID PAPILLOMATOSIS of the NIPP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