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段骨转移瘤 被引量:3
1
作者 浦飞飞 钟彬龙 +7 位作者 刘建湘 王弘刚 师德尧 刘伟健 张志才 王佰川 吴强 邵增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段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4例行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股骨近段转移瘤患者的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段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4例行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股骨近段转移瘤患者的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system,MSTS)功能评分、国际保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mb salvage,ISOLS)影像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和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分评定患者疼痛、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10~99个月,平均42.17个月。患者手术时间(79.68±6.17)min,术中出血量(524.00±39.25)mL。术后3、6和12个月,VAS评分和NHP评分分别较术前降低,MSTS评分、ISOLS评分、Harris评分和KPS评分分别较术前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每个随访点之间的VAS评分、相关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6例发生并发症。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9.46个月,6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70.37%和11.11%。结论:股骨近段骨转移瘤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肢体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股骨近段 外科治疗 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在膝部骨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永贵 刘江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85-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膝部骨肿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膝部良恶性骨肿瘤患者32例,其中股骨远端18例,胫骨近端14例,分别是骨肉瘤17例,骨巨细胞瘤12例,骨巨...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膝部骨肿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膝部良恶性骨肿瘤患者32例,其中股骨远端18例,胫骨近端14例,分别是骨肉瘤17例,骨巨细胞瘤1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1~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术后继续3~4个疗程正规化疗。观察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假体松动;1例术后出现肢端麻木;1例术后出现感染;股骨下端组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平均24.7分;胫骨上端组平均24.1分。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部良恶性骨肿瘤较理想的保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 旋转铰链式膝关节
下载PDF
158例股骨近端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军良 周光新 +2 位作者 樊根涛 施鑫 周幸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58例股骨近端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36例,良性病变122例。恶性肿瘤主要采取瘤段扩大切除髋关节假体置换术。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病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58例股骨近端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36例,良性病变122例。恶性肿瘤主要采取瘤段扩大切除髋关节假体置换术。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病变刮除植骨内固定术,良性侵袭性肿瘤选择瘤段切除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结果随访6~60个月,平均29个月,共19例失访。6例良性病变术后出现复发,恶性肿瘤中6例死亡,8例局部复发,6例出现肺转移。术后根据国际保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mb salvage,ISOLS)功能评分,良性病变平均25.1分;恶性肿瘤平均19.7分。结论根据股骨近端病变的病理性质、病变范围选择个体化手术治疗,以减少局部病变复发,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改善预后。良恶性病变均可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修复股骨头颈部肿瘤性骨缺损 被引量:1
4
作者 范顺武 杨迪生 +3 位作者 陶惠民 叶招明 徐少文 黄宗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0,共3页
股骨近端的良性病变常削弱股骨颈的支撑结构,我院1989年6月~1995年6月用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修复股骨头颈部肿瘤性骨缺损共26例。其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2例,骨孤立性骨囊肿6例,骨韧带样纤维瘤5例,骨巨细胞瘤2例,... 股骨近端的良性病变常削弱股骨颈的支撑结构,我院1989年6月~1995年6月用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修复股骨头颈部肿瘤性骨缺损共26例。其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2例,骨孤立性骨囊肿6例,骨韧带样纤维瘤5例,骨巨细胞瘤2例,成软骨细胞瘤1例。根据肿瘤的病理诊断,病灶分别采取单纯刮除12例;刮除结合冷冻8例;在治疗6例多发或病灶范围广泛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过程中,病灶未作处理。26例中,14例同时行内固定手术。所有病例术后即开始接受持续被动运动锻炼。经过12~72月(平均46月)随访,功能优秀17例、良好9例。作者认为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有增强股骨颈的强度,防止病骨疲劳骨折和畸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股骨近端 外科手术 异体皮质骨移植
下载PDF
膝部骨巨细胞瘤的切除及显微外科修复(附46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振光 余国荣 +1 位作者 喻爱喜 谭金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9-490,共2页
目的 总结膝部骨巨细胞瘤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2年来收治的 4 6例膝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除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结果 随访 5年以上者 39例 ,局部软组织复发 2例 ,骨质复发 2例 ,肺部转移 1例。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是避... 目的 总结膝部骨巨细胞瘤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2年来收治的 4 6例膝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除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结果 随访 5年以上者 39例 ,局部软组织复发 2例 ,骨质复发 2例 ,肺部转移 1例。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是避免肿瘤复发的关键。应用显微骨移植修复瘤切除后所遗局部骨缺损 ,具有骨愈合快、成功率高的优点。术前活检要慎行 ,不列入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部骨巨细胞瘤 显微骨移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股骨近端骨肿瘤和瘤样病变(附152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顺武 杨迪生 夏贤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我院1955~1990年治疗的股骨近端骨肿瘤和瘤样病变152例,发现(1)股骨近端病变良性为65.13%,其中孤立性骨囊肿28.19%,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9.08%,骨软骨瘤9.54%,而年轻患者绝大多数是良性病变;(2)病史和临床症状对本部位肿瘤的诊断意义不大;... 我院1955~1990年治疗的股骨近端骨肿瘤和瘤样病变152例,发现(1)股骨近端病变良性为65.13%,其中孤立性骨囊肿28.19%,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9.08%,骨软骨瘤9.54%,而年轻患者绝大多数是良性病变;(2)病史和临床症状对本部位肿瘤的诊断意义不大;(3)本组7例转移性肿瘤均位于股骨粗隆和粗隆下部位。成年组(≥20岁)股骨头和股骨颈肿瘤共44例,其中侵袭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占68.18%,而且大部分病例在 X线上显示类似其它部位良性病变的表现,甚至少数病例发生囊性变或动脉瘤样骨囊肿样改变。我们推测这些现象可能与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有关,因此在诊治股骨近端骨肿瘤时,临床和病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避免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瘤样病变 股骨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宗刚 孙爱敏 +2 位作者 应凯 王文辉 丁晓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34±4.12)周、(9.78±2.26)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17.04±4.05)周、(13.46±3.0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STS评分分别为(26.34±2.12)、(25.52±1.6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并发症较少,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负重时间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 病理性骨折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损的诊治研究
8
作者 王剑龙 周江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34-435,共2页
目的 对文献报道较少的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损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 对 1996~ 2 0 0 2年所收治的 5 9例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损的类型、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其中 47例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根... 目的 对文献报道较少的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损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 对 1996~ 2 0 0 2年所收治的 5 9例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损的类型、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其中 47例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根据病检、影像资料和身体条件来选择 ,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术后近期疗效均较满意。 5 0例获 3月~ 5年随访 ,10例 5~ 47个月死亡 ,6例复发再手术 ,其余治愈或随访期内无瘤生存。 结论 早期诊断并且根据肿瘤或病损的类型 ,结合生物力学和临床症状综合评估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以达到治愈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骨肿瘤 瘤样病损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股骨近端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周立宇 杨同其 +3 位作者 张志刚 吴贵忠 杨惠林 徐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良洼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手术切除及骨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对2013年01月—2015年06月共收治的35例股骨近端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疾病种类主要包括纤维结构不良,单纯性骨囊肿等。给予病灶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良洼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手术切除及骨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对2013年01月—2015年06月共收治的35例股骨近端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疾病种类主要包括纤维结构不良,单纯性骨囊肿等。给予病灶彻底刮除及植骨,并采用不同的重建方式,其中单纯肿瘤刮除6例,髓内固定4例,髓外固定20例,人工关节置换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一32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元感染,未见复发及骨折,未见股骨头囊性变及坏死,无内固定松动失效。末次随访MSTS93评分26~30分,平均28.08分。结论依据股骨近端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发生的部位、范围、生物学特性、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及全身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郎志刚 方向 +2 位作者 吴凡 刘宏远 段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8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三组:锁定解剖钢板(LCP)组28例,动力髋螺钉(DHS)组32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8例。比...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8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三组:锁定解剖钢板(LCP)组28例,动力髋螺钉(DHS)组32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8例。比较三组一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功能情况。结果 LCP组及DH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PFNA组;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高于PFNA组(P <0. 05); 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P组及DHS组(P <0. 05)。结论 DHS和LCP内固定方式在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PFNA,而PFNA内固定方式使患者能早期下地负重,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良性骨肿瘤 病理性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验证股骨近端良性病变骨水泥联合钢板内固定的合理性
11
作者 杨朝昕 牛梦晔 +4 位作者 吕家兴 曹海营 孔令伟 赵景新 金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68-2373,共6页
背景:对于良性骨病变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生存周期,通过不断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良性骨病变术后股骨近端受力情况,预测并降低术后病理骨折、二次骨折风险,探讨最佳术式与预后,对延长并改善... 背景:对于良性骨病变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生存周期,通过不断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良性骨病变术后股骨近端受力情况,预测并降低术后病理骨折、二次骨折风险,探讨最佳术式与预后,对延长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存在重要意义。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对股骨近端良性病变的不同术式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模型差异性并验证钢板置入内固定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针对术后患者随访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例股骨近端良性病变患者行术前CT检查,采用MIMICS分别建立患肢刮除术后(A)、空腔内置钉再灌注骨水泥(B)与空腔内灌注骨水泥联合钢板螺钉内固定(C)3种模型,在模拟条件下测量出3种骨皮质模型开窗部位前侧、后侧的最大应力数值并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3组模型中骨皮质开窗部前侧、后侧最大应力数值比较结果为A>B>C,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A组骨折风险高,B组部分模型骨折风险较高,C组应力均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骨折风险低;②因此10名受试者均采用C种术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复查预后良好,未出现二次骨折;术后1年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为27-30分;③提示股骨模型皮质开窗后易出现局部应力数值增高现象,在添加骨水泥与钢板后,模型开窗处应力数值显著降低。股骨近端良性病变刮除后,通过置入骨水泥与钢板,可有效降低开窗部位的应力,手术部位发生骨折概率明显降低,说明钢板置入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良性病变 有限元 肿瘤 内固定 钢板 骨缺损
下载PDF
人工假体置换与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老年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春峰 荔琦 杨进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8期1913-1915,1944,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假体置换与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老年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老年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 目的比较人工假体置换与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老年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老年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人工假体置换相比,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治疗老年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假体置换 瘤段切除灭活再植 老年 股骨近段恶性骨肿瘤
下载PDF
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损修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13
作者 谭淋云 王一天 +7 位作者 虎鑫 何宣虹 杜贵锋 王浩 汤小迪 孙铭昊 屠重棋 闵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对股骨近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优缺点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筛选与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按照保髋重建与非保髋重建两大策略进行分类总结... 目的对股骨近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优缺点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筛选与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按照保髋重建与非保髋重建两大策略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结果保髋重建中,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血管化自体骨移植是传统重建方式,但存在骨整合不良、骨吸收等并发症风险;灭活瘤段回植和牵张成骨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3D打印技术日益成熟,个性化假体和精准化手术成为发展趋势。非保髋重建主要包括同种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和全股骨置换,前者的关键在于提高同种异体骨存活率和骨整合效率,后者需兼顾髋、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结论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3D打印技术与数字化设计的结合有望实现精准骨缺损修复。未来需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不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段 瘤性骨缺损 保髋重建
原文传递
生物型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重建股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洋 卢敏勋 +11 位作者 张瑀琦 何宣虹 李壮壮 龚涛军 王一天 周勇 罗翼 唐凡 张闻力 段宏 屠重棋 闵理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0-1197,共8页
目的 探讨生物型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sis composite,APC)重建股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4年3月21例行股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并生物型APC重建的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2例;年龄19~5... 目的 探讨生物型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sis composite,APC)重建股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4年3月21例行股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并生物型APC重建的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2例;年龄19~54岁,平均33.2岁。肿瘤类型:骨巨细胞瘤9例,骨肉瘤5例,骨母细胞瘤4例,软骨肉瘤2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13例良性骨肿瘤Enneking分期均为3期;8例恶性骨肿瘤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级系统,ⅡB级7例、ⅡA级1例。其中7例为复发后再次手术,其余患者均为初次手术。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HHS)为43(30,49)分,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为(9.1±3.5)分。术中截骨长度为80~154 mm,平均110 mm。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采用HHS评分以及MSTS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状态,以臀中肌力量评分评估外展肌功能。术后1、3、6、9、12个月以及之后每年影像学复查,观察骨-骨界面愈合以及骨质吸收情况。记录术中及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163个月,平均123.5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HH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两时间点间上述评分及臀中肌力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示患者骨-骨界面均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7.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均存在骨吸收,其中重度11例、中度4例、轻度6例;骨吸收部位涉及Gruen 1、2和7区。并发症包括10例骨折以及1例假体断裂。随访期间3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肺转移。结论 生物型APC是重建股骨近端肿瘤性骨缺损可靠方法,具有较好远期疗效,在骨-骨界面愈合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 股骨近端 骨肿瘤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带血供腓骨移植重建股骨近端溶骨性病变致骨缺损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明暄 李旭升 +5 位作者 付晓燕 陈彦飞 赵锟 常彦峰 李生贵 邵宏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评价带血供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股骨近端侵袭性良性溶骨性病变所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自2008年4月~2013年3月收治股骨近端良性侵袭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共14例,采用病灶内扩大刮除、氯化锌烧灼瘤壁,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支持钢... [目的]评价带血供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股骨近端侵袭性良性溶骨性病变所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自2008年4月~2013年3月收治股骨近端良性侵袭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共14例,采用病灶内扩大刮除、氯化锌烧灼瘤壁,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支持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手术治疗,影像学随访评价病变转归、植骨愈合;采用改良肌肉骨髂系统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价表随访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结果]随访18~67个月,平均(35.71±15.80)个月。其中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2个月复发。其余13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病变复发表现,钢板固定无松动、断裂,无术后病理性骨折,未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其他并发症。移植腓骨无缺血坏死表现、与受区2~7个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4±1.27)个月。术后3、6个月MSTS功能评分依次为(25.57±4.27),(27.07±6.53)分。[结论]病灶刮除,氯化锌烧灼瘤壁,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填充重建,结合支持钢板内固定是股骨近端侵袭性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中期随访表现为病变复发率低,破坏骨结构得以重建,髋关节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带血供腓骨 侵袭性良性骨肿瘤 瘤样病变 病灶刮除 氯化锌 股骨近端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任可 施鑫 +3 位作者 吴苏稼 赵建宁 周光新 胡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和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植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2000~2010年本科共收治并随访股骨近端巨细胞瘤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7~44岁,平均28.9岁。Campanacci’s分级:Ⅰ级5例,Ⅱ级5例...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和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植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2000~2010年本科共收治并随访股骨近端巨细胞瘤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7~44岁,平均28.9岁。Campanacci’s分级: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Campanacci’s分级为III级的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他患者均行肿瘤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松质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髋关节疼痛均完全消退,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巨细胞瘤。术后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42个月。随访期间1例Campanacci’sⅡ级的患者在术后24个月时肿瘤复发,未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往往缺少典型的偏心性和膨胀性改变,穿刺活检成功率也不高,诊断具有一定难度。病灶刮除同种异体松质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近端巨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术式。术中用高频电刀反复烧灼残腔骨壁有助于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而移植的松质骨愈合后可提供良好的远期功能学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股骨近端 骨移植 诊断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守丰 熊进 +3 位作者 骆东山 陈一心 王骏飞 施鸿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患者16例,依据肿瘤类型及骨损害程度,选择不同术式行外科治疗,依据Eneeking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关节功能评估。结果行单纯切除术3例,刮除术4例,刮除+植骨术5例,刮除...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患者16例,依据肿瘤类型及骨损害程度,选择不同术式行外科治疗,依据Eneeking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关节功能评估。结果行单纯切除术3例,刮除术4例,刮除+植骨术5例,刮除+骨水泥填充、刮除+植骨+动力性髁螺钉(DCS)内固定、刮除+植骨+动力髋螺钉(DHS)预防性内固定、扩大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各1例。平均随访24.4(3~46)个月,Enneking功能评分,除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周为27分、3个月时为29分外,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均达满分。结论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根据肿瘤类型及损害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良性骨肿瘤
原文传递
生物型APC重建股骨近端瘤性骨缺损的保肢技术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延岭 闵理 +5 位作者 段宏 周勇 张闻力 石锐 罗翼 屠重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APC)重建股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07~2011年在我科接受股骨近端肿瘤切除、生物型APC重建的15例患者资料及病理结果;术后第1、3... 目的探讨生物型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APC)重建股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07~2011年在我科接受股骨近端肿瘤切除、生物型APC重建的15例患者资料及病理结果;术后第1、3、6、9、12月及之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及功能随访评估。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骨-骨界面愈合情况及大转子骨吸收情况;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STS)及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估患者关节功能,采用查体评估患者外展肌肌力。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25.1岁(17~56岁);平均随访时间32.8月(18~48月);病理学诊断:骨巨细胞瘤4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2例,骨母细胞瘤2例,尤文氏肉瘤1例。15例患者异体骨-宿主骨界面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9月;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感染、异体骨-宿主骨愈合处骨吸收、髋关节脱位、异体骨超敏反应、髋臼磨损及肿瘤复发和转移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中出现假体周围骨折,以钢丝环扎术固定。术后6例患者出现大转子骨吸收。15例患者平均MSTS评分和HHS评分,术前为11.3分(7~15分)和47.3分(40.3~58.5分),末次随访时为26.1分(24~29分)和80.1分(66.2~92.7分)。结论生物型APC应适用于年龄轻、预期生存时间长及术后功能要求高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段 骨肿瘤 骨缺损 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 保肢技术
原文传递
特殊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兴炎 刘旭东 +4 位作者 高秋明 李旭升 樊晓海 厉孟 薛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上端骨肿瘤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10例16侧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股骨头坏死者(双侧6例,单侧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另对8例股骨近端肿瘤者(3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转移瘤)作瘤...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上端骨肿瘤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10例16侧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股骨头坏死者(双侧6例,单侧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另对8例股骨近端肿瘤者(3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转移瘤)作瘤段切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股骨头坏死16侧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6.6分恢复到术后的89分;8例股骨近端肿瘤经假体置换后,Harris评分平均为93.5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致股骨头坏死及股骨近端肿瘤疗效确切,用以治疗股骨近端肿瘤具有肿瘤切除彻底、负重早、功能恢复快及生活质量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股骨近端肿瘤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病理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栗向东 王臻 郭征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1年第6期558-562,585,共6页
目的报告23例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的特征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我科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7例14岁以下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中23例伴有病理性骨折,占总例数的13.7%。23例中孤立性骨囊肿15例,骨的纤维结构不良... 目的报告23例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的特征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我科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7例14岁以下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中23例伴有病理性骨折,占总例数的13.7%。23例中孤立性骨囊肿15例,骨的纤维结构不良5例,骨巨细胞瘤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其中2例为陈旧性骨折。23例均经病灶内切除和内固定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38.2个月。手术采用病灶刮除、50%氯化锌烧灼骨壁、异体骨粒或磷酸三钙人工骨粒充填骨腔,骨折均采用内固定治疗,病灶范围较大、骨壁破碎严重的Ⅲ型骨折使用髓内固定,其他采用钢板固定。结果 1例骨的纤维结构不良患儿手术后5年复发,其余均达到满意的临床骨愈合,未见内固定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因骨质薄弱往往破碎严重,所在部位邻近髋关节,使外科治疗面临许多困难。尽管骨折破坏明显,但骨膜等成骨结构一般保存完好,为肿瘤的病灶内切除后的骨重建提供了先决条件。手术设计时对病灶性质、范围、骨骺生长发育等问题应全面考虑,合理使用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近端 骨肿瘤 病理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