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的汽化消融、切割和凝固作用
1
作者 郑国 潘永明 +5 位作者 黄俊杰 张辉 郁晨 陈民利 徐庆丰 黄恒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目的观察147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的汽化切割、凝固和热损伤情况,以探讨其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分别使用HANS-D1型和ML-DD01FI型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取新鲜离体猪膀胱组织,光纤距... 目的观察147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的汽化切割、凝固和热损伤情况,以探讨其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分别使用HANS-D1型和ML-DD01FI型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取新鲜离体猪膀胱组织,光纤距离组织0.5 cm和1 cm的条件下工作5 s,观察60、90、120、150、160 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组织的损伤影响;取离体犬前列腺和猪肾组织分别进行汽化消融和汽化切割,观察60、90、120、150、160 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组织的汽化和热损伤作用;另在凝结模式下照射离体猪肾组织5、10、15 s后,观察30、40、50 W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对组织的凝固作用。结果光纤照射距离组织1 cm时,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邻近正常膀胱组织不会产生意外损伤;但在距离0.5 cm时,120、150、160 W的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膀胱组织有轻微的损伤。另外,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60~160 W半导体激光对犬前列腺组织的汽化消融效率逐渐提高,且汽化量和消耗总能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P<0.001)。病理组织学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凝固层厚度为292.20~309.98μm,汽化层深度为1.49~4.52 mm;同类对照组的凝固层厚度为289.91~303.53μm,汽化层深度为1.88~4.43 mm,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时,汽化切割截面积为1 cm2的离体猪肾组织时,60~160 W的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肾组织的汽化切割效率随输出功率的增大而提高(P<0.05),其中实验组的凝固层厚度为496.04~514.47μm,同类对照组的凝固层厚度为489.39~518.53μm。此外,凝结模式下30、40、50 W的半导体激光对离体猪肾组织照射5、10、15 s时,随着激光输出功率的增加,凝固瘢直径、凹槽深度和凝固效率均逐渐增大(P<0.05);其中实验组和同类对照组的凝固层厚度分别为399.10~449.98μm和392.97~447.65μm,汽化层深度分别为3.05~7.09 mm和2.70~7.14 mm,两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1470 nm半导体激光对离体动物组织具有良好的汽化消融、切割和凝固作用,其效果与输出能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1470 nm半导体激光 汽化切割 凝固 热损伤 离体动物组织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株差异核基质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铁成 辛玲 +6 位作者 宋黎明 周越 宁丽峰 韩丽媛 郭颖 于和鸣 王慧萍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鉴定人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细胞株LNCaP、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细胞株PC-3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株BPH-1之间差异表达的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s,NMPs)。方法:常规制备各细胞株NMPs,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对其进行分离;对... 目的:鉴定人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细胞株LNCaP、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细胞株PC-3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株BPH-1之间差异表达的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s,NMPs)。方法:常规制备各细胞株NMPs,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对其进行分离;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行MALDI-TOF-MS/MS质谱分析,数据库搜索并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不同细胞株NMPs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鉴定出包含酶、调节蛋白、RNA结合蛋白及各种因子在内的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癌细胞株中3个NMPs表达上调,9个下调。结论:人前列腺癌细胞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之间NMPs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初步筛选出12个差异NMPs,其表达水平及功能与疾病的联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LNCaP细胞株 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PC-3细胞株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1细胞株 核基质蛋白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分析及MMP-9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田洪阳 刘宇 +1 位作者 候铁汉 姜华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9-5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特点,探讨MMP-9在BPH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择BPH患者68例,根据是否合并CP将其分为,单纯组(21例)和合并组(4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特点,探讨MMP-9在BPH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择BPH患者68例,根据是否合并CP将其分为,单纯组(21例)和合并组(4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单纯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和QOL均明显低于合并组(P<0.05)。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PSA与组织中MMP-9浓度成正相关,合并组高于单纯组为(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合并组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BPH合并CP患者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呈正相关,有利于BPH患者和BPH合并CP患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临床分析
下载PDF
MT1-MMP与DEK蛋白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石华 徐秀红 +2 位作者 张玉海 李宁忱 那彦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Ⅰ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a-MMP)与DEK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MT1-MMP蛋白与DEK蛋白在13例BPH和22例PCa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DEKmRNA在雄激素... 目的研究Ⅰ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a-MMP)与DEK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MT1-MMP蛋白与DEK蛋白在13例BPH和22例PCa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DEKmRNA在雄激素依赖性PCa细胞系C4和雄激素非依赖性PCa细胞系C4-2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BPH中无MT1-MMP表达,而在50%PCa中MT1-MMP的表达为阳性,PCa组织呈阳性染色而癌旁正常组织呈阴性染色。不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的PCa组织中MT1-MMP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DEK在BPH和PCa中阳性率没有差异。在BPH组织中阳性表达位于基底细胞,PCa组织中癌细胞为阳性染色。50%的T1+T2期PCa和92.6%的T3+T4期PCa中DEK表达为阳性,二者有统计学差异。Gleason评分5-7分和8-10分PCa的表达无差异。92.9%转移PCa中DEK表达阳性而无转移PCa中DEK表达阳性率为5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C4-2中DEK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4的水平。结论MT1-MMP和DEK的高表达可能在PCa的发生、临床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DEK在前列腺不同上皮细胞表达可能决定BPH或者PCa的发生。DEK的高表达可能与PCa的雄激素非依赖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DEK Ⅰ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前列宁胶囊调控MMP-2影响细胞外基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建衡 杨弘 +1 位作者 林久茂 洪振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829-2834,共6页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QC)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介导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QC对BPH的治疗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PH模型组,QC低、中、高观察组,建立BPH模型,QC干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MMP-2、FN、Collagen IV、L...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QC)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介导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QC对BPH的治疗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PH模型组,QC低、中、高观察组,建立BPH模型,QC干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MMP-2、FN、Collagen IV、LN; BPH-1细胞培养,分别加入MMP-2和未加MMP-2刺激因子,QC干预,MTT法观察细胞活性,Q-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MMP-2、FN、Collagen IV、LN基因及蛋白表达(未加MMP-2),加入MMP-2组检测FN、Collagen IV、LN。结果:QC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的FN、LN、Collagen IV含量降低,MMP-2升高(P <0. 05 or P <0. 01);BPH-1细胞培养QC干预,加入及未加入MMP-2刺激因子细胞活力均有下降,以48 h后最明显;加入MMP-2刺激因子FN、Collagen IV、LN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加MMP-2刺激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对BPH具有治疗作用,QC调控MMP-2介导细胞外基质FN、Collagen IV、LN基因和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治疗BPH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宁胶囊 ECM MMP-2 FN Collagen IV LN Q-PCR WESTERN-BLOT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BMP-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熊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下调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下调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织中BMP-4蛋白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LNcap、PC-3、Du145)和BPH细胞中BMP-4蛋白的表达;将BMP-4 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LNcap,分为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BMP-4 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LNcap细胞中BMP-4、MMP-2和MMP-9的表达量;利用CCK8分别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MP-4蛋白阳性率高于BPH组织(P <0. 05),BMP-4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BPH细胞。BMP-4 siRNA组细胞中BMP-4蛋白表达低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 BMP-4 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侵袭能力均低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BMP-4 siRNA组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量低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结论 BMP-4高表达于前列腺癌组织中,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相关,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良性增生 骨形态发生蛋白-4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血清EPCA-2与PSA在前列腺癌术前术后变化情况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平 罗振国 程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EPCA-2(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2,EPCA-2)与PSA在前列腺癌术前术后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40例,前列腺癌患者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 目的:研究血清EPCA-2(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2,EPCA-2)与PSA在前列腺癌术前术后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40例,前列腺癌患者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术前术后血清EPCA-2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所得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1)前列腺癌组患者术前血清中的EPCA-2和PSA水平均明显增高,与BP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前列腺癌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EPCA-2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PH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PSA增高后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EPCA-2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2)前列腺癌组与BPH组患者术前血清中的EPCA-2和PSA水平均明显增高。(3)前列腺癌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EPCA-2明显增高术前;BPH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PSA增高后降低。(4)EPCA-2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生物标记物,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为前列腺癌预后的判断提供一个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核基质蛋白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月明 李玉魁 +1 位作者 杜群先 孙士慧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407-410,489,共5页
为了研究性激素及细胞外基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建立大鼠BPH模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纤维连续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 IV)进行表达,发现睾丸素组的前列腺重量明显增加,FN及COL IV... 为了研究性激素及细胞外基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建立大鼠BPH模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纤维连续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 IV)进行表达,发现睾丸素组的前列腺重量明显增加,FN及COL IV强阳性染色率显著高于去势组及对照组(P<0.01,0.05),而且前列腺的重量分别与FN,COL IV表达呈正相关(P<0.05)。提示在大鼠BPH模型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加,增殖的细胞与大量积聚的细胞外基质共同作用导致B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前列腺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细胞外基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EPCA-2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松林 骆磊 +4 位作者 常灿 荆涛 王洪 马清昌 李延江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中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血清中EPCA-2对诊断PC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作为A组),BPH患者56例(作为B组),PCa患者44例(作...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中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血清中EPCA-2对诊断PC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作为A组),BPH患者56例(作为B组),PCa患者44例(作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组患者血清中EPCA-2和PSA水平分别与A组和B组患者的进行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血清中EPCA-2水平均≤分界点(30μg/L)。③以30μg/L为分界点,EPCA-2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93.2%;以4μg/L为分界点,PSA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55.3%,敏感性为79.5%;PSA结合fPSA/tPSA(以0.15为分界点),对PCa诊断的特异性为78.9%,敏感性为68.2%。结论:EPCA-2作为新的诊断PCa的肿瘤标志物,较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PC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核基质蛋白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细胞外基质与转化生长因子-β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月明 李玉魁 +3 位作者 侯淑兰 房绍海 李德琼 刘晓霞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21-422,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的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P组,而且...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的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P组,而且BPH组织中FN、COLⅣ的免疫表达与TGF-β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非那雄胺对增生前列腺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继春 聂明 +1 位作者 王林 张蜀武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评价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c,ECM)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3月选择具备手术指征的BPH患者2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非那雄胺组和安慰剂... 目的评价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c,ECM)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3月选择具备手术指征的BPH患者2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非那雄胺组和安慰剂组。服药4周后,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留取组织标本。另取正常前列腺标本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正常组、安慰剂组和非那雄胺组前列腺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C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阳性表达。结果安慰剂组前列腺组织的FN、CL的阳性表达较正常组增强(P<0.01),MMP-2/TIM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那雄胺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N、CL的阳性表达减弱(P<0.01),而MMP-2/TIMP-2增高(P<0.01)。结论非那雄胺能降低BPH组织ECM成分,避免其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ECM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雄胺 前列腺增生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