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本雅明的灵韵理论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1
作者 耿阳 刘婧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历史建筑集中体现了渊长的中国文化,在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中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将本雅明的灵韵理论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的案例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前景与更具文化传承性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以... 历史建筑集中体现了渊长的中国文化,在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中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将本雅明的灵韵理论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的案例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前景与更具文化传承性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以期对相关方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使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时代共生,进行可持续的保护与更新,从而更具人文精神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的灵韵与救赎 历史建筑中的灵韵 历史建筑保护 乡村更新
下载PDF
形象的祛魅——论本雅明的视觉思想 被引量:9
2
作者 周计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40,共9页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转向 光韵 形象的祛魅 讽喻 拯救性批判
下载PDF
艺术:反叛与救赎——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与本雅明的审美救赎之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中 《邯郸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7-42,共6页
马尔库塞和本雅明都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对现代性的反叛和救赎。马尔库塞在意识形态批判之中终于寻找到他的审美乌托邦;而本雅明则发现和拯救了"寓言",形成他自己的审美救赎,同时他还在资本... 马尔库塞和本雅明都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对现代性的反叛和救赎。马尔库塞在意识形态批判之中终于寻找到他的审美乌托邦;而本雅明则发现和拯救了"寓言",形成他自己的审美救赎,同时他还在资本主义现代艺术中发现了碎片、震惊和断裂。通过对二人艺术及审美观念的比较,希望发现他们审美乌托邦和审美救赎的异同,并努力将之与现代社会批判作有效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叛 救赎 乌托邦 弥赛亚 寓言 光环 现代性
下载PDF
光韵的消逝与救赎:论数字时代艺术的审美距离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梦莹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7-51,共5页
“光韵”在本雅明思想中指向传统艺术中的美感体验,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光韵”不可避免地走向衰竭,然而应该注意到,审美距离的变化导致了“光韵”的衰竭。在这一过程中,“惊颤”取代了“光韵”,艺术出现去经验化、泛审美化趋向。... “光韵”在本雅明思想中指向传统艺术中的美感体验,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光韵”不可避免地走向衰竭,然而应该注意到,审美距离的变化导致了“光韵”的衰竭。在这一过程中,“惊颤”取代了“光韵”,艺术出现去经验化、泛审美化趋向。对艺术的审美救赎则需要对当下的艺术进行审美距离的重建,以促进艺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韵 审美距离 审美救赎
下载PDF
论“灵晕”在景观生态学上的启示--以《火山情人》为例
5
作者 罗翻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机械复制艺术给人类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巨变,为了探索人类的合理生存方式,本雅明开始阐释传统艺术里的"灵晕",在当下的景观生态学建设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探索人与自然的新的交际理性,本雅明的...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机械复制艺术给人类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巨变,为了探索人类的合理生存方式,本雅明开始阐释传统艺术里的"灵晕",在当下的景观生态学建设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探索人与自然的新的交际理性,本雅明的救赎美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注视的审美体验,召唤景观生态的灵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晕 景观生态 救赎美学 《火山情人》
下载PDF
美的表象寄身于灵晕——本雅明早期美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常培杰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7,159,共11页
在本雅明看来,灵晕、美的表象与美本质之间关系密切。他不仅认为美的表象寄身于灵晕,而且认为灵晕消散、美之逊位和美的表象的消解是同一现象。艺术作品之美,是在具有和谐整体的表象中显现自身的。'灵晕'是'真理之美'... 在本雅明看来,灵晕、美的表象与美本质之间关系密切。他不仅认为美的表象寄身于灵晕,而且认为灵晕消散、美之逊位和美的表象的消解是同一现象。艺术作品之美,是在具有和谐整体的表象中显现自身的。'灵晕'是'真理之美'的显现,美的表象存身于'美的真理'敞开与遮蔽的争执之间。如此,真正的艺术将不可避免地表现为'谜语',而其根基是宗教性'神秘'。本雅明认为要把握艺术作品的表象之美,就要借助'救赎批评'。美的表象不是非生命的绝对理念的显现,而是蕴含着丰富生命力的事物,具有丰富的经验内涵。本雅明关于'美的表象'和'灵晕'的讨论,与其早期语言哲学和犹太神学观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灵晕 美的表象 救赎批评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艺术的嬗变与本雅明“感性意识”的救赎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41,共6页
探索人类救赎之路是本雅明的理论旨趣。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弥赛亚救赎提供了现实行动路径。唤醒无产阶级和大众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遮蔽与侵蚀的'感性意识'是本雅明的救赎目标。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触角延伸至的艺术领域,本雅明... 探索人类救赎之路是本雅明的理论旨趣。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弥赛亚救赎提供了现实行动路径。唤醒无产阶级和大众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遮蔽与侵蚀的'感性意识'是本雅明的救赎目标。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触角延伸至的艺术领域,本雅明发现了突破和对抗资本原则的重要的救赎力量。唤醒'感性意识'的契机即在当下。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灵晕消失,艺术与大众的世俗生活密切联系。本雅明肯定机械复制技术,认为技术的本质作用不是控制自然,而是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众文化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应从中汲取实现救赎的养分。艺术的嬗变中孕育着救赎的实践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的嬗变 感性意识 救赎契机 灵晕 大众 艺术的政治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