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Mechanism of Extraction by Bio-Surfactant in a Microwave
1
作者 Haroun Ali Adannou Nayaou Kadidja Kamane +4 位作者 Samba Koukouare Prosper Dorim Ngarbaroum Allaramadji Ngarmadji Constant Abdel-Hamid Mahamat Ali Simon Ngos III 《Natural Resources》 2020年第12期576-589,共14页
In N’Djaména, the use and marketing of certain hydrocarbons does not comply with any standard in force or with regulations provided for this purpose. Their evaporation and unregulated release into the wild signi... In N’Djaména, the use and marketing of certain hydrocarbons does not comply with any standard in force or with regulations provided for this purpose. Their evaporation and unregulated release into the wild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ecosystem. The present work consists in developing a method of extraction from sediments polluted by bio surfactant (rhamnolipid) assisted by microwaves. The goal here is to look for the presenc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polluted sediments. The rhamnolipid used consists of monorhamnolipids and di-rhamnolipids, its emulsion index is 64.66% and is composed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having carbon numbers ranging from 12 to 18. We used the microwave micellar extraction process. It was made by keeping the concentration values fixed at 0.15 g/L and the power at 400 W and more. We observe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the rhamnolipid concentration factors and the power of the microwave to obtai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t the time of 50 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0.16 g/L and at the power of 443 W for a rate of optimal extraction of 0.91%.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by GC-MS of the optimum extracts allowed us to identify twelve (12) C10 to C43 n-alkanes and eight (8) PAHs. It emerges from this analysis that the rhamnolipid extracts seven (7)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quivalent proportions while the tween 80 extracts only four (4)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80.02%) of benzo [a] antra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ET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RHAMNOLIPID benzo [a] antracene and microwaves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一锅煮”法合成2-氨基-3-氰基-4-芳基-4H,5H-吡喃-[3,2-c]苯并吡喃-5-酮 被引量:8
2
作者 蒋虹 屠树江 +5 位作者 房芳 朱松磊 李团结 章晓镜 史达清 王香善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58-1460,共3页
以芳醛、4 羟基香豆素、丙二腈为原料 ,乙醇为能量转移剂 ,哌啶为催化剂 ,在微波辐射下一步合成了一系列 2 氨基 3 氰基 4 芳基 4H ,5H 吡喃 [3 ,2 c]苯并吡喃 5 酮 ,反应在 40~ 60s时间内完成 ,产率 60 %~ 97% .
关键词 微波辐射 “一锅煮”法 合成 2-氨基-3-氰基-4-芳基-4H 5H-吡喃-[3 2-c]苯并吡喃-5-酮 芳醛 4-羟基香豆素 丙二腈
下载PDF
2-薁基取代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道林 徐姣 +1 位作者 韩珊 谷峥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05-1308,共4页
以溴代丁二酰亚胺为溴化试剂,对1-氰基-2-甲基薁进行了溴代反应研究,将溴甲基化产物与水杨醛类衍生物在通常的加热反应及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缩合,以较高的收率得到2-薁基取代苯并[b]呋喃,其结构经1HNMR,IR及元素分析等得以证实.
关键词 苯并[b]呋喃 微波辐射 合成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庄启亚 冯友健 +2 位作者 屠树江 蒋虹 史达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25-1427,共3页
以邻羟基芳香醛、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为原料 ,在乙二醇溶剂中经微波辐射得到一系列苯并吡喃衍生物 ,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苯并吡喃衍生物 合成 乙二醇溶剂 结构表征 钾通道开放剂 抗高血压药物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2-氨基苯并[h]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香善 史达清 +1 位作者 王苏惠 屠树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52-1154,共3页
2 芳亚甲基 3 ,4 二氢 2H 1( 2H) 萘酮和碳酸胍在以乙二醇为溶剂、微波辐射下反应 ,生成一系列新的 2 氨基 4 芳基 5 ,6 二氢化苯并 [h]喹唑啉衍生物 ,产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证 .
关键词 微波辐射 2-氨基苯并[h]喹唑啉衍生物 合成 2-芳亚甲基-3 4-二氢-2H-1(2H)-萘酮 碳酸胍 乙二醇 溶剂 微波辐射
下载PDF
茶油加热过程中苯并芘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雪辉 李叶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04,共4页
探讨了茶油在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处理过程中苯并(a)芘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的热效应机制不同,对茶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也不一样。常规加热时,茶油中苯并(a)芘总量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探讨了茶油在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处理过程中苯并(a)芘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的热效应机制不同,对茶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也不一样。常规加热时,茶油中苯并(a)芘总量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达到一定温度时,茶油会产生油烟挥发时带走一部分苯并(a)芘,导致茶油中检测出的苯并(a)芘含量随时间(小于120min)的变化规律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增加和减少的幅度与温度有关;微波加热时,茶油中苯并(a)芘的含量随着功率和时间的增大先增加然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苯并(A)芘 微波辐射 常规加热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2-氨基-7,7-二甲基-3-乙氧羰基- 4-(2-呋喃)基-5-氧代-5,6,7,8-四氢-4H- 苯并吡喃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屠树江 冯友建 +3 位作者 刘晓红 马恒俊 史达清 高原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98,共3页
标题化合物C18H21NO5是由2-呋喃亚甲叉氰乙酸酯和5,5-二甲基-1,3-环己酮在醋酸铵存在下用微波辐射反应得到,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 睿琈r =332.36,a =11.232(2),b =13.048(2),c =13.274(3),α=105.7(1)... 标题化合物C18H21NO5是由2-呋喃亚甲叉氰乙酸酯和5,5-二甲基-1,3-环己酮在醋酸铵存在下用微波辐射反应得到,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 睿琈r =332.36,a =11.232(2),b =13.048(2),c =13.274(3),α=105.7(1),β=95.68(2),g =109.56(1)? V=1752.4(6)3,Z=2,Dc=1.276Mg·m-1, =0.093mm-1,F(000)=704, 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431,wR=0.0973,在分子结构中平面 1 (呋喃环) 与平面2 ((C(5)、 C(6)、C(9)、O(1))之间的二面角为 84.70°, 平面2 与平面 3 (C(1)、C(4)、C(5)、C(6)) 之间的二面角为 2.9°, 平面 1 与平面3 之间的二面角为 85.9°。吡喃环和与吡喃环合的六员环为信封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合成 苯并吡喃 晶体结构
下载PDF
食品中苯并(α)芘的微波辅助萃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娜 骆和东 +1 位作者 李呐 李耀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7-790,共4页
微波具有萃取效率高、加热均匀、节省时间等特点,而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可提高选择性,导数技术又能放大窄带灵敏度,抑制宽带,改善分辨能力。本文结合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与导数技术,采用家用微波炉,建立了食... 微波具有萃取效率高、加热均匀、节省时间等特点,而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可提高选择性,导数技术又能放大窄带灵敏度,抑制宽带,改善分辨能力。本文结合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与导数技术,采用家用微波炉,建立了食品中苯并(α)芘(BaP )的微波辅助萃取-二阶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探讨了影响微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如萃取溶剂的类型及使用量、微波萃取时间及冷却时间、微波辐射功率等,并与超声萃取做了比较。对低脂肪样品直接用混合溶剂微波萃取即可进行光谱扫描检测食品中的BaP;对高脂肪样品将皂化和微波辅助萃取这两步操作同时进行,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样品的前处理时间,使样品的整个分析过程可在1h内完成。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费用低廉,已应用于实际样检测,低脂肪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高脂肪样品的为83.3%~94.6%,方法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微波萃取 苯并(α)芘 二阶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法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2-取代-5-(2-苯并呋喃)-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喜存 杨智 +2 位作者 朱继华 宋爱英 权正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2-氯亚甲基-5-苯并呋喃-1,3,4-噁二唑为中间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及1H NMR确证了其结构.
关键词 微波 2-氯亚甲基-5-苯并呋喃-1 3 4-噁二唑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微波促进合成1-((1H-苯并[d]咪唑-2-氨基)甲基)-2-萘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政 毛学荣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在微波促进下,各种醛、β-萘酚、2-氨基苯并咪唑在无任何催化剂和溶剂的情况下,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1 H-苯并[d]咪唑-2-氨基)甲基)-2-萘酚系列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产率较高等特点.化合物的结构经过IR,1HNMR,13C... 在微波促进下,各种醛、β-萘酚、2-氨基苯并咪唑在无任何催化剂和溶剂的情况下,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1 H-苯并[d]咪唑-2-氨基)甲基)-2-萘酚系列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产率较高等特点.化合物的结构经过IR,1HNMR,13CNMR等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MANNICH反应 2-氨基苯并咪唑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N-取代-1,8-萘内酰亚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小兰 汪秋英 +2 位作者 吕英英 高兆芬 郑大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3-606,共4页
在微波辐射和氢化钠促进下,1,8-萘内酰亚胺和卤代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取代-1,8-萘内酰亚胺衍生物,反应在6—8min内完成,产率为87%-93%.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所有产物经核... 在微波辐射和氢化钠促进下,1,8-萘内酰亚胺和卤代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取代-1,8-萘内酰亚胺衍生物,反应在6—8min内完成,产率为87%-93%.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所有产物经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1 8-萘内酰亚胺 卤代物 N-烷基化反应 微波辐射 合成
下载PDF
Cu^+/脯氨酸锂催化微波辅助合成苯并咪唑并喹喔啉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小燕 林晨 +1 位作者 陈晓乐 柯方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苯并咪唑并喹喔啉衍生物。方法在120 W微波辐射条件下,以碘化亚铜和脯氨酸锂为催化剂,N-对甲苯磺酰基-2-碘苯胺和2-氯甲基苯并咪唑在110℃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30min得到苯并咪唑并喹喔啉及其衍生物。结果发现一... 目的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苯并咪唑并喹喔啉衍生物。方法在120 W微波辐射条件下,以碘化亚铜和脯氨酸锂为催化剂,N-对甲苯磺酰基-2-碘苯胺和2-氯甲基苯并咪唑在110℃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30min得到苯并咪唑并喹喔啉及其衍生物。结果发现一种合成苯并咪唑并喹喔啉衍生物的新方法,获得7个相应的苯并咪唑并喹喔啉化合物,均已通过1 H NMR、13 C NMR和质谱确认结构,最高收率为94%。结论微波辐射法Cu+/脯氨酸锂催化合成吡咯[1,2-α]喹喔啉,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合成 苯并咪唑并喹喔啉 N-对甲苯磺酰基-2-碘苯胺 2-氯甲基苯并咪唑 碘化亚铜
下载PDF
微波辐射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2-(2-1H-苯并咪唑基)苯酚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鸿 温明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8期16-17,24,共3页
以邻苯二胺和水杨酸为原料,H3PW12O40为催化剂,微波促进合成了2-(2-1H-苯并咪唑基)苯酚,收率为85.2%;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得出合成2-(2-1H-苯并咪唑基)苯酚的最优实验条件为:n(水杨酸)∶n(邻苯二胺)=1.00∶1.05(参与反应的水杨酸n(水... 以邻苯二胺和水杨酸为原料,H3PW12O40为催化剂,微波促进合成了2-(2-1H-苯并咪唑基)苯酚,收率为85.2%;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得出合成2-(2-1H-苯并咪唑基)苯酚的最优实验条件为:n(水杨酸)∶n(邻苯二胺)=1.00∶1.05(参与反应的水杨酸n(水杨酸)=0.040mol),H3PW12O40用量0.5g,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8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H3PW12O40 邻苯二胺 水杨酸 2-(2—1H-苯并咪唑基)苯酚
下载PDF
微波消解海泥中BaP的浊点萃取-同步荧光分析
14
作者 翁文婷 陈桂友 郑燕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4-38,共5页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辅助浊点萃取-同步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3,4-苯并(a)芘的新方法.通过加入TritonX-114,采用浊点萃取法对微波消解后的海洋污泥样品中痕量苯并(a)芘进行浓缩萃取,并结合灵敏的同步荧光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影响苯...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辅助浊点萃取-同步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3,4-苯并(a)芘的新方法.通过加入TritonX-114,采用浊点萃取法对微波消解后的海洋污泥样品中痕量苯并(a)芘进行浓缩萃取,并结合灵敏的同步荧光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影响苯并(a)芘萃取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最佳波长差为23 nm 时,苯并(a)芘乙醇溶液在384 nm处有一明显的同步荧光峰,BaP的浓度在0.01-0.2 ppm 范围内与荧光峰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1.35+701.77C(ppm),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2.16 ppb.对照传统的甲苯溶剂超声波萃取法的实验结果,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10倍、操作安全无毒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同步荧光法 TritonX-114 浊点萃取 微波消解
下载PDF
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蔬菜及谷物制品中的苯并(α)芘
15
作者 周娜 骆和东 +1 位作者 李呐 李耀群 《生命科学仪器》 2017年第3期41-44,共4页
结合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检测,导数基线校正法处理数据,建立了一种蔬菜及谷物制品中苯并(α)芘的荧光快速检测方法。一般样品仅需简单超声萃取,深色蔬菜及在370 nm左右有干扰峰的谷物制品也只需增加微波皂化... 结合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检测,导数基线校正法处理数据,建立了一种蔬菜及谷物制品中苯并(α)芘的荧光快速检测方法。一般样品仅需简单超声萃取,深色蔬菜及在370 nm左右有干扰峰的谷物制品也只需增加微波皂化步骤,即可进行光谱扫描。对实际样品高(10μg/kg)、中(5.0μg/kg)、低(1.0μg/kg)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4.2%~103.2%之间,方法重现性好,各类样品的检出限为0.17~0.55μg/kg,标准加入法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34~50μg/L。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无需复杂的纯化分离步骤,适用于蔬菜及谷物制品中苯并(α)芘的快速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α)芘 二阶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法 微波皂化 蔬菜 谷物制品
下载PDF
微波固相合成苯并[a]吩噁嗪衍生物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江 金津 +1 位作者 王永梅 孟继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3-576,共4页
首次在固相条件下微波辐射N,N-二烷基-4-亚硝基苯胺盐酸盐和2-萘酚衍生物快速合成苯并[a]吩嗪衍生物,得到苯并[a]吩嗪离子氯化物3a—3f,且收率较高.此外,N,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盐酸盐和1。
关键词 微波 衍生物 吩恶嗪 锌离子氰化物 苯并吩恶嗪
下载PDF
苯并吲哚三甲川花菁染料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剑 王荣仙 郭鹏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3,共5页
以β-萘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成环,N-烷基化,缩合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苯并吲哚三甲川花菁染料,并在部分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合成步骤中运用了微波辐射法合成技术.该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 以β-萘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成环,N-烷基化,缩合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苯并吲哚三甲川花菁染料,并在部分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合成步骤中运用了微波辐射法合成技术.该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UV)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反应时间缩短7.4~47倍,产率提高了5.1%~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吲哚 化菁染料 二甲川 合成 微波辐射法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5-氟苯并咪唑2-取代衍生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先恒 赵长阔 +4 位作者 曹颖 徐浪 黄梅 钟艳 高磊 《浙江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8-11,共4页
在PPA催化条件下,4-氟邻苯二胺和脯氨酸在微波照射下,以84%的较高收率一步合成得到5-氟苯并咪唑。其化学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1HNMR和LC-MS谱图确证。该法极大地简化了实验操作,可广泛应用于类似物的合成,对于高通量筛选此类化合物具有... 在PPA催化条件下,4-氟邻苯二胺和脯氨酸在微波照射下,以84%的较高收率一步合成得到5-氟苯并咪唑。其化学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1HNMR和LC-MS谱图确证。该法极大地简化了实验操作,可广泛应用于类似物的合成,对于高通量筛选此类化合物具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氟邻苯二胺 微波 合成 关键中间体 5-氟苯并咪唑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合成1,3-二取代苯基-3-(苯并噻唑-2-氨基)-1-丙酮衍生物
19
作者 孔凤巧 赵冰 +2 位作者 姜黎黎 王丽艳 邓启刚 《精细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以取代苯乙酮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得到1,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化合物。以1,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和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无任何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1,3-二取代苯基-3-(苯并噻唑-2-氨基)-1-丙酮衍... 以取代苯乙酮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得到1,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化合物。以1,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和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无任何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1,3-二取代苯基-3-(苯并噻唑-2-氨基)-1-丙酮衍生物。所得化合物结构采用熔点、IR、~1H NMR和^(13)C NMR进行表征和确认。较佳反应体系为:1,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和2-氨基苯并噻唑的物质的量比为1.0∶1.2,乙醇为溶剂,微波辐射功率为350 W,反应10min,收率为80%~90%。该反应体系适合不同取代基的1,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取代苯基-2-丙烯酮 2-氨基苯并噻唑 1 3-二取代苯基-3-(苯并噻唑-2-氨基)-1-丙酮 微波辐射 合成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空气氧化法合成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20
作者 曹蒂薇 程国森 +1 位作者 徐华诚 陈连清 《化工科技》 CAS 2011年第6期12-14,共3页
首次在微波辐射下无催化剂空气直接氧化合成了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微波辐射功率为280W,辐射时间为5.0min,n(对甲氧基苯甲醛):n(邻苯二胺)=1.1:1.0,乙... 首次在微波辐射下无催化剂空气直接氧化合成了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微波辐射功率为280W,辐射时间为5.0min,n(对甲氧基苯甲醛):n(邻苯二胺)=1.1:1.0,乙醇用量为6.0mL时,产率可达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空气氧化法 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