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定形硅铝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鲍俊 曾双亲 +4 位作者 杨清河 聂红 曾晓飞 桑小义 侯冉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1,共8页
无定形硅铝(ASA)是由Al_(2)O_(3)和SiO_(2)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孔径、孔体积以及一定的酸性,已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开发高性能的ASA材料对提高催化剂活性、增加目标产品选择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AS... 无定形硅铝(ASA)是由Al_(2)O_(3)和SiO_(2)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孔径、孔体积以及一定的酸性,已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开发高性能的ASA材料对提高催化剂活性、增加目标产品选择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ASA材料结构和酸性的影响、ASA材料的酸性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ASA材料在加氢裂化、催化裂化和其他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性能ASA材料的制备提供指导。结合目前发展趋势提出未来ASA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硅铝 制备方法 结构 酸性 催化反应
下载PDF
钨锆合金反应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孔勋 王睿 +3 位作者 张周然 李顺 唐宇 白书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6,共11页
钨锆(W-Zr)合金兼具高密度、高强度、高反应潜能等优点,既可以发挥W基合金优异的侵彻性能,又可以利用Zr的氧化放热提供后效毁伤,在破片式杀爆战斗部、穿甲弹及小口径弹体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综述了W-Zr合... 钨锆(W-Zr)合金兼具高密度、高强度、高反应潜能等优点,既可以发挥W基合金优异的侵彻性能,又可以利用Zr的氧化放热提供后效毁伤,在破片式杀爆战斗部、穿甲弹及小口径弹体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综述了W-Zr合金反应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力学性能以及反应特性,重点讨论了W-Zr合金在侵彻能力及反应释能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W-Zr合金的未来发展应聚焦于W的燃烧特性调控以及塑性改善。另外,关于W-Zr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与动态破碎以及反应释能之间的协同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研究,后续需要通过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锆合金 反应结构材料 制备方法 侵彻性能 冲击引发反应
下载PDF
苯并氧化呋咱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乃兴 李纪生 张来新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9-313,共5页
对苯并氧化呋咱类化合物的结构、制备和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在芳环上用苯并氧化呋咱代替硝基可以使含能材料密度增加,苯并氧化呋咱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在医药方面的运用前景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参考文献25篇。
关键词 苯并氧化呋喃 结构 制备
下载PDF
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亲核取代机理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石海信 谢新玲 +1 位作者 张友全 童张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7-312,共6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变性剂,选用水相法工艺制备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合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0~8.5的范围内,产...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变性剂,选用水相法工艺制备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合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0~8.5的范围内,产物取代度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说明交联酯化符合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红外光谱图中,1718.72cm-1和1570.33cm-1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辛烯基琥珀酸基团,930.97cm-1处吸收峰强度加强,说明淀粉分子间形成了醚化交联键;淀粉经交联酯化双重变性后受侵蚀的颗粒增多,部分颗粒表面变粗糙,并出现凹陷;交联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非结晶区,对结晶区破坏不明显;交联酯化提高了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证明了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兼具交联与酯化双重结构特征,有望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制备 亲核取代反应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反应结构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陶玉强 白书欣 +1 位作者 阳世清 李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79-2090,共12页
简单介绍反应结构材料(Reactive material structures,RMS)的概念、种类、应用、能量特性、力学性能要求以及应用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概述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RMS开展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RMS的常用制备技术及其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状... 简单介绍反应结构材料(Reactive material structures,RMS)的概念、种类、应用、能量特性、力学性能要求以及应用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概述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RMS开展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RMS的常用制备技术及其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状况。通过分析材料制备技术的特点、致密化原理和强化机制,并结合RMS的反应特性,对比分析了各种RMS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指出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为RMS制备技术选择提供参考。指出组元多元化、新材料体系开发、强化机制研究、低温致密化和可控塑性变形强化技术开发、大型复杂样件制备技术开发、组织结构和复合方式优化是RMS及其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结构材料 热反应 制备技术 铝热剂 金属间化合物型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1) 被引量:27
6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1 位作者 张学军 田艳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3期5-13,共9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模化向高强高模化方向迈进,如东丽公司的M50J和M60J的抗拉伸强度(σ)分别为4.12 GPa和3.92 GPa,抗拉伸模量(E)分别为475 GPa和588 GPa,与M50(σ:2.45 GPa,E:490 GPa)相比均大幅度提高;1990年代率先研制出XN-70(σ:3.3 GPa,E:690 GPa)和FT-700(σ:3.3 GPa,E:700 GPa)沥青基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不久,美国AMOCO公司也生产出Thorne K-1000(σ:3.1 GPa,E:956 GPa)商品,满足了工业界的需求。⑵原丝的品质是提升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关键:人们特别关注聚合物单体、溶剂、环境等的净化,以及聚合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目的是如何能生产出低灰份杂质,细直径,高碳收率,高取向度和结晶度,毛丝少,柔韧性好,均匀稳定的优质原纤维。优质原纤维是制备高强高模的物质基础。⑶热处理制备工序、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的调控也是提高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在热处理过程用DSC-TG(热分析仪)、EA(元素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ES(X-射线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Raman(拉曼光谱)、NMR(核磁共振仪)、STM(原子力显微镜)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的用图表阐述之。前人研究的成果加速了世界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提升。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例如研制非硅系新油剂,加强各工序的净化度和设备加工精度,强化工艺参数调控精度和加强灵活可变性,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方法的统一性等)。同时简介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碳纤维 制备 性能 结构 反应机理 应用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2) 被引量:6
7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1 位作者 张学军 田艳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16-24,共9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模化向高强高模化方向迈进,如东丽公司的M50J和M60J的抗拉伸强度(σ)分别为4.12 GPa和3.92 GPa,抗拉伸模量(E)分别为475 GPa和588 GPa,与M50(σ:2.45 GPa,E:490 GPa)相比均大幅度提高;1990年代率先研制出XN-70(σ:3.3 GPa,E:690 GPa)和FT-700(σ:3.3 GPa,E:700 GPa)沥青基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不久,美国AMOCO公司也生产出Thorne K-1000(σ:3.1 GPa,E:956 GPa)商品,满足了工业界的需求。⑵原丝的品质是提升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关键:人们特别关注聚合物单体、溶剂、环境等的净化,以及聚合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目的是如何能生产出低灰份杂质,细直径,高碳收率,高取向度和结晶度,毛丝少,柔韧性好,均匀稳定的优质原纤维。优质原纤维是制备高强高模的物质基础。⑶热处理制备工序、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的调控也是提高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在热处理过程用DSC-TG(热分析仪)、EA(元素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ES(X-射线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Raman(拉曼光谱)、NMR(核磁共振仪)、STM(原子力显微镜)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的用图表阐述之。前人研究的成果加速了世界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提升。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例如研制非硅系新油剂,加强各工序的净化度和设备加工精度,强化工艺参数调控精度和加强灵活可变性,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方法的统一性等)。同时简介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碳纤维 制备 性能 结构 反应机理 应用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3) 被引量:4
8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1 位作者 张学军 田艳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9-19,45,共12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模化向高强高模化方向迈进,如东丽公司的M50J和M60J的抗拉伸强度(σ)分别为4.12 GPa和3.92 GPa,抗拉伸模量(E)分别为475 GPa和588 GPa,与M50(σ:2.45 GPa,E:490 GPa)相比均大幅度提高;1990年代率先研制出XN-70(σ:3.3 GPa,E:690 GPa)和FT-700(σ:3.3 GPa,E:700 GPa)沥青基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不久,美国AMOCO公司也生产出Thorne K-1000(σ:3.1 GPa,E:956 GPa)商品,满足了工业界的需求。⑵原丝的品质是提升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关键:人们特别关注聚合物单体、溶剂、环境等的净化,以及聚合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目的是如何能生产出低灰份杂质,细直径,高碳收率,高取向度和结晶度,毛丝少,柔韧性好,均匀稳定的优质原纤维。优质原纤维是制备高强高模的物质基础。⑶热处理制备工序、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的调控也是提高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在热处理过程用DSC-TG(热分析仪)、EA(元素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ES(X-射线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Raman(拉曼光谱)、NMR(核磁共振仪)、STM(原子力显微镜)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的用图表阐述之。前人研究的成果加速了世界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提升。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例如研制非硅系新油剂,加强各工序的净化度和设备加工精度,强化工艺参数调控精度和加强灵活可变性,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方法的统一性等)。同时简介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碳纤维 制备 性能 结构 反应机理 应用
下载PDF
水滑石材料用于催化脱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段正康 张新平 +2 位作者 程娜 吴莹莹 邱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6,55,共11页
催化脱氢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制氢工艺领域,因此,开发高效且适应苛刻反应条件的脱氢催化剂十分关键。水滑石材料(LDHs)由于具有特殊二维层状结构、金属阳离子的灵活可调性以及插层阴离子的易交换性等特点,可为催化脱氢的应用开展... 催化脱氢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制氢工艺领域,因此,开发高效且适应苛刻反应条件的脱氢催化剂十分关键。水滑石材料(LDHs)由于具有特殊二维层状结构、金属阳离子的灵活可调性以及插层阴离子的易交换性等特点,可为催化脱氢的应用开展许多智能化设计策略。首先,介绍了LDHs的催化用途及其作用机制,主要介绍了LDHs及其插层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前驱体的研究进展;然后,总结了LDHs的制备方法;接着,综述了LDHs在催化脱氢中的应用。最后,针对LDHs在催化脱氢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脱氢反应 结构特征 储氢材料 制备方法 催化剂
下载PDF
多孔液体新型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彦霖 段尊斌 +3 位作者 霍添 朱丽君 项玉芝 夏道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2-1350,共9页
多孔液体材料指的是内部单元分子具有稳定的、永久性的、形状固定的空腔结构的一类液体,它突破了多孔固体材料不具备流动性所带来的储存和应用等系列问题。本文回顾了多孔液体这一新型材料的研究背景,概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依据多孔液... 多孔液体材料指的是内部单元分子具有稳定的、永久性的、形状固定的空腔结构的一类液体,它突破了多孔固体材料不具备流动性所带来的储存和应用等系列问题。本文回顾了多孔液体这一新型材料的研究背景,概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依据多孔液体材料内部单元分子结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大类,并详细介绍了其分子结构特点与制备方法。对制备多孔液体材料的物质特性进行了归纳,阐述了多孔液体材料在气体吸附、气体分离、主客体化学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多孔液体材料有望应用于催化、石油化工、光电材料、生物学等领域,其合成和应用将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液体材料 制备 化学反应 结构特征 吸附 分离
下载PDF
烯烃多相叠合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权 张杰 《石化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45-49,共5页
从反应机理、活性结构、催化剂制备和反应工艺等方面,分别综述了国内外用于烯烃多相叠合催化反应的固体磷酸催化剂、沸石型固体酸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非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烯烃 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反应 反应工艺 催化剂制备 磷酸 沸石 叠合 负载型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Fe@C包覆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景麟 林俊明 +2 位作者 陈文迪 岑洁 姚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694,共8页
Fe基催化剂是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一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对合成气氢碳比适应性广等优点。将Fe活性中心包覆在碳材料中形成Fe@C包覆结构可抑制纳米粒子团聚或迁移,通过限域效应可显著影响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综述了Fe@C型... Fe基催化剂是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一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对合成气氢碳比适应性广等优点。将Fe活性中心包覆在碳材料中形成Fe@C包覆结构可抑制纳米粒子团聚或迁移,通过限域效应可显著影响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综述了Fe@C型催化剂的结构、主要制备方法、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及催化剂改性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对Fe@C包覆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开发获得能准确调控Fe@C核壳粒子纳米结构(缺陷、尺寸)和电子性质的新合成方法,制备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的Fe基催化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催化剂 核壳结构 费托合成反应 制备方法 反应性能
下载PDF
片状氢氧化镁热解制备微纳结构氧化镁
13
作者 苟生莲 乃学瑛 +3 位作者 肖剑飞 刘鑫 叶俊伟 李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66-12073,共8页
采用沉淀法以六水氯化镁(MgCl2·6H2O)和氨水(NH3·H2O)为原料制备出氢氧化镁,热解得到了片状镂空纳米氧化镁。利用Kissinger法计算出氢氧化镁的热解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并用Ozawa-Flynm-Wall方程法进行了验证;采用Satava... 采用沉淀法以六水氯化镁(MgCl2·6H2O)和氨水(NH3·H2O)为原料制备出氢氧化镁,热解得到了片状镂空纳米氧化镁。利用Kissinger法计算出氢氧化镁的热解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并用Ozawa-Flynm-Wall方程法进行了验证;采用Satava法分析得出氢氧化镁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及生长;通过TEM和SAED分析,该氧化镁纳米级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微米级尺寸在200~500 nm之间,暴露晶面族为{110};经XRD分析,氧化镁微纳结构的形成机理与前驱体热解过程中分解产物逸出方式以及晶体结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纳米材料 微纳结构 反应动力学 制备
下载PDF
CS_2在Ag-S键中的插入反应(Ⅲ)——[PyAg(SC_6H_2Bu_3~t-2,4,6)]_n及其CS_2插入产物[(PPh_3)_2Ag(S_2CSC_6H_2Bu_3~t-2,4,6)]·CHCl_3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4
作者 汤卡罗 吴德冬 +1 位作者 金祥林 唐有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6-454,共9页
2,4,6-三特丁基硫酚银化合物在吡啶中重结晶,获得一维双链带状高聚物[PyAg(SC_6H_2Bu_3~t-2,4,6)]~n(晶体Ⅰ)。该硫酚银化合物在三苯基膦存在下与CS_2反应,得到单核银的CS_2插入产物[(PPh_3)_2Ag(S_2CSC_6H_2Bu_3~t-2,4,6)]·CHCl_3... 2,4,6-三特丁基硫酚银化合物在吡啶中重结晶,获得一维双链带状高聚物[PyAg(SC_6H_2Bu_3~t-2,4,6)]~n(晶体Ⅰ)。该硫酚银化合物在三苯基膦存在下与CS_2反应,得到单核银的CS_2插入产物[(PPh_3)_2Ag(S_2CSC_6H_2Bu_3~t-2,4,6)]·CHCl_3(晶体Ⅱ)。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2 插入反应 银一硫键 硫氏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