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Four Big Forests of Steles——by our staff reporter Shao De
1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1990年第1期66-66,共1页
The chinese upright stone tablets started building early inQindynasty which were called stone-carving in the Initial stage.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y were gradually changed name as"tablets" or "... The chinese upright stone tablets started building early inQindynasty which were called stone-carving in the Initial stage.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y were gradually changed name as"tablets" or "stel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rved stones. Greatnumbers of stone tablets standing like trees in forest, were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our Big forests of steles by our staff reporter Shao De FOUR DE
下载PDF
China's Forests of Steles and the Intension of the Stele Culture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2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China’s forests of steles and the Intension of the stele Culture St
下载PDF
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秀敏 张凯 《设计》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基于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探讨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焦点小组等方法分析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的内核和内容。提出焦山碑林博物馆叙事设计方法,包括叙事主题确... 基于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探讨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叙事设计的方法与实践。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焦点小组等方法分析叙事设计与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的内核和内容。提出焦山碑林博物馆叙事设计方法,包括叙事主题确定、叙事情节设置以及叙事设计表达。将提出的设计方法运用在设计实践中,能够促进焦山碑林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推动文创产品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焦山碑林博物馆 设计方法 设计实践 叙事设计
下载PDF
碑林书法艺术情景体验的数字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莉 周明玥 韩啸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76-282,共7页
目的解决碑林书法文化传播途径单一、体验感欠缺、互动性匮乏的问题。方法研究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情景体验应用于碑林书法艺术传播的营造路径。以焦山碑刻博物馆为例,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与3D打印技术实现场景再现、历... 目的解决碑林书法文化传播途径单一、体验感欠缺、互动性匮乏的问题。方法研究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情景体验应用于碑林书法艺术传播的营造路径。以焦山碑刻博物馆为例,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与3D打印技术实现场景再现、历史回溯、多感官互动等,达成多维度情景体验。结果构建以焦山碑林虚拟博物馆、AR手册和拓印体验为主体的体验式展示系统,从虚实两个维度有效还原了焦山碑林书法碑刻的真实环境,介绍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拓印实操,令体验者获得对碑林书法艺术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体验。结论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对书法碑林进行情景体验营造,能够更有效地传播碑林书法艺术。研究对于其他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林书法 情景体验 数字技术 体验式展示 文化传播
下载PDF
西安碑林的《唐月令》刻石及其天象记录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次沅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7年第1期88-94,共7页
西安碑林所藏唐开成石经的《礼记·月今》并非经典原文,而是唐玄宗时根据当时天象改写的。此文介绍了《开成石经·唐月令》的状况及其与经典《月令》的差异,列举了其中正月部分。经过对《唐月令》天象的分析,发现它们并非实... 西安碑林所藏唐开成石经的《礼记·月今》并非经典原文,而是唐玄宗时根据当时天象改写的。此文介绍了《开成石经·唐月令》的状况及其与经典《月令》的差异,列举了其中正月部分。经过对《唐月令》天象的分析,发现它们并非实测数据,而是根据《大衍历》推算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碑林 唐月令 刻石 天象记录
下载PDF
湖北护林古石碑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秀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天然林保护在湖北有悠久的历史,现己发现的明清时代的护林古石碑有十余通,内容十分丰富,按类型分为官方型护林石碑和民间型护林石碑两类。为我们探讨湖北古代森林文献信息资源状况,护林思想及护林措施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关键词 湖北 护林 古石碑
下载PDF
焦山碑林增强现实展示中的多感官通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超 张文莉 《设计》 2019年第5期152-153,共2页
解决碑林书法艺术展示方法单一、展示内容不充分、互动性不足等问题。方法:研究多感官通道设计理论及其在增强现实(AR)展示中的应用,提出将视、听、触等感官通道进行整合、联通、代偿和虚实协调的增强现实展示设计策略。设计并实现了基... 解决碑林书法艺术展示方法单一、展示内容不充分、互动性不足等问题。方法:研究多感官通道设计理论及其在增强现实(AR)展示中的应用,提出将视、听、触等感官通道进行整合、联通、代偿和虚实协调的增强现实展示设计策略。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移动终端的焦山碑林增强现实展示APP。基于多感官通道的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AR展示"虚实结合"的特性,令观众获得更全面、更有层次的感官体验,推动了碑林书法的数字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通道设计 增强现实展示 焦山碑林
下载PDF
书法碑名英译的实证研究——以杭州碑林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02-407,共6页
书法外宣英译的现有研究欠缺理论构建与实地调研,因此基于实地调研,对碑林、博物馆等展览场所碑名英译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该类翻译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来制定具体策略,并以《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为参... 书法外宣英译的现有研究欠缺理论构建与实地调研,因此基于实地调研,对碑林、博物馆等展览场所碑名英译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该类翻译可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来制定具体策略,并以《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为参照来制定总体原则。基于适用该类翻译的策略与原则,以杭州碑林为例,对其碑名英译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三个方面评析了其译文:重要术语的英译及译名的统一,英译中背景信息的择取,语言与编辑的规范。文章在评析原译文的基础上提供了参考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碑林 碑名 书法 英译
下载PDF
试述王同顺《镇江古代石刻及焦山碑林书法研究》的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丁福林 叶鹏飞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0-82,共3页
王同顺先生所著《镇江古代石刻及焦山碑林书法研究》,以其丰富的资料和独到的视角,对镇江古代石刻及焦山碑林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和精确的考证,具有相当多的全新的开拓性的见解,使地域书法研究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书以史与论、考与证... 王同顺先生所著《镇江古代石刻及焦山碑林书法研究》,以其丰富的资料和独到的视角,对镇江古代石刻及焦山碑林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和精确的考证,具有相当多的全新的开拓性的见解,使地域书法研究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书以史与论、考与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抓住焦山石刻要害,突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同顺 焦山碑林研究 特点
下载PDF
鉴裁文明遗产:《瘗鹤铭》打捞缀合版
10
作者 方汉文 丁超 +1 位作者 刘晓鸣 雷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3-60,68,共9页
江苏焦山碑林(即焦山碑刻博物馆)的南梁《瘗鹤铭》摩崖石刻自晚唐以降多次坠江,《瘗鹤铭》在金石碑刻史上称为"大字之祖",也是文物考古与历史研究的重点文物。从宋淳熙年间官方的首次浮石打捞到21世纪由地方政府组织的"2... 江苏焦山碑林(即焦山碑刻博物馆)的南梁《瘗鹤铭》摩崖石刻自晚唐以降多次坠江,《瘗鹤铭》在金石碑刻史上称为"大字之祖",也是文物考古与历史研究的重点文物。从宋淳熙年间官方的首次浮石打捞到21世纪由地方政府组织的"2010打捞"其历经近千年的打捞保护。水下打捞与出土挖掘同为重要的文物保护方式,像《瘗鹤铭》石刻这样经历了数次大型打捞活动的文物,在中国与世界均属罕见。本课题组根据最近一次(2010)打捞出水的残石重新缀合成《瘗鹤铭》(称为缀合版)铭文文本,阐释其对保护文化遗产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对缀合版的校勘与考证及部分学术问题提出新见解。在对缀合版铭文的校勘与解读中,参考当代国际出土文献研究的新方法,进一步探讨《瘗鹤铭》作为文物与文化遗产的历史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瘗鹤铭》缀合版 终极打捞成果 焦山碑刻博物馆
下载PDF
针对碑林书法艺术虚拟体验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育行 张文莉 《设计》 2019年第7期74-75,共2页
使体验者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时可以采用更为自然的交互方式,提高交互效率,并利用自然交互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设计和构建出符合展示内容的展示形式,使展示更生动。文章重点选取"焦山碑林书法艺术虚拟体验"作为案例,提出虚... 使体验者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时可以采用更为自然的交互方式,提高交互效率,并利用自然交互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设计和构建出符合展示内容的展示形式,使展示更生动。文章重点选取"焦山碑林书法艺术虚拟体验"作为案例,提出虚拟现实自然交互的设计方案,通过导航界面设计与虚拟场景相关联、借助语音与图像两种方式进行提示、基于真实场景与物品给予反馈等,从而将虚拟现实自然交互界面的设计理念更具体地呈现出来,改善和优化虚拟现实系统的交互体验。设计并实现了"焦山碑林书法艺术虚拟体验"虚拟现实系统。该方法可为虚拟现实自然交互设计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交互设计 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 碑林书法艺术
下载PDF
陕西商洛四皓墓旅游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子玮 《运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四皓墓是陕西商洛市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四皓墓及其碑林园的旅游开发活动方兴未艾。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认为,要以四皓墓的文化内涵为基础,发掘其所蕴涵的潜在旅游效益,树立"... 四皓墓是陕西商洛市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四皓墓及其碑林园的旅游开发活动方兴未艾。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认为,要以四皓墓的文化内涵为基础,发掘其所蕴涵的潜在旅游效益,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和"无旅不优"的观念,积极利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皓墓 碑林园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祁阳浯溪碑林景区的深度开发
13
作者 张伶 徐飞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1年第9期859-861,826,共4页
碑林资源以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和艺术价值为载体,赋予了旅游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以祁阳浯溪碑林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景区开发存在产品开发水平低、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缺失、联动发展程度低等问题。针对... 碑林资源以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和艺术价值为载体,赋予了旅游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以祁阳浯溪碑林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景区开发存在产品开发水平低、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缺失、联动发展程度低等问题。针对浯溪碑林景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助于景区深度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浯溪碑林景区 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
下载PDF
民国林业碑刻对当下推进林业发展的价值
14
作者 栾佳慧 周阿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4-105,共12页
民国时期大片森林被毁,各地设立的民国林业碑刻成为了历史记载的印证。碑刻中保存了大量研究民国史的宝贵材料。林业碑刻是指历史时期为促进林业开发与保护而设立的刻石,其内容涉及林业契约、林业纠纷裁决、封山育林、木材运输等。民国... 民国时期大片森林被毁,各地设立的民国林业碑刻成为了历史记载的印证。碑刻中保存了大量研究民国史的宝贵材料。林业碑刻是指历史时期为促进林业开发与保护而设立的刻石,其内容涉及林业契约、林业纠纷裁决、封山育林、木材运输等。民国林业碑刻的史料内容直观展现了当时的森林资源覆盖状况和林业思想、林业建设的发展状况,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具体森林资源状况提供直接参考。根据搜集到的78块民国林业碑刻,从碑文的内容看,可分类为护林碑、栽种树木碑、保护鸟兽类碑和案件处理碑。设立护林碑传达了如下思想精神,即明确条例提供赏罚依据、将护林意识内化为民众自发护林行动以及护林基础上的造林鼓励。林业碑刻对当下推进林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其保存了森林覆盖变化的史料佐证,提供落实护林机制参考并有助于推进保护森林教育,对未来林业事业发展和林业科学教育都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思想 林业碑刻 民国 护林碑 林业教育
下载PDF
历史时期大巴山地区的涉林碑刻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淑君 《农业考古》 2018年第6期167-173,共7页
大巴山地区历来山多田少,林深茂密,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与山林密不可分,很早就形成了有关林木的认识并付诸实践,大量护林碑刻的发现即是体现。笔者通过对大巴山地区现存涉林碑刻进行分析,认为乾嘉时期及此后的人口压力造成碑文风格的变化... 大巴山地区历来山多田少,林深茂密,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与山林密不可分,很早就形成了有关林木的认识并付诸实践,大量护林碑刻的发现即是体现。笔者通过对大巴山地区现存涉林碑刻进行分析,认为乾嘉时期及此后的人口压力造成碑文风格的变化,同时碑刻设立主体,是以乡民为主,官方为辅。而用涉林碑的刊刻来保护林木,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于整个大巴山地区来说仍有许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林 涉林碑刻 大巴山地区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西安碑林藏石特点及价值述略
16
作者 张婷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西安碑林藏有自汉代以来约五百件历代碑石,这些碑石时代序列完整,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对于研究古代碑石发展演变、考证碑林之形成以及了解古代书法艺术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关键词 碑林 碑石 特点 价值
下载PDF
药王山碑林博物馆改扩建研究
17
作者 孙自然 李强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9期48-49,共2页
介绍了药王山及药王山碑林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对药王山碑林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药王山碑林博物馆改扩建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其改扩建的设计构思及设计方案,以促进药王山文物保护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药王山碑林 博物馆 改扩建
下载PDF
从碑刻资料看近代滇中地区的山林纠纷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迎霄 沈峥 汪光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6-83,共8页
近代时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法制体系逐渐向近代法制转化,民众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山林所属权的纠纷案件便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近代滇中地区的民众为了解决山林的所属权,会以法律手段维护其利益的方式进行,因此出现了许多山林纠纷案... 近代时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法制体系逐渐向近代法制转化,民众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山林所属权的纠纷案件便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近代滇中地区的民众为了解决山林的所属权,会以法律手段维护其利益的方式进行,因此出现了许多山林纠纷案。同时,通过树立碑刻,将判决结果广而告之。这些碑刻记录了纠纷发生的原因、审判经过、判决结果等,以此来明确边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分析近代滇中地区山林纠纷碑,了解山林纠纷案件产生原因、特点,及当地政府、民众对于保护山林、环境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滇中地区 碑刻资料 山林纠纷
下载PDF
刻石文字源流考析
19
作者 王学理 《唐都学刊》 2023年第2期99-106,共8页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深厚,传承载体之功首屈一指。从追本溯源到演绎历史,极具戏剧性。秦记事刻之于鼓形的石头上(“石鼓”),是对商周铜器铭刻记事形式的一种突破,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了先锋的作用。随历史的演进,从秦刻石、瓦书、简...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深厚,传承载体之功首屈一指。从追本溯源到演绎历史,极具戏剧性。秦记事刻之于鼓形的石头上(“石鼓”),是对商周铜器铭刻记事形式的一种突破,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起了先锋的作用。随历史的演进,从秦刻石、瓦书、简牍开始,再到汉碑、纤维纸的出现,各成系统,相继发展,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绵延长久,独立于世界之林。而刻石作为记录文字的又一载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刻之于碑的形态在演进中走向固态化。完整的石碑由额、身、座三部分构成,形态俊美,尤其大面积的碑身除记事的功能之外,竟成了历代创作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简牍 石碑 石磬 西安碑林
下载PDF
京口文化特色实践课程探索
20
作者 胡秀红 《镇江高专学报》 201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京口文化是镇江地域人文、物质、精神的文化结晶,是丰富、优秀、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在初中社会实践课程中融入积极的京口文化,多元化开发京口文化特色主题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彰显京口文化元素,按年级进行分层教学,重视京口文化在实践课... 京口文化是镇江地域人文、物质、精神的文化结晶,是丰富、优秀、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在初中社会实践课程中融入积极的京口文化,多元化开发京口文化特色主题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彰显京口文化元素,按年级进行分层教学,重视京口文化在实践课程中的有益衍生与辐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口文化 社会实践课程 山水文化 焦山碑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