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和Bertrams烧碱蒸发装置的工艺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占明 《氯碱工业》 CAS 2011年第11期22-23,共2页
比较了意大利SET公司和瑞士Bertrams公司的离子膜法烧碱蒸发装置工艺特点。
关键词 SET蒸发装置 bertrams蒸发装置 工艺对比
下载PDF
抗战时期贝特兰作品在华译介考略
2
作者 叶露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抗战时期,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来华考察,撰写了报道西安事变的作品Crisis in China:The Story of Sian Mutiny及报道八路军抗战的作品North China Front。两部作品在英美两国出版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随后两部作品的译本在中... 抗战时期,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来华考察,撰写了报道西安事变的作品Crisis in China:The Story of Sian Mutiny及报道八路军抗战的作品North China Front。两部作品在英美两国出版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随后两部作品的译本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梳理贝特兰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与传播的过程,分析其译介背后的深层动因,探讨参与其译介的各方主体,探究其多样化的译介方式,追溯作品在战时的译介成效。探析抗战时期贝特兰作品在华的译介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抗战时期文学翻译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贝特兰 译介 翻译史
下载PDF
贝特兰笔下的日本形象——以《华北前线》叙事手法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勇 胡步芬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一般认为贝特兰的《华北前线》主要记叙的是抗战时期华北前线的八路军和游击队,但与同时期其他外国记者中国观察作品不同的是,贝特兰从头到尾都有对日本本土和中国战场上的日本国民的细致观察和描写。作者通过词语选择、直接引语、对比... 一般认为贝特兰的《华北前线》主要记叙的是抗战时期华北前线的八路军和游击队,但与同时期其他外国记者中国观察作品不同的是,贝特兰从头到尾都有对日本本土和中国战场上的日本国民的细致观察和描写。作者通过词语选择、直接引语、对比、情景讽刺、场景描述等,从多个方面描写了日本国民,并将之与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比较,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日本形象。深刻认识贝特兰笔下的日本国民,对今天的中国人民仍然具有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特兰 华北前线 红色中国 日本形象
下载PDF
外国新闻记者对西安事变真相的宣传报道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武振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
美国记者海伦.斯诺通过采访张学良,提前两个多月向世界预报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美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惟一目睹西安事变全过程的外国人,并全力协助西安“三位一体”进行国际宣传。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根据他在西安实地采访获得... 美国记者海伦.斯诺通过采访张学良,提前两个多月向世界预报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美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惟一目睹西安事变全过程的外国人,并全力协助西安“三位一体”进行国际宣传。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根据他在西安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公正地介绍西安事变的真实过程。他们在西安事变前后对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支持及其对这一历史事件真相的宣传报道,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并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新闻记者 国际友人 抗日救亡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