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ammonia production rates from electrochemical nitrogen reduction by engineering three-phase boundary with phosphorus-activated Cu catalysts
1
作者 Jeehye Kim Cho Hee Lee +5 位作者 Yong Hyun Moon Min Hee Lee Eun Hyup Kim Sun Hee Choi Youn Jeong Jang Jae Sung Lee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94-401,共8页
Electrochemical N_(2) reduction reaction(eNRR) over Cu-based catalysts suffers from an intrinsically low activity of Cu for activation of stable N_(2) molecules and the limited supply of N_(2) to the catalyst due to i... Electrochemical N_(2) reduction reaction(eNRR) over Cu-based catalysts suffers from an intrinsically low activity of Cu for activation of stable N_(2) molecules and the limited supply of N_(2) to the catalyst due to its low solubility in aqueous electrolytes.Herein,we propose phosphorus-activated Cu electrocatalysts to generate electron-deficient Cu sites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to promote the adsorption of N_(2) molecules.The eNRR system is further modified using a gas diffusion electrode(GDE) coated with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to form an effective three-phase boundary of liquid water-gas N_(2)-solid catalyst to facilitate easy access of N_(2) to the catalytic sites.As a result,the new catalyst in the flow-type cell records a Faradaic efficiency of 13.15% and an NH_(3) production rate of 7.69 μg h^(-1) cm^(-2) at-0.2 V_(RHE),which represent 3.56 and 59.2 times increases from those obtained with a pristine Cu electrode in a typical electrolytic cell.This work represents a successful demonstration of dual modification strategies;catalyst modification and N_(2) supplying system engineering,and 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a useful platfor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electrocatalysts and reac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Ammonia production phosphorous modified copper electrodes Gas diffusion electrodes Three-phase boundary PTFE coating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富营养化水体除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彭进平 赖焕然 +1 位作者 程高 杜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36-1940,共5页
利用吉林原土和FeCl3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应用于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除磷材料—改性硅藻土,并利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对改性硅藻土进行表征,此外,探讨了吸附时间、pH以及温度等对改性硅藻土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 利用吉林原土和FeCl3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应用于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除磷材料—改性硅藻土,并利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镜、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对改性硅藻土进行表征,此外,探讨了吸附时间、pH以及温度等对改性硅藻土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改性后,硅藻土中Fe元素的含量有所增加,杂质含量则有所降低;微孔明显增多,孔径增大,表面负载一定量的颗粒物,粗糙度增大,比表面积较原硅藻土增大6倍。(2)在水体除磷应用中,当吸附时间达到20min时,吸附趋向平衡;在酸性条件下改性硅藻土的除磷效果好于碱性条件下的除磷效果;在25℃下改性硅藻土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其他温度下强;(3)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都能较好地描述硅藻土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改性硅藻土对水中磷的吸附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改性 富营养化 除磷
下载PDF
微波改性膨润土对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恒 聂锦旭 +1 位作者 吴光锋 刘世杭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C8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和AlCl3为改性剂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备改性膨润土,利用其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时间、改性剂用量、膨润土投加量、pH值、磷初始质量浓度对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320 W,时间... 以C8烷基多糖苷季铵盐和AlCl3为改性剂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备改性膨润土,利用其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时间、改性剂用量、膨润土投加量、pH值、磷初始质量浓度对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320 W,时间为10 min,有机改性剂用量为3.0 g/100g,铝改性剂用量为9 mmol/g条件下制备的改性膨润土,其投加量为12 g/L,废水pH值为6时,对初始质量浓度50 mg/L的模拟含磷废水去除率达到96%以上,对实际含磷矿山废水平均去除率为8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改性膨润土 吸附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煌 彭进平 +3 位作者 余倩 成晓玲 林探厅 李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27,共4页
采用铁盐法在硅藻原土上负载羟基氧化铁(FCD)颗粒,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除磷吸附剂,利用SEM、EDAX、XRD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FCD样品进行表征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硅藻土表面负载了颗粒状的羟基氧化铁,其微孔和表面粗糙度发生明显变... 采用铁盐法在硅藻原土上负载羟基氧化铁(FCD)颗粒,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除磷吸附剂,利用SEM、EDAX、XRD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FCD样品进行表征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硅藻土表面负载了颗粒状的羟基氧化铁,其微孔和表面粗糙度发生明显变化,比表面积比硅藻原土增大了10倍。还利用摇床实验模拟自然环境,探讨FCD的投加量、吸附扰动时间、pH以及温度等因素对FCD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和酸性条件下,扰动3 h时,该吸附剂能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在25℃、pH=3时除磷率达到92%,吸附容量为3.68 mg/g,比较适合应用于呈酸性的珠江水水样;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都能较好地描述硅藻土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为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改性硅藻土 羟基氧化铁 除磷性能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改性机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红瑛 张振兴 +1 位作者 常睿 郝培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80-1888,共9页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等试验分别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以及聚合物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在高、低温状态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多聚磷酸能够改善基质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等试验分别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以及聚合物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在高、低温状态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多聚磷酸能够改善基质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多聚磷酸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在改善沥青高温性能机制上存在明显不同,多聚磷酸的掺入显著增加了沥青的黏度,而对沥青的弹性变形恢复能力贡献较小,而SBS改性剂可大幅度提高沥青的弹性变形恢复能力.采用核磁共振(NMR)试验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多聚磷酸与沥青发生了接枝、磷酸酯化和环化反应,从而改变了沥青的碳链结构和化学结构,宏观上使沥青变得更加黏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改性沥青 流变特性 改性机理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磷酸改性生物炭上的等温吸附行为 被引量:10
6
作者 储刚 赵婧 +3 位作者 刘洋 吴敏 周丹丹 李燕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2-470,共9页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制备温度下(200℃、350℃、500℃、650℃),磷酸改性前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氧氟沙星(OFL)和诺氟沙星(NOR)的等温吸附行为.采用N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热重及元素分析等表征,对离子型抗生素在磷酸改性的生物炭上的...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制备温度下(200℃、350℃、500℃、650℃),磷酸改性前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氧氟沙星(OFL)和诺氟沙星(NOR)的等温吸附行为.采用N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热重及元素分析等表征,对离子型抗生素在磷酸改性的生物炭上的等温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增加,改性生物炭的总孔体积不断增大,孔隙结构广泛形成,比表面积急剧增加.磷酸改性有助于提高生物炭的产率以及保留生物炭的极性官能团.OFL和NOR在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显著高于原始生物炭,且350℃下制备的改性生物炭具有最大吸附量,其吸附机制归因于吸附剂的大比表面积和孔隙填充作用.由于孔隙的利用率降低和炭的疏水性增强,OFL和NOR在更高温度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量逐渐降低.因此,在处理以上两种污染物时,350℃可作为磷酸改性生物炭的最佳裂解温度,且有利于减少能耗,节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改性生物炭 孔隙结构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吸附
下载PDF
多元钙质和硅铝质工业废渣复合激发磷渣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昕 颜碧兰 +2 位作者 刘晨 江丽珍 刘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58-1266,共9页
利用少量多元钙质和活性硅铝质工业废渣(DM),消除磷渣中有害成分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SEM、MIP等测试技术探讨其水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磷渣中掺入少量DM后,水泥凝结时间明显缩短,早期强度有所提高.同时在机械活化作用下,D... 利用少量多元钙质和活性硅铝质工业废渣(DM),消除磷渣中有害成分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SEM、MIP等测试技术探讨其水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磷渣中掺入少量DM后,水泥凝结时间明显缩短,早期强度有所提高.同时在机械活化作用下,DM对磷渣改良效果显著增强,水泥凝结时间极剧缩短(缩短了8 h左右);早期强度大幅度地提高了50%以上.磷渣中掺入少量DM后,可消除有害成分的影响,激发磷渣活性,促进水泥水化,是改善磷渣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复合激发 改良
下载PDF
微波稀土改性膨润土制备吸附剂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普红平 梅向阳 黄小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35-938,共4页
通过浸渍微波辐射法制备镧改性的稀土吸附剂,探讨改性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制备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的浓度为15%、镧的浓度为0.4%、浸溃的pH值为10、微波功率为340w、辐射时间为5min。同时为了探讨含磷溶液对改... 通过浸渍微波辐射法制备镧改性的稀土吸附剂,探讨改性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制备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的浓度为15%、镧的浓度为0.4%、浸溃的pH值为10、微波功率为340w、辐射时间为5min。同时为了探讨含磷溶液对改性膨润土吸附磷的效果的影响,控制不同的溶液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为3~6、接触时间为45min的时候对磷去除率为99.97%,吸附量大于41mg/g,从而为处理含磷废水开辟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稀土
下载PDF
镧钛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的制备与除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钱文敏 杨永宏 +1 位作者 梅向阳 周树礼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4-57,66,共5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镧和镧钛改性膨润土吸附剂,探讨了处理含磷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磷的平衡浓度为0.5 mg/L时,镧改性膨润土平衡吸附量为37.74 mg/g,镧钛改性膨润土的平衡吸附量为42.77 mg/g,是其他的除磷吸附量的好几倍甚至几百倍... 通过浸渍法制备镧和镧钛改性膨润土吸附剂,探讨了处理含磷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磷的平衡浓度为0.5 mg/L时,镧改性膨润土平衡吸附量为37.74 mg/g,镧钛改性膨润土的平衡吸附量为42.77 mg/g,是其他的除磷吸附量的好几倍甚至几百倍。为含磷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镧钛 含磷废水
下载PDF
磷酸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合成对甲氧基苯乙酮 被引量:10
10
作者 白国义 窦海洋 +2 位作者 樊欣欣 王海龙 牛立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2-1195,共4页
在磷酸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以苯甲醚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了对甲氧基苯乙酮。通过XRD和NH3-TPD表征研究了磷酸的改性作用。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乙酸酐转化率的影响,确定... 在磷酸改性的Hβ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以苯甲醚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了对甲氧基苯乙酮。通过XRD和NH3-TPD表征研究了磷酸的改性作用。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乙酸酐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20℃、催化剂用量2.0g、反应时间2h。在催化剂的4次套用实验中,乙酸酐的转化率和对甲氧基苯乙酮的选择性均大于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化 HΒ分子筛 磷酸改性 对甲氧基苯乙酮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下载PDF
改性磷渣微粉及其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勇 高遇事 +2 位作者 甘四洋 宋美 唐朝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6,共5页
介绍了在磷渣微粉中内掺2%-8%的硫酸盐改性剂,利用酸性激发剂对磷渣微粉进行改性,激发磷渣微粉的潜在水凝性并提高其在水泥中掺量。研究表明:掺入改性磷渣微粉的水泥浆初凝时间得到改善,接近基准水泥浆,终凝时间有所缩短,水泥浆... 介绍了在磷渣微粉中内掺2%-8%的硫酸盐改性剂,利用酸性激发剂对磷渣微粉进行改性,激发磷渣微粉的潜在水凝性并提高其在水泥中掺量。研究表明:掺入改性磷渣微粉的水泥浆初凝时间得到改善,接近基准水泥浆,终凝时间有所缩短,水泥浆及混凝土需水量仍然较大,混凝土坍落度有所降低。在30%在改性磷渣微粉的掺量下,混凝土28 d强度不降低,2、3个月强度增长幅度较大,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体废弃物 改性磷渣 硫酸盐 混凝土
下载PDF
原位柱撑改性膨润土在微污染饮用水除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趁义 袁晖 +3 位作者 韩志萍 袁彩君 唐铭 胡娟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3-1385,共3页
利用Al^3+离子较易水解聚合的性质,微波辅助合成了keggin Al13原位柱撑改性膨润土(PMCs),并探究了其对微污染饮用水中磷元素的去除作用,研究表明,PMCs对磷的混凝和去除作用优于原土、工业PAC和传统的柱撑改性膨润土(CPMCs);... 利用Al^3+离子较易水解聚合的性质,微波辅助合成了keggin Al13原位柱撑改性膨润土(PMCs),并探究了其对微污染饮用水中磷元素的去除作用,研究表明,PMCs对磷的混凝和去除作用优于原土、工业PAC和传统的柱撑改性膨润土(CPMCs);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水样的pH值以及初始浓度等,其最佳除磷条件是:在500mL 10mg/L含磷水样中加入1.5g改性膨润土,搅拌速度为180r/min,搅拌时间为5h,水样pH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微波合成 原位柱撑 微污染饮用水 除磷
下载PDF
浊度对改性硅藻土模拟初期雨水磷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勃 彭书传 +2 位作者 匡武 郑西强 张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0,47,共6页
文章以模拟初期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性硅藻土净化处理,并优化了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工艺条件;利用石英粉和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研究了浊度对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搅拌速率为500 r/min,时间为1 min,沉淀时间为50 min,改... 文章以模拟初期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性硅藻土净化处理,并优化了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工艺条件;利用石英粉和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研究了浊度对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搅拌速率为500 r/min,时间为1 min,沉淀时间为50 min,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75 mg/L时,为模拟初期雨水中磷的最佳去除条件。采用石英粉和含磷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保持总磷浓度和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不变,总磷去除率均随着浊度的增加而提高;然而,当石英粉模拟初期雨水浊度达到150 NTU后,总磷去除率则随浊度的增大而趋于下降,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达到400 NTU后,总磷、溶解性总磷的去除率均呈下降趋势;2种模拟初期雨水浊度的物质对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较接近自然水体,且总磷去除率较高,得出在保障处理出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随着浊度的增大,硅藻土投加量反而减小,进一步得出各浊度范围内的最优投加量,为初期雨水净化处理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改性硅藻土 浊度 混凝
下载PDF
改性生石灰稳定磷渣-碎石复合集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宝玉 刘义霞 +1 位作者 王艳华 常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9-121,共3页
利用生石灰和磷石膏研制出改性生石灰,并对磷渣-碎石复合集料进行了配制,然后对改性生石灰稳定磷渣-碎石复合集料进行了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石灰不但可以降低粉磨能耗,提高磷石膏细度,增强活性,而且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磷渣取代1/2... 利用生石灰和磷石膏研制出改性生石灰,并对磷渣-碎石复合集料进行了配制,然后对改性生石灰稳定磷渣-碎石复合集料进行了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石灰不但可以降低粉磨能耗,提高磷石膏细度,增强活性,而且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磷渣取代1/2石屑量时,改性生石灰稳定磷渣-碎石复合集料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石灰 磷渣 碎石
下载PDF
磷酸改性柚子皮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秀红 刘子明 +2 位作者 王思邯 孙悦 汤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81-2885,2889,共6页
比较改性前后柚子皮吸附Cr(VI)的能力差异,并对吸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Cr(VI)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未经处理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 比较改性前后柚子皮吸附Cr(VI)的能力差异,并对吸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Cr(VI)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未经处理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1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经磷酸改性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5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2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磷酸改性的柚子皮吸附能力更强,可作为新型吸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磷酸改性 Cr(Ⅵ) 吸附
下载PDF
PPA/SBS及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马峰 郭兴隆 +3 位作者 傅珍 冯乔 袁康博 温雅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1-564,共4页
采用0.4%,0.8%,1.2%,1.6%掺量的多聚磷酸(PPA)制备成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粘度、薄膜加热试验等考察两种PPA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PA对PPA/SBS和PPA/橡胶粉复合... 采用0.4%,0.8%,1.2%,1.6%掺量的多聚磷酸(PPA)制备成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粘度、薄膜加热试验等考察两种PPA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PA对PPA/SBS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都有所削弱,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相对较优,1.6%掺量PPA/SBS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下降最为明显;PPA/SBS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基质沥青有明显提升,1.6%掺量PPA/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最优;PPA的加入能够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较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多聚磷酸 SBS 橡胶粉 路用性能
下载PDF
磷酸改性花生壳固定化α-淀粉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晓峰 于荣 +1 位作者 梁华正 严根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3,共5页
以磷酸改性花生壳为载体固定α-淀粉酶,研究改性后的花生壳吸附固定α-淀粉酶的最优固定化条件以及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用磷酸溶液对粉碎的花生壳颗粒进行浸泡处理来改性,研究出酶固定化最优条件是:酶液/载体比11∶1(m L/... 以磷酸改性花生壳为载体固定α-淀粉酶,研究改性后的花生壳吸附固定α-淀粉酶的最优固定化条件以及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用磷酸溶液对粉碎的花生壳颗粒进行浸泡处理来改性,研究出酶固定化最优条件是:酶液/载体比11∶1(m L/mg),缓冲液p H6.0,固定时间8 h和温度35℃。经3次平行试验,所得实际固定化酶活力平均值为27 980 U/g。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部分酶学性质比较,得出改性固定化后酶的最适反应p H、温度有所改变,为p H=6.0,温度45℃,其储存时间、操作稳定性和耐热性比游离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花生壳 固定化酶 磷酸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聚磷酸复配SBS改性沥青粘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宁 李波 +2 位作者 任小遇 李鹏 魏永政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了探究多聚磷酸(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组成材料对其粘弹性的影响,本文以SK9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抽出油、稳定剂、P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原材料,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用高速剪切机制备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 为了探究多聚磷酸(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组成材料对其粘弹性的影响,本文以SK9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抽出油、稳定剂、P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原材料,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用高速剪切机制备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分析了其粘弹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的抗车辙因子随之降低、弹性减弱、抗永久变形能力降低,而其相位角增大、粘性增强、不可恢复变形能力提高。(2)当多聚磷酸的掺量为0.5%,复配改性沥青的其他组分选择最大掺量(均为3号水平)时提高了其粘弹性能,达到最优流变性能。(3)当PPA掺量为0.5%,SBS掺量为4%,抽出油掺量为2%,DBP为2%时,其复配改性沥青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多聚磷酸 SBS改性沥青 正交试验 粘弹性
下载PDF
基于不同基质沥青的多聚磷酸复配SBS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岳云 霍曼琳 +2 位作者 李波 翟启远 王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9-655,共7页
以镇海,埃索,SK三种90#基质沥青为原料,分别掺入多聚磷酸(PPA)、聚合物SBS两种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在室内制备多种复配改性沥青材料。通过常规指标测试、重复蠕变试验、疲劳性能分析、粘度试验,对不同掺量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 以镇海,埃索,SK三种90#基质沥青为原料,分别掺入多聚磷酸(PPA)、聚合物SBS两种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在室内制备多种复配改性沥青材料。通过常规指标测试、重复蠕变试验、疲劳性能分析、粘度试验,对不同掺量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并选择适用于复合改性沥青生产的基质沥青。结果表明:PPA的掺入使得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降低,高温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显著提高;PPA的最佳掺量为1%,此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达到最优;适用于掺入PPA进行改性的基质沥青为SK90#最优,埃索90#次之,镇海90#最差;SK90#基质沥青掺入3.5%SBS和1%的PPA所复配的改性沥青经济效益较普通SBS改性沥青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沥青 多聚磷酸 重复蠕变试验 疲劳性能分析 粘度试验
下载PDF
甘薯淀粉磷酸酯凝胶特性及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斌 石亚中 +2 位作者 夏翔 许晖 郑桂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142,146,共4页
研究了甘薯淀粉磷酸酯的凝胶特性,初步探讨了质量浓度、pH、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等因素对甘薯淀粉磷酸酯凝胶强度的影响,揭示甘薯淀粉磷酸酯糊的凝胶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甘薯淀粉磷酸酯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为食品工业中利用甘... 研究了甘薯淀粉磷酸酯的凝胶特性,初步探讨了质量浓度、pH、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等因素对甘薯淀粉磷酸酯凝胶强度的影响,揭示甘薯淀粉磷酸酯糊的凝胶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甘薯淀粉磷酸酯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为食品工业中利用甘薯淀粉磷酸酯替代或部分替代食品工业中价格较高的胶凝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甘薯淀粉磷酸酯 凝胶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