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of Betula ermanni population in subalpine vegetation in Changbai Mounta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春静 韩士杰 王晓春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4-228,共5页
Betula ermanni popul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upper population (2 000–2 200 m), the middle population (1 700–2 000 m), and the down population (1 400–1 700 m) in Changbai Mountain. The dynamics ofBet... Betula ermanni popul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upper population (2 000–2 200 m), the middle population (1 700–2 000 m), and the down population (1 400–1 700 m) in Changbai Mountain. The dynamics ofBetula ermanni populations in subalpine veget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population life table, fecundity schedule, survival curves, age structure, and fecundity curves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ddle population is obviously,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upper population to the down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S betula ermanni Subalpine vegetation vegetation boundary ECOTONE changbai mountains Life table Age structure Fecundity schedule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海拔岳桦(Betula ermanii)的光合生理 被引量:6
2
作者 范秀华 卢文敏 +1 位作者 方晓雨 姜超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3-558,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海拔(1 750 m,1 900 m,2 000 m)岳桦的光合生理,探讨岳桦叶片对高山环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与海拔1 750 m相比,1 900 m和2 000 m处植物叶片具有较低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较高的最大光合速率(... 通过研究不同海拔(1 750 m,1 900 m,2 000 m)岳桦的光合生理,探讨岳桦叶片对高山环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与海拔1 750 m相比,1 900 m和2 000 m处植物叶片具有较低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较高的最大光合速率(Amax)、光近饱和点(LK)、表观羧化速率(CE)、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1 900 m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作用光存在时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最高,2 000 m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最高.随海拔升高,岳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先升高再降低.与1 750 m相比,1 900和2 000 m处植物叶片具有较高的气孔导度(gs)和CO2吸收速率(Pn/Ci斜率).分析表明:1 900 m是岳桦的最适生长区,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且所受胁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 海拔 PPFD CI 光合生理 高山植物 长白山
原文传递
岳桦更新苗特征及种子萌发海拔梯度变化
3
作者 贾翔 金慧 +5 位作者 李强 潘磊 邴贵平 赵莹 牛丽君 尹航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44-748,共5页
调查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1 700~2 000 m)岳桦(Betula ermanii)更新苗分布状况,按照海拔梯度采集岳桦种子进行萌发试验,了解不同海拔岳桦更新苗特征及种子萌发情况,研究岳桦种子育苗过程.结果显示:岳桦更新苗在不同海拔均有一定数量分布... 调查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1 700~2 000 m)岳桦(Betula ermanii)更新苗分布状况,按照海拔梯度采集岳桦种子进行萌发试验,了解不同海拔岳桦更新苗特征及种子萌发情况,研究岳桦种子育苗过程.结果显示:岳桦更新苗在不同海拔均有一定数量分布,其中,1 700 m和2 000 m最多;高海拔岳桦种子萌芽率大于低海拔,但不同海拔岳桦种子在第9天的萌芽率均高于30%;岳桦种子在第3天开始萌芽,9 d后进入幼苗期,18 d后子叶脱离种皮,30 d后长出第1片真叶,45 d后长出第3片真叶;整个育苗过程容易出现茎干徒长、烂根、叶片大面积烤焦等现象,需要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岳桦 更新 种子繁殖 海拔
下载PDF
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36
4
作者 周晓峰 王晓春 +1 位作者 韩士杰 邹春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7-231,共5页
应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 ,对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上岳桦径级结构、分布格局以及过渡带的环境因子进行调查 ,并与最近几十年的极端低温进行了对比研究 ,用格局的差异和径级结构的动态变化来揭示全球变暖对岳桦苔原过渡带的影响。结果表明 ... 应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 ,对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上岳桦径级结构、分布格局以及过渡带的环境因子进行调查 ,并与最近几十年的极端低温进行了对比研究 ,用格局的差异和径级结构的动态变化来揭示全球变暖对岳桦苔原过渡带的影响。结果表明 :全球气候变暖对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产生很大影响 ,气候变暖使得岳桦苔原过渡带中的岳桦分布主要以幼苗和幼树为主 ,其中岳桦的径级分布呈倒J字型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格局呈聚集型分布。整个岳桦种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一种整体向上迁移的趋势 ,尤其以岳桦苔原过渡带最为明显 ,岳桦苔原过渡带变宽 ,岳桦向苔原侵入的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苔原过渡带 全球气候变化 长白山 分布格局 径级结构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晓雨 于大炮 +6 位作者 周莉 周旺明 吴志军 郭焱 包也 孟莹莹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许多自然林线具有的趋同特征之一即乔木树种高生长受限,常演化为矮曲状或类似于灌木的形态(即树种的灌木型)占据高山植被带,因此研究林线树种乔木型与灌木型的结构、功能差异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林线形成的原因。种群分布格局作为种群相对... 许多自然林线具有的趋同特征之一即乔木树种高生长受限,常演化为矮曲状或类似于灌木的形态(即树种的灌木型)占据高山植被带,因此研究林线树种乔木型与灌木型的结构、功能差异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林线形成的原因。种群分布格局作为种群相对位置定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可以表征物种对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结果,反应生态过程的综合作用。利用点格局方法,研究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各生活史阶段、两种生活型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树高生长受到限制,1.5—3.0m是一个关键的树高生长阶段;相比于老树、中树,幼苗和灌木型岳桦更为均匀,对空间的异质性选择更弱;林线岳桦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个生活型分离的重要阶段。此外,相对于老树,灌木型分布更为均匀,表明低矮、多枝这种相对紧凑的生活型更适宜在过渡带生存,乔木型岳桦和灌木型岳桦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生活型 高生长 矮曲林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海拔岳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4
6
作者 周永斌 吴栋栋 +1 位作者 于大炮 隋琛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通常认为,随着林木不断接近其海拔分布极限,光合作用产量不断下降,导致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碳供应限制),或者低温限制了碳投资(生长限制)。植物组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的含量反映了植物... 通常认为,随着林木不断接近其海拔分布极限,光合作用产量不断下降,导致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碳供应限制),或者低温限制了碳投资(生长限制)。植物组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的含量反映了植物碳供应与碳吸收的平衡。为了检验“碳供应限制”和“生长抑制”假说,我们对长白山海拔1700~2050m的自然生境下生长的岳桦(Betula ermanii)的叶片和枝条组织的NSC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岳桦叶片的NSC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不显著,枝条的NSC含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叶片和枝条中淀粉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值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林线附近的岳桦林木不存在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长限制导致长白山岳桦林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海拔 林线 长白山
下载PDF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邹春静 韩士杰 +2 位作者 周玉梅 王晓春 陈永亮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在长白山北坡halt15 2 5m~ 1775m的岳桦云冷杉森林过渡带和 1990m~ 2 170m的岳桦苔原林线过渡带中 ,沿海拔高度 ,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进行岳桦种群生态学研究 ,分析了岳桦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竞争指数 .同时应用分形分析... 在长白山北坡halt15 2 5m~ 1775m的岳桦云冷杉森林过渡带和 1990m~ 2 170m的岳桦苔原林线过渡带中 ,沿海拔高度 ,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进行岳桦种群生态学研究 ,分析了岳桦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竞争指数 .同时应用分形分析研究了岳桦种群的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 :依据岳桦种群的存活曲线 ,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岳桦种群处于由衰退型向稳定型发展的阶段 ,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则由稳定型向增长型过渡 .从种群分布格局指数分析 ,岳桦在两个过渡带中的分布格局类型都是杂乱无章的 ,而且都偏离随机分布 ,处于由一个生态系统向另一个生态系统转换的相变区 .从竞争指数和盒维数来看 ,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 ,这两项指标都是由小到大迅速递增 ,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情况刚好相反 .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过渡带 岳桦 种群生态学
下载PDF
长白山树线交错带的生物量分配和净生产力 被引量:12
8
作者 邓坤枚 石培礼 杨振林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2-948,共7页
随山地垂直带海拔上升,环境恶化会影响到植物生物量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分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测定了位于长白山北坡海拔1900m树线交错带的两个林分: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岳桦林的生物量分配和净生产力,并与低海拔相似林分进... 随山地垂直带海拔上升,环境恶化会影响到植物生物量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分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测定了位于长白山北坡海拔1900m树线交错带的两个林分: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岳桦林的生物量分配和净生产力,并与低海拔相似林分进行了比较,探讨树线特殊环境下树木的生长反应和生态系统的碳投资策略。树线交错带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都出现急剧降低,冠层树干生物量比例急剧降低,而枝、叶生物量比例有显著增加。而根系比例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在两种林分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树线落叶松混交林出现急剧增加,而树线岳桦林与低海拔岳桦林相比没有显著差别。枝、叶生物量比例增加,特别是叶生物量分配增加有利于在树线恶劣环境的碳吸收和碳平衡,是对树线交错带大风、积雪等恶劣气候的可塑性适应,树木在树线出现多分枝、矮曲生长型。树线地带落叶松混交林和岳桦林的净生产量也出现急剧降低,但根系生产量比例则较低海拔同类林分高,有利于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净生产力 长白落叶松 岳桦 树线交错带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岳桦种群过渡带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邹春静 王晓春 韩士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17-2220,共4页
在长白山北坡 ,由于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垂直分异 ,植被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带谱 .从表观上看 ,各植被带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带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过渡带的位置确定比较困难 .文中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应用分形分析、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和... 在长白山北坡 ,由于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垂直分异 ,植被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带谱 .从表观上看 ,各植被带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带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过渡带的位置确定比较困难 .文中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应用分形分析、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和种间竞争分析对海拔 14 0 0~ 2 2 0 0m的岳桦种群过渡带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岳桦种群在海拔 16 5 0m附近与云冷杉林形成一个森林过渡带 ;在海拔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岳桦 过渡带 位置
下载PDF
长白山林线交错带形状与木本植物向苔原侵展和林线动态的关系 被引量:43
10
作者 石培礼 李文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3-580,共8页
采用样带调查法测定了长白山岳桦林缘形状对入侵苔原木本植物组成和分布、树木生长和死亡的影响 ,阐述了林缘形状形成与生境小气候的关系 ,探讨了不同形状林缘更新格局形成的原因和林线的动态。林缘入侵物种主要由岳桦和东北赤杨组成。... 采用样带调查法测定了长白山岳桦林缘形状对入侵苔原木本植物组成和分布、树木生长和死亡的影响 ,阐述了林缘形状形成与生境小气候的关系 ,探讨了不同形状林缘更新格局形成的原因和林线的动态。林缘入侵物种主要由岳桦和东北赤杨组成。凹型林缘外入侵树木向苔原侵展的距离和茎数 ,以及平均基径、基面积之和及平均高度均明显高于直线型和凸型林缘 ,其中凸型林缘的值最低 ,且随远离林缘降低最为迅速。随远离林缘入侵植株枯梢率增高 ,分枝数增多。凹型林缘外死亡植株具有较宽的径阶和较大径级 ,平均死亡植株数也最多 ,而凸型林缘则最低。凹型林缘死亡植株数的峰值与入侵植株数量的高峰区间吻合 ,密度制约可能是幼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直线型和凸型林缘林缘植株死亡峰位于茎数较少的样带中部和尾部 ,环境的恶劣性可能是植株死亡的主要原因。林缘小地形异质性是产生林缘形状的根本原因 ,林缘形状引起的入侵格局的显著差异是风和积雪等生态因子和生态流在空间上重新组合的结果 ,林缘形状对木本植物向苔原侵展具有强有力的控制作用。长白山岳桦林线尚未达到应有的潜在高度 ,林缘形状引起的“凹凸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岳桦林 林缘形状 更新 苔原带 林线动态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植被带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名录Ⅱ亚高山岳桦林带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铁柱 梁晗 图力古尔 《菌物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
根据2002年和2007—2009年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岳桦林带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长白山亚高山岳桦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10目29科57属114种,包括中国新记录种5种,吉林省新记录种4种。采集地点包括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西坡和南坡的岳桦林带... 根据2002年和2007—2009年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岳桦林带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长白山亚高山岳桦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10目29科57属114种,包括中国新记录种5种,吉林省新记录种4种。采集地点包括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西坡和南坡的岳桦林带。本名录共引证标本180余份,所有标本均为首次被引证,保藏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长白山 亚高山岳桦林带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长白山岳桦体内碳素供应状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永斌 吴栋栋 于大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低温条件常常驱动的碳缺乏导致高海拔处植物生长缓慢,生长季的高寒低温更是限制高海拔地区树木向上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海拔地区的不利环境限制了林木的分布,从而形成各种森林分布的界限,
关键词 岳桦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树木线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采伐林隙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智婷 宋新章 +4 位作者 肖文发 高宝嘉 张慧玲 胡雁林 国立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6,共6页
研究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不同大小采伐林隙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非林隙林分中种子库储量远高于林隙,但多样性比林隙低;不同大小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其中50~100m2大小的林隙内种子库储量最大;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 研究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不同大小采伐林隙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非林隙林分中种子库储量远高于林隙,但多样性比林隙低;不同大小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其中50~100m2大小的林隙内种子库储量最大;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林隙内的种子库储量减少,但多样性有所增加;林隙内不同部位间的种子库储量变化较大,且丰富度大小同个体密度大小的变化不一致;种子库中优势种突出,水曲柳、紫椴、山槐与色木槭4个树种的种子数量占种子总量的74.3%以上;地表凋落物层对种子落入土壤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在林隙形成初期,种子库的组成及数量主要由腐殖质层种子库决定,但随时间的推移枯枝落叶层种子库对整个种子库的贡献越来越大;林隙内土壤种子库同地上更新幼苗相似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采伐林隙 杨桦次生林 更新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的比较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杨丽韫 罗天祥 吴松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5-1199,共5页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 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水平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为对象,对不同演替阶段林地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白桦山杨幼林、成熟林和阔叶红松林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437、2.742和4.114kg·m-2,根系碳贮量分别为1.113、1.323和2.023kg·m-2,土壤碳贮量分别为11.911、11.943和12.587kg·m-2,林地地下碳贮量分别为13.024、13.266和14.610kg·m-2.3块林地中根系氮贮量分别为0.035、0.032和0.039kg·m-2,土壤氮贮量分别为1.207、1.222和0.915kg·m-2,林地地下氮贮量分别为1.243、1.254和0.955kg·m-2.在长白山地区次生林演替和恢复过程中林地地下部分是潜在的碳汇,而土壤氮贮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原始阔叶红松林 白桦山杨次生林 地下生物量 地下碳 氮贮量
下载PDF
立地类型对长白山天然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娜娜 牟长城 +3 位作者 郑瞳 张毅 程家友 曹万亮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8-626,共9页
利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法,对比分析长白山天然白桦林在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与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上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温带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的影... 利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法,对比分析长白山天然白桦林在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与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上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温带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长白山天然白桦林植被碳储量(45.61 87.22 t·hm-2)呈阴坡上、中部与谷地>阳坡上、中部与阴坡下部>阳坡下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50.8%91.2%(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20.4%44.4%(P>0.05);2土壤碳储量(66.71 158.51 t·hm-2)呈阳坡上部、阴坡中部与谷地>阳坡中、下部与阴坡下部>阴坡上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99.3%137.6%(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40.7%67.0%(P>0.05);3生态系统碳储量(139.44 231.12 t·hm-2),呈阴坡中部与谷地>阳坡上部与阴坡下部>阳坡中、下部与阴坡上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35.6%65.7%(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5.8%34.7%(P>0.05);4植被净初级生产力(4.92 11.25 t·hm-2·a-1)和年净固碳量(2.32 5.32 t·hm-2·a-1)均呈阴坡上、中部>阳坡上、下部与阴坡下部及谷地>阳坡中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中、低立地型42.5%128.7%和45.2%129.3%(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10.6%56.3%和14.2%53.4%,但仅阴坡下部提高显著。因此,长白山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均受到立地类型的强烈影响,故对其碳汇功能评价应考虑其立地分异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白桦林 生态系统碳储量 净初级生产力 年固碳量 立地类型
下载PDF
基于GIS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天然白桦林健康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明辉 赵翠薇 +1 位作者 郭志华 刘世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结合样地调查及白桦林生态系统相关数据,基于GIS技术平台,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长白山白河林业局两江林场进行健康评价。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研究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强大优势,运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比传统... 结合样地调查及白桦林生态系统相关数据,基于GIS技术平台,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长白山白河林业局两江林场进行健康评价。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研究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强大优势,运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及其它改进算法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精确度高。评价结果显示:两江整个林场的森林大体处于一般健康状态,占总面积22.43%的白桦林属于非常健康状态,49.93%的白桦林处于一般健康状态,19.06%的白桦林为亚健康状态,而只有8.59%的白桦林是不健康的。其评价结果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多功能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改进BP神经网络 天然白桦林 健康评价 长白山 两江林场
下载PDF
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 被引量:5
17
作者 巢林 刘艳艳 +3 位作者 吴承祯 洪滔 林卓 洪伟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6-1417,共12页
采用径级结构替代年龄结构与建立种群年龄结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纺锤型,龄级—个体数间的关系可用Lognormal函数表征;种... 采用径级结构替代年龄结构与建立种群年龄结构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沼泽交错带白桦—长白落叶松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纺锤型,龄级—个体数间的关系可用Lognormal函数表征;种群动态量化指数V'_(pi)为辽东桤木(9.57%)>白桦(4.02%)>长白落叶松(1.83%),均趋近于0,说明种群处于稳定型向衰退型过渡阶段;白桦、长白落叶松及辽东桤木种群幼龄个体严重不足,白桦和辽东桤木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Odum-B3型,而长白落叶松种群趋于Deevey-I型。白桦、长白落叶松及辽东桤木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后期衰退的特征;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数量受基波影响显著,种群整个生活史阶段未显现小周期波动,种群发展较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2、4和6个龄级后,白桦、长白落叶松和辽东桤木种群老龄个体数均有增加,但由于更新幼苗个体稀少,未来必然呈衰退趋势。森林—沼泽交错带的白桦、长白落叶松及辽东桤木种群对外界环境变化有强烈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人类活动扰动会影响其发育与演变,从而提高了森林—沼泽交错带地区沼泽化的风险。因此,应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沼泽交错带的干扰,加强对这一地区植被群落的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长白落叶松 辽东桤木 种群动态 生命表 生存分析 谱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牛皮杜鹃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的作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包剑利 殷秀琴 李晓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320-3328,共9页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高山常绿小灌木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凋落物网袋法对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42°03'41.23″N,128°03'12.75″E...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高山常绿小灌木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凋落物网袋法对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42°03'41.23″N,128°03'12.75″E,1900 m)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凋落物的分解过程进行了为期1a的野外观测与室内试验研究,采用4、2 mm和0.01 mm三种网孔凋落物袋来控制不同体型的土壤动物的参与,以研究凋落物的分解率、养分动态及土壤动物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4、2 mm和0.01 mm网孔凋落物分解率分别为34.19%、31.22%和25.45%。分解率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性。从总体上来看,网袋内凋落物的总氮含量先增后减;C/N呈下降趋势。对分解起主要作用的优势类群是甲螨亚目和等节跳科。土壤动物总个体数与养分元素的释放关系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对有机碳的释放起到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10月末试验结束,全部土壤动物对牛皮杜鹃凋落物分解质量损失的贡献率为25.57%,中小型土壤动物贡献率(16.88%)>大型土壤动物贡献率(8.69%)。大型土壤动物和中小型土壤动物在牛皮杜鹃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不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牛皮杜鹃凋落物 养分动态 分解作用 岳桦林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丽娜 管清成 +6 位作者 赵忠林 张言 隋振环 隋海鑫 宋彦彦 李英爱 赵慧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探究长白山地区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及修正的Gash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以典型的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和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5—9月的降雨截留观测数据,结合松江源生态站定期观测的气象数据与样地数... 为探究长白山地区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及修正的Gash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以典型的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和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5—9月的降雨截留观测数据,结合松江源生态站定期观测的气象数据与样地数据,分析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规律,同时采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降雨再分配的各个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白桦林与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林外降雨总量分别为217.4和393.6 mm。白桦林的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均高于云冷杉林,林冠截留量低于云冷杉林。两种林型的林外降雨量与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降雨强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利用曲线回归方程分析,二次函数可较好的说明两种林型的穿透雨与林外降雨、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之间的相互关系,幂函数方程较好的解释了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的相互关系。两种林型的林冠截留总量、树干径流、穿透雨的模拟值均高于实测值,相对误差范围在3.81%~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截留 修正的Gash模型 白桦林 云杉 冷杉 混交林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桦树上一种新腐朽病害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俊 戴玉成 闫绿光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0,共2页
本文报道了我国长白山林区桦树上一种新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斜生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该病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成熟桦树上,主要特征是在树干上形成黑色肿瘤,造成心材白色腐朽;受害树极易风折,后期全株死亡。... 本文报道了我国长白山林区桦树上一种新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斜生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该病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成熟桦树上,主要特征是在树干上形成黑色肿瘤,造成心材白色腐朽;受害树极易风折,后期全株死亡。对病原菌的宏观、显微结构及病害的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欧洲的标本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树 斜生纤孔菌 白色腐朽 长白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