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珠凤 李白玉 +3 位作者 李柯叶 黄少玲 费科锋 张蕾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5期5-8,12,共5页
目的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总用时及各时间节点用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急诊科护士护理记录书写... 目的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总用时及各时间节点用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急诊科护士护理记录书写用时、书写错误及缺陷等。结果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能有效缩短DNT(P<0.001),模式应用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明显缩短(P<0.001),书写质量提高。结论通过定位二维码技术可实现流程数据精确抓取,在生成流程时间轴的同时可生成相应护理记录,为卒中流程质量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对高级卒中中心的建立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节点管理 定位二维码 DNT 质量与信息化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采用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威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80-83,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采用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超溶栓时间窗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用药阿加曲班,对照组应用替罗非班...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采用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超溶栓时间窗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用药阿加曲班,对照组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的85.4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PLT、PE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APTT(28.27±2.49)s、PT(11.29±0.86)s、PLT(140.33±16.37)×10^(9)/L、PECAM-1(42.17±6.72)μg/L与对照组的(28.89±3.54)s、(11.25±1.66)s、(144.83±23.44)×10^(9)/L、(41.79±6.77)μg/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超溶栓时间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通过阿加曲班和替罗非班进行治疗都能达到明显的效果,可以实现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善,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溶栓时间窗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双双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抗血小板药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生化指标[血管生成素-1(Ang-1)、P选择素、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及Ang-1、NO、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超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超溶栓时间窗 脑梗死 双联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梅霞 王冬梅 赵岩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0月医院救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溶栓时间窗对患者进行分组,各41例。观察组于发病3 h内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4.5 h进行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0月医院救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溶栓时间窗对患者进行分组,各41例。观察组于发病3 h内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4.5 h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效果、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溶栓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与7 d后,两组NIHSS、MES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NIHSS、MESSS评分比对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 h内与3-4.5 h进行溶栓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较少。但在发病后3 h溶栓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窗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F-stroke软件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5
作者 李秀秀 高洋洋 +2 位作者 马美龄 杨洪华 郭仕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基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的F-stroke软件指导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时间4.5~9.0 h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基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的F-stroke软件指导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时间4.5~9.0 h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成脑CTP检查及F-stroke软件进行后期图像分析,将患者按是否静脉溶栓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续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后24 h无出血转化(HT)]、他汀药物,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对照组口服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药物,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F-stroke软件分析结果[脑血流达峰时间>4 s、>6 s、>8 s、>10 s的低灌注区体积(V_(Tmax>4 s)、V_(Tmax>6 s)、V_(Tmax>8 s)、V_(Tmax>10 s))、脑血流量<30%的体积(V_(CBF<30%))、不匹配体积];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远期预后及卒中后24~36 h的HT发生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F-stroke软件分析结果中的V_(Tmax>4 s)(157.43±137.18)ml大于对照组的(107.56±107.2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卒中后7 d NIHSS评分(4.04±5.18)分低于基线NIHSS评分(6.00±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后90 d mRS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NIHSS评分、卒中后7 d 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卒中后90 d 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预后良好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后24~36 h的H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m RS评分是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得到模型公式:ln(p/1-p)=7.840-2.111×入院时mRS评分(其中p代表预后良好的几率,1-p代表预后不良的几率)。结论通过基于脑CTP的F-stroke软件的筛选,适当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4.5~9.0 h)的溶栓治疗是安全的,也可能是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F-stroke软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超时间窗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超时间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6
作者 高洋洋 徐淑娟 郭仕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8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发病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下超时间窗应用小剂量或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发病... 目的探讨发病4.5~9.0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经多模式CT筛选下超时间窗应用小剂量或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发病时间在4.5~9.0 h的104例AIS患者。均完善一站式多模式CT检查,采用F-stroke软件处理分析脑CT灌注成像,存在核心/灌注不匹配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按照采用剂量大小分为小剂量组(0.6 mg/kg体质量,n=53)与标准剂量组(0.9 mg/kg体质量,n=54)。通过对比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临床有效性,通过比较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率、泌尿道出血率、消化道出血率、病死率评估临床安全性。结果小剂量组预后良好率为58.49%(31/53),标准剂量组预后良好率为59.26%(3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栓后7 d NIHSS评分低于基线NIHSS评分,溶栓后90 d mRS评分低于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栓后7 d NIHSS评分、溶栓后90 d 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24 h HT发生率、24 h SICH发生率、泌尿道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90 d病死率分别为1.89%(1/53)、1.89%(1/53)、3.77%(2/53)、1.89%(1/53)、1.89%(1/53),标准剂量组分别为9.26%(5/54)、7.41%(4/54)、1.85%(1/54)、5.56%(3/54)、1.85%(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CT筛选指导下发病在4.5~9.0 h的AIS患者超时间窗应用小剂量和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小剂量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CT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超时间窗 小剂量 标准剂量 疗效
下载PDF
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甄宏岳 欧俊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DNT时间分组,其中DNT 0~59 min的61例为早期组,DNT≥60 min的82例为晚期组。比较2组治疗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及随访90 d不良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6 h、24 h、7 d,早期组的APACHEⅡ评分为(33.95±4.52)分、(22.37±4.01)分、(12.15±2.73)分,NIHSS评分为(22.98±4.22)分、(16.47±2.61)分、(10.69±2.18)分,晚期组的APACHEⅡ评分为(37.43±5.37)分、(26.85±5.26)分、(17.06±2.96)分,NIHSS评分为(28.53±5.27)分、(20.05±3.46)分、(14.55±4.37)分,2组治疗后的APACHEⅡ、NIHSS评分均下降,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whole blood high shear reduction viscosity,HRV)、全血低切还原黏度(whole blood low shear reduced viscosity,LR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分别为(3.06±0.81)mPa·s、(7.05±1.01)mPa·s、(1.07±0.21)mPa·s、(2.33±0.53)g/L,晚期组的HRV、LRV、PV、Fib水平为(4.21±1.04)mPa·s、(10.14±1.32)mPa·s、(1.53±0.32)mPa·s、(4.11±0.88)g/L,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晚期组的86.59%,随访90 d脑出血、再发卒中发生率为0、1.64%,低于晚期组的7.32%、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NT可显著减轻患者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随访不良预后发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液流变学 预后
下载PDF
程序化急诊急救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李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535-1536,F0003,共3页
急性脑梗死(ACI)是近年来中老年患者常发疾病,具有发病人数多、发病急、危害大、致残率高的特点,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ACI患者的静脉溶栓时间窗给临床急诊急救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急诊急救的速度与... 急性脑梗死(ACI)是近年来中老年患者常发疾病,具有发病人数多、发病急、危害大、致残率高的特点,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ACI患者的静脉溶栓时间窗给临床急诊急救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急诊急救的速度与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生命状况及预后状况,优化ACI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势在必行。文章首先概述了ACI的发病现状,分析了ACI的急诊急救要求,总结了ACI急诊急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程序化急诊急救在ACI患者中的应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急诊急救 ACI 医患沟通 一体化 静脉溶栓时间窗
下载PDF
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卢鸿 代津津 韩桃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动脉...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行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长于对照组,TT短于对照组,Fg、hs-CRP、Ox-LDL、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凝血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及脂蛋白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时间窗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率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10
作者 陈思文 党肖萍 +1 位作者 张龙飞 雷华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62-1867,共6页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超出治疗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超出治疗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52.23±9.06)岁,病程(37.65±18.77)h;梗死部位:基底节16例、小脑13例、脑干12例;采用胞磷胆碱钠胶囊(每天3次,每次1~2粒,治疗14 d)联合替罗非班[滴注起始30 min内,速率为0.4μg/(kg·min),之后调节为0.1μg/(kg·min),持续泵入48 h]。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0.68±9.76)岁,病程(38.46±19.20)h;梗死部位:基底节14例、小脑12例、脑干14例;仅采用替罗非班(同观察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的脑血流指标[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脉动指数(PI)]、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5);观察组Vp、Vm、PI分别为(73.11±8.22)cm/s、(35.08±3.53)cm/s、(0.71±0.12),对照组分别为(64.35±7.19)cm/s、(32.35±2.97)cm/s、(0.88±0.13),观察组Vp、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t=5.100、3.762、6.118,均P<0.05);观察组PCT、PLT、MPV分别为(0.35±0.08)%、(255.08±38.53)×10^(9)·L^(-1)、(8.71±0.92)fl,对照组分别为(0.29±0.06)%、(225.35±35.97)×10^(9)·L^(-1)、(10.88±1.03)fl,观察组PCT、PLT高于对照组,MPV低于对照组(t=3.811、3.588、10.006,均P<0.05);观察组NIHSS、FIM评分分别为(3.58±1.17)分、(108.11±15.80)分,对照组分别为(4.36±1.21)分、(93.58±13.33)分,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t=2.950、4.468,均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溶栓时间窗 胞磷胆碱钠胶囊 替罗非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利利 王盈 郝晓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在北京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年9月至11月...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在北京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年9月至11月不断优化护理方案;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AIS患者11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预检分诊——急诊内科医生接诊时间、接诊评估——CT完成时间、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静脉溶栓前及溶栓后24小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治疗前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预检分诊——急诊内科医生接诊时间为4.0(3.0,6.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6.0(5.0,8.0)分钟;试验组接诊评估——CT完成时间为22.0(16.0,37.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36.0(30.0,45.0)分钟;试验组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为33.0(26.5,50.0)分钟,低于对照组58.0(42.0,73.0)分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后组内、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时间,提高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合格率及溶栓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门——针时间
下载PD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extended time window 被引量:5
12
作者 Xue Jia Wen Wang +1 位作者 Bo Wu Xin S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2期2666-2674,共9页
Background: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reat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However,its effects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among AIS patients with unclear stroke symptoms or with stroke onset fo... Background: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reat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However,its effects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among AIS patients with unclear stroke symptoms or with stroke onset for>4.5 h.Methods:We searched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and Google Scholar databases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compared IVT(IVT group)and placebo or usual care(control group[CG])in AIS patients with disease onset for>4.5 h.The outcomes of interest included the favorable functional outcome(defined as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scores 0–1)at 90 days,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defined as mRS scores 0–2)at 90 days,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and death at 90 days.We assessed the risk of bias using the Cochrane tool.Pre-specified subgroup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age(70 years or>70 year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0 or>10)and time window(4.5–9.0 h or>9.0 h).Results:Four trials involving 848 patients were eligible.The risk of bias of included trials was low.Patients in the IVT group were more likely to achieve favorable functional outcomes(45.8%vs.36.7%;OR 1.48,95%CI 1.12–1.96)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63.8%vs.55.7%;OR 1.43,95%CI 1.08–1.90)at 90 days,but had higher risk of sICH(3.0%vs.0.5%;OR 5.28,95%CI 1.35–20.68)at 90 days than those in the CG.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ath at 90 days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7.0%vs.4.1%;OR 1.80;95%CI 0.97–3.34).Conclusions:Use of IVT in patients with extended time window may improve their functional outcomes at 90 days,although IVT may induce increased risk of sICH.Care of these patients should well balanc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harms of I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cute ischemic stroke time window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晓辉 陈南星 +3 位作者 刘唐轶赫 肖莉萍 贾贤杰 于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34-1536,1540,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超过溶栓时间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抗栓治疗,轻型卒中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 d后改为阿司...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超过溶栓时间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抗栓治疗,轻型卒中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继续治疗,非轻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mRS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1个月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阿加曲班 溶栓时间窗 预后
下载PDF
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鑫 李鑫 +3 位作者 梁小清 吴学良 方金萍 陈镇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予以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24 h,在替罗非班治疗结束前4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两组治疗前、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的例数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影响下,两组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56,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治疗前两组mRS≤2分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mRS≤2分的例数均多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治疗组mRS≤2分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8 h的FI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的PT、APT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序贯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增加症状性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超溶栓时间窗
下载PDF
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急性脑卒中病人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静 赵曙光 +4 位作者 黄箫琪 张笑 付慧青 胡凤英 王艳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急性脑卒中病人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69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观察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静脉溶... 目的:探讨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模式在急性脑卒中病人急诊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69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观察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75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接受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两组病人均干预整个住院期。比较两组病人CT检查完成时间及溶栓前等待时间,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干预前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CT检查完成时间及溶栓前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和出院时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BI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实施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可以降低病人溶栓前检查时间及溶栓前的等待时间,有助于其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节点 急救护理 急诊
下载PDF
时间目标管理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志芳 林美苏 +2 位作者 徐娜 蓝秀梅 王跃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6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时间目标管理方案对缩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进入卒中绿色通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时间目标管理方案对缩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进入卒中绿色通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2月)与试验组(2021年1月—2022年6月),各40例。两组分别进行常规管理、时间目标管理。比较两组开通静脉通道时间、CT完成时间、到达医院门口就诊至静脉溶栓的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静脉溶栓有效率、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开通静脉通道时间、CT完成时间、溶栓DNT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溶栓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时间目标管理方案,能够缩短溶栓治疗时间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窗 时间目标管理 溶栓DNT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静脉溶栓时间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飞 华卫东 +2 位作者 郭娟 李国锋 陈秀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中神经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66例ACI合并MS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10例,...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中神经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66例ACI合并MS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10例,根据患者发病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将患者分成3 h组(发病至接受溶栓时间为3 h内,n=146)和3~4.5 h组(发病至接受溶栓时间为3~4.5 h,n=120)。观察并分析各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参数。结果治疗后颅内出血发生率3 h组(1.37%)低于3~4.5 h组(10.00%)(χ^(2)=9.838,P=0.002);3 h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5%)高于3~4.5 h组(81.67%)(χ^(2)=8.208,P=0.004)。治疗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3 h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3~4.5 h组(P均<0.01);治疗后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3 h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3~4.5 h组(P均<0.01);治疗后3 h组患者TNF-α、IL-6和CRP水平均低于3~4.5 h组(P均<0.01);治疗后3 h组患者血清SOD和GSH-Px均高于3~4.5 h组,MDA低于3~4.5 h组(P均<0.01)。治疗后3 h组患者S100B蛋白和NSE低于3~4.5 h组、BDNF高于3~4.5 h组(P均<0.01)。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恶心、头痛、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ACI合并MS患者发病3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炎性反应,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并与改善NSE、S100B和BDNF等神经损伤血清标记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代谢综合征 静脉溶栓 安全时间窗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清元 王骞 金小庆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接受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对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接受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对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rt-PA静脉溶栓治疗,另外根据观察组患者发病时间划分观察Ⅰ组(发病0~3 h,45例)与观察Ⅱ组(发病3~4.5 h,45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检测对比观察Ⅰ、Ⅱ组患者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对照组与观察Ⅰ、Ⅱ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0,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Ⅰ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观察Ⅱ组,Barthel评分高于观察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同时发病0~3 h内的溶栓效果更佳,对调节患者血流动力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窗 RT-PA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HFMEA模式在优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玉婷 甄文 +1 位作者 李家欣 霍佳佳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190-1198,共9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模式在优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2020年4月至...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模式在优化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救治的AIS患者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采取急诊AIS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HFMEA模式下的优化护理,比较2组入院-完成各环节用时、溶栓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并比较随访6个月后预后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完成各环节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60 min达标率、血管再通率及溶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24 h和7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36%和84.44%,P<0.05)。结论: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能有效缩短首发AIS患者静脉溶栓各环节用时,提升整体溶栓效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脑卒中 静脉溶栓 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时间
下载PDF
DWI-FLAIR不匹配指导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明发病时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程国辉 覃伟辉 +3 位作者 吴桂洪 梁玉婵 邓永杰 黄传芝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指导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6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经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DWI-FLAIR不匹配指导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6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经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将其分为发病时间不明组与发病时间明确组,每组30例。均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后出血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rt-PA溶栓治疗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中同治疗发病时间明确的患者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FLAIR不匹配 发病时间不明 急性脑缺血性脑卒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