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交融与互鉴——柏孜克里克第20窟僧人供养像研究
- 1
-
-
作者
张世奇
-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丝路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回鹘佛教石窟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3EA208)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项目编号:20VJXT0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柏孜克里克第20窟是高昌回鹘早期王室贵族的功德窟,窟内有宗教和世俗两类壁画,世俗类亦可分两类,即王室成员和僧人。窟内所绘的胡汉僧人则是吐火罗佛教和汉地佛教在高昌回鹘流行的见证,也是高昌回鹘统治者对佛教崇拜的体现。从窟内种种现象来看,20窟修造时,胡僧地位高于汉僧,这或许与有部僧团的东进和高昌回鹘统治者对原始佛教的推崇有关。20窟胡汉僧人为区别派属身份,身着各自派别袈裟,无论是汉僧袈裟上的紫色、田相格,还是胡僧袈裟上的黄色、覆肩袒右式等元素,无不透露着文化交流的影子。胡汉僧人着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袈裟且同处一窟,不仅反映回鹘人对待不同文化时所持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收的文化态度,而且也是不同民族在高昌回鹘社会中相互融合的缩影。
-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第20窟
僧人供养像
袈裟
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
Keywords
bezeklik cave 20
Donors'Portraits of Monks
Kasaya
Cultural Exchange
National Integration
-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