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的近代意识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洪举 魏文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4,共6页
《右台仙馆笔记》在晚清文言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身处新旧交替时代,家乡浙江又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该书作者俞樾深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一近代思想在《右台仙馆笔记》中有着充分的反映。文章从危机意识、重视... 《右台仙馆笔记》在晚清文言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身处新旧交替时代,家乡浙江又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该书作者俞樾深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一近代思想在《右台仙馆笔记》中有着充分的反映。文章从危机意识、重视小说实用功能和较为进步的妇女价值观等方面,阐释了《右台仙馆笔记》所体现出来的近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 近代意识
下载PDF
《官针》针法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司晓华 吴中朝 赵永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35-338,共4页
通过研究《官针》针法在现代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中的现状及其在《官针》中的界定和应用范围,分析实际临床应用时,不同针法之间的共性和细微的差别,从而总结出临床使用《官针》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时应当遵守的原则和细节,为提高... 通过研究《官针》针法在现代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中的现状及其在《官针》中的界定和应用范围,分析实际临床应用时,不同针法之间的共性和细微的差别,从而总结出临床使用《官针》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时应当遵守的原则和细节,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灵枢·官针》 针法 痹证
下载PDF
试析刘濞所谓燕王“抟胡众入萧关”说——兼论汉初赵国与匈奴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超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10,2,共6页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赵及匈奴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吴王刘濞在"敬问"诸侯书中,刻意强调"燕王、赵王故与胡王有约",并为无意反汉的燕王刘嘉杜撰出"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的进军路线,希冀通过燕、赵将匈奴卷入七国之乱中。然而,不论战国时燕还是汉初卢绾之燕,即使与匈奴连兵,也只是"往来苦上谷以东",并没有波及代地以西地区,更遑论远在今甘肃固原东北的萧关。自文帝后七年匈奴入侵上郡与云中后,汉廷缘边严密布防,应是匈奴不愿"与赵合谋入汉",卷入汉廷内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汉廷则汲取七国之乱的教训,诸侯国不再领有北边郡,其后诸侯国虽偶有"叛逆"与"不轨",却再无联合匈奴为害北边郡之"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赵国 赵王刘遂 燕王刘嘉 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 匈奴 萧关
下载PDF
“彼观其意”之“彼”新解
4
作者 陈云龙 李伊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60-63,共4页
对司马迁《报任安书》“彼观其意”之“彼” ,几家主要注释都把它作代词看待 ,在所代内容上有分歧 ,有的认为代“李陵” ,有的认为代作者 ,有的认为代“匈奴” ;在断句上意见也不相同 ,这些观点均有不足之处。在对这些观点分析的基础上 ... 对司马迁《报任安书》“彼观其意”之“彼” ,几家主要注释都把它作代词看待 ,在所代内容上有分歧 ,有的认为代“李陵” ,有的认为代作者 ,有的认为代“匈奴” ;在断句上意见也不相同 ,这些观点均有不足之处。在对这些观点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彼”通“夫” ,是句首语气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观其意 词义分析 《报任安书》
下载PDF
古文字零札
5
作者 李鹏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7-48,共2页
文章运用古文字考释成果对"幣文"和"璽文"进行重释,并结合传世文献对战国时代的"扞關"一地予以分析。
关键词 四幣當釿 扞關
下载PDF
孟浩然交游补笺
6
作者 王辉斌 《襄樊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1-84,共4页
孟浩然集中所涉及交游人物约 2 0 0人左右。对其中部分以行第、职官代人名的交游人物进行了重点考察 ,弄清楚了他们的大致生平概况 ,以及其与孟浩然的交往史等 ,有助于对孟浩然其人其作的研究与认识。
关键词 孟浩然 交游 辛之谔 guan 李皓 张毖 崔国辅 陶翰 考证 交往史 文学研究 唐代 诗人 生平
下载PDF
玉阶良史笔,金马掞天才——论上官仪的诗歌理论及其贡献
7
作者 李晓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70-73,78,共5页
唐初诗人上官仪的创作实绩使他成为唐诗律化的先驱,他的诗歌理论专著《笔札华梁》也沾溉后世。根据现有文献可知,上官仪《笔札华梁》约当唐元和(806)之前流传到日本,并为弘法大师空海所引用。《笔札华梁》内容有"八阶"、"... 唐初诗人上官仪的创作实绩使他成为唐诗律化的先驱,他的诗歌理论专著《笔札华梁》也沾溉后世。根据现有文献可知,上官仪《笔札华梁》约当唐元和(806)之前流传到日本,并为弘法大师空海所引用。《笔札华梁》内容有"八阶"、"六志"、"属对"、"七种言句例"、"文病"、"第四病"、"论对属"等,上承齐、梁以来探求音律的遗风,下开元兢、崔融等人的理论,在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官仪 诗歌理论 笔孔华梁 沾溉
下载PDF
公务员占人口的适当比例问题刍议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光磊 李利平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72,共7页
中国的"官民比"是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官员"越少越好"的呼声一直很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一个国家,作为测度政府规模最为直观的指标,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多少为宜,是越少越好,还是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理想规模,也即... 中国的"官民比"是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官员"越少越好"的呼声一直很高。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一个国家,作为测度政府规模最为直观的指标,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多少为宜,是越少越好,还是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理想规模,也即是否可以提供一个确定政府人员编制的底线标准。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不存在着一条"最佳线",但一般不宜低于1%。中国目前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维持在接近1%的水平上,基本符合公务员规模配置的一般规律。本文认为,中国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公务员的总量,而是其内部存在着的某些结构性和功能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规模 “官民比” 公务员 服务型政府
原文传递
中上古動詞“關/閉”替換中賓語特徵分析
9
作者 李強 周俊勛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68-78,共11页
在隋前,'閉'仍然是'使開著的物體合攏'這個語義場中的主要成員,'關'還不具備替換'閉'的能力。'閉'還較強地依賴於典型結構,'關'根本離不開結構的幫助;典型結構中賓語的體現形式方面,&#... 在隋前,'閉'仍然是'使開著的物體合攏'這個語義場中的主要成員,'關'還不具備替換'閉'的能力。'閉'還較強地依賴於典型結構,'關'根本離不開結構的幫助;典型結構中賓語的體現形式方面,'閉'、'關'的名詞賓語的使用都遠遠高於代詞賓語和零形式賓語,尤其是'關'還沒有零形式賓語,這表明'關'還未能佔領更多的語境;在'閉'、'關'賓語的個體性方面,東漢後,'閉'越來越依賴賓語的指稱性標記,'關'一直依賴于賓語的指稱性標記;觀察'閉'、'關'賓語的受影響性特征,'閉'的賓語全部受影響性的比率一直非常強勢,而'關'的賓語的受影響性還比較隨機,不具有參考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換 賓語 及物性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审美经验中的嗅觉功能
10
作者 盛颖涵 《中国美学》 2022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相较于视觉和听觉,嗅觉在西方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中国古代的审美经验却揭示出嗅觉的独特功能。就一般经验而言,嗅觉涉及心理、情感、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在审美领域中,嗅觉可以与其他感觉一起合作参与审美活动,也能单纯以... 相较于视觉和听觉,嗅觉在西方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但中国古代的审美经验却揭示出嗅觉的独特功能。就一般经验而言,嗅觉涉及心理、情感、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在审美领域中,嗅觉可以与其他感觉一起合作参与审美活动,也能单纯以气味为对象构成独立的审美经验。与其他知觉经验不同,嗅觉在距离上更具灵活性,既使主体与对象产生具身化的直接接触,又能在二者间开辟出流动的审美空间。嗅觉以主动性开启并贯穿整个审美活动,敏锐地捕捉气味变化,充分调动情感与想象,从而呈现丰富复杂的时空结构。在沟通感性愉悦与精神感悟的同时,揭示主体与对象通过呼吸与气味构成的生命连接,抵达对象的存在深处,并形成了鼻观这种以直觉的洞察力为内核的审美鉴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嗅觉 鼻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