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i_2MoO_6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被引量:
16
1
作者
满毅
宗瑞隆
朱永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71-1676,共6页
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Bi_2MoO_6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光电流响应谱、光电转换量子效率(IPCE)等技术研究了Bi_2MoO_6薄膜的制备工艺、形貌、...
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Bi_2MoO_6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光电流响应谱、光电转换量子效率(IPCE)等技术研究了Bi_2MoO_6薄膜的制备工艺、形貌、结构与薄膜光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500℃、1h焙烧后的Bi_2MoO_6薄膜为γ- Bi_2MoO_6晶相,沿(131)晶面方向生长,薄膜厚度约为69 nm.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Bi_2MoO_6薄膜的平均颗粒度增大,并且在525℃焙烧出现β-Bi_2MoO_6和γ'-Bi_2MoO_6晶相.Bi_2MoO_6薄膜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产生光电流,优化条件下的Bi_2MoO_6薄膜在400 nm的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可以达到2.14%.薄膜的光电响应和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受薄膜形貌及结晶状态影响,可以通过控制薄膜的制备条件来提高薄膜的光电转换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moo6薄膜
非晶态配合物
光电化学
可见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_2MoO_6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娟娟
窦远明
+3 位作者
李静
张宝锋
张彦平
赵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8-744,共7页
本文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法及浸渍提拉法在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Bi2MoO6薄膜电极,采用此电极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进行了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电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导电...
本文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法及浸渍提拉法在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Bi2MoO6薄膜电极,采用此电极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进行了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电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导电玻璃基底上充分而平均地覆盖着黄色的纳米Bi2MoO6颗粒,形成了γ-Bi2MoO6相.在Bi2MoO6电极处理络合态氰化物Cu(CN)2-3实验中,总氰化物的去除率和Cu的回收率大致是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剩余总氰化物和Cu的含量分别为30%和35%.破络合后的Cu2+一部分以Cu(Ⅱ)形式沉积在阳极上,一部分转化为Cu单质沉积在阴极上.在Bi2MoO6电极处理自由态氰化物NaCN实验中,总氰化物的去除率大致也是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剩余总氰化物含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moo6薄膜
电极
光电催化氧化
氰化物
原文传递
题名
Bi_2MoO_6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被引量:
16
1
作者
满毅
宗瑞隆
朱永法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系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71-167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33010
20571047)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Bi_2MoO_6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光电流响应谱、光电转换量子效率(IPCE)等技术研究了Bi_2MoO_6薄膜的制备工艺、形貌、结构与薄膜光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500℃、1h焙烧后的Bi_2MoO_6薄膜为γ- Bi_2MoO_6晶相,沿(131)晶面方向生长,薄膜厚度约为69 nm.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Bi_2MoO_6薄膜的平均颗粒度增大,并且在525℃焙烧出现β-Bi_2MoO_6和γ'-Bi_2MoO_6晶相.Bi_2MoO_6薄膜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产生光电流,优化条件下的Bi_2MoO_6薄膜在400 nm的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可以达到2.14%.薄膜的光电响应和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受薄膜形貌及结晶状态影响,可以通过控制薄膜的制备条件来提高薄膜的光电转换量子效率.
关键词
bi2moo6薄膜
非晶态配合物
光电化学
可见光
Keywords
bi
2
moo
6
films
Amorphous complex precursor
Photoelectrochemistry
Visible light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_2MoO_6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娟娟
窦远明
李静
张宝锋
张彦平
赵旭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8-7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No.21377148
51222802)~~
文摘
本文采用非晶态配合物法及浸渍提拉法在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Bi2MoO6薄膜电极,采用此电极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进行了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电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导电玻璃基底上充分而平均地覆盖着黄色的纳米Bi2MoO6颗粒,形成了γ-Bi2MoO6相.在Bi2MoO6电极处理络合态氰化物Cu(CN)2-3实验中,总氰化物的去除率和Cu的回收率大致是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剩余总氰化物和Cu的含量分别为30%和35%.破络合后的Cu2+一部分以Cu(Ⅱ)形式沉积在阳极上,一部分转化为Cu单质沉积在阴极上.在Bi2MoO6电极处理自由态氰化物NaCN实验中,总氰化物的去除率大致也是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压为2.0 V,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剩余总氰化物含量为5%.
关键词
bi2moo6薄膜
电极
光电催化氧化
氰化物
Keywords
bi
2
moo
6
film electrode
photo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cyanide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i_2MoO_6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满毅
宗瑞隆
朱永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Bi_2MoO_6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
张娟娟
窦远明
李静
张宝锋
张彦平
赵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