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_(2)S_(3)/CdSe共修饰TiO_(2)纳米管膜的构建及其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霞 官自超 +3 位作者 时海燕 金飘 刘国坤 杜荣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1-872,共12页
为获得良好光电化学性能的TiO_(2)半导体复合膜,采用Bi_(2)S_(3)和CdSe对TiO_(2)纳米管膜进行共修饰。以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先制备TiO_(2)纳米管膜,再通过恒电流电沉积和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在纳米管表面依次沉积CdSe和Bi_(2)S_(3),构建... 为获得良好光电化学性能的TiO_(2)半导体复合膜,采用Bi_(2)S_(3)和CdSe对TiO_(2)纳米管膜进行共修饰。以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先制备TiO_(2)纳米管膜,再通过恒电流电沉积和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在纳米管表面依次沉积CdSe和Bi_(2)S_(3),构建了具有级联能带结构的Bi_(2)S_(3)/CdSe共修饰的TiO_(2)纳米管复合膜。结果表明,Bi_(2)S_(3)/CdSe/TiO_(2)纳米管复合膜对可见光吸收显著增强,光电化学性能大幅度提高。白光照射下,复合膜的光电流密度为670μA·cm^(-2),达到了纯TiO_(2)纳米管膜的17.6倍。Bi_(2)S_(3)/CdSe/TiO_(2)复合膜作为光阳极可使0.5 mol·L^(-1) NaCl溶液中的403不锈钢的电位相对于腐蚀电位下降690 mV,显示出良好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管 bi_(2)s_(3) cdsE 光电化学阴极保护 不锈钢
下载PDF
CdS纳米颗粒修饰黑色Ti^(3+)/TiO_(2)纳米管用于高效光催化制氢研究
2
作者 汤振国 张楠 +2 位作者 刘晓燕 王开鹰 余志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08,114,共6页
使用高效分级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是解决目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在这项工作中,通过阳极氧化法和NaBH 4氢化还原TiO_(2)纳米管阵列以及溶热法设计并制备立方稳态闪锌矿CdS NPs修饰于黑色Ti^(3+... 使用高效分级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是解决目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在这项工作中,通过阳极氧化法和NaBH 4氢化还原TiO_(2)纳米管阵列以及溶热法设计并制备立方稳态闪锌矿CdS NPs修饰于黑色Ti^(3+)/TiO_(2)纳米管的三元复合光催化剂。从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确认CdS NPs在Ti^(3+)/TiO_(2)纳米管中的负载情况。样品BTC-1∶1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氢气生成率为2.77mmol/(g·h),明显高于B-TiO_(2)和CdS,分别约13倍和3.6倍)。构建异质结可以拓宽可见光的响应范围,也可以分离电子-空穴对,同时保留较高的电子-空穴氧化还原电位用于光催化反应。该研究为制备高效光解水产氢材料提供了合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tio_(2)纳米管阵列 Ti^(3%PLUs%) 缺陷 cds纳米颗粒 异质结 光催化制氢
下载PDF
TiO_(2)/Bi_(4)Ti_(3)O_(12)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雯娜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36-840,共5页
合成了钛酸铋/二氧化钛(TiO_(2)/BTO)复合纳米棒阵列,并研究了其光电催化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O_(2)纳米棒阵列,采用凝胶-溶胶法在TiO_(2)纳米棒阵列表面复合Bi_(4)Ti_(3)O_(12)(BTO)薄膜获得TiO_(2)/BTO复合纳米棒阵列。结果表明,T... 合成了钛酸铋/二氧化钛(TiO_(2)/BTO)复合纳米棒阵列,并研究了其光电催化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O_(2)纳米棒阵列,采用凝胶-溶胶法在TiO_(2)纳米棒阵列表面复合Bi_(4)Ti_(3)O_(12)(BTO)薄膜获得TiO_(2)/BTO复合纳米棒阵列。结果表明,TiO_(2)/BTO复合纳米棒阵列形貌均一、结晶良好。光电催化测试表明,由于BTO对可见光吸收的增加以及与TiO_(2)间形成的半导体异质结,TiO_(2)/BTO复合纳米棒阵列的光电化学性能均高于纯的TiO_(2)纳米棒阵列,最优TiO_(2)/BTO复合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达0.6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铋 二氧化钛 纳米棒阵列 光电催化
下载PDF
WO_(3)/Bi_(2)S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体中四溴双酚A的研究
4
作者 徐彬 李敏杰 +1 位作者 张碧红 郭良宏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70-479,共10页
目的:研究WO_(3)/Bi_(2)S_(3)异质结光催化剂在低光照强度下(100 W)对水体中四溴双酚A(TBBPA)的降解性能。方法: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WO_(3)/Bi_(2)S_(3)异质结光催化剂;采用SEM、TEM、XRD、XPS等方法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 目的:研究WO_(3)/Bi_(2)S_(3)异质结光催化剂在低光照强度下(100 W)对水体中四溴双酚A(TBBPA)的降解性能。方法: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WO_(3)/Bi_(2)S_(3)异质结光催化剂;采用SEM、TEM、XRD、XPS等方法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探究WO_(3)/Bi_(2)S_(3)在低光照强度下对TBBPA的降解效率。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自旋光谱解析WO_(3)/Bi_(2)S_(3)光催化体系对TBBPA降解机制。结果:在100 W光照强度下,摩尔比为1∶6的WO_(3)/Bi_(2)S_(3)光催化剂在用量为60 mg以及pH为8时具有最佳的降解效率,在150 min内对5.4 mg/L TBBPA的降解率约为76.3%。此外,TBBPA的降解主要通过空穴氧化实现。结论:WO_(3)/Bi_(2)S_(3)异质结光催化剂可在低光照强度下有效降解水体中的TBB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光催化 降解 三氧化钨 硫化铋 异质结
下载PDF
Bi_(2)S_(3)/K-C_(3)N_(4)纳米棒复合材料对甲醛的光降解
5
作者 闫刚 胡维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23-1226,共4页
通过控制复合物中Bi_(2)S_(3)与K-C_(3)N_(4)的比例,制备了不同负载比的Bi_(2)S_(3)/K-C_(3)N_(4)复合物。采用XRD、TEM、SEM和UV-Vis-DRS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晶相、形貌进行表征,并以甲醛为降解对象,评价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可... 通过控制复合物中Bi_(2)S_(3)与K-C_(3)N_(4)的比例,制备了不同负载比的Bi_(2)S_(3)/K-C_(3)N_(4)复合物。采用XRD、TEM、SEM和UV-Vis-DRS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晶相、形貌进行表征,并以甲醛为降解对象,评价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Bi_(2)S_(3)/K-C_(3)N_(4)-0.07复合光催化剂在60 min内对甲醛气体的降解率达到了78%,远高于纯Bi_(2)S_(3)和K-C_(3)N_(4)。对复合物的形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进一步阐明了光催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_(3) K-C3N4 甲醛 光催化
下载PDF
光电材料Bi_(2)S_(3)/MWCNT-COOH的制备与表征
6
作者 王劲苗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光电材料Bi_(2)S_(3)纳米棒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通过将Bi_(2)S_(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结合,探究了不同比例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与硫化铋掺杂之后的光电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Bi_(2)S_(3)纳米棒...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光电材料Bi_(2)S_(3)纳米棒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通过将Bi_(2)S_(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结合,探究了不同比例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与硫化铋掺杂之后的光电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Bi_(2)S_(3)纳米棒以及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XRD)、UV-Vis、CV对其进行了表征。PEC测量结果表明,Bi_(2)S_(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结合使光电性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_(3) MWCNT-COOH 光稳定性
下载PDF
Bi_(2)S_(3)/g-C_(3)N_(4)复合异质结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7
作者 丁浩源 肖龙飞 +1 位作者 林琳 陈义军 《应用技术学报》 2024年第3期259-265,共7页
g-C_(3)N_(4)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颇具催化应用前景。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2)S_(3)/g-C_(3)N_(4)异质结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FS等手段对样品的组成、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g-C_(3)N_(4)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颇具催化应用前景。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2)S_(3)/g-C_(3)N_(4)异质结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FS等手段对样品的组成、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模拟了可见光条件下,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时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异质结结构显著提高了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光照3 h时,Bi_(2)S_(3)/g-C_(3)N_(4)复合材料(Bi_(2)S_(3)质量分数达到50%)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97.4%,远超Bi_(2)S_(3)的8.9%与g-C_(3)N_(4)的38.6%。对Bi_(2)S_(3)/g-C_(3)N_(4)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Bi_(2)S_(3)的加入拓宽了g-C_(3)N_(4)的光吸收范围,与g-C_(3)N_(4)的异质结结构使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寿命,进而提高了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剂 水热 石墨相氮化碳 bi_(2)s_(3) 甲基橙 降解
下载PDF
CdS/Fe_(2)S_(3)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芬顿催化降解环丙沙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在卿 倪晓玺 +5 位作者 孙亚鑫 孙智慧 李成林 沈世高 刘菲 徐东彦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15-17,共3页
以硝酸铁、乙酸镉和硫化钠为原料,在室温下制备了不同Cd/Fe物质的量比的CdS/Fe_(2)S_(3)光芬顿催化剂。以环丙沙星作为目标有机污染物,在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Cd/Fe物质的量比、初始pH值以及催化剂投加量对有机物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硝酸铁、乙酸镉和硫化钠为原料,在室温下制备了不同Cd/Fe物质的量比的CdS/Fe_(2)S_(3)光芬顿催化剂。以环丙沙星作为目标有机污染物,在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Cd/Fe物质的量比、初始pH值以及催化剂投加量对有机物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Fe物质的量比为8∶2、初始pH值为7、催化剂投加量为0.25 g/L的反应条件下,环丙沙星的降解率在60 min内可以达到95%。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在降解过程中,体系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是主要的活性物种,光生空穴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Fe_(2)s_(3) 光芬顿 环丙沙星 降解
下载PDF
基于WO_(3)/Ag和TiO_(2)/NiO/CdS复合电极的高性能电光双方式调控变色器件 被引量:1
9
作者 柳春蕾 杨继凯 +2 位作者 刘昱麟 李思远 刘昊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 电致变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智能窗领域,但电致变色过程仍需施加外部电压才能完成,而将电致变色器件与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的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则不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智能变色调控.性能优异的变色阴极和光阳极对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水热法结合电沉积法制备了WO_(3)/Ag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水热法、电沉积法结合连续离子层沉积法制备了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光电转换性能.将WO_(3)/Ag复合薄膜和Ti O_(2)/Ni O/Cd S复合薄膜分别作为变色阴极和光阳极构建了电光双方式调控的WO_(3)/Ag-Cd S/Ni O/Ti O_(2)变色器件.WO_(3)/Ag-Cd S/Ni O/Ti O_(2)电光双调控变色器件具有较为迅速的光调控响应时间(着色/褪色为82.4 s/135.6 s)和良好的光调制范围(630 nm处为30.4%),将其作为变色智能窗在建筑、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致变色器件 光电转换 氧化钨/银复合薄膜 二氧化钛/氧化镍/硫化镉复合薄膜
下载PDF
Bi_(2)S_(3)/BaTi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玮 林莉 +4 位作者 李向阳 顾怀章 王雷 梁春华 付定梅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由于BaTiO_(3)(BTO)面临着太阳能利用率低、光生载流子快速重组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严重限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以BaTiO_(3)为基体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其周围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Bi_(2)S_(3)/BTO p-n异质结,以改善BaTiO_(3)... 由于BaTiO_(3)(BTO)面临着太阳能利用率低、光生载流子快速重组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严重限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以BaTiO_(3)为基体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其周围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Bi_(2)S_(3)/BTO p-n异质结,以改善BaTiO_(3)的光催化性能。分别采用XRD、SEM、EDS、TEM、XPS、PL、UV-Vis DR、EIS、瞬态光电流响应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表面价态以及光电性能进行分析。以RhB为模拟污染物,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单组分催化剂相比,Bi_(2)S_(3)/BTO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后,对RhB的降解率高达98.7%;经5个循环,降解率仍为86%。通过对光催化剂的机理研究表明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光生空穴均在光催化反应中起作用,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p-n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_(3) Batio_(3) p-n异质结 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机理
下载PDF
Bi_(2)S_(3)/TiO_(2)纳米锥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降解土霉素
11
作者 张会霞 周立山 +3 位作者 张程蕾 钱光磊 谢陈鑫 朱令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48-5557,共10页
使用两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棒状Bi_(2)S_(3)修饰的TiO2纳米锥(TNCs)光阳极材料,通过调节硫元素的含量探索最佳负载,并用于模拟可见光下降解土霉素。对Bi_(2)S_(3)/TNCs光阳极的晶型、元素价态、表面形貌和光电、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 使用两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棒状Bi_(2)S_(3)修饰的TiO2纳米锥(TNCs)光阳极材料,通过调节硫元素的含量探索最佳负载,并用于模拟可见光下降解土霉素。对Bi_(2)S_(3)/TNCs光阳极的晶型、元素价态、表面形貌和光电、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Bi_(2)S_(3)/TNCs光阳极显著提高了光电催化性能,表现出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光电流密度是TNCs的3倍左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355nm处测试结果表明,Bi_(2)S_(3)/TNCs光阳极在90min内成功降解了80.3%的土霉素,5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此外,还对带隙能、价带谱、莫特-肖特基曲线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光电催化降解机理。这些结果表明,Bi_(2)S_(3)/TNCs光阳极对降解抗生素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_(3)/tio_(2)纳米锥 光电催化 土霉素 可见光
下载PDF
TiO_(2)/Bi_(2)S_(3)纳米棒交联异质结构增效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正阳 王世伟 韩敏敏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2期1-4,9,共5页
利用光电化学分解水技术实现太阳能到氢能的直接转化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通过自组装溶剂热法将Bi_(2)S_(3)纳米棒与TiO_(2)纳米棒复合,构建了Bi_(2)S_(3)/TiO_(2)纳米棒交联异质结构用作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光阳极。... 利用光电化学分解水技术实现太阳能到氢能的直接转化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通过自组装溶剂热法将Bi_(2)S_(3)纳米棒与TiO_(2)纳米棒复合,构建了Bi_(2)S_(3)/TiO_(2)纳米棒交联异质结构用作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光阳极。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为160℃时构建的Bi_(2)S_(3)/TiO_(2)光电极的光电流密度达到0.2 mA/cm^(2),是原始TiO_(2)纳米棒光电极的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性能 tio_(2)/bi_(2)s_(3)纳米棒 交联异质结构
下载PDF
g-C_(3)N_(4)/Bi_(2)S_(3)复合材料宽光谱光电探测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向明 容萍 +3 位作者 任帅 王兆阳 高世勇 王金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通过热聚法制备了g-C_(3)N_(4)和Bi_(2)S_(3)纳米材料,在室温下进一步利用溶液法得到了g-C_(3)N_(4)/Bi_(2)S_(3)复合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Bi_(2)S_(3)后并没有破坏... 通过热聚法制备了g-C_(3)N_(4)和Bi_(2)S_(3)纳米材料,在室温下进一步利用溶液法得到了g-C_(3)N_(4)/Bi_(2)S_(3)复合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Bi_(2)S_(3)后并没有破坏g-C_(3)N_(4)本身的片层结构,且g-C_(3)N_(4)/Bi_(2)S_(3)复合结构仍然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基于g-C_(3)N_(4)/Bi_(2)S_(3)复合结构制备了紫外可见光探测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电探测结果表明g-C_(3)N_(4)/Bi_(2)S_(3)复合结构探测器对紫外光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其最大光电流约为g-C_(3)N_(4)纳米片探测器的12倍。此外,g-C_(3)N_(4)/Bi_(2)S_(3)复合结构探测器在可见光区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光响应特性和稳定性,具有宽光谱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 紫外探测 可见光探测 g-C_(3)N_(4) bi_(2)s_(3)
下载PDF
Bi_(2)O_(3)/Bi_(2)S_(3)二元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合成与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玲 《化工时刊》 CAS 2022年第7期1-5,共5页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2)O_(3)、Bi_(2)S_(3)及Bi_(2)O_(3)/Bi_(2)S_(3)复合物。以SEM、XRD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以染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并以染料...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_(2)O_(3)、Bi_(2)S_(3)及Bi_(2)O_(3)/Bi_(2)S_(3)复合物。以SEM、XRD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以染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并以染料的pH值和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催化剂的配比三个因素进行光催化实验,通过实验可知在催化剂对染料MB降解时,染料溶液pH值为3、催化剂为10 mg时为最优的降解效果,最大降解率可以达到96%,并提出了复合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O_(3) bi_(2)s_(3) bi_(2)O_(3)/bi_(2)s_(3) 光催化
下载PDF
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异质结的制备及光电探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建华 容萍 +2 位作者 任帅 郭鑫煜 高世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15-1923,共9页
为了获得具有多波段响应的ZnO基宽光谱光电探测器,将ZnO与其它窄带隙半导体耦合构建异质结,并基于此制备了光电探测器。本文采用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在FTO衬底上成功制备了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异质结材料。通过扫描... 为了获得具有多波段响应的ZnO基宽光谱光电探测器,将ZnO与其它窄带隙半导体耦合构建异质结,并基于此制备了光电探测器。本文采用水热法结合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在FTO衬底上成功制备了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异质结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表征了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异质结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Bi_(2)S_(3)量子点均匀且致密地附着在整个ZnO纳米棒上。此外,基于该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异质结制备的探测器能够在无外加偏压条件下工作,即具有自供能特性。与ZnO纳米棒探测器相比,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探测器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电流增大了0.065 mA,这主要是因为两者形成的异质结能够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此外,ZnO纳米棒/Bi_(2)S_(3)量子点探测器对可见光也具有优异的探测能力,其对波长为470 nm的蓝光和530 nm的绿光的探测均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紫外探测 可见光探测 ZNO纳米棒 bi_(2)s_(3)量子点
下载PDF
圆盘状的介孔Bi_(2)WO_(6)/Bi_(2)S_(3)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光催化研究
16
作者 刘星辰 马跃龙 +2 位作者 王满 王松 钟志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25-2132,共8页
近年来环境水体中的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代表的内分泌干扰物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引起生物体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了生物体健康。然而,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将其完全去除,利用光催化剂来降解内分泌干扰物成为解决此类问... 近年来环境水体中的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代表的内分泌干扰物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引起生物体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了生物体健康。然而,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将其完全去除,利用光催化剂来降解内分泌干扰物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以硝酸铋、钨酸钠以及硫化钠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圆盘状Bi_(2)WO_(6)/Bi_(2)S_(3)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Bi_(2)WO_(6)/Bi_(2)S_(3)复合材料对DBP的处理性能,并探讨了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活性增强的机理。结果表明:当铋硫比为4时,Bi_(2)WO_(6)/Bi_(2)S_(3)光催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WO_(6)/bi_(2)s_(3) 圆盘状 介孔 内分泌干扰物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MoS_2/Ni_3Bi_2S_2低温刺激下热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17
作者 王群 罗学刚 +1 位作者 吴锫 李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热敏剂MoS_2/Ni_3Bi_2S_2,并将其用于低温热催化降解亚甲基蓝。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 利用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热敏剂MoS_2/Ni_3Bi_2S_2,并将其用于低温热催化降解亚甲基蓝。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样品粉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oS_2/Ni_3Bi_2S_2具有优良的热催化性能并使得亚甲基蓝快速被降解。当质量浓度为20 mg/L,40℃下反应2.5 h后溶液去除率高达98.59%。此外,热敏剂还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循环5次后去除率仍高达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Ni_3bi_2s_2 热催化降解 低温刺激 亚甲基蓝 机理
下载PDF
具有n-n型异质结的复合材料Bi_(2)S_(3)/MIL-125(Ti)光电性能研究
18
作者 兰博洋 祁婉欣 +1 位作者 李东 韩凤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以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Na_(2)S_(2)O_(3)·5H_(2)O)、硝酸铋·五水合物(BiN_(3)O_(9)·5H_(2)O)为硫源和铋源,尿素(CON2H4)为结构导向剂,制备了纳米棒状结构的硫化铋(Bi_(2)S_(3)),使其原位生长在MIL-125(Ti)的笼状... 以硫代硫酸钠·五水合物(Na_(2)S_(2)O_(3)·5H_(2)O)、硝酸铋·五水合物(BiN_(3)O_(9)·5H_(2)O)为硫源和铋源,尿素(CON2H4)为结构导向剂,制备了纳米棒状结构的硫化铋(Bi_(2)S_(3)),使其原位生长在MIL-125(Ti)的笼状结构表面。PEC性能测试显示,在0.5 mol·L^(-1)的硫酸钠电解液(pH=6.0)中,Bi_(2)S_(3)/MIL-125(Ti)_(0.07)(MIL-125(Ti)加入量为0.07 g)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最高的光电性能。光电性能的显著增强主要取决于Bi_(2)S_(3)/MIL-125复合材料的带隙重整效应,对紫外光以及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Bi_(2)S_(3)/MIL-125光电极与电解液界面之间的电子转移缓慢,为了改善Bi_(2)S_(3)/MIL-125光电极的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性能,利用热还原法引入Ag NPs对Bi_(2)S_(3)/MIL-125光电极进行修饰,制备出的Ag-Bi_(2)S_(3)/MIL-125光电极加快了界面间的电子转移。在-0.5~-0.8 V(versus Ag/AgCl),Bi_(2)S_(3)/MIL-125(Ti)_(0.07)的最大饱和光电流(-0.90 mA·cm^(-2))是未修饰的Bi_(2)S_(3)(-0.61 mA·cm^(-2))的1.5倍;Ag-Bi_(2)S_(3)/MIL-125(Ti)_(0.07)的最大饱和光电流(-1.87 mA·cm^(-2))是未修饰的Bi_(2)S_(3)(-0.61 mA·cm^(-2))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25(Ti) bi_(2)s_(3)纳米棒 溶剂热法 异质结 光电性能 光电极
下载PDF
等离子体改性TiO_(2)/WO_(3)/Bi_(2)WO_(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冷超 马春雨 +2 位作者 王瑞腾 赵光辉 张庆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03-1611,共9页
以二水合钨酸钠和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通过优化水热反应温度制备了WO_(3)/Bi_(2)WO_(6)纳米片,将其与锐钛矿型TiO_(2)纳米颗粒复合制备了可见光催化性能优良的TiO_(2)/WO_(3)/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一种高密度管状等离子体放... 以二水合钨酸钠和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通过优化水热反应温度制备了WO_(3)/Bi_(2)WO_(6)纳米片,将其与锐钛矿型TiO_(2)纳米颗粒复合制备了可见光催化性能优良的TiO_(2)/WO_(3)/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一种高密度管状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RD、SEM、TEM、HRTEM、XPS、UV-Vis DRS、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120℃时,WO_(3)/Bi_(2)WO_(6)纳米片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TiO_(2)/WO_(3)/Bi_(2)WO_(6)复合催化剂中掺入TiO_(2)质量分数为10.7%时,所得三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远优于WO_(3)/Bi_(2)WO_(6)纳米片;经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后,三元复合材料的吸收边向可见光红移,放电电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当放电电压为1.1 kV时,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未处理TiO_(2)/WO_(3)/Bi_(2)WO_(6)样品和WO_(3)/Bi_(2)WO_(6)的2.2倍和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_(2) WO_(3)/bi_(2)WO_(6)纳米片 等离子体改性 功能材料
下载PDF
Bi_(2)S_(3) spheres coated with MOF-derived Co_(9)S_(8) and N-doped carbon composite layer for half/full sodium-ion batteries with superior performance 被引量:3
20
作者 Youzhang Huang Xueshuang Zhu +3 位作者 Daoping Cai Zhixiang Cui Qianting Wang Hongbing Zha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473-481,I0010,共10页
Bismuth sulfide(Bi_(2)S_(3))has attracted particular interest as a potential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However,the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dramatic volumetric change greatly restrict its pr... Bismuth sulfide(Bi_(2)S_(3))has attracted particular interest as a potential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However,the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dramatic volumetric change greatly restrict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In view of the apparent 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advantage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derived carbon-based composite,herein,as a proof of concept,Bi_(2)S_(3) spheres coated with the MOF-derived Co_(9)S_(8) and N-doped carbon composite layer(Bi_(2)S_(3)@Co_(9)S_(8)/NC composite spheres)have been rational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As expected,the core-shell Bi_(2)S_(3)@Co_(9)S_(8)/NC composite spheres exhibit remark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597 m Ah g^(-1) after 100 cycles at 0.1 A g^(-1)),good rate capability(341 m Ah g^(-1) at 8 A g^(-1))and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458 m Ah g^(-1) after 1000 cycles at 1 A g^(-1))when investigated as anode materials for SIBs.Electrochemical analyses further reveal the favorable reaction kinetics in the Bi_(2)S_(3)@Co_(9)S_(8)/NC composite spheres.In addition,the possible sodium storage mechanism has been studied by ex-situ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More importantly,a sodium-ion full cell based on Na_(3) V_(2)(PO_(4))_(3)/r GO as cathode and Bi_(2)S_(3)@Co_(9)S_(8)/NC as anode is also fabricated,sugges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e present work could be extended to construct other advanced electrode materials using MOFs-derived carbon-based composites as surface coating materials for various energy storagerelate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_(3)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surface coating Anode materials sod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