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化则湿亦化”论治湿滞三焦 被引量:2
1
作者 莫小英 阮威君 +1 位作者 郑锋玲 骆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湿化 三焦气化 宣肺利气 健脾行气 淡渗通阳 《温病条辨》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中寒湿病的辨治及方剂性味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帅玲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35,共3页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中以中焦脾胃居多,其兼证、变证繁多。对于该病的治疗,吴鞠通善用性味配伍理论,在寒湿病辨治中最常用的方剂性味配伍方法为苦辛法,临床常根据其病位、病机、治法等不同进行具体运用。通过探析吴鞠通辨治寒湿之病,为现代临床寒湿所致之病的辨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性味配伍 苦辛法
下载PDF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燥思想探析
3
作者 王秋月 毕岩 岳冬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6-1989,共4页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化。在治疗上,三焦用药有别,上焦气分病者多用辛药,中焦寒热里坚者皆用苦下,下焦血分阴伤者咸寒填精等,同时又根据卫气营血部位不同,精准用药。总之,寒者治以苦温,热者治以甘寒。《温病条辨》中深刻揭示了燥病的传变、用药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燥病诊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燥病 证治规律
下载PDF
五汁饮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昀璐 李荣群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30-34,共5页
五汁饮出自《温病条辨》,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口渴症、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现代研究发现五汁饮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保肝、抗炎、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笔者系统总结五汁饮的临床应用及治... 五汁饮出自《温病条辨》,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口渴症、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现代研究发现五汁饮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保肝、抗炎、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笔者系统总结五汁饮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机制的研究内容,以期为五汁饮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汁饮 《温病条辨》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乌托邦情结与《文城》《边城》的归乡书写
5
作者 翟文辉 陈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84,共7页
作为对“现代”反应的产物,《边城》和《文城》都力图用片段的时间和零星的历史资料重新拼凑湘西和江南的一段历史图景,并让其在“现代”时间和历史概念的参与中有效地介入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以乌托邦为情结中介完成各自的“归乡”书... 作为对“现代”反应的产物,《边城》和《文城》都力图用片段的时间和零星的历史资料重新拼凑湘西和江南的一段历史图景,并让其在“现代”时间和历史概念的参与中有效地介入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以乌托邦为情结中介完成各自的“归乡”书写。这段历史图景以空间为依托,借助沈从文的经验体知和余华的童年家乡,完成各自的精神乌托邦,展现各自“归乡”书写中的心理幻想。可时间和历史的双向互动导致文本呈现的空白和裂缝,理想的乌托邦构建也反向喻指精神“失”乐园。异时共地的空间表面是沈从文和余华归乡所在,实质是从现代的批判性入手,重新认知中国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承接和转换的可行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情结:《边城》 《文城》 归乡 “失”乐园
下载PDF
《百病问对辨疑》学术思想探析
6
作者 施庆武 曾妮 吴承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4-1437,共4页
《百病问对辨疑》五卷,为明代医家张昶所著,现存明万历九年(1581)曲沃张学诗刻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孤本。是书采用问答体形式,以内科常见病证为纲,每证之下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疑难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包括疾病的病名、病因、病... 《百病问对辨疑》五卷,为明代医家张昶所著,现存明万历九年(1581)曲沃张学诗刻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孤本。是书采用问答体形式,以内科常见病证为纲,每证之下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疑难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包括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主证、兼证、鉴别、治法、方药等内容。是书阐发了“五劳、六极、七伤”学说,提出了虚劳病机统归肾经一脏的理论。书中所蕴含的重视痰病辨治、调治老人疾病重脾胃、染病之人薄淡滋味、反对滥补、重视调摄等思想至今仍有益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病问对辨疑 张昶 痨瘵
下载PDF
陈士铎《辨证奇闻》不寐辨治刍议
7
作者 刘爽 李宗友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其病机复杂,古今医家对其多有所阐释。梳理《辨证奇闻》可知,陈士铎辨不寐为心肾不交、肝郁血燥、胆虚气怯、肝虚火扰、胆虚风袭5类。临证精于五行生克的具体运用,立论治法贯五行以达旁通,视脏腑以导用药。其方多自撰...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其病机复杂,古今医家对其多有所阐释。梳理《辨证奇闻》可知,陈士铎辨不寐为心肾不交、肝郁血燥、胆虚气怯、肝虚火扰、胆虚风袭5类。临证精于五行生克的具体运用,立论治法贯五行以达旁通,视脏腑以导用药。其方多自撰,少袭前人书,方后多卓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不寐 辨证奇闻
下载PDF
《皇明经世文编》编纂论考
8
作者 孙涵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皇明经世文编》是晚明松江地区陈子龙、宋征璧、徐孚远等地方文人联合地方官员、世家望族共同编纂的一部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大型文章总集,共收各类明代实用之文3000余篇。全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编纂原则,采用了以人系文、撷英取华的编... 《皇明经世文编》是晚明松江地区陈子龙、宋征璧、徐孚远等地方文人联合地方官员、世家望族共同编纂的一部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大型文章总集,共收各类明代实用之文3000余篇。全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编纂原则,采用了以人系文、撷英取华的编排结构和以世家为主、官方助刊的刊印方式。《皇明经世文编》的编纂原则、编排结构、刊印方式对后世大型文献的编纂具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明经世文编》 编纂思想 实学精神
下载PDF
《文心雕龙·通变》“五家如一”平议
9
作者 高宏洲 《语文学刊》 2023年第2期18-27,共10页
学界对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所举汉赋“五家如一”的例子是褒义还是贬义,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褒义派占主流,之后持贬义的学者逐渐增多,对褒义派形成了挑战。相比较而言,褒义派更合理。这可... 学界对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所举汉赋“五家如一”的例子是褒义还是贬义,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褒义派占主流,之后持贬义的学者逐渐增多,对褒义派形成了挑战。相比较而言,褒义派更合理。这可以从前后文义的贯通、“极”和“终入笼内”等语词、“赞”言的“参古定法”、文学史的演进上等角度获得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通变 五家如一 褒义 贬义
下载PDF
刘勰的“正变”文学观及其理论价值
10
作者 李健 杨柳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3年第2期154-170,229,230,共19页
“正变”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思想,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刘勰以《周易》“正变”美学思想为基点,提出了“质文代变、变故存正”的文学发展观、“弃邪采正、执正驭奇”的文学创作观,以及“义正辞变、崇正酌变”的文学批评观。这种化... “正变”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思想,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刘勰以《周易》“正变”美学思想为基点,提出了“质文代变、变故存正”的文学发展观、“弃邪采正、执正驭奇”的文学创作观,以及“义正辞变、崇正酌变”的文学批评观。这种化用既有思想所建构出的相对稳定且初具系统的“正变”文学观,为我们如何有效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论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为此,刘勰在化用过程中所采取的化繁为简、仅抓核心的取舍方式,以及顺应主流、适时改变的论说方式,于当下而言具有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正变 文学观 理论价值
下载PDF
《文心雕龙》“情理实劳”“崇替在选”辨
11
作者 高宏洲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5-90,共6页
《辨骚》“赞”中的“情理实劳”的“劳”,有的训为“辽”,广阔的意思,有的训为辛劳、忧劳。相比较而言,训为辛劳、忧劳更合理。这可以从《辨骚》和“赞”言的上下文语境、《文心雕龙》中“劳”字的用例得到证明。《时序》“赞”中的“... 《辨骚》“赞”中的“情理实劳”的“劳”,有的训为“辽”,广阔的意思,有的训为辛劳、忧劳。相比较而言,训为辛劳、忧劳更合理。这可以从《辨骚》和“赞”言的上下文语境、《文心雕龙》中“劳”字的用例得到证明。《时序》“赞”中的“崇替在选”的“选”,有的训为“算”,有的训为“齐”,有的训为“选择”。相比较而言,训为“选择”更合理。这可以从《时序》篇论述的内容和《文心雕龙》中“选”字的用例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辨骚》 《时序》 情理实劳 崇替在选
下载PDF
《明经世文编》编纂群体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琦 冯玉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要成员均为江南松江人士 ,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多为社会、文化领域的活跃分子 ,并具有强烈的经世意识。通过对该群体的构成及其活动的考察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明经世文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 ,以及时人的经世意识 ,并从一个侧面审视那个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经世文编》 编纂群体 松江地区 陈子龙 经济 文化 政治 社会影响 经世意识 江南地区 区域社会特性
下载PDF
《敦煌变文集》的“但”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颖 张春秀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本文通过对《敦煌变文集》中出现的"但"字作穷尽式考察,描写了虚词"但"在其中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并对"但"的各个义项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历时比较初步揭示了其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关键词 《敦煌变文集》 副词
下载PDF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汤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晗睿 谢婷 +1 位作者 崔健 王庆国 《中医药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5,共3页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承气汤 发挥
下载PDF
《维摩诘经讲经文》新校 被引量:4
15
作者 项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敦煌变文集》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敦煌变文的研究。1997年出版的《敦煌变文校注》是迄今录文最可靠、内容最丰富、校注最精当的变文全辑本。本文对其中几篇《维摩诘经讲经文》提出若干补校意见。
关键词 敦煌变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校注
下载PDF
略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文体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洪波 崔常俊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取经诗话》似与谈诗论诗之作了不相涉,叙述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借以宣传佛教之威严,并非诗论家之诗话。其实,《取经诗话》之体制与文人之诗话大有相关之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诗话"为名,与《本事诗》及《六一诗话》等... 《取经诗话》似与谈诗论诗之作了不相涉,叙述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借以宣传佛教之威严,并非诗论家之诗话。其实,《取经诗话》之体制与文人之诗话大有相关之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诗话"为名,与《本事诗》及《六一诗话》等"诗话"著作的体制有关,它借鉴说部的文体特征,汲取变文的体制因素,又有所突破和创新,以空间转换来叙事,具有独特的文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文体 诗话 变文
下载PDF
辛甘化阳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越 陈杨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2-823,共2页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护阳守津液,三、扶正清余邪,四、扶阳化浊,五、通阳调气,六、生津润燥,七、护心通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甘化阳法 《温病条辨》 应用 护心通窍 护阳守津液
下载PDF
从《文编》看唐顺之的“文法”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唐顺之编纂的大型古文选本《文编》旨在授人以古文之法,本文通过对《文编》选文及评点的研究,揭示出唐顺之"文法"说主要包括"文必有法"、"有法之法"和"文无定法"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文编》的... 唐顺之编纂的大型古文选本《文编》旨在授人以古文之法,本文通过对《文编》选文及评点的研究,揭示出唐顺之"文法"说主要包括"文必有法"、"有法之法"和"文无定法"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文编》的编选勾勒出自秦汉至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创作正统,唐顺之的"文法"说正是对此古文传统的总结和继承,为清代集大成的文法思想作了理论铺垫。"文法"说是唐顺之文学思想中最为成熟和重要的理论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顺之 《文编》 文法
下载PDF
《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阿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60,共7页
在认真对照拓片、研读录文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词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校读了《全唐文补编》所收录的五代墓志录文,发现其五代墓志录文在校勘方面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兹择其要者,敷衍成文,以期有助于墓志等古籍的研究和整理。
关键词 《全唐文补编》 五代墓志 校勘
下载PDF
应县木塔《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浅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成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1974年发现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是继1899年敦煌文书发现之后,同类文物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有许多辽代僧人辑撰的经讲和俗讲,是研究辽代俗文学的珍贵资料。《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与敦煌莫高窟所出《维摩诘经变文》在形式和内容... 1974年发现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是继1899年敦煌文书发现之后,同类文物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有许多辽代僧人辑撰的经讲和俗讲,是研究辽代俗文学的珍贵资料。《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与敦煌莫高窟所出《维摩诘经变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辽代秘藏 劝善文 变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