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与成长: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1
作者 张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blin)对20世纪的德国现代文学影响极大,其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1929)更被视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代表性文本。小说叙事语气冷漠而客观,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间离效...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blin)对20世纪的德国现代文学影响极大,其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1929)更被视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代表性文本。小说叙事语气冷漠而客观,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间离效果",显示出布莱希特的理论影响;各种大胆的形式创新体现了德布林作为表现主义者的先锋性,主要表现为文本中高度频繁的蒙太奇手法,诸多并置事物或意象之间因此构成了强烈的互文性。小说主人公弗兰茨·毕勃科普夫粗鲁、野蛮、自我放纵,且极具攻击性,德布林借助这一复杂的形象来呈现一战后底层人物的现实困境与精神伤痛,并以此来解析柏林这座大都会的灵魂。《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由此揭示了小人物形象与大都会的精神风貌之间深刻而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布林 毕勃科普夫 间离效果 蒙太奇 亚历山大广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