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在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神经元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玉梅
时建铨
+1 位作者
王娟
张巧全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1115-111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在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神经元染色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癫痫患者脑组织的冰冻切片行常规HE染色、未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及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观察和评估镜下切片质量。结果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在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神经元染色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癫痫患者脑组织的冰冻切片行常规HE染色、未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及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观察和评估镜下切片质量。结果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脱片、皱褶等情况减少,所显示出的神经元轴突和树突呈棕黑色,背景为淡棕色。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切片评分优于未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99.8±0.4)分vs.(88.4±1.9)分](P<0.05)。结论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效果稳定,有进一步推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
癫痫
原文传递
一种改良Bielschowsky染色法显示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的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壮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广泛并且形成多种多样的末梢装置,如:触觉小体、环层小体、游离神经末梢、肌梭、运动终板等。显示神经末梢的方法通常采用硝酸银浸染色法^[1],氯化金浸染法...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广泛并且形成多种多样的末梢装置,如:触觉小体、环层小体、游离神经末梢、肌梭、运动终板等。显示神经末梢的方法通常采用硝酸银浸染色法^[1],氯化金浸染法和美蓝超生体染色法3类^[2]。以Bielschowsky氏法为代表的银浸染色法,主要用于显示神经细胞、神经原纤维、轴索、神经末梢,其最大特点是在显微镜下可控制其反应程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神经末梢
银
浸
染色法
触觉小体
bielschowsky
氏
法
改良
周围神经纤维
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在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神经元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玉梅
时建铨
王娟
张巧全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病理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1115-1117,F000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在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神经元染色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癫痫患者脑组织的冰冻切片行常规HE染色、未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及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观察和评估镜下切片质量。结果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脱片、皱褶等情况减少,所显示出的神经元轴突和树突呈棕黑色,背景为淡棕色。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切片评分优于未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99.8±0.4)分vs.(88.4±1.9)分](P<0.05)。结论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效果稳定,有进一步推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
癫痫
分类号
R361 [医药卫生—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改良Bielschowsky染色法显示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的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壮来
机构
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17,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研究课题(20070245)
文摘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广泛并且形成多种多样的末梢装置,如:触觉小体、环层小体、游离神经末梢、肌梭、运动终板等。显示神经末梢的方法通常采用硝酸银浸染色法^[1],氯化金浸染法和美蓝超生体染色法3类^[2]。以Bielschowsky氏法为代表的银浸染色法,主要用于显示神经细胞、神经原纤维、轴索、神经末梢,其最大特点是在显微镜下可控制其反应程度,效果较好。
关键词
游离神经末梢
银
浸
染色法
触觉小体
bielschowsky
氏
法
改良
周围神经纤维
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分类号
R622.3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良Bielschowsky氏银浸染色法在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神经元染色中的应用
张玉梅
时建铨
王娟
张巧全
《江苏医药》
CAS
2017
2
原文传递
2
一种改良Bielschowsky染色法显示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的方法
杨壮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