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Advances and current limitations 被引量:26
1
作者 Kiichi Tamada Jun Ushio Kentaro Sugan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5期203-216,共14页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 is difficult,even now.When ultrasonography(US)shows dilatation of the bile duct,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ollowed by endoscopic US(EUS)is t...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 is difficult,even now.When ultrasonography(US)shows dilatation of the bile duct,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ollowed by endoscopic US(EUS)is the next step.When US or EUS shows localized bile duct wall thickening,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intraductal US(IDUS)and forceps biopsy.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brush cytology with similar specificity.In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type bile duct carcinoma,three biopsies are sufficient.In patients with nodular or infiltrating-type bile duct carcinoma,multiple biopsies are warranted,and IDUS can compensate for the limitations of biopsies.In preoperative staging,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multidetector l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and IDUS is useful for evaluating vascular invasion and cancer depth infiltration.However,assessment of lymph nodes metastases is difficult.In resectable cases,assessment of longitudinal cancer spread is important.The combination of IDUS and MDCT is useful for revealing submucosal cancer extension,which is common in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To estimate the mucosal extenextension,which is common in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the combination of IDUS and cholangioscopy is required.The utility of current peroral cholangioscopy is limited by the maneuverability of the“baby scope”.A new baby scope(10 Fr),called“SpyGlass”has potential,if the image quality can be improved.Since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 is common in the Far East,many researchers in Japan and Korea contributed these studies,especially,in the evaluation of longitudinal cancer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duct cancer bile duct carcinoma CHOLANGIOCARCINOMA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下载PDF
Intraductal 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ilar non-resectable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被引量:22
2
作者 Andrea Oliver Tal Johannes Vermehren +5 位作者 Mireen FriedrichRust Jrg Bojunga Christoph Sarrazin Stefan Zeuzem Jrg Trojan Jrg Gerhard Alber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4年第1期13-19,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technical success of 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for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hilar bile duct obstruc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recently CE and FDA-approved en... AIM: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technical success of 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for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hilar bile duct obstruc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recently CE and FDA-approved endoscopic RFA catheter was first tested in an ex vivo pig liver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lectrosurgical variables on the extent of the area of induced necrosis. Subsequentl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f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RFA for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at our center between February 2012 and April 2013. All patients received an additional plastic stent implantation into the biliary tree following RFA. RESULTS: In the pig model, ablation time of 60-90 seconds using the bipolar soft coagulation mode at 8-10 watts with an effect of 8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feasible setting. Twelve patients(5 females, 7 males; mean age, 70 years) underwent 19 endoscopic RFA(range, 1-5) sessions. Deployment of RFA was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Systemic chemotherapy was administered in four patients. We observed biliary bleeding 4-6 wk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ree cases and two of these patients died: in one patient, spontaneous hemobilia occurred, whereas bleeding started during stent extraction in the other. In the third patient, bleeding was stopped by insertion of a non-covered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 Another three patients developed cholangitis during follow-up. Seven patients died during follow-up and median survival was 6.4 mo(95%CI: 0.05-12.7) from the time of the first RFA. CONCLUSION: Endoscopic RFA is an easy to perform and technically highly successful procedure. However, hemobilia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RFA occurred in three of our patients. Therefore, larg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is promising new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ndoscopy CHOLANGIOGRAPHY bile duct cancer CHOLANGIOCARCINOMA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杨婵 南旭 +2 位作者 王贵花 吴祥琴 何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ERCP联合LC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ERCP联合LC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护理前,两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生理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联合LC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胆道支架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淑萍 王书智 +2 位作者 陆蕊 时之梅 黄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双侧金属支架的术中配合方法及护理。方法 15例无法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内镜下采用双导丝选择性插入左右肝内目标胆管,在充分扩张狭窄段后,逐一插入金属支架至双侧肝内胆管后予以释放。术中密...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双侧金属支架的术中配合方法及护理。方法 15例无法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内镜下采用双导丝选择性插入左右肝内目标胆管,在充分扩张狭窄段后,逐一插入金属支架至双侧肝内胆管后予以释放。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在确保呼吸道通畅情况下操作,术后及时检测有关指标,注意并发症的观察等。结果全组均一次成功置入双侧支架,引流后黄疸迅速消退,1例术后次日查淀粉酶升高至978 U,但无腹痛发热等症状,24 h后降至正常,术后3周内胆红素均达正常范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内镜双金属支架引流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迅速有效地控制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所致的黄疸和胆道感染,掌握导丝选择性插管技巧及金属支架定位释放原则,可顺利完成操作过程,术后严密观察,可安全度过康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胰胆管造影术 配合及护理
下载PDF
胆总管下段癌的腔内超声与ERCP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金震东 黄建伟 +3 位作者 湛先保 李兆申 邹晓平 许国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比较内镜超声 (EUS)、胆管腔内超声 (IDUS)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长海医院 1999年 8月至 2 0 0 3年 8月期间 ,同期施行EUS、IDUS和ERCP检查 ,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的 42例... 目的 比较内镜超声 (EUS)、胆管腔内超声 (IDUS)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长海医院 1999年 8月至 2 0 0 3年 8月期间 ,同期施行EUS、IDUS和ERCP检查 ,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的 42例胆总管下段癌患者的病例资料 ,比较EUS、IDUS和ERCP的诊断价值。结果  42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3 .9岁。EUS检出 3 9例 ( 92 .9% ) ,IDUS检出 42例 ( 10 0 % ) ,ERCP检出 40例 ( 95 .2 % ) ,三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EUS漏检的 3例病灶均局限于胆管壁 ,但被IDUS确诊。结论 EUS与ERCP对胆总管下段癌具有相当的检出率 ,EUS和ERCP联合IDUS可提高早期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癌 腔内超声检查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腔内超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志红 周丽平 +1 位作者 白祥慧 常艳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提高并发症的观察能力,减少术后病死率。方法将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胆道...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提高并发症的观察能力,减少术后病死率。方法将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胆道出血8例,胆漏6例,切口感染4例,膈下脓肿3例,肝功能衰竭3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肝断面局部脓肿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其中1例患者合并胆漏、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手术难度大,易出现并发症,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对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并发症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胆管癌栓 并发症 术后护理
下载PDF
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晓晶 徐馥 杨莉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其中83例年龄≥70岁为高龄组,41例年龄60~69的岁为非高龄组。对比2组...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其中83例年龄≥70岁为高龄组,41例年龄60~69的岁为非高龄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8.8%(82/83),非高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1.6%(76/83),非高龄组为97.6%(40/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1%(25/83),非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19/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安全、有效。充分术前评估、准确的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是高龄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莉 金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住院行ERCP治疗的70例高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行ERCP治疗的74例高龄患者...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住院行ERCP治疗的70例高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行ERCP治疗的74例高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与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ERCP的耐受性以及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ERCP的耐受性和并发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穿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性ERCP的高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ERCP的耐受性,明显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 胆总管疾病 高龄 风险评估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一例胆总管下段癌术后并发胆漏、胰漏、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小琴 沈丽 周小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0期959-960,F0003,共3页
胆总管下段癌是指胰腺上缘至十二指肠壁之间胆管发生的癌,是壶腹周围癌的一种。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黄疸加重,伴有乏力、纳差、消瘦等。其恶性程度低于胰头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有根治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 胆总管下段癌是指胰腺上缘至十二指肠壁之间胆管发生的癌,是壶腹周围癌的一种。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黄疸加重,伴有乏力、纳差、消瘦等。其恶性程度低于胰头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有根治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性手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总管下段与胰头、十二指肠、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以及周围神经、淋巴管一同被屈氏韧带联合筋膜包绕在同一间隙内,术后易并发胰漏、胆漏、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下段癌 胆漏 胰漏 出血 护理
下载PDF
导丝引导下腔内针状刀电切治疗胆胰管重度狭窄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淑萍 王书智 +3 位作者 高道键 陆蕊 时之梅 黄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探讨胆胰管重度狭窄经内镜逆行胆胰造影术(ERCP)治疗时采用导丝引导下针状刀电切治疗术后扩张胆胰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例常规扩张方法失败的胆管或胰管重度狭窄患者,用三腔针状刀沿导丝插至狭窄处并伸出刀丝,在X线监测下进行腔... 目的探讨胆胰管重度狭窄经内镜逆行胆胰造影术(ERCP)治疗时采用导丝引导下针状刀电切治疗术后扩张胆胰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例常规扩张方法失败的胆管或胰管重度狭窄患者,用三腔针状刀沿导丝插至狭窄处并伸出刀丝,在X线监测下进行腔内电切后再用扩张探条扩张狭窄段,经扩张后的胆胰管置入支架引流和支撑治疗。结果2例患者选择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术,其余10例均行腔内针状刀电切治疗术。90%(9/10)患者通过腔内针状刀电切治疗术成功扩张狭窄段。并发症自限性出血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1例、高胰淀粉酶血症2例、轻度胆管炎1例和胆道穿孔1例。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导丝引导下腔内针状刀电切治疗术可有效提高内镜下治疗重度胆管或胰管狭窄扩张及支架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胆胰管造影 针状刀电切治疗 胆胰管重度狭窄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胆管癌双介入术护理路径的实施和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阎慧婷 车明 柴文晓 《当代医学》 2009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目的介绍胆管癌的双介入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疗效。方法39例胆管癌均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再配合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双介入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施行安全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本组39例... 目的介绍胆管癌的双介入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疗效。方法39例胆管癌均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再配合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双介入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施行安全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本组39例胆管癌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占15.4%,部分缓解20例,占51.3%;有效率为66%。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本组39列患者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术后效果感到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双介入治疗 护理路径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祥慧 王志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科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其中1例患者合并胆漏、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科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其中1例患者合并胆漏、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特别是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预防控制感染,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胆管癌栓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胆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胆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胆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0个...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胆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胆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0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血糖平均值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频数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胆管癌 糖尿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中医护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贺照霞 刘玮 +1 位作者 余海洋 张红娟 《光明中医》 2018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中医护理。方法以82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作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中医护理,比较2...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中医护理。方法以82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作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中医护理,比较2组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取石成功率(100.00%)略高于对照组(9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少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娴熟的ERCP术中配合是胆总管结石能治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恰当的中医护理对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术中配合 中医护理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艳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要点与临床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方法治疗,对手术中的配合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探讨。结果 76例... 目的探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要点与临床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方法治疗,对手术中的配合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探讨。结果 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有72例手术一次性成功,2例行1次手术后转外科治疗,2例行2次手术后成功。结论 ERCP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成功率高,风险小,值得临床应用,在手术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胆道继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且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管结石 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并发胆管癌栓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林 王小梅 +1 位作者 龚继燕 许素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1期27-28,共2页
回顾性总结了2004年1月~2011年1月本科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并发胆管癌栓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认为正确、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胆管癌栓 护理 康复
下载PDF
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9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5年以来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44例,另一组对患者... 目的探讨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5年以来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44例,另一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45例,分别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在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方面,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18/44,6/45)、感染(13/44,4/45)、腹腔内出血(7/44,1/45)、胆漏(8/44,1/45)和休克(7/44,1/45)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行有效的并发症护理干预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并发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护理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师俊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6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治疗性ERCP术患者,按照住院先后的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治疗性ERCP术患者,按照住院先后的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5.62±3.14)h、(6.52±1.29)d,对照组依次为(20.67±3.91)h、(9.20±1.1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前以及术后24 h(P<0.05);观察组术前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及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GIQ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2个月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3 d的胆红素、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3 d胆红素、ALT、AS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63%,对照组为18.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行治疗性ERCP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老年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下载PDF
胰胆管内超声对胰胆肿瘤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周国雄 李兆申 +1 位作者 许国铭 屠振兴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 :探讨胰胆管内超声对胰胆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和临床诊断为胰腺癌和胆管癌 2 7例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检查同时行胰胆管内超声检查。结果 :胰胆管内超声检查能对胰胆肿瘤作出确诊 ,其诊断符合率优于 ERCP。... 目的 :探讨胰胆管内超声对胰胆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和临床诊断为胰腺癌和胆管癌 2 7例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检查同时行胰胆管内超声检查。结果 :胰胆管内超声检查能对胰胆肿瘤作出确诊 ,其诊断符合率优于 ERCP。结论 :胰胆管内超声在胰胆肿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管 胆管癌 腔内超声检查 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骆小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05-1806,共2页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