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研究
1
作者 张振宇 孙艳 +4 位作者 耿利利 崔立阳 应丽娜 李瑞芳 张骏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36-44,共9页
目的通过决策树模型,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 目的通过决策树模型,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用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影响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模型预测患者复发风险。结果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胆道取石史(P=0.000)、胆总管直径>1.60 cm(P=0.000)和既往有胆囊切除史(P=0.004)为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高危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有胆囊切除史(P=0.003)、既往有胆道取石史(P=0.000)、胆总管直径>1.60 cm(P=0.000)、结石数量≥2枚(P=0.001)和胆道支架(P=0.038)为影响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40.5 g/L(P=0.026)为保护性因素。决策树模型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总体准确率为92.2%和93.3%,AUC为0.890(95%CI:0.839~0.940)和0.926(95%CI:0.887~0.964),敏感度为87.0%和85.3%,特异度为81.0%和89.2%。结论既往有胆道取石史、胆总管直径>1.60 cm和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影响结石复发的高危危险因素。决策树模型简单易行,可以较好地预测结石患者的复发风险,可用于筛选ERCP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高危人群,并针对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决策树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法预测肿瘤合并胆管占位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研究
2
作者 杨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法,研究肿瘤合并胆管占位患者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9例下段胆管癌合并胆管占位患者,均接受ERCP术治疗。入院后,...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法,研究肿瘤合并胆管占位患者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9例下段胆管癌合并胆管占位患者,均接受ERCP术治疗。入院后,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胰腺炎,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法分析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与决策树模型分析的结果。结果149例患者术后共有29例(19.46%)并发胰腺炎,据此将其分为发生组(n=29)与未发生组(n=12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淀粉酶(AMY)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评分、胰腺炎病史、胰腺显影、存在插管困难与未发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炎病史、胰腺显影、存在插管困难是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胰腺炎病史、胰腺显影、存在插管困难均是影响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5.37%和90.72%,准确度均较好。ROC曲线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798,决策树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P<0.05)。结论临床针对存在胰腺炎病史、胰腺显影、插管困难的下段胆管癌合并胆管占位患者,可给予有效治疗及干预;将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法联合应用可从不同层面发现下段胆管癌合并胆管占位患者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从而加强早期评估与识别,以进一步降低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法 胆管占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下载PDF
Double Cystic Duct Not Detected by Imaging But Diagnosed on Intraoperative Dissection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Case Report, Hatwan Hospital-Sulaimani Province-Kurdistan-Iraq
3
作者 Hiwa O. Ahmed Amir Murad Khodadad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7年第3期89-93,共5页
The incidence rate of bile duct injury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not been changed for many years. This may be because of biliary tree abnormalities, as variation in cystic duct anatomy is quite common. O... The incidence rate of bile duct injury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not been changed for many years. This may be because of biliary tree abnormalities, as variation in cystic duct anatomy is quite common. One of the extremely rare anomalies is a double cystic duct. An old lady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symptomatic gallstones. Without any clue for this anomaly in preoperative checkup, we found two cystic ducts during the laparoscopy. Operation completed laparoscopically, with smooth early and later postoperative checkups till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YSTIC duct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bile tree Injury
下载PDF
胰胆疾病的胆树形态分析
4
作者 赵保民 黄峻松 +2 位作者 李春明 黄永德 孙振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探索胆胰疾病的ERCP胆树形态表现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胆胰疾病患者190例ERCP术后胆树形态、肝内外胆管扩张的影响因素及与胰胆疾病的关系.结果:经ERCP检查的190例患者中,4例未成功,38例不具备完整的胆树形态,148例具有完整胆树... 目的:探索胆胰疾病的ERCP胆树形态表现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胆胰疾病患者190例ERCP术后胆树形态、肝内外胆管扩张的影响因素及与胰胆疾病的关系.结果:经ERCP检查的190例患者中,4例未成功,38例不具备完整的胆树形态,148例具有完整胆树的形态,其中正常胆树18例,见于无胰胆病患者及慢性胰腺炎患者.表现为冬眠树形态的15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41±0.25 cm,多见于胆总管结石平均直径为0.69±0.22 cm的患者;表现为青柳树形态的56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69±0.39 cm,结石平均直径为1.32±0.44 cm;枯树枝状胆树36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80±0.47 cm,多见于结石平均直径为1.33±0.46 cm的患者,少见于下段胆管癌和下段炎性狭窄者.软藤状胆树17例,常见于下段胆管癌和胰头癌患者,胆总管平均直径为2.35±0.62 cm.不规则型6例,胆总管平均直径1.70±0.27 cm,无优势病种.结论:胆树形态与胰胆疾病及严重程度有关,胰胆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决定了胆总管直径及扩张程度,通过胆树形态可初步判断疾病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树 胆总管结石 形态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胆管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茗勇 周军 王展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2403-2406,共4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胆管成像(EOB-MRC)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时期来院就诊的80例非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胆管成像(EOB-MRC)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时期来院就诊的80例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Gd-EOB-DTPA增强MR胆管成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小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及胆管树显示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B、GGT及ALP水平分别为(16.27±2.88)s、(29.05±9.17)μmol/L、(150.25±49.44)U/L和(145.64±48.05)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3±2.75)s、(12.54±4.13)μmol/L、(32.25±10.06)U/L和(104.78±28.3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AST、ALT、AST/ALT及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EOB-DTPA注射5 min、10 min、15 min及20 min时,两组患者的胆管树显示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非肝硬化患者的清晰胆管树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胆管树显示不清晰或者不显示,Gd-EOB-DTPA增强MR胆管成像可以作为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一种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钆塞酸二钠 MR胆管成像 诊断价值 肝功能指标 胆管树
下载PDF
静脉注射联合口服钆喷酸葡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低场强MR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岭 于金芬 +1 位作者 鲁德会 韩丛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分析口服稀释静脉用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低场强磁共振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及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低场MR中用于显示胆胰管及疾病的能力。方法 30例临床可疑有胆胰管病变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胆系梗阻、腹痛、... 目的分析口服稀释静脉用钆喷酸葡胺溶液作为低场强磁共振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及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低场MR中用于显示胆胰管及疾病的能力。方法 30例临床可疑有胆胰管病变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胆系梗阻、腹痛、不同程度皮肤或巩膜黄染等,部分有腹部肿块,均行MR平扫、Gd-DTPA(钆喷酸葡胺)强化检查,部分同时行超声及CT检查。结果 30例受检者均能清楚显示胆胰管树,并能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其中18例发现肝内胆管占位,10例发现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及(或)胆囊结石,2例胰头占位。结论口服钆喷酸葡胺溶液可抑制胃及十二指肠内潴留液的高信号以及胆胰管树背景的小血管信号,改善MRCP图像的质量,结合肝胆MR平扫、强化应用具有较高的肝内、外胆管显示率及肝内、外胆管病变的显示能力,能为胆胰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胆胰管树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住院费用分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殷玉华 吴华氽 朱健倩 《中国医院统计》 202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组合方式及费用支付标准,为医疗机构制定住院费用分组以及提高医疗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2020年诊治的39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拟选相关指标后,...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组合方式及费用支付标准,为医疗机构制定住院费用分组以及提高医疗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2020年诊治的39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拟选相关指标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将筛选后的影响因素纳入决策树模型,运用决策树E-CHAID方法构建胆总管结石疾患的住院费用分组方案及付费标准。结果住院天数、手术、年龄是决策树分类节点。决策树共分为8个组,各组内变异系数CV均小于0.4,组间方差减少量RIV=0.67,组内同质性与组间异质性均较好。结论运用决策树E-CHAID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住院费用分组科学合理,各地区医疗机构可根据本地数据对分组进行验证并优化分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决策树 病例组合方案
下载PDF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树国 王星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进步以及对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病理特征认知的深入,尤其是精准外科、数字医学、加速康复外科等理念和技术的融入,使肝胆管结石病的腹腔镜外科治疗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准化。目前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虽...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进步以及对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病理特征认知的深入,尤其是精准外科、数字医学、加速康复外科等理念和技术的融入,使肝胆管结石病的腹腔镜外科治疗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准化。目前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虽存在一些难点和争议问题,但总体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疗效优势和广泛应用前景。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全面详尽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以精准胆管树流域切除理念为核心,遵循规范的手术路径,掌握娴熟腹腔镜肝切除、肝门部胆管整形吻合及胆道镜取石技术,合理选择应用术中超声、吲哚菁绿(ICG)荧光染色、增强/混合现实等辅助手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管树流域 胆管狭窄
原文传递
医源性胆管树毁损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建平 王艮 +4 位作者 金烁 段伟东 王敬 刘哲 董家鸿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0-745,共6页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树毁损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9例)和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例)收治的11例医源性胆管树毁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树毁损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9例)和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例)收治的11例医源性胆管树毁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1)致伤原因和损伤部位。(2)临床表现。(3)影像学检查表现。(4)治疗情况。(5)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长期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4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致伤原因和损伤部位:11例医源性胆管树毁损患者的致伤原因:肝血管瘤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7例,肝血管瘤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假性动脉瘤栓塞治疗1例,肝包虫病硬化剂注射治疗1例,肝细胞癌的射波刀放射治疗1例。损伤部位:11例患者中,累及双侧胆管树5例,累及右侧胆管树3例,累及双侧肝门部主要胆管2例.累及左侧胆管树1例。(2)临床表现:11例医源性胆管树毁损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寒战、高热,合并不同程度的黄疸。症状首次出现的时间为胆管树毁损后2周至3个月。11例患者中,7例并发不同程度的肝脓肿(4例脓肿同时累及左、右半肝,2例脓肿集巾于右半肝.1例集中于左半肝)。8例患者在病程后期继发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3)影像学检查表现: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或胆道造影检查表现为坏死段胆管缺失,受损胆管树的串珠样狭窄和扩张,近端胆管分支减少,常伴有胆囊坏死。CT或MRI检查显示受损胆管树走行区域结构消失或管壁增厚,合并肝脓肿者脓肿多呈散在、多发。5例患者继发肝萎缩增生综合征,均表现为右半肝萎缩和左半肝增生。放射治疗导致的胆管树毁损具有持续进展的特点,早期仅表现为局限性的异常,后期损伤稳定后出现典型影像学改变。(4)治疗情况:11例患者中,4例未接受手术治疗,其余7例共接受意向性确定性手术18次(1.4次/例)。(5)随访情况: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长期随访预后优,1例患者预后良好,8例患者预后差。11例患者中,4例死亡(严重感染2例、胆汁性肝硬化并发症2例),7例生存。结论医源性的胆管树毁损易继发肝脓肿、肝萎缩增生综合征和胆汁性肝硬化;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该病;确定性治疗应依据损伤范围选择受累区段的肝切除术或肝移植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医源性 胆管树毁损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 肝切除术 肝移植
原文传递
病变胆管树流域切除在复杂良性胆道疾病诊疗中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志宇 杨宜恃 刘智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良性胆道疾病全球高发,因其解剖变异复杂、疾病异质性强,术前评估手段、手术技术与诊疗策略有待改进,因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多,远期预后不良。根据胆管的解剖特点及良性胆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笔者提出以病变胆管树流域切除为核心... 良性胆道疾病全球高发,因其解剖变异复杂、疾病异质性强,术前评估手段、手术技术与诊疗策略有待改进,因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多,远期预后不良。根据胆管的解剖特点及良性胆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笔者提出以病变胆管树流域切除为核心的良性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理念,区别于传统胆道外科将“通与不通”作为治疗焦点,将“缓解症状”作为治疗目标,我们对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手术操作、术后管理等进行系列改进,以治愈胆道疾病为目标,设计了系列创新性诊疗策略及术式,以期改变胆道外科的诊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 病变胆管树流域 精准肝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