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粒子条胆道腔内放射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1
作者 吕冠海 陈瑞文 魏强 《肝脏》 2023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125 I粒子条胆道腔内放射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5例,研究组41例。比较两组总生存时间、... 目的研究125 I粒子条胆道腔内放射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5例,研究组41例。比较两组总生存时间、肝功能、并发症、临床疗效、支架通畅时间。结果两组术后4周的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4周的ALT、TBil、DBil、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5.12%(39/41)、14/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5例、14.63%(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分别为241 d、147 d,研究组支架通畅时间函数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5 d、253 d,研究组总生存函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125 I粒子条胆道腔内放射治疗可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生存时间与支架通畅时间,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植入术 125 I粒子条 胆道腔内放射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9
2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7 位作者 叶冠雄 徐胜前 吴成军 秦勇 潘德标 曾群 陈烨 张鹏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手术过程支... 目的: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手术过程支架及粒子条移位2例,经胆道活检钳复位,技术成功率100%,黄疸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个月,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支架内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导致再次梗阻征象,但部分患者(25%)由于支架网孔处内膜增生或胆道内结石形成导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结论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术后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腔内照射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腔内照射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符誉 翁杰 +3 位作者 韩霖 陈有科 黄小龙 尹秋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8例,其中30例患者单纯给予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经皮胆道...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8例,其中30例患者单纯给予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肝功能以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术后支架通畅及新发梗阻发生情况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肿瘤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为94.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4.77,P=0.03)。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对照组为13个月;观察组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功能 生存时间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晓雅 姚红响 +3 位作者 江金燕 王世 富静 黎红玮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3期245-247,共3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临床常见病症,多由恶性肿瘤侵犯、闭塞胆管引起,外科切除是治疗MOJ首选方法。但MOJ确诊时肿瘤多已侵犯周围组织,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不足20%[1]。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采用胆...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临床常见病症,多由恶性肿瘤侵犯、闭塞胆管引起,外科切除是治疗MOJ首选方法。但MOJ确诊时肿瘤多已侵犯周围组织,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不足20%[1]。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采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在重新开通闭塞胆道的同时,联合125I粒子条腔内照射治疗控制肿瘤生长,从而延缓阻塞性黄疸复发,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腔内照射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单纯胆道引流、胆道支架植入与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军 李拥军 +3 位作者 张卫华 沈智勇 于洪波 江娟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58-1060,106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胆道引流与胆道支架植入、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3例,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胆道引流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胆道支架植入(10例)、胆道支... 目的探讨单纯胆道引流与胆道支架植入、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3例,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胆道引流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胆道支架植入(10例)、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13例)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AST、ALB、TBIL、DBI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道感染、胆道出血、腹膜炎、引流不畅、胆心反射、胆源性胰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胆道引流与胆道支架植入、部分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性均较高,但后者对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治疗结局更为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引流 胆道支架 碘125粒子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Ⅰ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先社 韩登科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1期1844-1846,1856,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65例MOJ患者均接受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根据有无梗阻及存活情况将疗效分为有效与无效,对有效与无效患...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近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65例MOJ患者均接受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术后随访3~10个月,根据有无梗阻及存活情况将疗效分为有效与无效,对有效与无效患者的年龄、性别、梗阻部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有无胆道感染、引流方式、实验室指标等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术后近期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5例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黄疸症状与体征逐渐缓解,围手术期无急性肝功能损害、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10个月内再次梗阻的总发生率为23. 1%,有效率为70. 8%,无效率为29. 2%。有效与无效患者在引流方式、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TBIL、肌酐(Cr)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年龄、性别、梗阻部位、血红蛋白(HGB)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术前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11分及Cr≥115μmol/L。结论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是1种治疗MOJ的可行方法,术前加强抗感染、护肝治疗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对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置入 125i粒子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Y型支架联合粒子条植入治疗Ⅳ型胆管癌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贺皓 林明明 +4 位作者 韩雨 王苗苗 刘玉玺 刘峰 孙业全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3期564-569,共6页
目的:通过Y型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来评价此种方法在治疗Bismuth Ⅳ型胆管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潍坊市中医院12位失去根治术时机或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Ⅳ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 目的:通过Y型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来评价此种方法在治疗Bismuth Ⅳ型胆管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潍坊市中医院12位失去根治术时机或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Ⅳ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2位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支架及125I粒子条均按术前计划成功植入,术后DSA监视下造影显示胆道梗阻消失,胆管通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观察患者皮肤黄疸消失、总胆红素等检测指标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范围内;1个月后复查,总胆红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5,P<0.001),直接胆红素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5,P<0.001),中位支架通畅期为1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CEA和CA199两项检测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5例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除1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腹水,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支架和/或粒子条移位及放射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Y型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Ⅳ型胆管癌具有可行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125^I放射性粒子 胆道支架 胆红素
下载PDF
放射性支架在食管、贲门癌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涌臻 王艳华 +2 位作者 刘瑞宝 何东风 刘岩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索放射性支架研制、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选择合适的覆膜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特制的可容纳放射粒子的鞘。根据患者病变情况计算出放射粒子的剂量及排布规律,将放射性碘125粒子装进上述粒子仓内... 目的探索放射性支架研制、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选择合适的覆膜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特制的可容纳放射粒子的鞘。根据患者病变情况计算出放射粒子的剂量及排布规律,将放射性碘125粒子装进上述粒子仓内,制成放射性支架。选择8例食管和贲门癌患者,临床分级为Ⅱb ̄Ⅳ期,将放射性支架置入到患者病变部位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8例患者放射性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术后1、2、3个月复查,吞咽困难程度持续保持在0级,未见局部肿瘤增长和新增转移灶,无一例出现局部严重疼痛、瘘、免疫功能受损、骨髓抑制等严重副作用。结论放射性支架在食管、贲门癌中的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 放射性支架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媛媛 马玉红 张福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要求行胆管支架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联合组(n=53)和单纯组(n=45),联合组患者采取^(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单... 目的:分析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要求行胆管支架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联合组(n=53)和单纯组(n=45),联合组患者采取^(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单纯组患者仅接受胆管支架植入。所有患者随访4~28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前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7 d、30 d和90 d总胆红素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再次发生胆道梗阻情况;分别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前、胆道支架植入术后7 d,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胆道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100%,联合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30 d和90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联合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升高,而单纯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7 d时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联合组中2例(3.8%)再次发生胆道梗阻,显著低于单纯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10.6个月,显著长于单纯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可缓解胆道梗阻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少胆道梗阻的再次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125i粒子 胆道支架 腔内照射
下载PDF
单纯胆道支架与125I粒子支架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6 位作者 叶冠雄 徐胜前 吴成军 秦勇 王世 潘德标 曾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69-872,共4页
目的 探讨单纯胆道支架与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随机分组:A组31例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实验组),B组31例行单纯胆道支架... 目的 探讨单纯胆道支架与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后随机分组:A组31例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实验组),B组31例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黄疸消退、复发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A、B两组患者PTCD术前及支架植入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总胆红素测定,A组优于B组(P<0.05).随访期内,A组再次发生胆道梗阻1例,B组12例(P<0.05).对比PTCD术前,A组术后1~2周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3变化无差异(P>0.05).B组术后1~2周CD3、CD4及CD4/CD8比值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在黄疸消退、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胆道支架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胆道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腔内照射 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