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林铁锋 向才富 +3 位作者 冯子辉 李军峰 吴河勇 王富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传统的围绕生烃洼陷的油气勘探在滨北地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面积占整个松辽盆地1/3的滨北地区的油气勘探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认为滨北地区存在三大背斜构造带(绥棱背斜带、乾元背斜带和克山—依龙背斜带)和滨州走滑断裂带所构... 传统的围绕生烃洼陷的油气勘探在滨北地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面积占整个松辽盆地1/3的滨北地区的油气勘探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认为滨北地区存在三大背斜构造带(绥棱背斜带、乾元背斜带和克山—依龙背斜带)和滨州走滑断裂带所构成的输导体系。三大背斜带的形成和定型均早于盆地青山口组主力烃源岩大规模生排烃时间(白垩纪末),并分别倾没于齐家—古龙凹陷北部、黑鱼泡凹陷和三肇凹陷,凹陷生烃潜力的差异决定了紧邻输导体系油气勘探潜力的差异,其中齐家北凹陷和三肇凹陷已经发现了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决定了绥棱背斜带和克山—依龙背斜带油气勘探的潜力较大。乾元背斜带临近黑鱼泡凹陷,由于黑鱼泡凹陷烃源岩成熟度低,烃源岩没有进入大规模生排烃阶段,因此勘探潜力有限;滨州走滑断裂带横穿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断裂活动时间与烃源岩成熟时间一致,有利于油气的定向运移,同时晚期构造活动西段强而东段弱,从油气保存的角度看,有可能东段优于西段,但从油气的垂向运移看,西段更有可能形成垂向上多层系含油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因此沿整个滨州走滑断裂带是有利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滨州走滑断裂带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滨洲断裂白垩纪末活动性定量评价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勉 孙卫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5-721,共7页
本文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断裂活动性的判别准则对松辽盆地滨洲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明水组沉积末期(油气大量运移期)该断裂的活动性受盆地构造格局的严格控制:盆地范围外的西北段断裂未发生活动,盆地范围内的东... 本文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断裂活动性的判别准则对松辽盆地滨洲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明水组沉积末期(油气大量运移期)该断裂的活动性受盆地构造格局的严格控制:盆地范围外的西北段断裂未发生活动,盆地范围内的东南段断裂呈活动状态。滨洲断裂呈活动状态的东南段为齐家—古龙凹陷油气向西北方向富拉尔基油田运移提供了通道条件。文中采用的方法所得的评价结果与其它油气运移研究结果相一致,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洲断裂 活动性定量评价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油气运移路径
下载PDF
松辽盆地四方台组砂岩层及铀成矿特征分析
3
作者 运威旭 卢胜军 +1 位作者 罗敏 赵忠华 《铀矿冶》 CAS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依安地区四方台组铀源条件、地层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发现四方台组砂体为辫状河亚相,向南部发育厚度稳定砂体,具备铀成矿有利空间。砂岩层经过原生沉积作用、后生氧化作用和二次还原作用,使得砂岩层的铀平均...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依安地区四方台组铀源条件、地层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发现四方台组砂体为辫状河亚相,向南部发育厚度稳定砂体,具备铀成矿有利空间。砂岩层经过原生沉积作用、后生氧化作用和二次还原作用,使得砂岩层的铀平均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在南部经钻孔查证见铀异常。通过地层、砂岩层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最有利的找矿部位在依安地区南部滨州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安地区四方台组 滨州断裂 地层和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潜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