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州浅海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巩俊霞 张金路 +3 位作者 周长志 王志忠 陈述江 段登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63-69,共7页
于2012年春季、季、秋季分别对滨州浅海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采用香农-威纳(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c Naugton优势度指数对其浮游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40个属种,其中硅藻门... 于2012年春季、季、秋季分别对滨州浅海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采用香农-威纳(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c Naugton优势度指数对其浮游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40个属种,其中硅藻门的种类最多,占92.50%;浮游植物丰度为(2.66-23520.27)×10^4 ind/m^3,均值1525.13×10^4 ind/m^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1.76±0.20和0.70±0.25,以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较好,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分布比较均匀,其群落结构处于较完整和稳定的状态。该海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阈值等级评价为Ⅱ级,多样性一般,其中春季和夏季多样性一般(Ⅱ级),秋季多样性较好(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浅海海域 浮游植物 丰度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 优势度
下载PDF
滨州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忠 刘元进 +4 位作者 张金路 孙同秋 敬中华 王玉清 张凯 《水产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46,共6页
2012年夏季(8月)利用QNC6-1型挖泥斗采样,监测山东滨州浅海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 7种重金属的含量,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Z... 2012年夏季(8月)利用QNC6-1型挖泥斗采样,监测山东滨州浅海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 7种重金属的含量,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9.80-63.70mg/kg、27.90~38.70mg/kg、0.138~0.192mg/kg、23.10~29.50mg/kg、8.75~17.20mg/kg、0.0221~0.0384mg/kg,和8.29~10.70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2.15±12.03)mg/kg、(32.83±3.14)mg/kg、(0.16±0.02)mg/kg、(26.50±2.11)mg/kg、(13.94±2.87)mg/kg、(0.03±0.01)mg/kg和(8.90±0.66)mg/kg;沉积物中主要潜在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d和Cu,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Zn>As>Cr>Hg;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该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以低污染为主;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As>Cu>Hg>Pb>Cr>Zn,Cd为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57.36±4.14),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表明目前滨州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浅海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忠 张金路 +4 位作者 巩俊霞 孙同秋 王玉清 敬中华 曾海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7期29-33,3,共5页
根据2012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山东省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18个站位3航次调查结果,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在0.002~65.000g(AFDW)·m^(-2)&#... 根据2012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山东省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18个站位3航次调查结果,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在0.002~65.000g(AFDW)·m^(-2)·a^(-1)之间,均值为6.210g(AFDW)·m^(-2)·a^(-1);其去灰干重生物量为0.001~43.680g(AFDW)·m^(-2),均值为3.980g(AFDW)·m^(-2);两者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该海域P/B值相对较高,均值为1.80a^(-1),以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最低。该海域个体较小、生活史较短的种类在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中占据优势;每年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总量(湿重)约为6.9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浅海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下载PDF
2012年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现状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忠 张金路 +5 位作者 许国晶 段登选 孙同秋 王玉清 敬中华 王冲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6-533,共8页
2012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对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18个站位3个航次的外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已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81种,其中软体动物27种、多毛类20种、甲壳动物18种、棘皮动物1种和其他类5种;春季(78种)最高,夏季(47种)次... 2012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对滨州浅海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18个站位3个航次的外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已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81种,其中软体动物27种、多毛类20种、甲壳动物18种、棘皮动物1种和其他类5种;春季(78种)最高,夏季(47种)次之,秋季(39种)最低;软体动物、多毛类和甲壳动物是构成该海域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为0.17~3.69,平均值为1.73±0.22;丰富度指数为0.59~3.05,平均值为1.75±0.24;均匀度指数为0.04~1.00,平均值为0.46±0.10;优势度指数为1.03~10.76,平均值为3.29±0.91。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而丰富度指数则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均相对较高,分别为3836.83 ind./m2和48.65 g/m2;均以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较低;不同季节均以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为最高,其次为甲壳动物和多毛类,其他类和棘皮动物相对较低。滨州浅海环境质量总体以轻度污染为主,与我国主要河口水域相比,属于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浅海 大型底栖动物 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