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Bio-oss骨代材料和Bio-gide胶原膜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
1
作者 葛权泉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5-8,13,共5页
目的 评估重度牙周炎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Bio-gide+Bio-oss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的7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再生组,每组37例,常规组行翻瓣术治疗,再生组行Bio-oss骨代材... 目的 评估重度牙周炎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Bio-gide+Bio-oss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的7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再生组,每组37例,常规组行翻瓣术治疗,再生组行Bio-oss骨代材料+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对比两组有效率、龈沟液内炎症因子、牙周指数、牙周疼痛感及并发症。结果 再生组牙周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7.30%,高于常规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5)。术后再生组龈沟液中的炎症情况、牙周指数均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组轻度疼痛率(89.19%)比常规组(59.46%)高,中度疼痛率(10.81%)比常规组(35.1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8、6.186,P<0.05)。再生组牙周炎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2.70%,比常规组(21.6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0.05)。结论 Bio-gide+Bio-oss使用后达到的骨组织再生效果好,能纠正牙周指数,缓解牙周炎症,且牙周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骨代材料 有效性 使用价值 bio-gide胶原膜 并发症 炎症因子 重度牙周炎
下载PDF
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再生对成骨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陈磊 贾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2059-2061,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再生(GBR)对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海奥组与Bio-gide组,各35例。海奥组给予海奥口腔... 目的:探讨与分析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再生(GBR)对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海奥组与Bio-gide组,各35例。海奥组给予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Bio-gide组给予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再生,观察成骨厚度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Bio-gide组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海奥组的82.9%(P<0.05)。治疗后6个月Bio-gide组的成骨厚度明显高于海奥组(P<0.05)。治疗后1个月Bio-gide组的切口开裂感染、面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海奥组的22.9%(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探诊深度与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术前1d,且Bio-gide组明显低于海奥组(P<0.05)。结论:Bio-gide胶原膜引导骨再生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能提高成骨厚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探诊深度与附着丧失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奥口腔修复 bio-gide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 牙列缺损 成骨厚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与Bio-gide胶原膜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莉 曲丰江 +2 位作者 汪泱 王冰 戴芳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5-18,21,共5页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cells,hMSCs)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探讨其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将hMSCs与Bio-gide胶原膜进行体...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cells,hMSCs)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探讨其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将hMSCs与Bio-gide胶原膜进行体外复合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梯度密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能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hMSCs。hMSCs可在Bio-gide胶原膜上贴附增殖,并复层生长。结论hMSCs取材方便、创伤小;扩增分化能力强。hMSCs可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Bio-gide胶原膜可作为细胞生长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io-gide胶原膜 组织工程
下载PDF
Bio-Gide胶原膜结合Bio-Oss多孔骨治疗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6个月临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立武 邢春艳 +2 位作者 方玲 于鸿潜 毛庆华 《广东牙病防治》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评价Bio Gide胶原膜结合Bio Oss多孔骨治疗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口腔内仍存在 2个探诊深度 6mm以上的骨下袋 ,随机选出 1个骨缺损用Bio Gide胶原膜结合Bio Oss多孔骨修复 ,另一... 目的 评价Bio Gide胶原膜结合Bio Oss多孔骨治疗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口腔内仍存在 2个探诊深度 6mm以上的骨下袋 ,随机选出 1个骨缺损用Bio Gide胶原膜结合Bio Oss多孔骨修复 ,另一个骨缺损仅用Bio Gide胶原膜进行修复治疗 ,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 6个月测量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丧失、骨水平的变化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边缘龈退缩在单独应用Bio Gide胶原膜组更加明显(P <0 .0 5 )。结论 尚不能肯定Bio Oss多孔骨可以加强Bio Gide胶原膜修复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ide胶原膜 Bio-Oss多孔骨 治疗 牙周垂直型骨缺损 牙周炎 手术
下载PDF
Bio-oss胶原质及Bio-gide胶原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邓蔚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Bio-oss胶原质和Bio-gide胶原膜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35颗患牙行Bio-oss、Bio-gide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对照组30颗患牙行常规翻瓣术刮治。分...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Bio-oss胶原质和Bio-gide胶原膜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35颗患牙行Bio-oss、Bio-gide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对照组30颗患牙行常规翻瓣术刮治。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2个月患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松动度(teeth mobility,TM)。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PPD、AL、TM均明显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线根尖片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对照组未见新骨形成。而且实验组骨密度增强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牙周翻瓣术后植入Bio-oss骨代材料,联合应用Bio-gide胶原膜治疗牙周病能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且疗效优于单纯翻瓣刮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Bio-Oss骨代材料 bio-gide胶原膜 牙周病
下载PDF
拔牙窝内即刻植入Bio-Oss颗粒联合Bio-Gide胶原膜表面覆盖在磨牙区拔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守娟 胡秋斌 赵然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目的:探究拔牙窝内即刻植入Bio-Oss颗粒联合Bio-Gide胶原膜表面覆盖在磨牙区拔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60例磨牙区拔牙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两组均行磨牙区拔牙,对照组拔牙后行常规处理,观察组... 目的:探究拔牙窝内即刻植入Bio-Oss颗粒联合Bio-Gide胶原膜表面覆盖在磨牙区拔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60例磨牙区拔牙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两组均行磨牙区拔牙,对照组拔牙后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拔牙后即刻于拔牙窝内植入Bio-Oss颗粒,并于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新骨轮廓及骨密度评分,并对比拔牙前、拔牙6个月后牙槽骨宽度与高度。结果:两组拔牙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拔牙伤口愈合良好。1个月,患者牙龈基本愈合,拔牙伤口关闭;3~6个月,对照组颊舌侧牙龈愈合,但牙槽骨外形较拔牙前缩窄,牙槽骨宽、高度则减少,特别是颊侧凹陷显著;观察组胶原膜被牙龈覆盖,颊舌侧牙龈呈平台状愈合,牙槽骨外形丰满;观察组新骨轮廓、骨密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拔牙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高度均较拔牙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磨牙区拔牙患者拔牙后于拔牙窝内即刻植入Bio-Oss颗粒联合Bio-Gide胶原膜表面覆盖,可显著减少因拔牙造成的牙槽骨吸收,维持拔牙位点骨量,为后期种植牙修复提供良好位点条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区拔牙 位点保存术 Bio-Oss颗粒 bio-gide胶原膜
下载PDF
Bio-gide胶原膜体外复合培养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辉 杨飞 +4 位作者 赵德伟 王本杰 崔大平 王威 黄诗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9期5282-5289,共8页
背景: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股骨头坏死后的软骨损伤应解决的2个关键因素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目的:探讨Bio-gide胶原膜体外与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成软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骨髓血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培养比格犬骨髓间... 背景: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股骨头坏死后的软骨损伤应解决的2个关键因素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目的:探讨Bio-gide胶原膜体外与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成软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骨髓血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培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细胞表面抗原进行鉴定。采用成软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作为实验组,设置普通培养基培养对照组,MTT比色法测试软骨细胞生长曲线,并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和甲苯胺蓝染色等生物学鉴定。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Bio-gide胶原膜体外复合培养行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采用全骨髓血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获得了高纯度高活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扩增能力强,并成功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Bio-gide胶原膜上贴附增殖并复层生长,细胞与Bio-gide胶原膜逐渐融为一体;在胶原膜的断面可见胞体伸出突起相互连接包绕胶原膜,其间有明显细胞基质分泌。表明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Bio-gide胶原膜上生长并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软骨材料 生物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io—gide 组织工程 股骨头坏死 软骨缺损 种子细胞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
下载PDF
CBCT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娟 廖娟 费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第4期166-170,共5页
目的:研究CBCT在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CBCT示上颌第一磨牙行种植牙植骨量不足(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垂直骨量为4mm-6mm)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Bio-Gide可吸收胶... 目的:研究CBCT在评估Bio-Gide胶原膜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中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CBCT示上颌第一磨牙行种植牙植骨量不足(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垂直骨量为4mm-6mm)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Bio-Gide可吸收胶原膜+bio-oss骨粉(n=10);对照组:单纯植入bio-oss骨粉(n=10);手术方式均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加同期种植体植入,种植体长度均为10mm,直径不同的登腾式种植体。术后10天及术后1月评估术后并发症:面部肿胀、术区软组织红肿、术区感染人数。CBCT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月上颌第一磨牙区垂直高度,经CBCT测定术前及术后6月上颌窦内距离种植体末端1mm处的新形成骨骨密度(HU值),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0天,实验组及对照组面部肿胀、软组织红肿、术区感染人数分别为(1、2)和(0、1)和(0、0);术后1月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区均无并发症;实验组及对照组有差异。术前、术后及术后6月窦嵴距:实验组(5.02±0.51)、(13.32±1.32)和(12.6±0.13);对照组:(4.91±0.69)、(12.12±1.08)和(11.4±0.83),术前及术后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6月HU值分别为(442.77±21.80)和(459.81±20.72)、(442.10±23.16)和(529.50±40.67);术前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独使用Bio-oss骨粉可增加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但与Bio-Gide可吸收胶原膜联合应用可使Bio-oss骨粉成骨效果更佳,短期内实验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术后1月两组患者术区均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bio-gide可吸收 BIO-OSS骨粉 上颌窦外提升
下载PDF
Bio-Gide胶原膜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许繁 杨德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0期4797-4803,共7页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Bio-Gide胶原膜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有关与其复合培养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报道少见。目的:观察Bio-Gide胶原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Bio-Gide胶原膜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有关与其复合培养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报道少见。目的:观察Bio-Gide胶原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覆盖Bio-Gide胶原膜的培养板(实验组)与单纯培养板(对照组)培养。于培养1,4,7,14 d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成骨分化诱导培养1,4,7,14 d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两组细胞数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对照组培养7 d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实验组成骨诱导14 d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复合培养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骨组织工程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下载PDF
海奥口腔修复膜与Bio-Gide胶原膜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安佰利 刘鹏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及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即刻种植牙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及B组(n=39)。给予A组患者海奥... 目的:探讨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及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即刻种植牙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及B组(n=39)。给予A组患者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B组则采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比较两组植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种植修复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植骨厚度、植骨高度、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成长效果及垂直骨生成效果均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种植成功率高于A组,且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海奥口腔修复膜比较,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能改善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患者植骨情况与种植修复效果,且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牙 引导骨再生 海奥口腔修复 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
原文传递
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修复大鼠长期鼓膜穿孔
11
作者 李硕 胡浩磊 +3 位作者 杨杰 徐弢 殷钢 李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71-2377,共7页
背景:近年来出现许多新颖的鼓膜修补材料,包括贴片、3D打印支架等,然而经过这些材料修补后的鼓膜在厚度和内部结构上不同于天然鼓膜。目的:探究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修补大鼠长期鼓膜穿孔的效果。方法:利用... 背景:近年来出现许多新颖的鼓膜修补材料,包括贴片、3D打印支架等,然而经过这些材料修补后的鼓膜在厚度和内部结构上不同于天然鼓膜。目的:探究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修补大鼠长期鼓膜穿孔的效果。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聚己内酯、聚己内酯-胶原与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表征支架的表面形态、孔隙率及细胞相容性。取50只雄性SD大鼠,使用无菌23号针头刺破双耳鼓膜后下部联合丝裂霉素C、氢化可的松用药法建立鼓膜穿孔模型;造模12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其他4组鼓膜穿孔处分别植入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聚己内酯组)、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聚己内酯-胶原组)、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组)与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载细胞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组),每组10只,支架植入1,2,3,4周利用耳内镜检查鼓膜愈合情况,植入4周后进行鼓膜组织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与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①支架表征:扫描电镜显示相较于其他纳米纤维膜,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具有排列更加整齐的纳米纤维结构与更大的表面孔径,并且孔隙率更高(P<0.001);细胞活死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支架上附着良好,其中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上的活细胞数量多于其他两种支架;阿尔马兰染色显示,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高于其他两种纤维膜;②动物实验:除空白对照组外,随着纤维膜植入时间的延长,其他4组大鼠鼓膜逐渐愈合,其中载细胞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组愈合速度最快;苏木精-伊红、Masson与Ki-6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载细胞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组大鼠鼓膜厚度适中且具有3层结构,其中胶原纤维层均匀一致,与正常鼓膜相似,鼓膜修复质量好于其他纤维膜组;③结果表明: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高孔聚己内酯-胶原纳米纤维膜不仅能够快速修补鼓膜穿孔,而且新愈合鼓膜在组织结构和厚度上类似于正常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技术 长期鼓穿孔 聚己内酯-支架 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纤维
下载PDF
没食子酸改性酶解-糖基化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12
作者 卢玉婷 刘丽莉 +3 位作者 杨协力 吴彤 苏克楠 程伟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8-1315,共8页
为改善猪皮胶原蛋白(PC)可食性膜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疏水性较差等问题,本研究将猪皮胶原蛋白进行酶解-糖基化改性处理制备出糖基化胶原蛋白(HG-PC)可食性膜,然后通过没食子酸(GA)对糖基化胶原蛋白膜改性制备复合膜(GA-HG-PC膜)。对比... 为改善猪皮胶原蛋白(PC)可食性膜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疏水性较差等问题,本研究将猪皮胶原蛋白进行酶解-糖基化改性处理制备出糖基化胶原蛋白(HG-PC)可食性膜,然后通过没食子酸(GA)对糖基化胶原蛋白膜改性制备复合膜(GA-HG-PC膜)。对比分析PC膜、HG-PC膜和GA-HG-PC膜的机械性能、持水性、水蒸气透过率、颜色、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薄膜结构、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测定膜液的粒径和电位。结果表明,GA-HG-PC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较PC膜和HG-PC膜提高121.57%、19.00个百分点和91.52%、14.16个百分点;其水蒸气透过率较PC膜和HG-PC膜下降,耐水性显著改善(P<0.05);GA-HG-PC膜的颜色比PC膜和HG-PC膜更深,透明度下降,热稳定性提高;此外,GA-HG-PC膜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氢键作用力较强,成膜溶液稳定性提高,其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较HG-PC膜和PC膜增加10.49和18.26个百分点(P<0.05)。本研究可为改善PC膜的功能特性提供新思路,拓展其在果蔬、水产品、肉制品及烘焙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对开发新型可食性蛋白膜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没食子酸 复合 酶解 糖基化
下载PDF
IgA肾病伴系膜区Ⅲ型胶原沉积2例
13
作者 黄洁波 蔡小凡 +4 位作者 赵仲华 张志刚 沈强 王浩 吴慧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0,共5页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 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作为间质胶原在正常肾小球内无分布,但Ⅲ型胶原肾病时大量胶原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2例IgA肾病合并Ⅲ型胶原沉积的患者,经过免疫抑制治疗或中药汤剂治疗后,肾功能稳定且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Ⅲ型(ColⅢ)
下载PDF
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即刻种植牙对牙槽骨修复的影响
14
作者 刘子辉 刘琼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1年第4期41-42,44,共3页
目的探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即刻种植牙对牙槽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牙种植的84例患者(患牙104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牙均为52颗),对照... 目的探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即刻种植牙对牙槽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牙种植的84例患者(患牙104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牙均为52颗),对照组给予海奥口腔修复膜,观察组采用Geistlich Bio-Gide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修复后修复成功率;观察两组患者植骨厚度、成骨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植骨厚度、成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治疗能够促进即刻种植牙的牙槽骨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 海奥口腔修复 即刻种植牙
原文传递
多孔矿化骨Bio-Oss和胶原膜Bio-Gide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万蕾蕾 陆加梅 +1 位作者 吕臻 宋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运用多孔矿化骨B io-Oss和胶原膜B io-G ide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5例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10例16个牙位经牙周翻瓣术同时在骨缺损区植入B io-Oss并放置B io-... 目的:观察评价运用多孔矿化骨B io-Oss和胶原膜B io-G ide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5例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10例16个牙位经牙周翻瓣术同时在骨缺损区植入B io-Oss并放置B io-G ide为治疗组,5例10个牙位经牙周翻瓣术为对照组,并于术后1,3,6个月回访,通过临床检查及X组检查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使牙周袋变浅或消除,而治疗组附着水平增加,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结论:B io-Oss和B io-G ide对治疗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可使其获得包括牙骨质、牙周韧带、骨在内的完整牙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矿化骨Bio-Oss bio-gide 牙周骨缺损 引导性组织再生
下载PDF
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16
作者 黎祺 张海英 叶凡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1935-193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牙槽骨缺损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高频牙龈电凝刀切除牙龈瘤后均保留累及牙齿... 目的探讨采用Bio-Oss胶原骨联合Bio-Gide胶原屏障膜行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存在牙槽骨缺损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高频牙龈电凝刀切除牙龈瘤后均保留累及牙齿。研究组创口植入Bio-Oss胶原骨并覆盖Bio-Gide胶原屏障膜,对照组创口覆盖牙周塞制剂。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保留牙齿的牙髓敏感度(PS)、牙松动度、牙周附着丧失(PAL)情况,并采用X线片观察牙槽骨变化。结果牙龈瘤电切术中得以保留的研究组47枚牙龈瘤术前累及牙齿和对照组42枚牙龈瘤术前累及牙齿,术毕均有不同程度牙槽骨缺损,但无松动。64例牙龈瘤患者术后1年均无复发。术后1、3、6、12个月,研究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和PAL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PAL改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保留牙齿的PS、牙松动度、PAL改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加重。X线片可见研究组牙槽骨稳定无吸收,对照组牙槽骨呈进展性吸收。结论Bio-Oss胶原骨和Bio-Gide胶原屏障膜联用行引导骨再生术,能有效地修复牙龈瘤电切术后的牙槽骨缺损,改善牙周状况,对牙周、牙髓病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 牙周病变 牙髓病变 Bio-Oss bio-gide屏障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聚四氟乙烯膜和Bio-Gide胶原膜超声通透性研究
17
作者 柴召午 赵纯亮 +4 位作者 宋锦璘 邓锋 杨霁 高翔 刘珉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1-1175,共5页
检测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0.01mm厚度聚四氟乙烯(PTFE)膜和Bio-Gide胶原膜超声透过率,为LIPUS辅助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实验研究提供屏障膜的遴选依据。设定LIPUS频率1.5MHz,脉宽200μs,重复率1.0kHz,功率为10~100mW/cm2,间隔10mW/... 检测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0.01mm厚度聚四氟乙烯(PTFE)膜和Bio-Gide胶原膜超声透过率,为LIPUS辅助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实验研究提供屏障膜的遴选依据。设定LIPUS频率1.5MHz,脉宽200μs,重复率1.0kHz,功率为10~100mW/cm2,间隔10mW/cm2设一检测值,共10组,分别对两种屏障膜的超声透过率进行检测。发现0.01mm厚度PTFE膜超声透过率为78.1%~92.3%,Bio-Gide胶原膜超声通过率为43.9%~55.8%。0.01mm厚度PTFE膜超声透过率明显高于Bio-Gide胶原膜,不同功率下同一屏障膜的超声透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0.01mm厚度PTFE膜和Bio-Gide胶原膜超声透过率均较高,应依据不同实验需求遴选屏障膜,并进行超声透过率实验以确保有效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组织再生 聚四氟乙烯 Bio—Gide
原文传递
一种醛类交联的胶原膜材料及在周骨修复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颖 杨春山 +2 位作者 郑佳 孟琪 张岳乔 《粘接》 CAS 2023年第5期143-146,共4页
针对患者骨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口腔修复用的醛类交联的胶原膜材料,并对该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醛类交联的胶原膜材料,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骨效果,总优良率达96%;术后并发症方面较少,胶原膜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仅为2%;同... 针对患者骨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口腔修复用的醛类交联的胶原膜材料,并对该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醛类交联的胶原膜材料,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骨效果,总优良率达96%;术后并发症方面较少,胶原膜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仅为2%;同时种植体存活率较好,胶原膜组可达98.72%。采用的胶原膜整体效果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骨缺损 骨再生 材料
下载PDF
可吸收胶原膜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中的作用:一项回顾性影像学队列研究
19
作者 段登辉 Hom-Lay WANG 王恩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基础上,探讨放置可吸收胶原膜是否有利于维持术后牙槽嵴轮廓稳定。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因单颗后牙缺失采用种植体植入同期进行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患者,根据骨粉表面是否覆盖胶原膜... 目的:在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基础上,探讨放置可吸收胶原膜是否有利于维持术后牙槽嵴轮廓稳定。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因单颗后牙缺失采用种植体植入同期进行颊侧袋形瓣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患者,根据骨粉表面是否覆盖胶原膜分为胶原膜覆盖组和无覆盖组。术前(T0)、术后即刻(T1)和术后3~7个月(T2)拍摄锥形束CT,利用Mimics软件测量种植体光滑-粗糙交界面下不同水平(0、2、4和6 mm)处颊侧骨板厚度(thickness of the buccal bone plate,BBT,分别表示为BBT-0、-2、-4、-6)。结果:收集胶原膜覆盖组15例,无胶原膜覆盖组14例,共计29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在T0、T1和T2三个时间点,不同水平的BBT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BBT-0在胶原膜覆盖组和无覆盖组分别为(1.22±0.55)mm和(1.70±0.97)mm,相应的BBT-2分别为(2.32±0.94)mm和(2.57±1.26)mm。T1~T2愈合阶段不同水平处颊侧骨板吸收的绝对值[(0.47±0.54)~(1.33±0.75)mm]和百分数[(10.04%±24.81%)~(48.43%±18.32%)],以及T0~T2阶段颊侧骨板新骨形成厚度[(1.27±1.09)~(2.75±2.15)mm]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颊侧袋形瓣引导骨再生手术无论是否使用胶原膜均可有效修复种植体颈部颊侧骨缺损。与无胶原膜覆盖相比,胶原膜覆盖植骨材料不能提高术后牙槽嵴轮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质丢失 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 骨再生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沙丁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曾丽琴 陈雅茹 +5 位作者 刘淑集 张玉苍 陈晓婷 苏永昌 罗联钰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过体外自由基化学体系分析对比不同分子量大小(10、5、1 kDa)的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得率最高;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7526 U/g、料液比1:20(g/mL)、pH 10.5、酶解温度67℃、酶解时间4 h,此条件下鱼鳞胶原蛋白肽得率最高,达43.44%±1.59%。通过超滤获得的分子量小于1k 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72 mg/mL和1.76 mg/mL;分子量为1~5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为1.45 mg/mL。结论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肽,且小于1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鱼鱼鳞 蛋白肽 蛋白酶 分离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