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绵羊椎体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崔轶 雷伟 +3 位作者 刘达 吴子祥 石磊 刘绪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应用绵羊骨质疏松椎体标本比较两种骨水泥强化技术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经体外脱钙建立绵羊骨质疏松椎体标本40节,完全随机分为A组(单纯螺钉组);B组(低剂量整体强化组);C1组(低剂量局部强化组);C2组(高剂量局部强化组)... 目的应用绵羊骨质疏松椎体标本比较两种骨水泥强化技术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经体外脱钙建立绵羊骨质疏松椎体标本40节,完全随机分为A组(单纯螺钉组);B组(低剂量整体强化组);C1组(低剂量局部强化组);C2组(高剂量局部强化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螺旋CT及MicroCT的影像学观察;测试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及能量吸收值(E)。结果各组BMD下降约25%~30%(P>0.05),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模型。影像学观察:B组螺钉完全被骨水泥包裹,形成"骨-骨水泥-螺钉"界面;C2组螺钉周围骨水泥呈局部对称分布,形成"骨-螺钉"和"骨-骨水泥-螺钉"的共存界面。B,C1,2组椎体的Fmax及E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2组椎体的Fmax及E均明显高于C1组(P<0.05);B,C2组椎体间Fmax及E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钉道整体强化及局部强化技术均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情况下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钉道局部强化技术通过提高注射剂量,可以达到与整体强化技术相近的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钉道强化 CT扫描 力学测试 椎体体外脱矿化模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体外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魏云波 王敏杰 +1 位作者 赵丹阳 李红霞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4-612,共9页
体外力学性能测试是评估血管支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其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径向支撑性能测试的平面压缩法、V型槽压缩法和径向压缩法,并研究了压缩速率和压缩周向位置对支撑性能测... 体外力学性能测试是评估血管支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其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径向支撑性能测试的平面压缩法、V型槽压缩法和径向压缩法,并研究了压缩速率和压缩周向位置对支撑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法研究了压缩速率和压缩周向位置对柔顺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选取最优测试方案,测试了本文在不同外径(1.4、1.7、2.4 mm)下设计的三种支架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BVS)(BVS1.1,Abbott Vascular,美国)的支撑性能和柔顺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支撑性能测试方法得到的压缩载荷—压缩位移曲线整体趋势一致,但归一化支撑力差异较大;平面压缩法更适合对不同外径、不同结构血管支架的支撑性能进行对比测试;压缩速率对支撑性能和柔顺性能测试结果无显著影响;压缩周向位置对采用平面压缩法、V型槽压缩法测试支撑性能和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柔顺性能有较大影响。综合比较,本文所设计的三种支架相对BVS支架其径向支撑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研究对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血管支架 体外性能测试 径向支撑性能 柔顺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