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Hermitian C^(2) Differential Reproducing Kernel Interpolation Meshless Method for the 3D Microstructure-Dependent Static Flexural Analysis of Simply Supported and Functionally Graded Microplates
1
作者 Chih-Ping Wu Ruei-Syuan Ch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10期917-949,共33页
This work develops a Hermitian C^(2) differential reproducing kernel interpolation meshless(DRKIM)method within the consistent couple stress theory(CCST)framework to study the three-dimensional(3D)microstructuredepend... This work develops a Hermitian C^(2) differential reproducing kernel interpolation meshless(DRKIM)method within the consistent couple stress theory(CCST)framework to study the three-dimensional(3D)microstructuredependent static flexural behavior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FG)microplate subjected to mechanical loads and placed under full simple supports.In the formulation,we select the transvers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components and their first-and second-order derivatives as primary variables.Then,we set up the differential reproducing conditions(DRCs)to obtain the shape functions of the Hermitian C^(2) differential reproducing kernel(DRK)interpolant’s derivatives without using direct differentiation.The interpolant’s shape function is combined with a primitive function that possesses Kronecker delta properties and an enrichment function that constituents DRCs.As a result,the primary variables and their first-and second-order derivatives satisfy the nodal interpolation properties.Subsequently,incorporating ourHermitianC^(2)DRKinterpolant intothe strong formof the3DCCST,we develop a DRKIM method to analyze the FG microplate’s 3D microstructure-dependent static flexural behavior.The Hermitian C^(2) DRKIM method is confirmed to be accurate and fast in its convergence rate by comparing the solutions it produces with the relevant 3D solution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Finally,the impact of essential factors on the transverse stresses,in-plane stresses,displacements,and couple stresses that are induced in the loaded microplate is examined.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length-to-thickness ratio,the material length-scale parameter,and the inhomogeneity index,which appear to be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istent/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differential reproducing kernel methods microplates point collocation methods static flexural 3D microstructure-dependent analysis
下载PDF
Well-posedness of two-phase local/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s for consistent axisymmetric bending of circular microplates
2
作者 Hai QI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637-652,共16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ringen’s differential nonlocal model would lead to the ill-posed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for axisymmetric bending of circular microplates.Based on the nonlocal integral models along...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ringen’s differential nonlocal model would lead to the ill-posed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for axisymmetric bending of circular microplates.Based on the nonlocal integral models along the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we propose 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s in this work.The proposed strainand stress-driven two-phase 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s are applied to model the axisymmetric bending of circular microplates.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BCs)as well as constitutive constraints are deduced.It is found that the purely strain-driven 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 turns to a traditional nonlocal differential polar model if the constitutive constraints are neglected.Meanwhile,the purely strain-and stress-driven 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s are ill-posed,because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differential orders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BCs plus constitutive constraints.Several nominal variables are introduced to simplify 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and the general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GDQM)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numerical solutions.The results from the current models(CMs)are compared with the data in the literature.It is clearly established that the consistent softening and toughening effects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strain-and stress-driven local/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s,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two-phase local/nonlocal integral polar models(TPNIPMs)may provide an efficient method to design and optimize the plate-like structures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ening effect toughening effect circular microplate nonlocal integral model general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GDQM)
下载PDF
Bending and Buckling of Circular Sinusoidal Shear Deformation Microplates with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3
作者 QING Hai WEI Lu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1期79-86,共8页
The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MCST)is applied to analyze axisymmetric bending and buckling behaviors of circular microplates with sinusoidal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The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bounda... The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MCST)is applied to analyze axisymmetric bending and buckling behaviors of circular microplates with sinusoidal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The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derived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total potential energy,and expressed in nominal form with the introduced nominal variables.With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ized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GDQM),both the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expressed in discrete form,and a set of linear equations are obtained.The bending deflection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solving the linear equations,while buckling loads can be determined through solving general eigenvalue problems.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 length scale parameter and plate geometrical dimensions on the bending deflection and buckling loads of circular microplates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fo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microplates size-effect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MCST) general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GDQM)
下载PDF
微量苯酚-硫酸法快速测定西瓜翠衣多糖含量
4
作者 王熙彤 杨嘉祥 +3 位作者 王爱家 刘秦通 翟家梁 何献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2期204-210,共7页
目的建立微量苯酚-硫酸法对西瓜翠衣多糖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利用微量苯酚-硫酸法对西瓜翠衣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葡萄糖为标准品,直接在96孔板进行加样操作,探讨检测波长、试剂添加顺序及用量、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吸光值的影响,并测定... 目的建立微量苯酚-硫酸法对西瓜翠衣多糖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利用微量苯酚-硫酸法对西瓜翠衣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葡萄糖为标准品,直接在96孔板进行加样操作,探讨检测波长、试剂添加顺序及用量、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吸光值的影响,并测定了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结果微量苯酚-硫酸法测定西瓜翠衣多糖条件优化结果为:检测波长为490 nm,6%苯酚溶液25μL,浓硫酸125μL,室温,反应时间10 min。用该方法测定西瓜翠衣多糖方法稳定,精密度高,在1~5μg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为104.68%,相对标准偏差为4.29%。结论优化后的微量苯酚-硫酸法测定西瓜翠衣多糖具有高通量,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操作方便,快速,节约试剂,为西瓜翠衣多糖的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对其他多糖快速测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 苯酚-硫酸法 西瓜翠衣 多糖
下载PDF
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
5
作者 姜华军 魏敏 丁世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307-314,共8页
目的建立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国标方法分别提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在96孔微孔板中接种含有相应测试菌悬液的培养基,再分别加入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样提取液... 目的建立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国标方法分别提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在96孔微孔板中接种含有相应测试菌悬液的培养基,再分别加入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样提取液,培养后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分别计算试样中的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并考察测定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叶酸、泛酸和生物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10μg/100 g、0.013 mg/100 g、0.57μg/100 g,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分别为1.02%、0.94%、1.0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6%~100.0%、95.3%~103.3%、94.5%~100.1%。结论该微孔板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结果准确性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叶酸、泛酸和生物素含量的大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 微生物法 婴幼儿配方乳粉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下载PDF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在耐多药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及分析
6
作者 秦万 王明栋 +1 位作者 欧维正 徐勇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熔解曲线法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快速诊断和有效药物快速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氟喹诺酮类(FQs)为检测药物,应用熔解曲线法和微孔板药敏法,对比检测2... 目的 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熔解曲线法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快速诊断和有效药物快速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氟喹诺酮类(FQs)为检测药物,应用熔解曲线法和微孔板药敏法,对比检测2021年1~7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罗氏固体培养阳性的84株菌株。两种方法药敏结果不一致的菌株用基因测序法作验证。结果 以微孔板法为标准,熔解曲线法对MDR-TB(微孔板诊断)的检出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依次为89.3%(75/84)、91.5%(43/47)、86.5%(32/37)、89.6%(43/48)、88.9%(32/36)、0.78。溶解曲线法对RFP、INH、EMB、FQs的检出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分别为76.2%~97.6%、86.7%~95.7%、73.9%~100%、41.9%~100%、94.1%~98.6%和0.45~0.95。对22份(26.19%,22/84)微孔板法敏感、熔解曲线法耐药的菌株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均显示含有耐药突变;而微孔板法耐药、熔解曲线法敏感的6份(0.71%,6/84)菌株在测序区域均为野生型。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微孔板药敏法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一致性均较高,可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初筛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解曲线法 微孔板法 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基因检测 药物筛选
下载PDF
微孔板试剂盒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叶酸质量分数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旺 邹志飞 +1 位作者 袁慕云 阳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0,64,共3页
研究如何提高微生物法测定叶酸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微生物法测定叶酸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采用IFP微孔板试剂盒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叶酸质量分数,相对传统微生物方法具有操作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微生物法 叶酸 微孔板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炭/秸秆输入土壤后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玉兰 陈利军 +3 位作者 段争虎 武志杰 孙彩霞 王俊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5-459,共5页
土壤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直接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碳和养分的循环起重要作用。秸秆或者秸秆炭化物还田是提高碳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输入到土壤后对生物学活性产生一定影响,对碳库转化具有直接或者间接... 土壤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直接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碳和养分的循环起重要作用。秸秆或者秸秆炭化物还田是提高碳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输入到土壤后对生物学活性产生一定影响,对碳库转化具有直接或者间接作用。采用荧光物质作为底物,将96微孔板和荧光检测法结合,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生物炭/秸秆(2.5g/50g干土)添加条件下黑土中α(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秸秆添加到土壤后,土壤α(β)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强,水稻秸秆处理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玉米秸秆处理,40天后仍然保持较强活性,说明秸秆的输入有助于土壤碳素转化。可能是因为秸秆炭添加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促进微生物活性,使得土壤酶活性提高,水稻秸秆添加增强土壤酶活性,而玉米秸秆没有促进作用,可能与材料来源不同有关,材料来源与添加效应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生物炭添加对黑土中α(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不大,这与生物炭含速效养分少、自身难降解特性有关。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微孔板荧光法可以灵敏的检测到土壤悬液中的酶活性,可批量检测样品,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方法 土壤酶活性 生物炭添加 秸秆添加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瞿昊宇 冯楚雄 +4 位作者 谢梦洲 朱建平 孙毅中 崔培梧 肖作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湖南本土种植及加工的鸡头黄精、多花黄精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超声提取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去蛋白,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鸡头黄精经二蒸二晒、四蒸四晒、七蒸七晒、九蒸九晒炮制后,多... 目的探究湖南本土种植及加工的鸡头黄精、多花黄精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超声提取法提取多糖,用Sevage法除去蛋白,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鸡头黄精经二蒸二晒、四蒸四晒、七蒸七晒、九蒸九晒炮制后,多糖含量分别为7.973%、3.584%、2.845%、2.194%;多花黄精经二蒸二晒、四蒸四晒、五蒸五晒、七蒸七晒炮制后,多糖含量分别为9.602%、3.185%、2.572%、2.043%;精密度良好(RSD=0.274%)、平均回收率99.29%、试验在60 min内稳定性良好(RSD=1.36%)。结论炮制过程蒸晒次数越多,黄精多糖含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花黄精 黄精多糖 炮制 苯酚-硫酸法 酶标仪
下载PDF
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平 郭莹莹 +4 位作者 王玉芝 丁松桥 李兴霖 宋连宝 杨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94-3299,共6页
目的采用微孔板式微生物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微孔板法将合适浓度的植物乳杆菌液接种至含有试样液与培养液的无菌微孔板中,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泛酸含量与吸光度值的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泛酸的... 目的采用微孔板式微生物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微孔板法将合适浓度的植物乳杆菌液接种至含有试样液与培养液的无菌微孔板中,培养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泛酸含量与吸光度值的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泛酸的含量。通过精密度实验、准确度实验、加标回收实验对此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微孔板式微生物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65,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90%~5.32%。实验结果表明质控样品的泛酸含量各平行检测值均在定量值范围内,且平均值为6.91 mg/100 g,测定值结果间RSD为1.08%,回收率为89.7%~108.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够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且方法精密度较高,对样品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方法系统误差小,能够应用于实验室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 泛酸 含量测定 方法评价
下载PDF
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的调查 被引量:18
11
作者 蔡茵 曹斌 +4 位作者 周喆 王中英 王莉 郑岚 周国平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1-793,共3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进行常规筛查,在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同时,也为寻找一个适合于血站大规模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盐水介质与微量板木瓜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824 072例献血者进行... 目的对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进行常规筛查,在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同时,也为寻找一个适合于血站大规模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盐水介质与微量板木瓜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824 072例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824 072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 246例,阳性率1.51‰。结论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可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盐水介质与微量板木瓜酶法相结合的方法是适合血站大规模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无偿献血者 微量板木瓜酶法 盐水介质
下载PDF
微池板比色法在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彬彬 林启美 +2 位作者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3-779,共7页
微池板比色法具有快速批量测定土壤酶活性的潜力,将其应用在农田土壤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有关的β-葡萄糖苷酶(BG)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的温度敏感性(EQ10)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微池板比色法,在获取缓冲液酸碱度、培养... 微池板比色法具有快速批量测定土壤酶活性的潜力,将其应用在农田土壤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有关的β-葡萄糖苷酶(BG)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的温度敏感性(EQ10)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微池板比色法,在获取缓冲液酸碱度、培养时间和匀浆液水土比优化参数基础上,测定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棉花连作和苜蓿-柳枝稷轮作)的PPO和BG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评价微池板比色法在土壤酶学研究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H7的缓冲液、2 h的培养时间和匀浆液水土比(20∶1)为最优的测定参数,其既满足批量分析要求又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棉花连作与苜蓿—柳枝稷轮作土壤的PPO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BG酶活性轮作土壤显著高于连作土壤,PPO和BG活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两种栽培制度土壤并没有引起两种酶的EQ10发生显著性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微池板比色法能够比较快速地同时测定多个土壤、多种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酶学常规分析技术,同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特性适度调整主要测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池板比色法 土壤 多酚氧化酶 β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ABO血型反定型梯形微板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立平 韩璐 +2 位作者 张庆武 陈虹 许婷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建立梯形微板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常规A、B、O、AB型血样各8份。运用正交设计原理选择血浆稀释度、红细胞浓度、反应温度、静止时间4个参数的最佳条件;采用混合血样倍比稀释,确定凝集与非凝集灰区值。根据已确定的... 目的建立梯形微板ABO血型反定型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常规A、B、O、AB型血样各8份。运用正交设计原理选择血浆稀释度、红细胞浓度、反应温度、静止时间4个参数的最佳条件;采用混合血样倍比稀释,确定凝集与非凝集灰区值。根据已确定的最佳条件和灰区值,进行重复性试验、灵敏度试验、准确性试验、脂血干扰试验、溶血干扰试验,并检测6份ABO亚型血样AM、AX、A2B、A3B、AXB、BM和5份含不规则抗体血样抗-M、抗-N、抗-P1、抗-Leb、抗-HI,以评价对特殊血样的检出能力。结果重复性符合率100%。灵敏度可达到与试管法相同效价的检出能力。准确性达99.99%。47份不同脂血程度血样抗干扰试验一次判读正确率100%。溶血干扰试验在Hb≤20g/L时,对梯形微板法试验结果无明显影响,在严重溶血情况下(Hb>20g/L),对凝集端无影响,对非凝集端有影响。对11份特殊血样均有较好的检出能力。结论梯形微板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普通血样ABO反定型的检测,还具有提高对弱凝集血样检测灵敏度的优势,进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反定型 梯形微板法 U型微板法
下载PDF
应用全自动凝聚胺微板法对武汉地区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鸣镝 林洋 +4 位作者 许婷婷 张丽洁 任明 江梦天 沈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567,共2页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分布和滴度特征。方法应用全自动凝聚胺微板法对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于筛查阳性的标本运用抗球试管法进行抗体鉴定。结果试验针对本地区共计20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分布和滴度特征。方法应用全自动凝聚胺微板法对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于筛查阳性的标本运用抗球试管法进行抗体鉴定。结果试验针对本地区共计20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抗体筛查,检出不规则抗体42例,阳性检出率为0.21%(男性0.17%,女性0.27%);其中Ig M抗体30例,Ig G抗体12例:抗-M 15例、抗-P16例、抗-E 4例、抗-D 3例、抗-Leb3例、抗-c E 2例、抗-C 1例、抗-Lea1例、抗-Mur 1例;检出抗体效价从1-128皆有覆盖。结论全自动凝聚胺微板法能有效的检出不同种类、不同效价的抗体,该方法快速、准确,经济、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胺微板法 抗体筛查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永勤 曾凡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16-320,共5页
本文综述了β-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如黏度法、生色底物法、琼脂糖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目前使用较多的还原端基法,如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Somogyi-Nelson法、二金鸡纳酸(BCA)法和最新涌现的用于微量测定的3-甲... 本文综述了β-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如黏度法、生色底物法、琼脂糖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目前使用较多的还原端基法,如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Somogyi-Nelson法、二金鸡纳酸(BCA)法和最新涌现的用于微量测定的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法,并就还原端基法介绍了其具体实验手段,如试管法、罐法、微孔板法、流动注射法(FIA)。分析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安培法和等温滴定量热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酶 测定 DNS法 MBTH法 微孔板法 流动注射法 试管法 罐法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月华 谭静 +2 位作者 陈荧 黄华华 许瑞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12期1213-1214,共2页
目的为减少、避免输血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用微柱法和聚凝胺法做抗体筛查进行比较,用谱细胞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 12例受血者中抗体筛查微柱法和聚凝胺法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两法比较无差异;... 目的为减少、避免输血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用微柱法和聚凝胺法做抗体筛查进行比较,用谱细胞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 12例受血者中抗体筛查微柱法和聚凝胺法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两法比较无差异;抗体效价检查微柱法比聚凝胺法灵敏度高(P<0.05),Rh系统阳性率为41.6%,其他系统阳性率为8.3%。结论两法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的符合率及谱细胞检测阳性率均无差异,但对抗体的灵敏度微柱法比聚凝胺法灵敏度高,并且微柱法操作标准化、自动化、重复性好,所需标本量少,结果易判读,应作为抗体筛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输血 微柱法 聚凝胺法
下载PDF
快速批量化测定紫薯块根中总花青素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金霞 李苗 +3 位作者 张源沛 孔德杰 郑国保 曲继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以紫薯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酶标仪建立了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快速批量化检测方法,以期提高检测效率。结果表明:酶标仪快速批量化检测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检测波长530nm、提取溶剂为1.5%的柠檬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体积... 以紫薯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酶标仪建立了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快速批量化检测方法,以期提高检测效率。结果表明:酶标仪快速批量化检测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检测波长530nm、提取溶剂为1.5%的柠檬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体积比2∶1),料液比1∶50g·mL^(-1)、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为160.84mg·(100g)-1。该方法灵敏、稳定、重现性好,可在2min内完成96个样品的测定,所得试验结果略高于分光光度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标仪 比色法 紫薯 总花青素
下载PDF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宏杰 王立民 +4 位作者 徐明怡 黄庆阳 罗春雨 谢立红 倪红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97,共10页
以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苔藓、草本、灌丛、矮曲林、针阔混交林5种典型植被类型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及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苔藓地衣群落的微生物量及其对土壤养... 以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苔藓、草本、灌丛、矮曲林、针阔混交林5种典型植被类型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及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苔藓地衣群落的微生物量及其对土壤养分库的贡献率(SMBC/TOC,0.49%;SMBN/TN,0.87%;SMBP/TP,1.27%)低于其它植被类型,随演替的进行,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对土壤养分库的贡献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下与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胞外酶活性[α-1,4-吡喃葡萄糖苷酶(αG),β-D-葡萄糖苷酶(βG),纤维二糖水解酶(CB),β-1,4-木糖苷酶(XYL),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磷酸酶(PHOS)]均存在差异,CB、XYL、LAP和PHOS的活性随演替的进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针阔混交林的βG、CB、XYL、NAG、LAP和PHOS活性分别为628.14、156.44、112.56、516.43、608.19和1 140.36 nmol·g^-1h^-1,显著高于其它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与7种胞外酶活性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1);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总有机碳、速效磷、铵态氮和C:N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αG、βG、CB、XYL和LAP与土壤铵态氮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AG和PHOS与速效磷和C:N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硝态氮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类型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酶活性 植被类型 岩溶台地 微孔板荧光法
下载PDF
微板法在植酸酶活测定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遵锡 章克昌 徐柔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在丙酮法测磷的基础上 ,在酶活测定时引入微板法。微板法是源于酶联免疫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用其进行植酸酶活测定时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实验成本。并可减少测定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关键词 微板法 植酸酶 酶活测定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室内快速筛选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药剂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家齐 张海剑 +3 位作者 刘树森 郭宁 金戈 石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1-715,共5页
针对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药剂的筛选,建立了一套应用酶标仪室内快速筛选的方法。采用含药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进行筛选,初始孢子培养浓度为106个/mL,在摇床中于28℃、200 r/min下培养16 h后测定光学密度(OD)值,最佳OD值测定波长... 针对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药剂的筛选,建立了一套应用酶标仪室内快速筛选的方法。采用含药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进行筛选,初始孢子培养浓度为106个/mL,在摇床中于28℃、200 r/min下培养16 h后测定光学密度(OD)值,最佳OD值测定波长为590 nm。应用该方法对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丙环唑和氟唑环菌胺5种杀菌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戊唑醇和氟唑环菌胺对玉米瘤黑粉病致病菌玉蜀黍黑粉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为0.03 mg/L。本研究建立的酶标仪快速筛选方法检测过程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检测方法,可为田间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瘤黑粉病 玉蜀黍黑粉菌 杀菌剂 毒力 酶标分析仪 药剂筛选 方法建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