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nator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伴TMJD替牙期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1 位作者 杨霜 张琼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2-403,共2页
关键词 下颌后缩 TMJD 颞下颌关节紊乱 替牙期 bionator矫治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器治疗对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3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王文红 徐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 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的变化 ,来评价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 ,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 ,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 ,于治疗前... 目的 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的变化 ,来评价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 ,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 ,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 ,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 ,对其中的舌及舌骨位置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舌骨至下颌平面 (N -MP)、眼耳平面 (N -FH)和舌骨至蝶鞍的垂直距离 (H -Sver)等测量值较治疗前分别增加 3.95mm、2 .5 3mm、2 .2 1mm ;而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 (H -C3hor)和相对于颏棘点的水平距均 (H -RG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ionator矫治器在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 ,能使知舌位置向前向上移位 ,有效维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矫治 治疗 口呼吸 儿童 舌骨位置 X线头颅定位摄片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器治疗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的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1 位作者 杨霜 张琼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 寻求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畸形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 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 ,用保持咬合型Bionator矫治器治疗 ,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SNB、S -Go、S -Go/N -Me、Cm... 目的 寻求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畸形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 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 ,用保持咬合型Bionator矫治器治疗 ,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SNB、S -Go、S -Go/N -Me、Cm -Sn -UL和上唇倾角、下唇倾角及颏唇沟角等测量值明显大于治疗前 (P <0 .0 1) ,而Y轴角、ANB、S -Ar-Go、SN -MP、U6 -PP及L6 -M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SN -PP、N -Me、U1-PP及L1-MP等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保持咬合型Bionator矫治器在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 ,通过牙合垫对后牙槽的压低作用 ,以控制垂直向生长 ,使下颌前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矫治 治疗 口呼吸 安Ⅱ^1错He 头影测量 研究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峻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Bion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骨性错的效果。方法:对12例患儿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Bionator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②使用Bionator矫治器可使下颌体及下颌升支长度明显... 目的:研究Bion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骨性错的效果。方法:对12例患儿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Bionator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②使用Bionator矫治器可使下颌体及下颌升支长度明显增长,使下颌生长方向有利于软硬组织侧貌面型的改善;③Bionator矫治器可减少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患者的上前牙唇向倾斜,上下前后牙槽高度均增加。结论:Bionator矫治器对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性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矫治 正畸 Ⅱ类1分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1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0例替牙期伴口呼吸的安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值作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0例替牙期伴口呼吸的安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值作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患者鼻咽部的骨性鼻咽(PNS-Ba)和软腭至软腭后咽壁距(SPP-SPPW)与治疗前比较增大了2.37mm和2.46mm。悬雍垂尖-中咽壁距(U-MPW)、舌咽部最小距离(P-T)和后气道间隙(TB-TPPW)与治疗前相比较都有明显增加,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软腭与舌接触长度(UC-LC)、舌体长(V-T)和舌体高(TD-VT)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软腭至腭平面角(PNS-U/PP)则较治疗前减小(P<0.05);舌骨至下颌平面(H-MP)、眼耳平面(H-FH)和蝶鞍的垂直距离(H-Sver)等测量值减少。而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H-C3hor)明显增加,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ionator矫治器通过下颌骨的向前移位和对舌肌的训练,能改变舌低位,并能使舌骨向前向上移位,咽部矢状径扩大,有利于口呼吸方式向鼻呼吸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矫治 口呼吸 儿童 上气道周围结构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机理探讨
6
作者 张雷英 蔡中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功能矫治器 Bionator 矫治Ⅱ类1 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技巧及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临床治疗11 例病例, 介绍 Bionator 矫治Ⅱ类1 分类病人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采取咬合重建的原则与方法、矫治器制作要点、... 目的 探讨功能矫治器 Bionator 矫治Ⅱ类1 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技巧及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临床治疗11 例病例, 介绍 Bionator 矫治Ⅱ类1 分类病人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采取咬合重建的原则与方法、矫治器制作要点、临床技巧。结果 证实 Bionator 能有效地矫治Ⅱ类1 分类错牙合。结论  Bionator 是一种简便的、有效的矫治Ⅱ类1 分类功能及形态的功能性矫治器, 只要病例选择合适, 疗效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类1分类 错HE 咬合重建 bionator矫治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涵 郭兮惠 胡国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bionator 矫治 安氏Ⅱ类 1分类错He 口腔正畸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3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徐明 王文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 :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方法 :13例替牙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病例 ,以Bionator矫治器矫治 ,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对其中的上气道矢状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 目的 :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方法 :13例替牙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病例 ,以Bionator矫治器矫治 ,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对其中的上气道矢状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骨性鼻咽 (PNS -Ba)、Mcnamara线和软腭至软腭后咽壁距 (SPP -SPPW )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大。舌咽部最小距离 (P -T)、后气道间隙 (TB -TPPW )和喉咽部的V -LPW距分别比治疗前增加 1.92mm、1.67mm和 2 .63mm ,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onator矫治器在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 ,能使口呼吸儿童的上气道矢状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矫治 口呼吸习惯 X线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He颅颌面长宽高结构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靖 胡立桉 谢辉 《口腔正畸学》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早期反He颅颌面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He32人,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早期反He颅颌面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He32人,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一些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bionator矫治 反He颅颌面 颅面结构 口腔正畸学 关节测量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Bionator和Twin-block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雷英 蔡中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481-484,共4页
目的比较Bionator与Twin-block两种功能性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Ⅱ类错颌骨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恒牙早期Ⅱ类错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岁2个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第1组采用Bionator治疗,第2组采用Twin-bloc... 目的比较Bionator与Twin-block两种功能性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Ⅱ类错颌骨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恒牙早期Ⅱ类错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11岁2个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第1组采用Bionator治疗,第2组采用Twin-block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ionator对Ⅱ类错上颌骨的抑制作用大于Twin-block(P<0.05);两者对下颌骨均有刺激生长作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均产生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作用,但Bionator产生的上前牙舌倾较Twin-block更明显(P<0.05);Bionator产生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效应,Twin-block产生较明显的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向的伸长及水平向的近中调整,这些变化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onator与Twin-block两种功能性矫治器均能有效地矫治Ⅱ类错,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Bionator抑制上颌骨向前生长更有效,其产生的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明显,Twin-block产生明显的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向及水平向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 Twin—block Ⅱ类错[牙合]
下载PDF
Bionator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1 位作者 张琼华 杨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 对Bionator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8例确诊为OSAS的患者行Bionator保持咬 型矫治器治疗。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合多导睡眠图监测来评价疗效。结果... 目的 对Bionator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8例确诊为OSAS的患者行Bionator保持咬 型矫治器治疗。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合多导睡眠图监测来评价疗效。结果 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紊乱指数(AHI)明显降低;而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则明显升高。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前移,上气道间隙明显扩大(P<0.01)。结论Bionator保持咬 矫治器可改善上气道通气状态,从而达到治疗OSAS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bionator矫治 HE垫
原文传递
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的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靖 袁敬 赵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牙合颅颌面的改变。方法 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88例 ,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侧量分析研究。结果 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 ,上切牙唇倾 ;下颌髁突后... 目的 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牙合颅颌面的改变。方法 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88例 ,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侧量分析研究。结果 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 ,上切牙唇倾 ;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 ,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 ,乳牙反牙合改变最明显 ,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 ,骨面型仍属Ⅲ类 ,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 ;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牙合 ,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 ,抑制下颌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改良型bionator 乳牙反HE 替牙反He 头影测量 治疗
原文传递
视觉评分系统分析透明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牙齿光滑面的影响
13
作者 芦琳 栗亚楠 +3 位作者 张帆 窦晨雷 李秋童 单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6030-6036,共7页
背景:白斑病变是传统正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有关透光透明矫治器和固定正畸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白斑病变发生率、唾液及相关细菌的影响差异仍存在一些争议。目的:采用视觉评分系统对比透明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 背景:白斑病变是传统正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有关透光透明矫治器和固定正畸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白斑病变发生率、唾液及相关细菌的影响差异仍存在一些争议。目的:采用视觉评分系统对比透明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正畸牙齿光滑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观察组接受透明矫治器接正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12,24个月后,每位患者选取13、33、16、36牙唇侧或颊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评分系统评估白斑病变。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前及治疗6,12,24个月后,两组患者牙齿白斑颜色与龋坏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对于13牙,治疗12个月后的白斑颜色级别与龋坏严重程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于33牙,治疗12个月后的白斑颜色级别与龋坏严重程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个月后的龋坏严重程度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对于16牙,治疗12个月后的白斑颜色级别与龋坏严重程度均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③多水平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不同牙位的白斑颜色、严重程度变化与矫治器类型相关性较小,受矫治时间因素影响较大,其中33、13牙初始白斑颜色变化和严重程度在治疗第12,24个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④研究结果尚不能说明固定矫治器和透明矫治器对牙齿光滑面白斑病变的影响有所差异,但可以发现随着正畸治疗时间的延长,牙齿龋坏的风险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病变 视觉分析法 固定矫治 隐形矫矫治 正畸矫治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
14
作者 李帅 刘桦 +3 位作者 商永慧 刘义琮 赵启航 刘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1-887,共7页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在山东省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测量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的咬合力数据,采集其锥形束CT数据,建立包含上颌骨复合体、周边各骨缝、Twin-block矫治器及上颌牙列在内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软件模拟患者戴入Twin-block时上颌骨、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与位移。结果与结论:①上颌前牙受到的等效应力明显小于后牙,两侧牙齿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7975 MPa和8.7161 MPa,均位于第一前磨牙处;最大位移呈现在两侧上颌切牙处,分别为0.0805 mm和0.0810 mm;②骨缝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284 MPa,主要集中在两侧翼腭缝及额颌缝,其余骨缝受力情况几乎无差异;骨缝的最大位移为0.07 mm,其中翼腭缝的位移量最大,其次是额颌缝;③上颌骨复合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7.18 MPa,主要集中在上颌骨前面梨状孔两侧、鼻额缝周边及颚骨后部翼腭缝附近;上颌骨的最大位移值为0.07 mm,主要集中于上颌牙槽骨;④结果显示,咬合力通过Twin-block矫治器作用于上颌骨复合体,导致上颌骨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变陡,应采取相应措施补偿这种趋势,例如建牙合过程中考虑上颌磨牙伸长、下颌磨牙压低,不仅能够将牙合平面整平,同时有利于下颌前伸,这将进一步提高Ⅱ类错[牙合]正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TWIN-BLOCK矫治 功能矫治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厚度及刚性隐形矫治器内收上颌前牙的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杨天梅 王婧 +2 位作者 马福娟 张俭 葛振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71-4678,共8页
背景:隐形矫治器因其特殊的材料性能,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关闭间隙过程中更易发生“过山车效应”,牙齿倾斜移动,导致前牙覆牙合加深、后牙开牙合。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矫治器厚度或刚性减轻“过山车效应”,更好地控制正畸牙移动,... 背景:隐形矫治器因其特殊的材料性能,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关闭间隙过程中更易发生“过山车效应”,牙齿倾斜移动,导致前牙覆牙合加深、后牙开牙合。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矫治器厚度或刚性减轻“过山车效应”,更好地控制正畸牙移动,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厚度及刚性隐形矫治器内收上颌前牙时控制牙齿移动能力方面的差异。方法:将侧貌凸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导入Mimics等软件,模拟临床病例,构建去除第一前磨牙后包括上颌骨、牙齿、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装配0.50,0.75 mm 2种厚度膜片的隐形矫治器,通过软件加载1000,2000 MPa 2种弹性模量的材料属性,总共构建4组模型工况。按照临床矫治方案设计关闭拔牙间隙,在Workbench 2023 R1软件中加载并计算,分析牙周膜应力分布、牙齿位移趋势及牙齿初始位移量。结果与结论:(1)4种模型工况下的牙周膜Von-Mises应力分布规律一致,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主要分布在牙颈部,并且矫治器膜片越厚牙周膜Von-Mises应力越大、矫治器膜片弹性模量越大牙周膜Von-Mises应力越大;(2)4种模型工况下的上颌牙列整体位移趋势为前牙冠舌向、根唇向的移动,后牙冠近中移动、根远中移动,牙齿的冠、根位移方向均相反,牙冠位移量大于牙根位移量;除尖牙外,其余牙齿均呈现矫治器膜片越厚R/C值(牙根移动量与冠移动量比值)越小、矫治器膜片弹性模量越大R/C值越小的趋势;(3)结果表明,利用隐形矫治器内收上颌前牙时,在不设计切牙转矩补偿的情况下牙齿表现为倾斜移动趋势,矫治器厚度和弹性模量越大时对牙齿控的制能力越强,牙齿倾斜移动趋势减小;尖牙则需通过其他辅助手段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内收前牙 弹性模量 膜片厚度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合不同位置支抗钉及精密切割远移上颌磨牙的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叶盼盼 徐长溪 +3 位作者 李慧 张洋 徐晓琳 王洪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6012-6019,共8页
背景: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是临床中常用的矫治方法,而支抗钉不同植入位置及不同牙位的精密切割会对矫治效果产生影响。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不同牙位精密切割及颊、腭侧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生物力学效... 背景: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是临床中常用的矫治方法,而支抗钉不同植入位置及不同牙位的精密切割会对矫治效果产生影响。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不同牙位精密切割及颊、腭侧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通过整合志愿者锥形束CT及Itero口内扫描数据构建高精度有限元模型,模拟支抗钉联合精密切割行弹性牵引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同时远移上颌第一、二磨牙,设计远移量为0.2 mm。基于颊侧支抗钉、腭侧支抗钉及尖牙处和第一前磨牙处精密切割的设计,建立4组工况,分别为颊侧支抗钉配合在尖牙颊侧做精密切割、颊侧支抗钉配合在第一前磨牙颊侧做精密切割、腭侧支抗钉配合在尖牙舌侧做精密切割、腭侧支抗钉配合在第一前磨牙舌侧做精密切割。使用ANSYS软件分析各工况中上颌牙齿在三维方向的位移趋势及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结果与结论:①无论精密切割位于尖牙还是第一前磨牙,相较于颊侧支抗钉,腭侧支抗钉能增大上颌磨牙远移量、减少前磨牙近中移动和前牙唇倾趋势,磨牙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增大,前牙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减小;②无论支抗钉位于颊侧还是腭侧,相较于在第一前磨牙处做精密切割,在尖牙处做精密切割时,前牙唇倾趋势减小,磨牙远中移动量减小,前磨牙近中移动量增大,磨牙及前牙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③无论支抗钉位于颊侧还是腭侧、精密切割位于尖牙还是第一前磨牙,磨牙均无法实现整体移动;④结果显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合腭侧支抗钉及在第一前磨牙处做精密切割更有利于提高上颌磨牙远移效率,但需要注意保护前牙支抗及磨牙转矩控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合腭侧支抗钉及在尖牙处做精密切割更有利于远移磨牙后内收前牙,但磨牙远移效率会相对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无托槽隐形矫治 磨牙远移 支抗钉 精密切割 弹性牵引
下载PDF
Bionator和FR-2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疗效比较
17
作者 杨平快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5期675-676,共2页
目的比较Bionator与FR-2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恒牙早期Ⅱ类错牙合患者40例,分为Bionator组与FR-2组,第1组采用Bionator治疗,平均治疗时间9个月;第2组采用FR-2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0个月,分别对治... 目的比较Bionator与FR-2两种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恒牙早期Ⅱ类错牙合患者40例,分为Bionator组与FR-2组,第1组采用Bionator治疗,平均治疗时间9个月;第2组采用FR-2治疗,平均治疗时间10个月,分别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两组下颌SNB、Ar-Gn、Co-Gn、B-FHp、Pog-FHp,上颌相对下颌NAP、S-Go,下颌牙性指标L1-F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两种矫治器均能显著刺激下颌骨生长,并能使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ator FR-2 错[牙合]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露露 五味子 +1 位作者 杨梓 徐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125,1131,共6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等。结果 观察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变化值、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变化值分别为(11.05±1.01)°和(4.75±0.7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变化值分别为(0.51±0.21)、(0.40±0.15)、(0.40±0.13)、(0.2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变化值分别为(0.44±0.19)分、(0.41±0.13)分、(0.38±0.1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颞下颌关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矫治 Ⅱ类错[牙合]畸形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尖牙反[牙合]矫治人字形和T形曲组合正畸弓丝矫治力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金刚 李长鹏 +2 位作者 李风潇 孙健鹏 张永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9-199,共11页
固定矫治技术是治疗牙齿反[牙合]最为有效的矫治手段,主要通过正畸弓丝释放的矫治力来达到反[牙合]矫治中的矫治空间预留、反[牙合]牙齿回收的目的。在牙齿反[牙合]畸形中,尖牙反[牙合]是最为常见的牙齿反[牙合]畸形,常使用人字形和T形... 固定矫治技术是治疗牙齿反[牙合]最为有效的矫治手段,主要通过正畸弓丝释放的矫治力来达到反[牙合]矫治中的矫治空间预留、反[牙合]牙齿回收的目的。在牙齿反[牙合]畸形中,尖牙反[牙合]是最为常见的牙齿反[牙合]畸形,常使用人字形和T形组合曲关闭上颌牙列间隙。本文旨在正畸治疗前量化人字形和T形组合曲释放矫治力的情况,为正畸医师提供尖牙反[牙合]矫治的理论参考。分析人字形和T形组合曲的形变过程,将其形变过程分为弹性形变和弹塑性形变两类,并对两种形变下的矫治力微分方程进行了构建,将其释放的矫治力分为闭隙矫治力和倾覆矫治力两种,完成了人字形和T形组合曲理论模型的建立,其次对有限元仿真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率进行计算,得到闭隙矫治力仿真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率在0.43%~8.33%之间,倾覆矫治力的仿真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率在2.13%~9.76%之间,搭建实验测量平台得到了闭隙矫治力实验值与理论值误差率为0%~9.30%、倾覆矫治力实验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率为0%~9.76%,实验测量数据与理论值具有相同的非线性变化趋势,验证了人字形和T形组合曲理论预测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能帮助医师在治疗前对正畸力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从而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曲 人字形曲 矫治力模型 有限元仿真 矫治力测量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附件差异对后牙位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倩 欧晓丽 +2 位作者 方志欣 龙智灵 罗海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利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对后牙三维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的86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安氏I类错牙合,矫治方案设计为仅通过邻面去釉... 目的:利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对后牙三维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的86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安氏I类错牙合,矫治方案设计为仅通过邻面去釉的方式排齐上下前牙,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的基础上,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颌牙弓扩弓前以及扩弓后的后牙三维方向有限元模型的对比。结果:第5组位移量的最大值(3.315 17)与最小值(3.139 25)的比值均为所有组别中最小的。与其他组相比,第5组位移最小值与根尖的距离更近;第5组的第二前磨牙对应得到的等效应力值最小,应力的分布更为均匀。结论:施加附件作用时,对前磨牙的控根效果显著优于磨牙,其中优化后扩弓支持附件对后牙的控根效果更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无托槽隐形矫治 附件 扩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