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篆构件“卪”的来源及去向——兼谈秦“书同文”规范汉字的策略
1
作者 陈晓强 肖存昕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殷商甲骨文构件“卪”演变至西周金文,形体由跪姿的■演变为站姿的■.秦“书同文”将■形规范为■的构件义调整为符节及与符节相关的政令、节制等义.与“卪”形体相同或相似的战国秦文字构件,秦“书同文”多类化为■未能独立成字,■构... 殷商甲骨文构件“卪”演变至西周金文,形体由跪姿的■演变为站姿的■.秦“书同文”将■形规范为■的构件义调整为符节及与符节相关的政令、节制等义.与“卪”形体相同或相似的战国秦文字构件,秦“书同文”多类化为■未能独立成字,■构件在战国秦实用文字中找不到字形根据.小篆构件■能为秦“书同文”规范汉字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篆 书同文 汉字规范
下载PDF
论乾嘉时期安徽篆书发展盛况及篆书品评观——兼谈对当代篆书创作的启示
2
作者 秦琴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乾嘉时期安徽篆书达到空前的繁荣,以皖南地区为最,在书家、书作、书论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一个以学者、书家等士人精英群体所主导的,推动篆书创作、品评、审美的学术氛围,进而形成了“治经以识字始,作篆本... 乾嘉时期安徽篆书达到空前的繁荣,以皖南地区为最,在书家、书作、书论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一个以学者、书家等士人精英群体所主导的,推动篆书创作、品评、审美的学术氛围,进而形成了“治经以识字始,作篆本于六书”和“以秦汉为师,以质厚为本”的书学品评观。在这种评论的导向下不仅孕育出了统领一代风气的篆书大家邓石如,而且使人们对篆书关注、研究和实践热忱持久不衰,影响了一批书家,形成了地域性的群体效应。这也为当代的篆书创作实践提供一点借鉴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时期 安徽 篆书 评论
下载PDF
篆书艺术特点及字体设计应用启示
3
作者 毛宇婕 《丝网印刷》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以《吴均帖》为例,对其笔法、结字及思想情感的表达进行分析,结合相关作品探析吴让之篆书中对碑学与帖学的取法,并总结篆书艺术对字体设计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 篆书艺术 字体设计 应用
下载PDF
莫友芝临跋碧落铸鼎原绎山三碑篆书手稿整理研究
4
作者 梁光华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莫友芝29岁临跋秦唐三碑篆书手稿是其存世的最早篆书手稿,奠定了他篆书成家的坚实基础,从未公开流传于世,极其珍贵。本文整理研究了莫氏手稿所蕴的厚重秦唐时代历史文化价值,首次研究了莫氏追古而自创一体古拙雄刚篆书书风的源头起点价... 莫友芝29岁临跋秦唐三碑篆书手稿是其存世的最早篆书手稿,奠定了他篆书成家的坚实基础,从未公开流传于世,极其珍贵。本文整理研究了莫氏手稿所蕴的厚重秦唐时代历史文化价值,首次研究了莫氏追古而自创一体古拙雄刚篆书书风的源头起点价值,研究了莫氏临跋《峄山》《碧落》《铸鼎原》秦唐三碑古穆渊深篆书的文字学价值,填补了莫友芝研究中长期缺失的一项空白,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友芝 秦唐三碑 最早篆书手稿 整理研究
下载PDF
宋代陶瓷楷书押印研究
5
作者 李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1,共8页
陶瓷印始于古代陶拍的使用,后因为印章材料的不断丰富、陶瓷烧制技术不成熟、用途单一等原因导致陶瓷印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至宋时,随着制瓷业技术的成熟,陶瓷印再一次广泛进入大众生活当中。在宋时楷书入印现象开始出现,无论是陶瓷... 陶瓷印始于古代陶拍的使用,后因为印章材料的不断丰富、陶瓷烧制技术不成熟、用途单一等原因导致陶瓷印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至宋时,随着制瓷业技术的成熟,陶瓷印再一次广泛进入大众生活当中。在宋时楷书入印现象开始出现,无论是陶瓷印还是铜质官印都可以见到楷书入印的现象,楷书押印则凭借其方便、防伪、易识读等特点在此时成为建立凭信的常用工具而得到大量使用。近年来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宋代陶瓷楷书押印,经过对于实物的研究发现陶瓷印本身不同的印面制作方式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陶瓷楷书押印由本身制作工艺不同进而所产生的风格特点,其次与同为楷书入印的铜质印章进行制作工艺及风格的对比,探索两者风格面貌的差异和形成差异的具体原因,以求能为当代陶瓷印篆刻中的楷书入印寻求新的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印 铜印 楷书印 篆刻创作
下载PDF
从出土文献论秦朝的“书同文”政策
6
作者 刘磊磊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3-58,共6页
从出土文献来看,秦朝确实实施了“书同文”的文字政策,该政策实施的时间是战国末年,它伴随着秦国的兼并战争而同步开展。秦朝官方推行的规范字既有作为正体的秦小篆,也有用于日常书写的隶书。“书同文”政策不仅规定了字的形体、意义和... 从出土文献来看,秦朝确实实施了“书同文”的文字政策,该政策实施的时间是战国末年,它伴随着秦国的兼并战争而同步开展。秦朝官方推行的规范字既有作为正体的秦小篆,也有用于日常书写的隶书。“书同文”政策不仅规定了字的形体、意义和用法,同时对于文书的书写、传递、保存等方面都有细致而明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同文 简牍 出土文献 小篆 隶书
下载PDF
汉代隶书对篆书的影响和改造——以汉篆疑字释读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淼 秦宗林 《出土文献》 CSSCI 2023年第1期86-92,157,共8页
隶书在秦文字的基础上产生,在汉代发展成熟。隶书形成后会反过来影响篆书字形的写法,使篆书讹变,产生一些疑难字。隶书对《说文》小篆的影响在于许慎采用了隶变后的字形进行构形和六书分析,并确定字形的分合,这是不符合文字发展的客观... 隶书在秦文字的基础上产生,在汉代发展成熟。隶书形成后会反过来影响篆书字形的写法,使篆书讹变,产生一些疑难字。隶书对《说文》小篆的影响在于许慎采用了隶变后的字形进行构形和六书分析,并确定字形的分合,这是不符合文字发展的客观实际的。隶书对汉篆的影响在于将已经隶变的偏旁或笔画转写为篆书,形成了一些与原本篆书不同的写法。本文从篆书化修饰、有理据替换、无理据改造、部件趋同和误用文字的角度,分析汉隶对于汉篆的影响和改造,并对疑难字进行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隶 汉篆 疑难字
下载PDF
清代上方大篆官印研究
8
作者 梁爽 《满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40-51,共12页
上方大篆是行用于清代官印中的一种笔画盘叠的篆体。有清一代,九叠篆—上方大篆印制以明制为蓝本创建,印文样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满文印文的演变,可将其划分为三期,此三期呈现的不同官印规制特征映射出清融合发展明制的模式:先机械照搬... 上方大篆是行用于清代官印中的一种笔画盘叠的篆体。有清一代,九叠篆—上方大篆印制以明制为蓝本创建,印文样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满文印文的演变,可将其划分为三期,此三期呈现的不同官印规制特征映射出清融合发展明制的模式:先机械照搬拼接,复有机嵌入构建,终融合创新超越。在创建印制的过程中,清统治者通过不断改制以彰显满洲文化特性、强化满篆礼制功能,从而建构满洲文化,并试图将满洲文化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创建出满洲民族色彩浓郁的清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叠篆 上方大篆 满文篆字 清代文化
下载PDF
“篆隶融楷”与“意涉瑰奇”——从王铎小楷《韩愈答李翊书册》论其浪漫主义书风
9
作者 张东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5,I0010,共6页
王铎小楷《韩愈答李翊书册》,表现出与其行草书迥然不同的格调,本文首先通过图例分析,探讨其中“篆隶融楷”与“意涉瑰奇”的艺术表现。其次结合晚明好古炫博的艺术生态,对王铎小楷精研字法表现、崇古而不泥古的浪漫主义书风进行考论。... 王铎小楷《韩愈答李翊书册》,表现出与其行草书迥然不同的格调,本文首先通过图例分析,探讨其中“篆隶融楷”与“意涉瑰奇”的艺术表现。其次结合晚明好古炫博的艺术生态,对王铎小楷精研字法表现、崇古而不泥古的浪漫主义书风进行考论。王铎对文字正脉的追求,可谓在衰颓、动荡时代中的浪漫主义理想与主体价值的“呐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隶融楷 意涉瑰奇 王铎 《韩愈答李翊书册》 浪漫主义
下载PDF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书风源流考述
10
作者 刘瑞鹏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2期33-39,共7页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唯一的大字摩崖作品,其表现出的篆隶笔意,有着特定的历史成因和自然成因。其笔法、结构及章法特征的表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颜真卿后期楷书如《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宋璟碑》及碑侧记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唯一的大字摩崖作品,其表现出的篆隶笔意,有着特定的历史成因和自然成因。其笔法、结构及章法特征的表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颜真卿后期楷书如《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宋璟碑》及碑侧记有明显的传承关系。颜真卿晚年书风转向自《大唐中兴颂》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大唐中兴颂》 书风源流 篆隶笔意
下载PDF
秦汉刻写文字与早期篆隶书法
11
作者 王学理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小篆和隶书是秦汉时期的主要书体。秦时小篆是官方法定文字,隶书为记事急就字体,至汉时,隶书成为主流,篆、隶地位发生变化。撷取秦汉典型“刻”“写”文字材料,梳理了秦汉时期篆、隶的演变过程,指出:秦石鼓文明显继承了西周金文大篆体;... 小篆和隶书是秦汉时期的主要书体。秦时小篆是官方法定文字,隶书为记事急就字体,至汉时,隶书成为主流,篆、隶地位发生变化。撷取秦汉典型“刻”“写”文字材料,梳理了秦汉时期篆、隶的演变过程,指出:秦石鼓文明显继承了西周金文大篆体;至春秋时“秦公钟”“秦公镈”“秦公簋”已开小篆之先河;到了秦始皇时期,小篆在官方的大力推广下日渐标准化,且随着政治、社会生活的频繁,古隶即秦隶产生并应用于简牍书写。经过西汉一代的发展,至东汉末,以《曹全碑》为代表的“隶书”书法已至登峰造极之境界,隶书也成为官方规定的标准书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小篆 隶书 刻石 简牍
下载PDF
爨宝子碑影响下的经亨颐书法
12
作者 陈俊宏 黄华 耿芸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从清代到民国,伴随考据学和金石学的大兴,作为南碑代表的《爨宝子碑》在“尊碑抑帖”的浪潮中得到空前的重视。经亨颐作为小爨书法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其书学成就和影响力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厘清经亨颐的小爨书学思想和实践,通过... 从清代到民国,伴随考据学和金石学的大兴,作为南碑代表的《爨宝子碑》在“尊碑抑帖”的浪潮中得到空前的重视。经亨颐作为小爨书法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其书学成就和影响力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厘清经亨颐的小爨书学思想和实践,通过对现有文献系统梳理其书学历程,分析了他从《爨宝子碑集联》到小爨书法的实践过程,认为经亨颐拓宽了近现代书法美学“尊碑”的范畴,并且其书学思想及实践对当代“二爨”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有较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亨颐书法 小爨风格 篆隶笔法
下载PDF
戰國璽印陶文釋讀七則
13
作者 許飛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78-185,共8页
近年來,戰國璽印陶文的彙編性著作不斷問世,這爲戰國文字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材料。本文擬對其中幾方戰國古璽陶文的釋文進行校訂:《盛世璽印録》(續三)編號012改釋爲“傷弼信璽”;《盛世璽印録》(續四)編號059改釋爲“蓋[疒孑]”;《諸子... 近年來,戰國璽印陶文的彙編性著作不斷問世,這爲戰國文字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材料。本文擬對其中幾方戰國古璽陶文的釋文進行校訂:《盛世璽印録》(續三)編號012改釋爲“傷弼信璽”;《盛世璽印録》(續四)編號059改釋爲“蓋[疒孑]”;《諸子徙信燕趙璽印——吴振文、胡立鵬藏戰國璽印選》第4頁私璽改釋爲“僇”,第74頁私璽改釋爲“續鳩夷”;還對《齊陶文集成》第58、197、331頁的三方陶文做了重新校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璽印 陶文 戰國文字
下载PDF
俄罗斯航天发动机静止摩擦环耐磨及封严涂层的实物解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志强 席守谋 李华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多种手段对俄罗斯航天发动机静止摩擦环耐磨及封严涂层进行了组织形貌、成分及性能等方面的实物分析,认为该涂层是以Al2O3陶瓷为主的高质量的梯度功能涂层,并对原件制造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摩擦环 耐磨涂层 封严涂层 航天发动机
下载PDF
“隶定古文”及古玺印释文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莫小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3-51,共9页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文形态、用法上的复杂性,使隶定常常产生两种甚至多种结果。考... "隶定古文"是古文字考释中的一种行为过程及其结果。隶定的对象主要是先秦各种文字,包括不同载体的图像形式。作为古文字考释的中间步骤,隶定有着不同的层次,加之文形态、用法上的复杂性,使隶定常常产生两种甚至多种结果。考察印工具书中诸多"同文异释"现象,实际上多半是以"隶定"作为"释文",且又隶定欠慎、造字不准所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古文字的研究与应用都企盼实现计算机文字检索,工具书的用字标准化势在必行,因此对隶定也就有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定 古文字 玺印 释文
下载PDF
《说文》小篆与秦刻石篆文字形之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9,共8页
秦篆是《说文》小篆的重要来源之一,秦刻石文字保存了秦篆的历史面貌。《说文》小篆与秦篆存在字形差异,将其进行比较,能够体现《说文》的收字原则与编纂精神。在构形层面,《说文》和秦篆之间具有构形优化、构形简化等差异,体现出《说... 秦篆是《说文》小篆的重要来源之一,秦刻石文字保存了秦篆的历史面貌。《说文》小篆与秦篆存在字形差异,将其进行比较,能够体现《说文》的收字原则与编纂精神。在构形层面,《说文》和秦篆之间具有构形优化、构形简化等差异,体现出《说文》构形系统的制约。在构意层面,《说文》和秦篆之间具有构意凸显、构意分化、理据重构等差异,体现出《说文》对汉字表意性的强化与坚持。《说文》小篆和秦篆的异同状况反映出《说文》形体来源的现实性和复杂性,体现出《说文》形体优选的内在规律,证实了《说文》形义系统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篆 《说文》小篆 构形 构意 形义系统
下载PDF
隋唐石刻篆文与汉字的当代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齐元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篆文在隋唐作为装饰字体,与先秦及秦代篆文作为社会应用字体的写法有很多不同,其中,有一些篆文受到后代字体的影响,表现出当代化的特点。从历史传承字和后代新出字两个方面分析篆文当代化在书写和结构两方面的表现有两种类型:字体的当... 篆文在隋唐作为装饰字体,与先秦及秦代篆文作为社会应用字体的写法有很多不同,其中,有一些篆文受到后代字体的影响,表现出当代化的特点。从历史传承字和后代新出字两个方面分析篆文当代化在书写和结构两方面的表现有两种类型:字体的当代化和字用的当代化。字形当代化的研究,对考察汉字发展现象、探求文献字词关系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石刻 汉字字体 篆文 字用
下载PDF
玺文考辨八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小不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84-89,共6页
古代玺印文字在印谱和字书中多有不释、误释或"同文多释"的现象。现对"交仁""可壬"释文提出看法,对"以"与"厶","■"与"■","百"与"全"&qu... 古代玺印文字在印谱和字书中多有不释、误释或"同文多释"的现象。现对"交仁""可壬"释文提出看法,对"以"与"厶","■"与"■","百"与"全""金""世","朱"与"未","■"与"壬""■","旨"与"■"等几组字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玺印 文字 考辨
下载PDF
汉字字体发展源流辨正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2-94,共3页
谈到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很多人自然就认为是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顺序发展。其实汉字的发展演变不是线性的单一序列。笔者从汉字字形演化的角度对隶书的起源、小篆的性质、篆隶之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 谈到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很多人自然就认为是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顺序发展。其实汉字的发展演变不是线性的单一序列。笔者从汉字字形演化的角度对隶书的起源、小篆的性质、篆隶之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重新描述古汉字发展演变的真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字体 隶变 小篆 隶书
下载PDF
明正统刻本《篆书金刚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之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5,共3页
《篆书金刚经》又称《三十二体金刚经》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文章从古今字体的演变,宋初僧人梦英18体篆书到道肯32体篆书的发展,论述了《篆书金刚经》的形成过程;着重从明正统二年刻本默庵后序、北京石景山区以壁画著名的法海寺... 《篆书金刚经》又称《三十二体金刚经》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文章从古今字体的演变,宋初僧人梦英18体篆书到道肯32体篆书的发展,论述了《篆书金刚经》的形成过程;着重从明正统二年刻本默庵后序、北京石景山区以壁画著名的法海寺碑文等,考证出刻书者李福善即明英宗时极有权势的太监李童;最后简述了该书的文字、艺术、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篆书 李童 正统刻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