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色寨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基因的形成与变迁
1
作者 焦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聚焦工业遗产地碧色寨,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案例地文化景观基因的形成及变迁过程,结果表明:(1)碧色寨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基因可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其中,铁路文化主导整个案例地文化景观的形成;(2)“滇越铁路开... 聚焦工业遗产地碧色寨,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案例地文化景观基因的形成及变迁过程,结果表明:(1)碧色寨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基因可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其中,铁路文化主导整个案例地文化景观的形成;(2)“滇越铁路开通前的空间实践、开通后的多重力量形塑、停驶后的无人问津、后现代旅游、影视热潮以及地方无声自述”等在时间上重构碧色寨多元混合意义空间,促使其大致经历4个空间生产历程;(3)在多重主体作用下,案例地文化景观基因空间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缩小—扩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基因 空间生产 遗产保护 碧色寨
下载PDF
碧色寨的兴衰与文化重构 被引量:5
2
作者 龙正江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2-14,共3页
碧色寨是滇越铁路上一个重要车站,也是滇越米轨铁路与个碧石寸轨铁路的交汇点,至今还保留着20世纪初大量的外国商行、商号、仓储遗址和特色民居,多元的文化在此并存,在当时号称是"小巴黎"。文章结合碧色寨兴衰进行分析,重点... 碧色寨是滇越铁路上一个重要车站,也是滇越米轨铁路与个碧石寸轨铁路的交汇点,至今还保留着20世纪初大量的外国商行、商号、仓储遗址和特色民居,多元的文化在此并存,在当时号称是"小巴黎"。文章结合碧色寨兴衰进行分析,重点梳理碧色寨的兴衰原因,并对其文化重构与当代价值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色寨 兴衰 文化重构 铁路 价值
下载PDF
乡村近代铁路建筑遗产的空间整合研究——以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繁钦 田芳 +1 位作者 杨健 刘心鉴 《华中建筑》 2020年第9期120-124,共5页
该文首先自当下铁路建筑遗产的概念认知与现实矛盾出发,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的空间整合方式为研究对象,从新建空间与历史空间以及历史场所空间之间两个层面,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研究方法中的行为观察法与问... 该文首先自当下铁路建筑遗产的概念认知与现实矛盾出发,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的空间整合方式为研究对象,从新建空间与历史空间以及历史场所空间之间两个层面,运用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研究方法中的行为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剖析,试图在延续场地肌理的基础之上挖掘其背后隐藏的骨架系统——铁路历史空间结构体系,且寻找出案例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透过对优秀案例空间整合的参考并结合初步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铁路历史空间结构体系的基础性认知,以期为国内刚刚起步的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铁路建筑遗产 空间整合 个碧石铁路 碧色寨
下载PDF
个碧石铁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文 匡志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1期90-102,共13页
个碧石铁路是20世纪初由中国人自主筹资、修筑、经营的一条寸轨铁路,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借鉴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和国内外铁路遗产保护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个碧石铁路遗产构成要素体系... 个碧石铁路是20世纪初由中国人自主筹资、修筑、经营的一条寸轨铁路,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借鉴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和国内外铁路遗产保护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个碧石铁路遗产构成要素体系,包括铁路本体、相关工程设施、遗产聚落、自然与文化景观、其他单体建(构)筑物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对个碧石铁路遗产构成要素及其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铁路技术、民族斗争、社会经济、人文交流、景观廊道5个角度对个碧石铁路的遗产价值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个碧石铁路部分遗产构成要素已遭到破坏,总体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建议尽快从整体保护利用的角度加强个碧石铁路遗产的规划编制和保护实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碧石铁路 铁路遗产 价值评价 遗产构成要素
下载PDF
论范稳长篇《碧色寨》的“错位”书写
5
作者 石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47-52,共6页
范稳的长篇小说《碧色寨》,呈现出明显的"错位"书写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作家的创作意图、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围绕滇越铁路的修建,作品对中西文明的冲突进行了反思,但强烈的果报模式,影响了对主题的深入开... 范稳的长篇小说《碧色寨》,呈现出明显的"错位"书写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作家的创作意图、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围绕滇越铁路的修建,作品对中西文明的冲突进行了反思,但强烈的果报模式,影响了对主题的深入开掘。毕摩独鲁悲剧性的命运抗争,也是以悖谬方式呈现的。而戏谑化的情欲书写,则体现了独特的现代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稳 《碧色寨》 “错位”书写 文明冲突 悲剧命运 现代性
下载PDF
身体表演与拍照的意义生产——社交媒体时代个人影像实践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24
6
作者 孙信茹 王东林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16,共19页
本文通过对碧色寨旅游景区游客拍照行为和实践活动的观察和书写,探讨那些携带着自己的观看框架和生活方式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特定空间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本文作者认为,空间性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人们在其间展开拍照实践的行为。碧... 本文通过对碧色寨旅游景区游客拍照行为和实践活动的观察和书写,探讨那些携带着自己的观看框架和生活方式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特定空间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本文作者认为,空间性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人们在其间展开拍照实践的行为。碧色寨的个人影像实践是一种历史和当下的交织,在且具有高象征性的特定空间中,通过对身体的"怀旧"表演,重新召唤和型构对自我、群体理解和想象的方式。这种拍照,是拍摄者与空间的互动和意义生产,是身体背后展示出的"社会特殊习性"。对碧色寨影像实践的考察正是对中国特定社会情境中技术与身体复杂关系进行探讨的某种尝试。尤其是在数码化的时代,人们将各种饱含身体意象的影像频频上传到社交媒体,网络技术与个人身体互动将迎来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照 身体表演 社交媒体 碧色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