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牙颌患者咀嚼肌肌电值与咬合力间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月玲 欧阳官 +1 位作者 汪文骏 曹鸿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肌电值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15名颌关系正常的无牙颌患者,控制咬合力在10,20,30,40N状态下,测定了相对应的颞肌前束、嚼肌的肌电值.结果:在相同咬合力作用下,无牙颌患者左右侧肌... 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肌电值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15名颌关系正常的无牙颌患者,控制咬合力在10,20,30,40N状态下,测定了相对应的颞肌前束、嚼肌的肌电值.结果:在相同咬合力作用下,无牙颌患者左右侧肌电值间无统计学差异,无牙颌患者的咀嚼肌肌电值随着咬合力增加而增大,两者间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并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咀嚼肌肌电活动有密切关系,其变化规律与天然牙列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咀嚼肌 肌电图 咬合力
下载PDF
视觉反馈诱导下升颌肌不同水平主动收缩的表面肌电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丽娟 李宝勇 王美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3-1095,1099,共4页
目的:探索持续紧咬、咬合力水平和视觉反馈三因素对正中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活动水平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仪和Bio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以轻度、中等、最大咬合力做正中紧咬时双... 目的:探索持续紧咬、咬合力水平和视觉反馈三因素对正中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活动水平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仪和Bio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以轻度、中等、最大咬合力做正中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的肌电活动,并以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咬合力水平、力值视觉反馈和维持因素对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双侧TA和MM的肌电活动水平均随咬合力增高以及力量维持而增强(P<0.001),而且咬合力水平与维持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力值视觉反馈下仅一侧肌电(右侧TA和左侧MM)维持在目标水平(P>0.05)。结论:维持一定的咬合力水平将增加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维持努力与咬合力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咬合力水平视觉反馈对降低肌电活动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力 升颌肌 肌电图
下载PDF
正颌手术后咀嚼肌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曹俊 唐恩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正颌手术通过打破原有的颌骨系统,重建咬合平衡来达到改善面型和咀嚼功能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正颌外科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但是也有少部分术后恢复不佳甚至治疗失败的... 正颌手术通过打破原有的颌骨系统,重建咬合平衡来达到改善面型和咀嚼功能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正颌外科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但是也有少部分术后恢复不佳甚至治疗失败的病例存在。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尤其正颌术后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难以动态观察,至今其变化过程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正颌术后咀嚼肌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咀嚼肌 肌电图 力
下载PDF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史滨伟 张瑞 +1 位作者 王珊珊 宋红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6期97-99,共3页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无牙颌患者,选择常规方法进行垂直距离确定,选择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作为基准位,每间隔0.5 mm,确定13个垂直距离。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无牙颌患者,选择常规方法进行垂直距离确定,选择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作为基准位,每间隔0.5 mm,确定13个垂直距离。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咬合力呈正相关性,标准化咬肌、颞肌前束肌电值和垂直距离呈负相关性。结论针对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越大,最大咬合力就越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不是最大咬合力产生区域。随着垂直距离逐渐增加,咬肌活动显著下降,颞肌前束肌电活动没有咬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肌电 咬合力关系 垂直距离
下载PDF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闫虹 杨连平 徐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2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应用肌电波形和肌电值,评价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集6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和6名健康人,病例组均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肌电仪对健康组,病例组的术前1周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咬... 目的应用肌电波形和肌电值,评价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集6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和6名健康人,病例组均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肌电仪对健康组,病例组的术前1周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咬肌进行肌力测定。分析在紧咬位时咬肌肌力、咬肌不对称指数。结果术前患侧咬肌肌力峰值电位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钛板内固定治疗后,健侧和患侧咬肌肌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术前咬肌不对称指数比健康组大,术后病例组咬肌不对称指数呈下降趋势,术后1个月比术前明显减小。从肌电波形看,患侧咬肌肌电动作电位的时相、波幅明显比健侧差,术后1个月患侧咬肌肌电波幅明显提高,间接表明患者的咬合力有所提高。结论肌电波形和肌电值可以间接反映咬合力,是反映咬合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可以指导临床实践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恢复良好的咬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咬合力 肌力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特征与升颌肌肌电活动关系的同步记录与研究
6
作者 王晓瑞 张渊 +1 位作者 许毅飞 王美青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最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III咬合分析和BioEMGⅢ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进行同...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最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III咬合分析和BioEMGⅢ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进行同步记录.结果:在ICP(intercuspalposition,牙尖交错位)作快速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点在双侧牙弓逐渐趋于平衡分布,且在咬合接触点数增加、咬合力增大的末期,升颌肌电位呈现出下降的特征;在对刃位及左、右侧颌位作最大紧咬时,随着咬合力的升高,对刃位时双侧MM肌电活动逐渐升高,而左、右侧合位时工作侧TA及非工作MM肌电活动出现升高,在整个咬合力升高过程中未见肌电幅值的下降.结论:ICP最大紧咬时可出现较低水平的肌电活动并对应较高的咬合力水平的情况,反应了此时升颌肌功能活动的效率较高.这意味着在咬合运动中为达到一定水平的咬合力需要额外的肌肉活动来实现,这种额外肌电活动的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引起升颌肌出现疲劳甚至出现口颌面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接触 咬合力 升颌肌 T—Scan 肌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