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黑城文书看元代的养济院制度——兼论元代的亦集乃路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滢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0,共4页
《俄藏敦煌文献》中的 ДХ . 1 90 72R《元至正三年亦集乃路巡检司为收养郭张驴等孤老状本路总管府及指挥使判》为黑城文书 ,是目前所见的惟一一件有关元代养济院的出土官文书 ,对研究元代养济院制度和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此件文书证... 《俄藏敦煌文献》中的 ДХ . 1 90 72R《元至正三年亦集乃路巡检司为收养郭张驴等孤老状本路总管府及指挥使判》为黑城文书 ,是目前所见的惟一一件有关元代养济院的出土官文书 ,对研究元代养济院制度和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此件文书证实了元代鳏寡孤独废疾收养制度曾有效地实行 ,并一直实行到元末。元代鳏寡孤独废疾收养制度即养济院收养制度 ,受宋代的养济院和福田院等社会救助制度影响 ,并与其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元朝还建立了与养济相关的法律 ,以确保鳏寡孤独老弱残疾者得到收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城文书 元代 养济院 亦集乃路 鳏寡孤独 收养制度
下载PDF
“我是他人故我在”——解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黑书》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在《黑书》中,帕慕克暗置了一个富于苏菲神秘主义意味的故事结构"我即凤凰",经由这一宗教叙事原型,作者深入地反思了写作、身份、文化三个层面中"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最终成就了具有深厚民族精神意... 在《黑书》中,帕慕克暗置了一个富于苏菲神秘主义意味的故事结构"我即凤凰",经由这一宗教叙事原型,作者深入地反思了写作、身份、文化三个层面中"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最终成就了具有深厚民族精神意味的诗学主题——"我是他人故我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黑书》 苏菲神秘主义
下载PDF
从编纂到禁毁:苏联犹太人《黑皮书》历史考察
3
作者 宋永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8,共12页
在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为了唤起盟国特别是美国犹太人支持卫国战争,批准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和国外犹太组织联袂编纂《黑皮书》,旨在揭露纳粹德国及其帮凶在欧洲特别是在苏联被占领土上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罪行。在编纂过程中,虽然犹委... 在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为了唤起盟国特别是美国犹太人支持卫国战争,批准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和国外犹太组织联袂编纂《黑皮书》,旨在揭露纳粹德国及其帮凶在欧洲特别是在苏联被占领土上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罪行。在编纂过程中,虽然犹委会内部以及它与美国犹太人组织之间在该书的版本、内容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冲突,但战后《黑皮书》在国外仍得以顺利出版,并在纽伦堡审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美苏冷战爆发、内容不合苏联当局胃口、苏联国家反犹主义复活等原因,俄文版《黑皮书》最终被苏联当局查禁并销毁,随后又被当作清洗犹委会的主要罪证之一。《黑皮书》的历史正好见证了从二战到冷战苏联对犹太人政策的蜕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书》 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 所罗门·米霍埃尔斯 反犹主义 伊利亚·爱伦堡
下载PDF
论赋体类书及类事赋 被引量:6
4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84,100,共8页
赋体类书及类事赋,是唐、宋时期出现的一类特殊的科举用书,最早的用途是举子对付"帖经"考试。现存赋体类书和类事赋都是宋人作品,数量虽不多,然而它代表了一个图书"族类"。赋体类书、类事赋的功能虽是类事,但要写得... 赋体类书及类事赋,是唐、宋时期出现的一类特殊的科举用书,最早的用途是举子对付"帖经"考试。现存赋体类书和类事赋都是宋人作品,数量虽不多,然而它代表了一个图书"族类"。赋体类书、类事赋的功能虽是类事,但要写得像"赋",又必须具备赋体的基本特征,因此部分文采斐然的类事作品,不妨让它在类书、文学之间游移而"两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事 类书 科举 帖经 赋体
下载PDF
帕慕克的《黑书》:互文之书
5
作者 张虎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48,共3页
帕慕克的《黑书》是一部互文之书。从引语、情节与结构、概念与意象、故事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伊斯兰神秘主义、《美与爱》与马赫迪主义,对《黑书》互文的对象进行考证、追根溯源,展现《黑书》中形式不一、异彩纷呈的互文艺术。
关键词 帕慕克 黑书 互文性
下载PDF
译者惯习视角下的关大卫“熊猫丛书”英译探究--以小说《黑的雪》的英译为例
6
作者 卢晶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4-82,共9页
“熊猫丛书”代表着20世纪后半叶我国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学所做出的最大努力。本文从译者惯习角度,以“熊猫丛书”小说中加拿大汉学家关大卫的《黑的雪》译本为例,着重分析关大卫的个人惯习对其翻译选材及文本风格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 “熊猫丛书”代表着20世纪后半叶我国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学所做出的最大努力。本文从译者惯习角度,以“熊猫丛书”小说中加拿大汉学家关大卫的《黑的雪》译本为例,着重分析关大卫的个人惯习对其翻译选材及文本风格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关大卫偏离当时的主流翻译规范的背后原因可从其个人惯习中获得充分解释。本文丰富了“熊猫丛书”译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大卫 译者惯习 “熊猫丛书” 《黑的雪》
下载PDF
水墨画的虚实留白在黑白书刊版式中的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严荷菱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当今的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虚实与留白运用于书刊设计中,产生了含蓄而整体的效果,让读者阅之如临清泉,如沐春风。通过对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在黑白书刊版式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阐明虚实与留白... 当今的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虚实与留白运用于书刊设计中,产生了含蓄而整体的效果,让读者阅之如临清泉,如沐春风。通过对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在黑白书刊版式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阐明虚实与留白在版面中的作用和处理方法,旨在处理好版式设计中虚实与留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画 虚实 留白 黑白书刊 版式
下载PDF
从《红楼梦》看书刊版式设计中的“黑”“白”“灰”“线”
8
作者 严荷菱 陈丹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在黑白书刊版式中,设计师们遵循"黑"要特性化、"白"要想象化、"灰"要层次化、"线"要精致化的方法来设计版面,而这些方法早已被用于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文学创作中。文章从《红... 在黑白书刊版式中,设计师们遵循"黑"要特性化、"白"要想象化、"灰"要层次化、"线"要精致化的方法来设计版面,而这些方法早已被用于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文学创作中。文章从《红楼梦》来品读书刊版式设计,帮助人们认识书刊版式设计,提高人们的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书刊版式设计 线
下载PDF
《诗经》“男艳女素”服色特点的审美意蕴
9
作者 杨为刚 肖润秋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45-49,共5页
《诗经》时代注重男性审美,男性服色以黑、红等彩色为主,另有黄、绿等服色,女性服色则以白色为主。在男性服色中,"尚黑"、"尚赤"的颜色审美,蕴含尊贵与威严等文化内涵。"尚白"广泛体现于男女性、贵族平... 《诗经》时代注重男性审美,男性服色以黑、红等彩色为主,另有黄、绿等服色,女性服色则以白色为主。在男性服色中,"尚黑"、"尚赤"的颜色审美,蕴含尊贵与威严等文化内涵。"尚白"广泛体现于男女性、贵族平民服色,尤其是女性服色,蕴含尊贵、美、纯正与品德高尚等文化内涵。服色审美既有性别之分,又体现等级贵贱,在周代等级制度中扮演着社会分类的工具,维护着周王朝的秩序与规范。"男艳女素"的服色特点,不仅体现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弘扬男性之美的时代特点,也表达了先民推崇内外兼修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色 文化 审美
下载PDF
郭店《缁衣》的形式和思维中的子思思想之特质 被引量:6
10
作者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译)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第4期89-102,共14页
20世纪末年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问世后,新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而来。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特别是《中庸》的古层(即被称为"中庸古本"的部分)与《缁衣》部分的内... 20世纪末年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问世后,新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而来。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特别是《中庸》的古层(即被称为"中庸古本"的部分)与《缁衣》部分的内容。相对于《论语》追求"不言实行","中庸古本"与《缁衣》则追求"有言实行",将"言"与"行"对称起来论述。《中庸》的"言顾行,行顾言"和《缁衣》的"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就是典型代表,都是以"名"所附随的"合宜性"为行为标准来进行思考的产物。这种思考是子思思想的初期特征,其间对人之内在的关心比较稀薄,显示了与《中庸》新层(即被称为"中庸新本"的部分)所叙述的"诚"的思想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思 郭店楚简 《子思子》 《缁衣》 《中庸》
下载PDF
嵌入文本迷宫的隐喻:比较帕慕克《黑书》和莫言《酒国》
11
作者 柴鲜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帕慕克《黑书》的故事发生在被共时化的伊斯坦布尔城市空间里,而莫言《酒国》里的背景,是一个将现实高度抽象化后想象建构的虚拟空间,这个想象的酒国市是作家融合一切叙述的"熔炉"(1)。两部文学作品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却异... 帕慕克《黑书》的故事发生在被共时化的伊斯坦布尔城市空间里,而莫言《酒国》里的背景,是一个将现实高度抽象化后想象建构的虚拟空间,这个想象的酒国市是作家融合一切叙述的"熔炉"(1)。两部文学作品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却异曲同工,采用背景文本和内文本相互映射的叙事结构,在作者与人物、人物和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形成相似的文本迷宫。这些迷宫建立在将过去、现在的历史性记忆压缩融入当下的物质空间,并用嵌套和并列的文学叙事手法把纵向的线性时态变成共时化的记忆存在,寄寓两位作者共同的现实批判隐喻和对未来的不同展望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书》 《酒国》 内文本 背景文本 隐喻
下载PDF
黑水死城(上) 被引量:3
12
作者 Е.И.鲁勃.列斯尼切钦科 Т.К.沙弗拉诺夫斯卡娅 +1 位作者 崔红芬 文志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43,共9页
1908年俄国著名的探险旅行家П·К·科兹洛夫在中亚考察时发现了神秘的西夏黑水死城(哈拉浩特,也叫亦集乃),并发掘出大量非常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他第二次(1909年)和第三次(1926年)中亚考察时又先后在此发掘出很多的文献和... 1908年俄国著名的探险旅行家П·К·科兹洛夫在中亚考察时发现了神秘的西夏黑水死城(哈拉浩特,也叫亦集乃),并发掘出大量非常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他第二次(1909年)和第三次(1926年)中亚考察时又先后在此发掘出很多的文献和文物。学者们根据黑水城出土的文献资料揭开了西夏文字的秘密。这些出土的文献、文物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曾经位于东西方重要的商贸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该文完成于1968年,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西夏学专家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 文献文物 西夏文及书籍 西夏佛教
下载PDF
革命外衣与张资平作品被禁——以《黑恋》《长途》为例
13
作者 黄爱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6-31,共6页
民国时期,以三角或多角恋爱叙事模式著称的张资平作品多次遭遇查禁,并引起社会关注:其中《黑恋》(原名《青春》)被当作"反动刊物"查禁,《长途》则以"普罗文艺"之名而遭查禁。《黑恋》《长途》是张资平转变初期创作... 民国时期,以三角或多角恋爱叙事模式著称的张资平作品多次遭遇查禁,并引起社会关注:其中《黑恋》(原名《青春》)被当作"反动刊物"查禁,《长途》则以"普罗文艺"之名而遭查禁。《黑恋》《长途》是张资平转变初期创作的作品,小说中的革命因素为多角恋爱故事穿上了一件革命的外衣,作者借由人物之口发表了对官员贪腐行为和书报审查弊病的批判。简单、粗暴的书报审查制度体现出民国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限制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恋 长途 革命外衣 书报审查
下载PDF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以《私想着》为例
14
作者 马晓宇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7年第1期64-65,75,共3页
在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所处的繁荣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冲击,与此同时,过分的注重材料,却忽视了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和影响书籍装帧设计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解读《私想着》... 在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所处的繁荣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冲击,与此同时,过分的注重材料,却忽视了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和影响书籍装帧设计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解读《私想着》,分析研究如何延伸书籍的文化意蕴,合理的体现材料的质感魅力,达到书籍美与内容完美融合,造就书籍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设计 刘春杰 黑白木刻
下载PDF
奥科拉弗《凤凰之书》的后人类黑人生命政治书写
15
作者 覃露珊 谷红丽 《外国语言文学》 2024年第3期55-64,134,共11页
尼日利亚裔美国作家尼迪·奥科拉弗的科幻小说《凤凰之书》描绘了一个反乌托邦生存图景。新自由主义生物技术产业主导的生命权力对后人类黑人实施身体剥削和主体规训,使之成为“驯顺的肉体”和“臣服的主体”。小说揭示了新自由主... 尼日利亚裔美国作家尼迪·奥科拉弗的科幻小说《凤凰之书》描绘了一个反乌托邦生存图景。新自由主义生物技术产业主导的生命权力对后人类黑人实施身体剥削和主体规训,使之成为“驯顺的肉体”和“臣服的主体”。小说揭示了新自由主义生命政治与种族主义互相勾连,呈现出褫夺边缘人生命的死亡政治向度。同时,小说还赋予后人类黑人群体抵抗生命政治霸权和自我救赎的强大力量,表达了奥科拉弗对技术公正的呼吁和对边缘人群生命权利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迪·奥科拉弗 《凤凰之书》 后人类黑人 新自由主义生命政治
原文传递
达雷尔《黑书》中自我与他者之生死变奏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彬 李维屏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现当代著名英国作家劳伦斯·达雷尔的早期小说《黑书》中小说家的自我及小说主人公的自我分别与不同形式的他者相互作用,使小说成为一部充满自我与他者之生死变奏的乐章。本文凭借精神分析和叙事学理论,阐释了小说自我与他者之间... 现当代著名英国作家劳伦斯·达雷尔的早期小说《黑书》中小说家的自我及小说主人公的自我分别与不同形式的他者相互作用,使小说成为一部充满自我与他者之生死变奏的乐章。本文凭借精神分析和叙事学理论,阐释了小说自我与他者之间抵抗、共生和融合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达雷尔 《黑书》 自我与他者 生死变奏
原文传递
论帕慕克《黑书》的“失落”三重奏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虎 王志耕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黑书》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第四部小说。作家曾为这部小说起名《失落的神秘》,原因在于,“失落”是贯穿全书的核心脉络。在笔者看来,它包含着三重意义:苏菲神秘主义的失落、土耳其民族身份的失落以及作为本体论意味... 《黑书》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第四部小说。作家曾为这部小说起名《失落的神秘》,原因在于,“失落”是贯穿全书的核心脉络。在笔者看来,它包含着三重意义:苏菲神秘主义的失落、土耳其民族身份的失落以及作为本体论意味的“失落”——“没有人永远是自己”。在帕慕克的笔下,此三者合而为一,再现了当代土耳其的悖谬性生存现实,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哲理之思与文化“呼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慕克 黑书 失落 苏菲神秘主义 呼愁
原文传递
喻指理论:《诺顿非裔美国文学选集》的文学史观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红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本文从美国非裔文学之源、话语"黑人性"与黑人文选经典化三个方面入手,提出《诺顿美国非裔文学选集》以喻指理论为文学史观,建构了黑人说话书本的历史,展示口语与文本彼此交融的黑人文学传统,突出非裔文学经典之间重复与修正... 本文从美国非裔文学之源、话语"黑人性"与黑人文选经典化三个方面入手,提出《诺顿美国非裔文学选集》以喻指理论为文学史观,建构了黑人说话书本的历史,展示口语与文本彼此交融的黑人文学传统,突出非裔文学经典之间重复与修正的喻指关系。这部文学选集在跻身于美国文选经典之列的同时,亦成功颠覆了美国文学史的欧洲/白人中心论,体现出喻指言说既依赖又抗拒的批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喻指 土语 说话书本 话语黑人性
原文传递
“黑色大西洋”的重访与重构——论劳伦斯·希尔的《黑人之书》 被引量:1
19
作者 綦亮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7,共8页
本文围绕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概念解读加拿大黑人作家劳伦斯·希尔的代表作《黑人之书》。吉尔罗伊反对民族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提出从"路径"而非"根源"的角度进行黑人文化研究,强调奴隶制记忆以... 本文围绕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概念解读加拿大黑人作家劳伦斯·希尔的代表作《黑人之书》。吉尔罗伊反对民族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提出从"路径"而非"根源"的角度进行黑人文化研究,强调奴隶制记忆以及从奴隶视角对现代性的重审。《黑人之书》牵引出对18世纪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创伤记忆,并借助新奴隶叙事彰显黑人主体性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呼应了吉尔罗伊的理论主张。然而,吉尔罗伊虽然倡导跨民族理念,却在"黑色大西洋"的构建中忽视了大西洋国家加拿大,《黑人之书》则通过回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黑人的北迁史,确证了加拿大在非洲流散中的关键位置,丰富了"黑色大西洋"的维度,同时揭示出加拿大种族主义的历史源流,为认清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实质提供了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希尔 《黑人之书》 黑色大西洋 加拿大 奴隶制 非洲流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