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承志《黑骏马》的“归乡”叙事与“知识分子道路”问题——基于与鲁迅《故乡》的对读
1
作者 李祖德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归乡”叙事既留下了丰厚的启蒙思想遗产,也留下颇具问题性的思想“债务”,即“知识分子道路”这一经典问题。在思想主题与结构形式上,当代作家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骏马》与《故乡》构成了富有意味的“对话”与...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归乡”叙事既留下了丰厚的启蒙思想遗产,也留下颇具问题性的思想“债务”,即“知识分子道路”这一经典问题。在思想主题与结构形式上,当代作家张承志的中篇小说《黑骏马》与《故乡》构成了富有意味的“对话”与“互文”关系,前者对主人公两次归乡经历的叙述潜在地回应了“知识分子道路”的问题。在“归乡”之不可能与可能的辩证关系中,《黑骏马》重新开启了启蒙者/知识分子不断“归乡”——“回归民众”的“思想道路”。张承志以此表达了对“知识分子道路”这一经典问题的另类思考,从而与“八十年代”产生了复杂的思想与美学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骏马》 “归乡”叙事 知识分子道路 《故乡》
下载PDF
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从文艺民俗学视角论张承志《黑骏马》 被引量:4
2
作者 程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7-19,42,共4页
《黑骏马》是一篇反映草原游牧文化的"文化寻根小说",其在形式、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上都有独到之处,是专业文艺与民俗学相结合的一个较成功范例。小说在人物塑造、结构与情节构建、环境描写语言三个方面都运用了民俗的方式和效... 《黑骏马》是一篇反映草原游牧文化的"文化寻根小说",其在形式、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上都有独到之处,是专业文艺与民俗学相结合的一个较成功范例。小说在人物塑造、结构与情节构建、环境描写语言三个方面都运用了民俗的方式和效果,尤其是对蒙古古歌《钢嘎.哈拉》的使用,成为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骏马》 草原文化 民俗文艺 古歌
下载PDF
东西方意识流融合的杰作——评张承志的《黑骏马》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5-57,69,共4页
张承志的《黑骏马》是东西方意识流手法融合的杰作。作品中不仅有西方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主义和音乐化手法的典型体现,更有意识流东方化特有的心灵之感与自然之象交融、情节淡化与情结探寻结合、当代意识与民族传统互渗... 张承志的《黑骏马》是东西方意识流手法融合的杰作。作品中不仅有西方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主义和音乐化手法的典型体现,更有意识流东方化特有的心灵之感与自然之象交融、情节淡化与情结探寻结合、当代意识与民族传统互渗等手法的独特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黑骏马》 意识流 文化交融 自由联想 内心独白 情节淡化
下载PDF
《黑骏马》:爱是启蒙,也是命运与历史
4
作者 方晓枫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4-30,共7页
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是张承志在中篇小说《黑骏马》中着意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有过一段炽热的恋情,但突发变故使白音宝力格远离草原,也使索米娅扎根草原。传统文学评论大多认为张承志讴歌了爱情的美好与草原的博大胸襟。本文则通过梳理... 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是张承志在中篇小说《黑骏马》中着意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有过一段炽热的恋情,但突发变故使白音宝力格远离草原,也使索米娅扎根草原。传统文学评论大多认为张承志讴歌了爱情的美好与草原的博大胸襟。本文则通过梳理白音宝力格的心路历程,通过与索米娅人生经历的对比,分析作品其实没有将爱情与爱的本质表达出来,也证明了作品缺乏启蒙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黑骏马》 白音宝力格 索米娅 爱情 启蒙
下载PDF
《黑骏马》的原始主义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淑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原始批判现代文明。作家以艺术的笔触深入到历史深层和民族文化的内核,去探究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精神特质和人文理想。
关键词 黑骏马 原始主义 生命意识 母亲原型
下载PDF
一曲高亢、悲怆的古歌——对张承志《黑骏马》的两种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悦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文运用传统方法、格雷马斯“矩形符号”理论对小说《黑骏马》进行解读。《黑骏马》是张承志的代表作,小说娓娓道来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一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就如同那曲高亢、悲怆而又充满柔情的古歌———《钢嘎哈拉》。
关键词 张承志 《黑骏马》 矩形符号 解读 小说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民俗控制与《黑骏马》的爱情悲剧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3-75,共3页
《黑骏马》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其对蒙古民俗生活的成功描写使这一作品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而作品中悲怆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常常让人们读后忍俊不禁,文章从民俗控制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源,对《黑骏马》的爱情... 《黑骏马》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其对蒙古民俗生活的成功描写使这一作品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而作品中悲怆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常常让人们读后忍俊不禁,文章从民俗控制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源,对《黑骏马》的爱情悲剧进行了另一种方式的解读,认为隐喻型民俗控制与监测型民俗控制是造成"白、索"二人爱情悲剧的最主要的主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骏马 爱情悲剧 民俗控制 隐喻型 监测型
下载PDF
来自草原深处的博爱与情殇——读张承志的《黑骏马》有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丽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3-14,共2页
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讴歌了纯洁善良的人性之美,渗透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弥漫着一股情殇。对传统草原文化的愚昧落后做了深层次的剖析,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刻的现实感。
关键词 黑骏马 草原 博爱 情殇
下载PDF
双重结构,双重悲剧——再读《黑骏马》
9
作者 石志浩 《铜仁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2-25,共4页
张承志《黑骏马》以新颖的小说结构描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试图透过以往研究者已探索较多的小说的叙事结构,来发掘其隐藏的心理结构,从中发现现实与理想、残缺与完美之矛盾的普遍性与不可调和性;进而透过以往研究者关注较多的... 张承志《黑骏马》以新颖的小说结构描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试图透过以往研究者已探索较多的小说的叙事结构,来发掘其隐藏的心理结构,从中发现现实与理想、残缺与完美之矛盾的普遍性与不可调和性;进而透过以往研究者关注较多的爱情悲剧,探求深层的人生悲剧,即归属感的缺失与悲剧的无限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骏马》 心理结构 悲剧 归属感
下载PDF
论电影《黑骏马》的诗意性
10
作者 姚志林 左沙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黑骏马》改编自张承志的同名小说,是我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飞1995年的作品。电影以其诗意性的叙事策略,视听语言以及主题意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思考、人文关怀和诗意忧患,较为集中地展现了谢飞的诗意理想与艺术...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黑骏马》改编自张承志的同名小说,是我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飞1995年的作品。电影以其诗意性的叙事策略,视听语言以及主题意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思考、人文关怀和诗意忧患,较为集中地展现了谢飞的诗意理想与艺术追求。影片中,儒者谢飞以诗意性作为支架,以民族性作为外衣,裹挟着哲思性以及寓言性的内蕴;使这一部充斥着民族诗性、人性诗话、生命诗情的电影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电影中成功的诗意性艺术表征,对当下发展中国民族电影特别是少数民族电影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骏马》 诗意性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下载PDF
《德伯家的苔丝》与《黑骏马》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冷杰 秦秋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与张承志的《黑骏马》是两篇哲理意味较浓的诗意小说,都探索了民族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文明所遭受的打击,体现了作家深刻的理性思维。两部小说都创作了位于文明冲突中心的青年一代形象,通过他们... 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与张承志的《黑骏马》是两篇哲理意味较浓的诗意小说,都探索了民族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文明所遭受的打击,体现了作家深刻的理性思维。两部小说都创作了位于文明冲突中心的青年一代形象,通过他们的悲剧反映了传统和现代抉择的艰难。两部小说充满了民风民俗,都采用诗化小说的方式,加深了小说的美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与《黑骏马》 主题 人物 诗化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