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不完善粒构成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莉
刘泽
+1 位作者
何贤芳
汪建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44-47,共4页
[目的]了解小麦不完善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小麦不完善粒的构成因子,降低小麦生产中不完善粒的比例,筛选不完善粒低的小麦品种资源。[方法]选取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种植的53个小麦品种(系),估算其不完善粒构成,解析赤霉病粒、黑...
[目的]了解小麦不完善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小麦不完善粒的构成因子,降低小麦生产中不完善粒的比例,筛选不完善粒低的小麦品种资源。[方法]选取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种植的53个小麦品种(系),估算其不完善粒构成,解析赤霉病粒、黑胚粒和发芽粒的构成比例。[结果]该试验中53个小麦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范围为2.79%~20.82%,其中不完善粒小于6%的1、2级小麦品种(系)仅15个;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品种(系)有16个。造成不完善粒的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结论]供试品种(系)中,连麦6号、洛麦23、未来0818、龙科091、连麦2号、百农207、泰农19、皖农09157、皖科06725和皖科121979等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完善粒
赤霉病粒
黑胚粒
穗发芽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胚小麦主要致病菌链格孢霉蛋白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操庆国
郭钦
+1 位作者
史燕强
李辰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8,共3页
黑胚是小麦在成熟期或收获期籽粒受霉菌感染,在小麦胚部形成的明显灰褐色至黑色大小不一的斑块[1],黑胚小麦主要致病菌有蠕孢霉、链格孢霉等[2]。通过对从黑胚小麦中分离出来的链格孢霉的蛋白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从而了解该菌对小麦...
黑胚是小麦在成熟期或收获期籽粒受霉菌感染,在小麦胚部形成的明显灰褐色至黑色大小不一的斑块[1],黑胚小麦主要致病菌有蠕孢霉、链格孢霉等[2]。通过对从黑胚小麦中分离出来的链格孢霉的蛋白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从而了解该菌对小麦蛋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酶在经过110h的固态发酵,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最适作用温度约为40℃左右,最适pH值为7.5左右,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态发酵时,培养基的含水量为80%时蛋白酶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胚小麦
链格孢霉
酶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不完善粒构成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莉
刘泽
何贤芳
汪建来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44-47,共4页
基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16B02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基金项目(16F0202)
文摘
[目的]了解小麦不完善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小麦不完善粒的构成因子,降低小麦生产中不完善粒的比例,筛选不完善粒低的小麦品种资源。[方法]选取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种植的53个小麦品种(系),估算其不完善粒构成,解析赤霉病粒、黑胚粒和发芽粒的构成比例。[结果]该试验中53个小麦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范围为2.79%~20.82%,其中不完善粒小于6%的1、2级小麦品种(系)仅15个;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品种(系)有16个。造成不完善粒的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结论]供试品种(系)中,连麦6号、洛麦23、未来0818、龙科091、连麦2号、百农207、泰农19、皖农09157、皖科06725和皖科121979等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较低。
关键词
小麦
不完善粒
赤霉病粒
黑胚粒
穗发芽率
Keywords
Wheat
Unsound
grain
Gibberellic disease
grain
black embryo grain
Spik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胚小麦主要致病菌链格孢霉蛋白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操庆国
郭钦
史燕强
李辰昭
机构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河北省冀中监狱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摘
黑胚是小麦在成熟期或收获期籽粒受霉菌感染,在小麦胚部形成的明显灰褐色至黑色大小不一的斑块[1],黑胚小麦主要致病菌有蠕孢霉、链格孢霉等[2]。通过对从黑胚小麦中分离出来的链格孢霉的蛋白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从而了解该菌对小麦蛋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酶在经过110h的固态发酵,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最适作用温度约为40℃左右,最适pH值为7.5左右,最适反应温度为45℃。固态发酵时,培养基的含水量为80%时蛋白酶活力最高。
关键词
黑胚小麦
链格孢霉
酶学特性
Keywords
black
embryo
wheat
grain
s, Ahernaria atternata,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不完善粒构成分析
赵莉
刘泽
何贤芳
汪建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胚小麦主要致病菌链格孢霉蛋白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操庆国
郭钦
史燕强
李辰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