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与右心室流出道支架植入术姑息性治疗法洛四联症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棣文 赵天力 +3 位作者 胡世军 张伟志 吴忠仕 刘继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对于不适合一期根治或手术风险高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经导管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干预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RVOT支架植入术和改良Blalock-Ta... 目的:对于不适合一期根治或手术风险高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经导管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干预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RVOT支架植入术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modified Blalock-Taussig shunt,mBTS)在TOF新生儿和婴儿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比较2种姑息干预方式对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肺动脉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于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2例TO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行RVOT支架植入术的支架植入组(n=15)和行mBTS术的mBTS组(n=17),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再干预率等,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使用z-评分评估患者的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及左肺动脉的发育情况。结果:与mBTS组相比,支架植入组患儿的年龄较小,体重较低(均P<0.05)。与术前相比,支架植入组术后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75±17)%vs(96±3)%,P=0.026],肺动脉干[(−2.82±1.27)分vs(0.86±0.77)分,P=0.014]、右肺动脉[(−1.88±0.59)分vs(−0.28±0.71)分,P=0.011]及左肺动脉[(−2.34±0.36)分vs(−1.67±0.36)分,P=0.036]的z-评分明显增加。而mBT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肺动脉z-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VOT支架植入术对低出生体重、伴有严重合并症的TOF患儿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与mBTS相比,RVOT支架植入术术后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更高且肺动脉发育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 右心室流出道支架置入 肺动脉发育
下载PDF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舒强 张泽伟 +1 位作者 方向明 Andreas Urban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 Blalock- Taussig分流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2 0例患危重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行急诊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植入人造血管的改良 Blalock- Taussig分流术的临床经验。其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1... 目的 :探讨改良 Blalock- Taussig分流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2 0例患危重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行急诊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植入人造血管的改良 Blalock- Taussig分流术的临床经验。其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1~ 2 8d,平均 9.8d,平均体重 3.5 kg(2 .4~ 4 .6 kg)。结果 :所有新生儿患者均获得理想的分流量 ,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升为 70 %~ 93% (平均 86 .1% )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 (P<0 .0 5 )。11例二期手术前施行心导管检查 ,均证明人造血管通畅 ,没有发生人造血管和肺动脉的扭转。 2例严重法乐氏四联症伴有肺动脉发育不良 ,分别在分流术后 8和 10个月紫绀加重 ,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1例分流术后 4 d死于全身感染。结论 :改良Blalock- Taussig分流术是新生儿期为缓和危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情的可选择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blalock-taussig分流术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缺损
下载PDF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危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陶麒麟 贾兵 陈张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Blalock Taussig分流术在危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2 0 0 0年10月—2 0 0 4年4月本院2 5例患儿行改良Blalock Taussig分流术的临床经验。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 目的 探讨改良Blalock Taussig分流术在危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2 0 0 0年10月—2 0 0 4年4月本院2 5例患儿行改良Blalock Taussig分流术的临床经验。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d~3岁,平均(3.0 7±3.4 3)月,新生儿8例,体重1.5~12kg ,平均(4.14±1.84 )kg。结果 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8% (2 / 2 5 ) ,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4 0 %~70 % (5 8.8%±10 .1% )上升至术后75 %~85 % (78.4 %±4 .3% ) ,有明显改善(P <0 .0 5 )。随访6~32月,平均14 .8月,紫绀明显减轻,活动耐量增加。6例患儿已行二期手术。结论 改良Blalock Taussig分流术作为姑息性手术可改善缺氧,促进肺血管发育,为二期施行双心室矫治及双向腔肺分流术或房坦手术(Fontan)赢得时机,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紫绀/先天性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 肺动脉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婷婷 顾晓蓉 傅丽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围术期死亡原因,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在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基础上,回顾性分析94例接受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围术期死亡原因,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在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基础上,回顾性分析94例接受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94例患儿中死亡18例,死亡率1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身高、人造血管直径、手术年龄、术前酸中毒、延迟关胸、再手术是术后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酸中毒是术后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完善术前风险评估,预防术前酸中毒,加强术后监护,防治人造血管管道狭窄与堵塞,围术期持续营养支持,加强新生儿围术期监护,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死亡率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 死亡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下载PDF
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应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上官艳苹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7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该研究中,实验组机械辅助通气(5-96 h)、患者治疗后2例死亡,死亡率为5%,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SaO2为(78.4±4.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相对较多,临床上采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 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治疗重症法洛四联征7例
6
作者 罗志方 江美兰 +2 位作者 李章红 江柏青 熊健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Taussig Blalock 动脉分流 法洛四联征 重症 改良 治疗 发育不良
下载PDF
用人造血管作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的经验分析
7
作者 洪丰 翁渝国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31-232,共2页
传统的Blalock-Tausig分流术即将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吻合,在临床上较其它方式的分流术效果更优,但这种分流术对锁骨下动脉给同侧上肢供血极为不利。因此,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作改良的Blalock-Taus... 传统的Blalock-Tausig分流术即将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吻合,在临床上较其它方式的分流术效果更优,但这种分流术对锁骨下动脉给同侧上肢供血极为不利。因此,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作改良的Blalock-Taussig分流术,可保留锁骨下动脉,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分流 Blalock Taussig
下载PDF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中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效果与组织相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世成 韩宏光 +3 位作者 季芳 徐莉莹 张晓慧 孙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394-3400,共7页
背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被普遍应用于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该手术需要根据解剖结构及心肺发育的情况建立新的心内外血液循环通路,此时合适的血管替代物不可或缺。目的:评价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在改良Blalock-Taussig... 背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被普遍应用于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该手术需要根据解剖结构及心肺发育的情况建立新的心内外血液循环通路,此时合适的血管替代物不可或缺。目的:评价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中的应用效果与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2例,年龄3个月至15岁,均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进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根据住院及随访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组,存活组57例,死亡组5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存活者,随访观察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的组织相容性。结果与结论:(1)62例患者术毕Sa O2即刻升高至80%以上,紫绀显著改善,术中发生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心律失常8例(12.9%),其中死亡组5例均为围术期死亡,其余57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年随访;两组术后早期的床旁透析、血红蛋白尿、灌注肺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低体质量、术中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3)随访期间,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改善了患者左心室和肺动脉发育,无人工管道断裂或撕脱、溶血、排斥反应、非结构性功能障碍及结构性损伤等生物学和解剖学不良反应发生;(4)结果提示,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手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可明显缓解症状,促进左心室与肺动脉发育,术中应用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短期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改良Blalock-Taussing分流 生物材料 膨体聚四氟乙烯 人工血管 组织相容性 姑息性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合并中量右向左分流卵圆孔未闭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悦 娄宇轩 +4 位作者 王艺斐 黄婉琳 张浩 史倞 盛燕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合并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的手术难度与近期疗效,评价偏头痛伴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偏头痛合并中量或大量RL... 目的:通过对比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合并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的手术难度与近期疗效,评价偏头痛伴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偏头痛合并中量或大量RLS⁃PFO并行介入封堵的患者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封堵成功率、封堵难度、术后RLS量及术后头痛缓解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头痛影响测试⁃6(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偏头痛残疾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封堵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2.00%vs.98.57%,P=0.137),但中量RLS⁃PFO组术中第2根导丝使用率、心腔内超声利用率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高于大量RLS⁃PFO组(P<0.01);中量RLS⁃PFO组术后3 d有效封堵率高于大量RLS⁃PFO组(86.96%vs.56.52%,P=0.008),两组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RLS量及有效封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和MID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01),但中量RLS⁃PFO组术后6个月HIT⁃6评分较大量RLS⁃PFO组下降(P=0.012),而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偏头痛合并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手术难度较大量RLS⁃PFO高,但介入封堵后头痛缓解疗效两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介入封堵 右向左分流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10
作者 殷芹 吴兆荣 +5 位作者 张峰 金春燕 曹燕平 肖江强 诸葛宇征 王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院30 d内发生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院30 d内发生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的2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n=36)和未再入院组(n=19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非计划再入院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的一致性,采用R语言Resource Selection包进行Hosmer-Lemeshow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实用性。结果年龄(OR=2.664,95%CI:1.139~6.233)、CTP评分(OR=1.655,95%CI:1.098~2.495)、血氨(OR=1.032,95%CI:1.016~1.048)是行TIPS患者出院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展开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高于年龄(0.582)、CTP评分(0.675)、血氨(0.641),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非计划再入院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一致性,Hosmer-Lemeshow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5.6473,P=0.6867)。结论年龄、CTP评分和血氨是TIPS术后30 d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行TIPS患者非计划再入院发生风险,为早期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肝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动脉置管定位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晶 阚雪锋 +3 位作者 熊付 卢浩浩 梁斌 郑传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TIPS术中从肝静脉穿刺命中门静脉是TIPS极为关键且较难的一步,对于大量腹腔积液或肝硬化门静脉裸露的患者,穿刺失败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TIPS术中从肝静脉穿刺命中门静脉是TIPS极为关键且较难的一步,对于大量腹腔积液或肝硬化门静脉裸露的患者,穿刺失败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介绍了肝动脉置管定位技术在TIPS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肝动脉与门静脉并行的患者,在我院10例该类型患者中成功运用该技术,安全性良好,大大降低了TIPS术中穿刺的难度,并提高了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门脉高压症 肝动脉置管 定位 穿刺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直径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12
作者 马志刚 刘丽丽 +3 位作者 王旭 冯鹏丽 杨帆 杨永宾 《肝脏》 2024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门静脉直径(PVD)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PHT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贲门周... 目的探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门静脉直径(PVD)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PHT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与研究组(50例,采用TIPS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肝功能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前1 d,两组肝硬化PHT患者的PVD、门静脉血流量(PVF)、脾静脉内径(SVD)、脾静脉血流量(SVF)、门静脉流速(PVV)、脾静脉流速(SV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PVD[(1.15±0.22)cm vs(1.53±0.32)cm]、PVF[(774.45±101.28)mL vs(845.33±120.39)mL]、SVD[(1.17±0.21)cm vs(1.32±0.27)cm]、SVF[(304.47±63.38)mL vs(400.01±74.12)mL]、ALT[(38.45±8.61)U/L vs(50.26±10.05)U/L]、AST[(39.18±8.97)U/L vs(48.51±10.13)U/L]、TBil[(28.19±6.08)μmol/L vs(39.53±8.96)μmol/L]均降低(P<0.05),PVV[(45.69±9.98)cm/s vs(30.08±6.57)cm/s]及SVV[(24.76±6.02)cm/s vs(18.96±4.04)cm/s]均升高(P<0.05),且上述指标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肝硬化PHT患者的存活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术后3年研究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3年研究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治疗肝硬化PHT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肝硬化PHT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对患者的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直径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肝脾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早期分流道功能障碍
13
作者 邱文倩 张超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监测肝脏硬度及脾脏硬度(S-SWE)变化对于预测支架功能障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乙型病毒...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监测肝脏硬度及脾脏硬度(S-SWE)变化对于预测支架功能障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将术后1个月内未发生功能障碍的22例纳入支架通畅组,术后1周未发生、术后1个月发生功能障碍的18例纳入支架功能障碍组。监测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肝脏硬度及S-SWE变化规律。结果Mauchly检验显示数据符合球形分布(P>0.05)。两组患者组内术前、术后肝脏硬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时间)=0.003,F_(时间×分组)=0.842,F_(组间)=0.027;P均>0.05),S-SW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51.249,F_(时间×分组)=30.676,F_(组间)=11.986;P均<0.01)。进一步行事后两两比较,支架通畅组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S-SWE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功能障碍组术后1周肝脏硬度较术前1 d下降(P<0.05),术后1个月肝脏硬度回升,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S-SWE差值的绝对值(ΔS-SWE),ΔS-SWE_((术后1个月-术后1周))、ΔS-SWE_((术后1个月-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4.368,P<0.05)。结论定量测量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S-SWE并观察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判断是否存在支架功能障碍、评价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肝内 剪切波弹性成像 脾脏硬度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护理体会
14
作者 曹艳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454-345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V-PS治疗的78例N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策略,对...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V-PS治疗的78例N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策略,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的79.5%;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率观察组(5.1%)低于对照组的23.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4.9%,对照组为79.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明显地改善围手术期NPH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合并胡桃夹综合征的儿童肝内型门静脉高压行脾腔分流术1例
15
作者 邓富强 温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33-1635,I0003,共4页
目的探索儿童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例于2022年9月入住梅州市人民医院的儿童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的病儿行远端脾-下腔静脉分流的治疗方案选择。结果病儿主诉呕血4 h。术前诊断为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 目的探索儿童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例于2022年9月入住梅州市人民医院的儿童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的病儿行远端脾-下腔静脉分流的治疗方案选择。结果病儿主诉呕血4 h。术前诊断为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病儿入院后予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拟行Warren手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左肾静脉并致其压力升高,故改行远端脾-下腔静脉分流。术后随访6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脾亢改善,肝功能维持正常。结论儿童肝内型门静脉高压行选择性分流术时,在左肾静脉解剖异常或合并胡桃夹综合征,不能行Warren手术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远端脾-下腔静脉分流术,也可达到选择性分流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肾胡桃夹综合征 儿童 肝内型 Warren手 脾腔分流
下载PDF
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赵浩 曲鑫 +3 位作者 王宁 尚峰 徐跃峤 齐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 目的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36例患者根据出院时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65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71例),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9~12分(OR=7.800,95%CI:7.205~8.443;P=0.000)和3~8分(OR=6.299,95%CI:5.744~6.907;P=0.006),病因为颅脑创伤(OR=27.681,95%CI:24.270~31.572;P=0.000)、脑出血(OR=13.017,95%CI:11.473~14.769;P=0.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7.682,95%CI:15.683~19.935;P=0.001)和其他原因(OR=5.851,95%CI:5.166~6.628;P=0.050)是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入院时GCS评分、不同病因患者预后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脊髓液分流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心房分流术应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探索性研究
17
作者 常三帅 吴文辉 +6 位作者 刘新民 姜正明 科雨彤 吕强 杜昕 董建增 宋光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9-996,共8页
目的:探索心房分流术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组研究,连续入选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采用D-Shant心房分流器行心房分流术的15例HFrEF患者。... 目的:探索心房分流术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组研究,连续入选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采用D-Shant心房分流器行心房分流术的15例HFrEF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行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心房平均压(RAP)、跨房间隔梯度压差、肺动脉平均压、全肺阻力(TPR)、肺血管阻力(PVR)、心脏指数(CI)及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D)、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评分评估患者心功能,收集患者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再住院以及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等信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心房分流术。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患者的PCWP、跨房间隔梯度压差、TPR均显著下降,Qp/Qs显著升高(P均<0.01),肺动脉平均压、RAP、PVR和C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的心房分流器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及分流压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KCCQ评分增高,6MWD>450 m的患者例数增加,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右心房内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个月随访期内无患者死亡,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2例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结论:小样本探索性研究表明心房分流术可有效改善HFrEF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随访12个月时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分流 右心导管 肺毛细血管楔压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脑积水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李伟松 王强 +4 位作者 钟帷韬 李泽霖 黄启威 张媛 张旺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因脑积水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分为分流组和未...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因脑积水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分为分流组和未分流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确定术后需要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人患儿165例,术前脑积水110例(66.7%),术后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35例(21.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分流组(130例)比较,分流组(35例)患儿术前脑间质水肿者占比较高[91.4%(32/35)对比73.1%(95/130)],术后首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M(Q_(1),Q_(3))分别为8.9(5.0,20.3)和5.7(3.4,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脑积水、术前肿瘤播散、肿瘤位置、肿瘤病理学类型、肿瘤级别、肿瘤切除程度、术者、术后脑室系统积血、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术前外周血NLR和术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脑间质水肿(0R=5.29,95%CI:1.40~19.95,P=0.014)和术后首次外周血NLR高(0R=1.07,95%CI:1.02~1.11,P=0.002)均为术后需要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脑间质水肿和术后首次外周血NLR较高的后颅窝肿瘤患儿在肿瘤切除术后需行永久性脑脊液分流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窝 儿童 肘脑积水 月脑脊髓液分流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逆行感染的诊断及风险:1例病例报道
19
作者 姜楠 蒲琴琴 +3 位作者 戴艳 胡南南 金柯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8-890,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意识不清17个月余,反复发热50余天”收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外院行“全麻下下颌骨接骨”手术,术中出现血压、血氧测不出,查体大动脉搏动微弱,胸前区大片红斑,立即停止手术,行床边心... 1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意识不清17个月余,反复发热50余天”收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外院行“全麻下下颌骨接骨”手术,术中出现血压、血氧测不出,查体大动脉搏动微弱,胸前区大片红斑,立即停止手术,行床边心肺复苏,同时给予“肾上腺素、甲强龙”静推。术后出现意识不清伴肢体活动障碍,转至外院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水降颅压、控制癫痫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状葡萄球菌 脑室-腹腔分流 后并发症 腹腔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逆行感染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20
作者 温晨 袁凯 +3 位作者 马鹍鹏 向涛 王茂强 段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IPS治疗指征的31例门静脉高压伴PV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式选择、术中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术后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及有无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支架植入前后PVP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再出血率、HE发生率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伴或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结果TIPS成功率为93.55%(29/31)。手术成功的29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PVP由(30.15±4.61)mmHg降至(20.84±5.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22.90(4.50,61.80)个月。随访期间,24.14%(7/29)的患者出现分流道功能障碍,17.24%(5/29)的患者出现再出血,17.24%(5/29)的患者出现HE,17.24%(5/29)的患者死亡。10例PVT患者伴有CTPV,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5例、再出血3例、HE 1例、死亡3例,不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2例、再出血2例、HE 4例、死亡2例。伴有CTPV的PVT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均P<0.05),而两组间HE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PS可有效降低伴有PVT患者的PVP,PVT伴CTPV的患者TIPS后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肝性脑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