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Molten Polymer Blends 被引量:3
1
作者 Oluranti Sadiku-Agboola Emmauel Rotimi Sadiku +1 位作者 Adesola Taoreed Adegbola Olusesan Frank Biotidara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1年第1期30-41,共12页
The article reviews a brief literature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 melts and blend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polymer blends are summarized. Technically, vital types of multi-phase polymers such as compoun... The article reviews a brief literature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 melts and blend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polymer blends are summarized. Technically, vital types of multi-phase polymers such as compounds and blends are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 mix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as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stress and/or strain history of a material sample in a rh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outlook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polymer rheology are given. The review concludes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of polymer blends and blend rhe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Melts POLYMER blendS MISCIBLE POLYMER blendS IMMISCIBLE POLYMER blendS COMPATIBILIZ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Phase structures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FOR POLYMER SYSTEMS BASED ON DYNAMIC RHEOLOGICAL APPROACHES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强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1-354,共14页
The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have been a preferred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for multi-component or multi-phase polymer systems,due to its sensitive response to changes o... The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have been a preferred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for multi-component or multi-phase polymer systems,due to its sensitive response to changes of structure for these heterogeneous polymers.In the present article,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ies on dynamic rheology for heterogeneous polymer systems including polymeric composites filled with inorganic particles,thermo-oxidized polyolefins,phase- separated polymeric blends and functional polymers with the scaling and percolation behavior are reviewed,mainly depending on the results by the authors' group.By means of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not only some new fingerprints responsible for the evolution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concerning these polymer systems are obtained,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also significant for th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novel polymer-based composites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polymers Dynam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PHASE-SEPARATIO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Scaling and percolation behavior
下载PDF
STUDIES ON STRUCTURE AND PHASE BEHAVIOR OF MULTICOMPONENT POLYMERS THROUGH RHEOLOGICAL TESTS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强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Rheological measurement has been a preferred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hase behaviors for multi-component/multi-phase polymer systems, due to its sensitive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of stru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 has been a preferred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hase behaviors for multi-component/multi-phase polymer systems, due to its sensitive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of structure for these heterogeneous polymer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ies on rheology for heterogeneous polymer systems including phase-separated polymeric blends and block copolymers are reviewed,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results by the authors' research group. By means of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not only some new fingerprints responsible for the evolution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concerning these polymer systems are obtained, also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novel polymeric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polymers Dynam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Phase behaviors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下载PDF
动态流变行为在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共混物形态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大鹏 王灿 +2 位作者 熊其鹏 罗权焜 吴叔青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开放式炼胶机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硅橡胶(SR)混炼胶和单相硫化硅橡胶(v-SR)的共混胶,通过流变行为研究了组成比例、界面交联作用等对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两相剥离强度对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进行了... 利用开放式炼胶机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硅橡胶(SR)混炼胶和单相硫化硅橡胶(v-SR)的共混胶,通过流变行为研究了组成比例、界面交联作用等对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两相剥离强度对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态流变行为成功预测了高黏度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形态结构。共混物中EPDM的用量在30~70份(质量,下同)时,EPDM/SR混炼胶的形态呈双相连续结构。用超过1份的过氧化物交联剂对EPDM用量为70份的EPDM/SR混炼胶中的SR进行单相交联,v-SR的连续结构发生了融合,转变成颗粒状结构,且颗粒结构的相畴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高剂量的交联剂可以使两相形成共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硅橡胶 共混物 动态流变行为 形态结构 界面交联作用 界面相容作用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与相态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寇长江 肖鹏 +2 位作者 康爱红 吴正光 娄可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6-910,956,共6页
为量化表征SBS改性沥青网络化程度,确定控制其高温性能的形态学参数,采用荧光形态学方法、多重应力蠕变回复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分别对5种掺量、6个剪切时间的线型SBS改性沥青在64℃下的荧光数字图像、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频率敏感性进行... 为量化表征SBS改性沥青网络化程度,确定控制其高温性能的形态学参数,采用荧光形态学方法、多重应力蠕变回复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分别对5种掺量、6个剪切时间的线型SBS改性沥青在64℃下的荧光数字图像、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频率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改性剂掺量、延长剪切时间,SBS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得到改善。SBS掺量低于5%时,仅靠延长剪切时间无法形成网络结构;相同剪切时间下,增大SBS掺量即可形成网络结构。本文选取图像连通域和面积比率共同描述SBS改性沥青的相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流变指标与形态学参数间的关系模型,为直接利用形态学方法预估、评价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相态结构 流变性能 形态学模型
下载PDF
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应宗荣 戚裕 +3 位作者 王志高 欧阳钊 许宝俊 刘群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聚乳酸和杨木粉为原料制备了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处理、木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木粉相比,木粉表面偶联处理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略有下降,碱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强... 以聚乳酸和杨木粉为原料制备了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处理、木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木粉相比,木粉表面偶联处理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略有下降,碱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提高并不明显。随木粉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在木粉质量分数为40%和20%时达到最高值,比纯聚乳酸的强度分别高出41.8%和38.6%。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流体,随木粉用量增加,剪切黏度增加。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未处理木粉能够均匀分散在聚乳酸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粉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形态结构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HDPE/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钠 项素云 +1 位作者 王益龙 李建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测试HDPE、PA 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 (PCM)分析 ,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 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 6共混组成粘度比。PA 6和HDPE的粘度比较大时 ,PA 6... 通过测试HDPE、PA 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 (PCM)分析 ,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 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 6共混组成粘度比。PA 6和HDPE的粘度比较大时 ,PA 6相呈层状分布结构 ,剪切作用有利于共混体系两相的分散 ,剪切速率过低易使PA 6相区尺寸大 ,分散不均匀。较高的剪切速率使PA 6相尺寸减小 ,分散更均匀 ;适合的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可以获得具有耐油性的层状HDP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形态结构 流变性能 HDPE PA-6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共混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启伟 凌天清 +3 位作者 郝增恒 吴雪柳 李璐 徐光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19,共6页
采用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制备了不同配比(质量比)的共混物,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凝胶特性及流变行为,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和共混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泥试块上刷... 采用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制备了不同配比(质量比)的共混物,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凝胶特性及流变行为,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共混物的微观相结构和共混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泥试块上刷涂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配比为5∶5的共混物后,水泥试块在25,45℃下的拉拔强度最大值分别为3.37,1.98MPa;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3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47MPa和38%,且均出现拐点;共混物的凝胶时间随温度和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5时,其50℃的凝胶时间缩短为10min左右;共混物的相结构随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改变,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3时,其相结构发生逆转,环氧树脂为连续相,乳化沥青为分散相;共混物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随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为5∶3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大为70℃;共混物的共混方式为物理共混.建议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的配比不宜超过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凝胶特性 相结构 流变行为 共混机理
下载PDF
聚氯乙烯/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共混物的相结构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桂芝 周重光 +1 位作者 李书宏 王海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0-80,共1页
由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 PVC PPSQ(10 0 0、95 5、90 10、85 15、80 2 0 )机械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该共混物的相结构 ,富 PPSQ相形成的球状颗粒较均匀地分散于 PVC的连续相中。PVC PPSQ共混物的流动温度 (Tf)均低于纯 ... 由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 PVC PPSQ(10 0 0、95 5、90 10、85 15、80 2 0 )机械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该共混物的相结构 ,富 PPSQ相形成的球状颗粒较均匀地分散于 PVC的连续相中。PVC PPSQ共混物的流动温度 (Tf)均低于纯 PVC的 Tf,而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略高于纯 PVC的 Tg,随 PPSQ含量的增加 ,PVC PP SQ共混物的 Tf移向低温 ,更易塑化。经 PPSQ改性后的 PVC的表观粘度随温度变化敏感性增加。加入少量 PPSQ后 ,可有效地改善 PVC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硅氧烷 共混物 相结构 流变性 PPSQ
下载PDF
PP-g-MAH增容PP/PA6的形态结构与流变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良均 童身毅 +1 位作者 王勇平 吴瑾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2期46-48,53,共4页
研究了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来增容聚丙烯/聚酰胺6(PP/PA 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探讨了PP-g-MAH增容PP/PA 6共混物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PP/PA 6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PP-g-MAH的加入改善了PA 6与PP的相容性,... 研究了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来增容聚丙烯/聚酰胺6(PP/PA 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探讨了PP-g-MAH增容PP/PA 6共混物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PP/PA 6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PP-g-MAH的加入改善了PA 6与PP的相容性,使两相分散均匀。用PP-g-MAH为增容剂增容PP/PA 6共混物,在加工成型温度下为非牛顿流体,在PP-g-MAH质量分数为10%,PP/PA 6的配比为95∶5~75∶25,其流动行为可用τ=1 580γ_w^(0.65)模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聚丙烯 聚酰胺6 共混物 形态结构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微层共挤出PP/EVOH共混物的阻隔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婷 熊英 +1 位作者 李姜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108,共4页
利用微层共挤出技术对聚丙烯(PP)/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共混物进行二次加工,制备出了气体阻隔性能显著提高的PP/EVOH共混复合材料。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气体渗透实验研究了微层共挤出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对共混物阻隔性能的影响。... 利用微层共挤出技术对聚丙烯(PP)/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共混物进行二次加工,制备出了气体阻隔性能显著提高的PP/EVOH共混复合材料。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气体渗透实验研究了微层共挤出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对共混物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层共挤出技术能够有效调节EVOH分散相在PP基体中的形态结构,随着层数的增加,使其从零维球形变形为一维纤维状,进而演变成二维片状,这些形态导致128层微层共挤出共混物的气体阻隔性能较普通共混物提高了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层共挤出 层状共混 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共混物 形态结构 阻隔性能
下载PDF
热致液晶乙基纤维素与尼龙-1010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雪英 王纳新 +2 位作者 王伟 张宏放 莫志深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09-712,共4页
在自制单螺杆小型挤出机上通过熔融共混的办法,制备了不同配比(5/95—25/75)的EC/Nylon—1010共混物.用WAXD、DSC、毛细管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混后尼龙-1010的... 在自制单螺杆小型挤出机上通过熔融共混的办法,制备了不同配比(5/95—25/75)的EC/Nylon—1010共混物.用WAXD、DSC、毛细管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混后尼龙-1010的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变,其强度、模量都有提高,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粘度大大降低.配比为1585时,这些性能的改进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尼龙-1010 共混物 热致液晶
下载PDF
动态硫化过程中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相态演变及流变行为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思怡 邵禹通 +1 位作者 周峰 严海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9,共6页
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EPDM/PP-TPV)。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二甲苯蚀刻后样品低温脆断面,并用旋转流变仪测试EPDM/PP-TPV的流变性能。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EPDM的充油量对EPDM/PP-TPV的相态结构有明显... 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EPDM/PP-TPV)。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二甲苯蚀刻后样品低温脆断面,并用旋转流变仪测试EPDM/PP-TPV的流变性能。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EPDM的充油量对EPDM/PP-TPV的相态结构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充油量达到30%时,体系分散程度最佳,硫化过程可实现相逆转;橡塑比对简单共混体系相态分布有明显调控作用,对动态硫化体系相态分布影响不大;适当提高转速会改善体系分散程度,转速为50 r/min时,交联EPDM颗粒粒径最小。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PDM/PP-TPV试样在低频末端区会出现"第二平台",充油量为30%时,复数黏度最低,分散程度达到最佳,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一致;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橡塑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橡塑比达到50/50时,整个频率范围内储能模量大于损耗模量;转速对EPDM/PP-TPV的复数黏度影响不大,转速为50 r/min时,储能模量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 动态硫化 相态结构 流变性能
下载PDF
PET/WSPET聚酯共混物的结构与拉伸流变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顺花 李慧艳 杨逢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0,共4页
以水溶性聚酯WSPET为改性剂,对普通聚酯PET进行改性,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PET、WSPET及其共混物在拉伸流场中的流变性能,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衍射仪对PET/WSPET共混纤维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T/WSPET聚酯共混物熔体属于拉伸变稀... 以水溶性聚酯WSPET为改性剂,对普通聚酯PET进行改性,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PET、WSPET及其共混物在拉伸流场中的流变性能,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衍射仪对PET/WSPET共混纤维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T/WSPET聚酯共混物熔体属于拉伸变稀型,熔体的表观拉伸黏度随拉伸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拉伸应力随拉伸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提高拉伸应变速率会导致熔体拉伸黏度下降;WSPET的加入不会明显改变PET的结构,但共混物的结晶性能会随WSPET加入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水溶性聚酯 共混物 结构 流变性能
下载PDF
离子型聚酯/聚酰胺6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应宗荣 李瑞霞 吴大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离子型聚酯(IPET)/聚酰胺6体系(IPET/PA6)共混物的相结构和热性能,并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研究表明,IPET/PA6体系为...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离子型聚酯(IPET)/聚酰胺6体系(IPET/PA6)共混物的相结构和热性能,并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研究表明,IPET/PA6体系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表现出两相共存的特征,分散相IPET呈絮状均匀分散于PA6基体中。共混物的熔点与PA6相近,熔融焓降低。共混物熔体属切力变稀的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 聚酯 聚酰胺6 共混物 结构 性能 改性
下载PDF
PVC/EVA共混体系的韧性、流变性与形态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仁强 刘小平 余乃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用DSC、TEM、SEM与毛细管流变仪等对PVC/EVA材料的相容性、流变行为、加工条件与结构、性能间的关系做了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容性与加工条件对材料的形态结构与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EVA含量或EVA中... 用DSC、TEM、SEM与毛细管流变仪等对PVC/EVA材料的相容性、流变行为、加工条件与结构、性能间的关系做了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容性与加工条件对材料的形态结构与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EVA含量或EVA中VA含量的增加,EVA相从分散颗粒逐渐转变到连续网络,且随着这种形态转变,材料便从脆性过渡到韧性;材料的熔体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PVC EVA 流变性 形态 韧性 共混体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材料流变性能对其超临界流体微发泡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利霞 史淼磊 +4 位作者 赵幸一 王东方 周露 李倩 申长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0-85,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聚乳酸(PLA)与聚己内酯(PCL)的共混物进行间歇微发泡实验,研究PCL/PLA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与微发泡材料泡孔形貌之间的关系。采用旋转流变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对共混物的流变特性与发泡样品的泡孔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聚乳酸(PLA)与聚己内酯(PCL)的共混物进行间歇微发泡实验,研究PCL/PLA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与微发泡材料泡孔形貌之间的关系。采用旋转流变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对共混物的流变特性与发泡样品的泡孔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加,tanδmax先减小后增加;微发泡材料的泡孔尺寸先减小后增加,泡孔密度先增大后减小,PLA含量30%的微发泡材料的泡孔分布最为均匀致密。微发泡泡孔结构受熔体黏性和弹性的共同作用,其中弹性效应(应变硬化)的作用更加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发泡 聚己内酯/聚乳酸共混材料 流变性能 泡孔结构
下载PDF
PP/EPDM/DDCP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亚微形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宗武 武德珍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1-65,共5页
采用EPDM作为增韧剂,DDCP作为流动改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成PP/EPDM/DDCP高分子合金,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其共混组成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对所制备的合金的亚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合金... 采用EPDM作为增韧剂,DDCP作为流动改性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成PP/EPDM/DDCP高分子合金,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其共混组成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对所制备的合金的亚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冲击样条断裂面上呈现明显韧性断裂特征;DDC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流动性;填料可使合金的刚性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元乙丙胶 共混改性 流变性能 亚微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填充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应宗荣 李瑞霞 +2 位作者 吴大诚 文婉元 何立溶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34,共8页
本文研究了PP/BR和PP/NBR的CaCO3填充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
关键词 聚丙烯 填充共混物 流变性能 机械性能 形态结构
下载PDF
热致液晶PEI与PES—C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京桥 王尚尔 +2 位作者 张宏放 陈天禄 莫志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不同配比(2.5/97.5~75/25)的PEI/PES—C共混物,使用WAXD、DSC、锥板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SEM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共混后强度、模量均有提高,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的...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不同配比(2.5/97.5~75/25)的PEI/PES—C共混物,使用WAXD、DSC、锥板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SEM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共混后强度、模量均有提高,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的粘度有所降低。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共混物具有“皮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性 液晶 流变性质 力学性能 聚芳醚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