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科菌根真菌对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晓芳 刘准 +2 位作者 陶刚 朱英 刘作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3-1397,共5页
为了筛选促进和提高白及种子萌发率的菌根真菌,进行了从兰科植物黄花白及分离的菌根真菌与其种子共生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Epulorhiza sp.和Sebacina sp.株菌根真菌对白及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萌发率分别比对照高出8.61... 为了筛选促进和提高白及种子萌发率的菌根真菌,进行了从兰科植物黄花白及分离的菌根真菌与其种子共生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Epulorhiza sp.和Sebacina sp.株菌根真菌对白及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萌发率分别比对照高出8.61百分点和18.4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兰科植物 菌根真菌 共生 种子萌发
下载PD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Bletilla ochracea Schltr. 被引量:8
2
作者 CAI Jin-yan ZHAO Lin ZHANG De-zh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05-707,共3页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Bletilla ochracea Schltr. , repeated column chromatographies and preparative TLC were used for the isolation of compounds,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NMR, IR, UV and MS) wer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Bletilla ochracea Schltr. , repeated column chromatographies and preparative TLC were used for the isolation of compounds,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NMR, IR, UV and MS) were used for their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Seven compounds, 2,7-bis ( allyloxy ) -5-methoxy-3-methyl-9, 10-dihydrophenanthrene(1), gastrodin(2), gastrodigenin(3), β-sitosterol(4), stigmasterol(5), 4-hydroxybernzaldehyde(6), and daucosterol(7)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oots of B. ochracea Schltr. Compound 1 is structurally illustrated as a novel compound, and the others are isolated from the title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tilla ochracea Schltr. Dihydrophenanthrene GASTRODIN STEROL
下载PDF
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刁海欣 黄卫昌 +1 位作者 曾歆花 黄清俊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353,共8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黄花白及在萌芽期、生长期、花期、果期和休眠期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差异,旨在明确黄花白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特征,为进一步研究黄花白及等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互作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黄花白及在萌芽期、生长期、花期、果期和休眠期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差异,旨在明确黄花白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特征,为进一步研究黄花白及等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互作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花白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菌根真菌共鉴定出45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9门24纲61目111科151属。菌根真菌的总物种数和α多样性指数随着生长发育期的转变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花期的总物种数(270个OTUs)明显高于萌芽期、休眠期、生长期和果期;同时优势菌根真菌种类和丰度存在一定差异;基于门水平,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休眠期、果期和萌芽期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生长期和花期,而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生长期和花期的相对丰度高于萌芽期、果期和休眠期。此外,菌根真菌侵入方式不受生长发育期的影响,均是通过外皮层中的通道细胞进入皮层组织,但菌根真菌侵染率、菌丝团数量和菌丝形态因生长发育期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花期的侵染率和菌丝团数量都是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兰科菌根 菌根真菌多样性 菌根显微结构 操作分类单元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合体内实验探究黄花白及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镕泽 曾奇 +2 位作者 吴红梅 刘明 唐秀胜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1067-1075,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合体内实验方法探究黄花白及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及TCMSP、TCMIP数据库筛选出黄花白及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GeneCard数据库中获取GU靶点,取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得到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合体内实验方法探究黄花白及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及TCMSP、TCMIP数据库筛选出黄花白及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GeneCard数据库中获取GU靶点,取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得到核心靶点后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根据预测的结果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验证黄花白及对乙酸诱导GU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从文献中筛选出8种黄花白及活性成分,删除重复靶点后得到129个潜在作用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中获取GU靶点,取药物靶点与GU靶点交集得到共同靶点70个,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得到黄花白及治疗GU核心靶点有34个,这些靶点通过作用于IL-17、NF-κB、TNF和MAPK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和各种生物过程影响GU的发展。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花白及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IL-6、TNF、IL-1β和NF-κB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黄花白及能改善GU大鼠胃黏膜损伤,并且显著降低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MPO等炎性因子的水平,增加EGF的水平(P<0.05)。结论黄花白及可以通过调节IL-17、NF-κB、TNF和MAPK等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组织炎症,分子对接证实了以上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可靠性,可能通过调控这些通路中的IL-6、TNF、IL-1β、EGF和MPO发挥治疗GU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胃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白及与黄花白及假鳞茎产量及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仇硕 赵健 +4 位作者 唐凤鸾 蒋巧媛 蒋庆鸿 马博馨 赵志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8-1652,共5页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白及与黄花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白及种植户选种优质白及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种植两年的3份白及和1份黄花白及的假鳞茎产量、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及其对钙(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比...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白及与黄花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白及种植户选种优质白及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种植两年的3份白及和1份黄花白及的假鳞茎产量、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及其对钙(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比较各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并分析氨基酸总含量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4份材料的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假鳞茎产量(38112.15 kg/ha)较高,其次是资源白及(29112.15/ha),资源黄花白及和遵义白及的产量相对较低。4份材料的总氨基酸含量排序为遵义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资源黄花白及>资源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7.22%,其次是遵义白及(7.12%),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白及的蛋白质含量稍低,分别为6.60%和5.43%;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1.40%和29.70%,资源白及和遵义白及的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27.60%和23.60%。此外,4份材料对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依矿质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二者与Ca等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多糖含量除与Mg含量呈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负相关;Ca等5种矿质元素间表现出或正或负的相关性。【结论】白及与黄花白及、白及同一种内不同品种(或不同来源地品种)间均存在产量和品质差异,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遵义白及、资源白及和资源黄花白及,可作为优质白及品种供药农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黄花白及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野生黄花白芨的组织快繁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陶刚 朱英 +1 位作者 刘作易 毛堂芬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24,29,共4页
对野生黄花白芨的种子进行组织快繁,获得了苗质健康的组培苗;同时从遗传本质上分析验证了它的分类地位和种类鉴定。
关键词 黄花白芨 组织培养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黄花白及种子非共生萌发及幼苗发育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晶 吴明开 +1 位作者 刘作易 沈志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3,共3页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成熟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非共生萌发及幼苗发育条件。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NAA、6-BA 4个因素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成熟种子对培养基的要求较低,容易萌发;但蔗糖和马铃薯对...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成熟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非共生萌发及幼苗发育条件。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NAA、6-BA 4个因素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成熟种子对培养基的要求较低,容易萌发;但蔗糖和马铃薯对幼苗发育的影响显著,幼苗发育的较适条件是蔗糖添加量10 g/L,马铃薯添加量100 g/L,NAA的添加量0,6-BA的添加量0.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 非共生萌发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黄花白及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8
作者 周秀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53-56,107,共5页
[目的]对黄花白及种苗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果荚的发育、种胚萌发及幼苗形成等进行了一系列活力测定及观测验证试验。[结果]在黄花白及开花后的3 d内,其花粉活力达93%以上。随... [目的]对黄花白及种苗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为试验材料,对其花粉、果荚的发育、种胚萌发及幼苗形成等进行了一系列活力测定及观测验证试验。[结果]在黄花白及开花后的3 d内,其花粉活力达93%以上。随时间的推移,花粉团黏性逐渐消失,内含物质逐渐萎缩,成为不育花粉;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试验及授粉特性分析,验证了黄花白及不存在自花授粉机制;黄花白及的种子受培养基质的影响较小且易萌发。[结论]黄花白及种子的大田直播育苗可作为一种新型育苗方法应用于白及属植物的栽培和生产中,具有较好的现实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花粉活力 人工授粉 种子萌发 直播育苗
下载PDF
白及新品种“秦白1号”和黄花白及新品种“秦黄1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利军 刘帅 +4 位作者 王世强 吕鼎豪 肖娅萍 王喆之 牛俊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针对当前市场上白及与黄花白及种质资源混乱、优质品种不足、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研究在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陕西省内白及与黄花白及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无性系分株繁殖的方法扩大优良株系,并通过优良株系初选和比较、品系... 针对当前市场上白及与黄花白及种质资源混乱、优质品种不足、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本研究在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陕西省内白及与黄花白及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无性系分株繁殖的方法扩大优良株系,并通过优良株系初选和比较、品系比较及区域实验,最终以丰产性(平均假鳞茎鲜重/667 m^(2))、品质(多糖得率)与抗性(抗病、抗虫、抗逆性)作为筛选指标,成功选育出白及新品种“秦白1号”和黄花白及新品种“秦黄1号”。两个新品种均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及标志性成分含量高的特性,适合在陕西省秦岭以南区域推广,是目前陕西省唯一的白及和黄花白及新品种。“秦白1号”的品种特性为:三年生植株高60~75 cm、叶长40~55 cm、叶宽8~10 cm,分枝数25~32个,假鳞茎鲜重平均产量为2243.45 kg/667 m^(2)。“秦黄1号”的品种特性为:三年生植株高100~105 cm、叶长60~70 cm、叶宽4~6 cm,分枝数20~25个,假鳞茎鲜重平均产量为2432.40 kg/667 m^(2)。两个新品种的选育对白及与黄花白及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及白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黄花白及 新品种 选育研究
下载PDF
黄花白及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永生 李美红 +6 位作者 董文茜 滕倩 黄荣 叶思蕾 沈居丽 叶吉云 李玉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花白及化学成分.方法黄花白及全草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结构.结果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lusianthridin(1),1,2,7-trihydro... 目的研究黄花白及化学成分.方法黄花白及全草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结构.结果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lusianthridin(1),1,2,7-tr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xyphenanthrene(2),nudol(3),coelonin(4),batatasin Ⅲ(5),3,7-dihydroxy-2,4-dimethoxyphenanthrene(6),daucosterol(7),β-sitosterol(8),stigmasterol(9).结论化合物2,3,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联苄 二氢菲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黄花白及生长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健 张永萍 +2 位作者 孙庆文 陆祥 万晓霞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9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黄花白及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从而了解黄花白及的资源现状,为黄花白及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区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已知分布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数据,对黄花白及的生态... 目的:通过研究黄花白及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从而了解黄花白及的资源现状,为黄花白及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区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已知分布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数据,对黄花白及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黄花白及分布的关键生态因子是年均降水量(bio-12)、最冷月最低温(bio-6)、海拔(alt);其中,年均降水量为750~1600 mm、最冷月最低温在-5~3℃时比较适合黄花白及分布和生长。黄花白及较适宜的分布区(含最适生、较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边沿山地和贵州中西部,形成环状的适生圈,面积约占我国的7.11%;其中最适生区面积219840.0 km2,约占2.29%。结论:本研究预测的结果与黄花白及实际资源分布区域及其气候因子值基本相符,可为制定黄花白及资源保护策略以及产业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最大熵模型 生长适宜性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涵 王艳丽 +7 位作者 范雪花 李海洋 侯富国 桂新景 施钧瀚 张璐 刘瑞新 李学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7-165,共9页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34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白及45批、天麻30批、玉竹30批、黄花白及29批)作为待测样品,使用PEN3型电子鼻采集样品嗅觉感官数据作为自变量X,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34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白及45批、天麻30批、玉竹30批、黄花白及29批)作为待测样品,使用PEN3型电子鼻采集样品嗅觉感官数据作为自变量X,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的鉴别结果,以及各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原始采购信息,获得辨识模型的标杆数据Y,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及K-最近邻(KNN)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45批白及与89批非白及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上述4种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二分类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01%、97.01%、98.51%和97.01%;在四分类辨识中,这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76%、89.55%、98.51%和97.01%。二分类和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最高正判率均可达到98.51%,且均以LS-SVM算法为最优,最优核函数分别选择径向基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最优模型判别结果良好,没有未分类样本。结论:电子鼻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辨识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可为其他中药饮片的快速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技术 白及 辨识模型 中药饮片 天麻 玉竹 黄花白及
原文传递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白及与黄花白及辨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雪花 王艳丽 +6 位作者 侯富国 李涵 李海洋 姚静 施钧瀚 桂新景 刘瑞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90-3998,共9页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与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进行辨识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_(18)-AQ(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与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进行辨识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_(18)-AQ(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Chem Pattern TM软件对白及、黄花白及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二者进行定性辨识研究。结果在相似度分析中,45批白及的相似度为0.74~0.97,相似度较好,29批黄花白及的相似度为0.44~0.83,部分黄花白及与白及较为相似;聚类分析与PCA分析结果较为一致,部分样品可分为2类;PLS-DA分析分类效果显著,模型参数Q^(2)为0.80,R^(2)Y为0.85,完全能将两者区分开。通过PLS-DA分析结合VIP值筛选出了影响白及与黄花白及质量差异的8个共有峰,对这8个共有峰进行分析,二者之间除15号峰(militarine)峰面积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7个共有峰峰面积白及均显著小于黄花白及(P<0.01)。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白及与黄花白及的鉴别,可为白及饮片的质量辨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黄花白及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1 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 天麻素 质量辨识
原文传递
基于智能视觉技术的白及饮片真伪快速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侯富国 桂新景 +6 位作者 王艳丽 李海洋 范雪花 李涵 施钧瀚 刘瑞新 李学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9-519,共11页
目的 利用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对白及Bletillastriata及其伪品进行辨识,旨在建立白及真伪的快速辨识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药典》、地方标准和HPLC指纹图谱对多采集来源的134批白及及其伪品样品进行综合鉴别,以确定标杆辨识信息(Y)... 目的 利用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对白及Bletillastriata及其伪品进行辨识,旨在建立白及真伪的快速辨识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药典》、地方标准和HPLC指纹图谱对多采集来源的134批白及及其伪品样品进行综合鉴别,以确定标杆辨识信息(Y)。然后基于电子眼和色差仪分别获取上述样品的智能视觉信息(X)。最后利用Matlab建立Y=F(X)模型,即分别建立白及真伪二分类(白及、非白及)和四分类(白及、天麻Gastrodiaelata、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的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辨识模型并验证。结果 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基于电子眼建立的二分类最优辨识模型为KNN模型,正判率为99.25%;四分类最优辨识模型为LS-SVM模型,正判率为97.01%。基于色差仪建立的二分类最优辨识模型为KNN模型,正判率为99.25%;四分类最优辨识模型为PLS-DA模型,正判率为97.67%。基于2类智能视觉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建立二分类最优辨识模型为PCA-DA和KNN模型,正判率均为98.51%,相较于融合前有所降低;四分类最优辨识模型为LS-SVM模型,正判率为97.76%,相较于融合前有所升高。结论 2类智能视觉技术均可用于白及真伪的快速辨识。可为中药品质的快速准确辨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智能视觉技术 真伪快速辨识 多源信息融合 电子眼 色差仪 天麻 玉竹 黄花白及 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K最近邻
原文传递
基于GC-IMS的白及饮片与黄花白及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洋 王艳丽 +8 位作者 岳佑凇 侯富国 李涵 范雪花 姚静 施钧瀚 李学林 桂新景 刘瑞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4-1083,共10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建立白及饮片和黄花白及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指纹图谱,对比两者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方法基于GC-IMS检测白及饮片和黄花白及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直观法和指纹图谱法对比两者挥发性有机物的差...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建立白及饮片和黄花白及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指纹图谱,对比两者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方法基于GC-IMS检测白及饮片和黄花白及饮片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直观法和指纹图谱法对比两者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借助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对指纹图谱筛选出的差异峰进行分析,并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值)和P值筛选两者的差异标志物。结果基于软件内置的NIST数据库和IMS数据库,在两种饮片中共定性出60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以醇类、醛类、酮类为主;通过初步分析可观察到两种饮片部分挥发性有机物的峰强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进一步通过对比指纹图谱和峰体积发现两种饮片共有65种含量差异较大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白及有41种含量较高的成分,黄花白及有24种。最后结合VIP值和P值还确定了4-甲基-2-戊酮(二聚体)、樟脑(单体)、5-甲基-2-呋喃甲醇(二聚体)等12种差异标志物。结论GC-IMS技术可用于白及饮片与黄花白及饮片挥发性有机物的快速分析和对比,为后期开展两者的整体差异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黄花白及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黄花白及中1个新的苄酯苷类化合物及促凝血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光焰 郭秀美 +1 位作者 胡江苗 李金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580-6586,共7页
目的对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块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采用体外凝血活性评价高含量化合物2和... 目的对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块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采用体外凝血活性评价高含量化合物2和7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影响。结果从黄花白及干燥块茎的8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8个苄酯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β-D-(葡萄糖氧)苄基]-4-{4′′-[β-D-葡萄糖氧-(1-2)-β-D-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1)、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2-O-葡萄糖基白及苷(3)、手参苷Ⅲ(4)、4-葡萄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5)、bleformin J(6)、天麻素(7)、4-羟基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化合物2能显著缩短APTT和PT值。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花白及苷A;化合物3~6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促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苄酯苷类 促凝血活性 黄花白及苷A 2-O-葡萄糖基白及苷 手参苷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