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论治室性早搏
1
作者 刘欣然 王恒和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36-1039,共4页
室性早搏病机多分为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血脉失充,心神失养而悸,实者多为气滞、血瘀、痰饮、郁火阻滞气血运行,扰乱心神所致,临证多见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标本兼顾,平调气血阴阳,祛除久瘀之积。基于《黄帝内经》“平治于权衡... 室性早搏病机多分为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血脉失充,心神失养而悸,实者多为气滞、血瘀、痰饮、郁火阻滞气血运行,扰乱心神所致,临证多见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标本兼顾,平调气血阴阳,祛除久瘀之积。基于《黄帝内经》“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理论治疗室性早搏,当平治于权衡以治本,去宛陈莝以治标。治本应益气养血补心脉、平调阴阳除悸源;治标应活血化瘀通心络、理气化痰畅心胸、清心降火安心神。常用方药有归脾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黄连温胆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莝” 《黄帝内经》 中医治法
下载PDF
灾害脆弱性分析在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斌 许芳 +2 位作者 陈红光 王书 王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感染发生及传播。[方法]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念及方法,对某医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房发生新型冠状病毒...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感染发生及传播。[方法]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念及方法,对某医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房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风险指数为37.91%,应对措施不足,通过强化全员培训、完善标识管理、多途径宣传教育、严格入科筛查、限制陪伴探视、全员佩戴口罩、强化病室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评估该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全体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住院病人及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佩戴的正确率,每日探视及陪伴人数,以及家属及外来人员体温监测情况。[结果]该血液内科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达到100%。422例次住院病人及656人次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从最初的45.5%提高到100.0%,佩戴的正确率从80.6%提高至100.0%,探视及陪伴人数由宣教前的每日人均2.1人次降低至每日人均1.2人次。科室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利于指导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期间感染防控的管理,保障了血液内科易感病人的安全,对类似情况下住院病房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灾害脆弱性分析 传染病 医院感染 血液疾病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任艳丽 李春华 陈金美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病毒指标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对18001例输血前患者的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及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病毒指标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对18001例输血前患者的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及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各病毒的阳性率:HBsAg为7.23%,HCV为2.67%,HIV为0.02%,RPR为0.38%。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对医、患双方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关传染病 受血者 院内感染
下载PDF
化疗对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影响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郑雯 任玲 +2 位作者 周宏 茅一平 康海全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化疗对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采取合理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242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诸因素,并对与化疗相关的11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化疗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联合... 目的:研究化疗对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采取合理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242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诸因素,并对与化疗相关的11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化疗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及移植前阶段等大剂量化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ANC)减少为血液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感染多发生在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后7日内。结论:针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时期、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ANC计数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及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化疗 医院感染 防治
下载PDF
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关幼华 肖志超 梁玉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对2487例患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对2487例患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抗体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4种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10.17%?抗-HCV0.48%?抗-HIV(1+2)0.00%、TRUST0.60%。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对医患双方均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的安全监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血液传播 传染性疾病 医院感染 医疗纠纷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立 黄华兰 +1 位作者 李义贤 王逸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5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8.06%,感染部位分布在手术部位(70.59%)和呼吸系统(29.41%);表浅切口感染占手术部位感染的83.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5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8.06%,感染部位分布在手术部位(70.59%)和呼吸系统(29.41%);表浅切口感染占手术部位感染的83.33%,以颈部切口感染为主,占手术部位感染的75.00%,下呼吸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的92.00%。结论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降低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治疗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血液科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蓓倩 冷海燕 +3 位作者 丁天凌 柏岚 阮斐怡 许小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8期1222-1223,共2页
目的:分析血液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血液病住院病人2003年11月~2007年11月细菌送检阳性的390份标本,药敏试验用Kirby-Bauer法。结果:390株细菌依次分布于呼吸道分泌物、尿液、... 目的:分析血液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血液病住院病人2003年11月~2007年11月细菌送检阳性的390份标本,药敏试验用Kirby-Bauer法。结果:390株细菌依次分布于呼吸道分泌物、尿液、血液等标本。G^-菌占62.05%,G^+菌37.95%。单纯的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除头孢他啶外,对G^-菌的敏感性不高,而碳青霉烯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头孢三代类和青霉素类对G^-菌敏感性较高。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而对各种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显示出很高的耐药性;咽拭子及血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0%耐甲氧西林,仅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100%敏感。结论:我院血液科医院细菌感染仍以G^-菌为主,G^+菌的比例处于上升趋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100%耐甲氧西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院内感染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血液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阮文珍 谭智慧 丁桂芳 《医院管理论坛》 2013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科病人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血液科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期间653例住院病人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血液科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共77例次,发生率为11.8... 目的探讨血液科病人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血液科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期间653例住院病人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血液科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共77例次,发生率为11.8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2例(4.90%),胃肠道感染17例(2.60%),上呼吸道感染11例(1.68%),肛周感染12例(1.84%),其他部位感染5例(0.77%);患者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实施化疗、使用抗生素等是构成血液科病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全面及时的干预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血液科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化疗干预、抗生素的应用等均是重要的相关因素,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病人 院内感染 干预措施
下载PDF
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控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艺蕾 戴茹 +4 位作者 杨彩艳 赵忠 张芳 马涛 杜龙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该院ICU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该院ICU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检出率及综合干预措施执行率。结果干预组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46%(19/294),低于未干预组的11.19%(30/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22.97%,低于未干预组的3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各项干预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主动开展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发病率 综合干预措施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部位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海燕 黄乐听 +1 位作者 吕可超 程碧环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3.27%),其次为上呼吸道(28.51%)、肛周(6.07%)、血液(5.61%)、口腔(4.67%)、肠道(1.40%)、尿路(0.47%)。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化疗、合并其他疾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以及白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且以呼吸道、肛周、血液和口腔感染为主。因此住院期间要重视恶性血液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改善环境卫生等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理,不仅保证恶性血液病治疗的成功,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院内感染 对策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会青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703-70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年来我院诊治的96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5%,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年来我院诊治的96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5%,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最高(21.6%),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9.6%)、淋巴瘤(19.1%)。血液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因素无直接相关性。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对症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加强和完善系统化护理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12
作者 许瑾 安良 柴军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2-413,共2页
目的对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以便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有效控制血液传播疾病。方法于输血前或手术前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标志物。结果连续2年共检测7700份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血清,检出273份血清中带有传染性... 目的对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以便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有效控制血液传播疾病。方法于输血前或手术前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标志物。结果连续2年共检测7700份患者输血前或手术前血清,检出273份血清中带有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3.55%。检出HBsAg阳性255份,占3.31%;检出抗-HCV16份,占0.21%;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份,占0.03%。结论手术患者群中存在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应加强手术过程中隔离预防措施;但本次未检出抗-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传播性疾病 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医院Ⅳ类环境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13
作者 郑丽花 吴兰笛 +5 位作者 陈沁 陈妙霞 王乔凤 陈苑莉 江淑贤 张丽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感染科和内科职业性感染的环境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度感染科和内科配药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记录,分析检测合格率、细菌数和细菌种类分布的差异。结果两科室环境各卫生学指标(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感染科和内科职业性感染的环境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度感染科和内科配药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记录,分析检测合格率、细菌数和细菌种类分布的差异。结果两科室环境各卫生学指标(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学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感染科空气菌落数(133.45±191.36cfu/m3)大于内科(73.27±120.81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科物体表面真菌检出率(25%)大于内科组(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虽然达标,但空气菌落数和真菌检出率大于内科,物体表面真菌检出率较高,应关注由此带来的医院职业性感染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医院环境 细菌学监测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下载PDF
多种通讯手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建亚 朱咏梅 +1 位作者 余姣 尹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08,共2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一线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我科在COVID-19疑似和确诊患者隔离病房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如病床呼叫对讲系统、病房监控系统等,并尝试利用移动通讯、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极大地减少了...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一线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我科在COVID-19疑似和确诊患者隔离病房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如病床呼叫对讲系统、病房监控系统等,并尝试利用移动通讯、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极大地减少了职业暴露时间,缩短了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时间,降低了院内感染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医疗防护用品的使用量,有效提高了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院内感染 数字医疗
下载PDF
衢州市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小良 吴德军 +1 位作者 崔益明 陈毓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衢州市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10例重症患者,分析所有患者感染率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单因素分析及感染率。结果对410例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衢州市急诊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10例重症患者,分析所有患者感染率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单因素分析及感染率。结果对41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5%。其中感染部位最多的为呼吸道感染,感染37例,感染率为44.0%;总共检出84株病原菌,检出最多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共19株,占总株数的22.6%;年龄≥60岁的患者、住院时间超过1周、基础疾病较多、病变部位较多、滥用抗菌药物、存在侵入性操作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应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控制基础疾病,诊治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理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病房环境的消毒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衢州市急诊科 重症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学分析 治疗措施
下载PDF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问题。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现象,并分析原因。结果 18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21例发生了临床感染,总发生率为11.67%;感染率随着患者年龄的... 目的探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问题。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现象,并分析原因。结果 18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21例发生了临床感染,总发生率为11.67%;感染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深度检测发现,11例是呼吸道感染,5例是真菌感染,3例是泌尿系统感染,2例是胃肠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率随着其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结论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引发疾病感染,需要重视疾病感染的多种诱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 脑卒中 临床检测 防治措施
下载PDF
530例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玉文 孔繁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565-566,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165例,发生率为31.3%;其中脑出血122例,发生医院感染66例(54%);脑梗死292例,发生医院感染73例...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 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165例,发生率为31.3%;其中脑出血122例,发生医院感染66例(54%);脑梗死292例,发生医院感染73例(25%);65岁以上316例,发生医院感染117例,感染率为37%。结论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后指出,意识不清、各种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增多及泛用抗生素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医院感染 预防 住院时间 抗生素
下载PDF
院内感染防控中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莉娟 卢斌 职统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7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在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住院患者1480例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以应对院内感染,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在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住院患者1480例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以应对院内感染,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住院患者1480例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内感染防控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Ⅰ类切口感染率、尿道插管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Ⅰ类切口感染、尿道插管感染、中心静脉插管感染、使用呼吸机后感染、引流管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医院、社区感染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用于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可降低院内感染比例,对及时控制院内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多层级多学科综合治疗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受血和手术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祥骞 吴松远 孔丙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36例手术前和受血前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 5项免疫学标志,乙肝前S1抗原,甲型肝炎抗体(HAVIgM ) ,丙型肝...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36例手术前和受血前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 5项免疫学标志,乙肝前S1抗原,甲型肝炎抗体(HAVIgM ) ,丙型肝炎抗体(抗HCV) ,艾滋病抗体(抗HIV) ,梅毒抗体(TPAb) ,TPAb阳性者采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复检。结果 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乙肝5项免疫学标志检测中,单项或多项指标阳性者为6 0 .0 9%。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4 .97% ,HAVIgM阳性率0 .2 4 % ,抗HCV阳性率为1.90 % ,TRUST法阳性率0 .4 5 % ,未检出抗HIV阳性者。结论 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进行多项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指标检测是必要的,对血源性医院感染的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责任纠纷,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手术 血源传播性疾病 医院感染
下载PDF
38例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玉英 蓝海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发生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在137... 目的探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发生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在1376例接受过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中,38例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76%。留置导管时间在31~40 d的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最大,为44.74%(17例)。血流感染发生最多的科室为ICU,多达28.95%(11例),主要基础疾病为脑出血,占26.32%(10例)。结论静脉置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众多,应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以避免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原因 基础疾病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