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赵玲 魏海峰 +2 位作者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高脂饲料对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2、4、8、16周后,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 目的:动态观察高脂饲料对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2、4、8、16周后,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LDL/HDL和TC/HDL在2周内迅速增高,一直持续到16周(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6周时明显增高(P<0.05);甘油三酯在2周时即有增高的趋势,在16周时明显增多(P<0.01)。血液黏度在8周时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在8周时明显降低。内皮素明显升高,NO有降低的趋势,二者比值明显升高。结论:高脂血症大鼠的造模过程中,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损伤因素均出现了变化;这些可能反映中医"痰浊证"与"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血脂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 血瘀 痰浊 大鼠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调控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伟 刘晓丹 +2 位作者 李菲 曹浪 邓常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目的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指导下,将中医治疗和细胞疗法相结合,探讨血府逐瘀汤调控内皮祖细胞(EPC)修复大鼠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并阐释其机制。方法以内皮损伤大鼠为受试对象,灌胃血府逐瘀汤并静脉输注EPC,探讨该方联合EPC输注后,对大鼠... 目的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指导下,将中医治疗和细胞疗法相结合,探讨血府逐瘀汤调控内皮祖细胞(EPC)修复大鼠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并阐释其机制。方法以内皮损伤大鼠为受试对象,灌胃血府逐瘀汤并静脉输注EPC,探讨该方联合EPC输注后,对大鼠内皮损伤模型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从细胞分子环节阐释其机制。结果与单用EPC组和单用药物组比较,血府逐瘀汤联合EPC组内膜厚度明显减少(P<0.05),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血钙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管e 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血管SDF-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EPC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EPC的归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内皮组细胞 血管内皮 ENOS SDF-1/CXCR-4 PI3K/磷酸化Akt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高凝状态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耿平 夏仲芳 +4 位作者 顾健 徐敏 徐继扬 谈定玉 马爱闻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高凝状态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2例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照严...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高凝状态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2例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照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7 d。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日清晨,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入院1、3、5和7 d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栓前体蛋白(TpP)、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记录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1 d时,CD62P、TpP、TM、vWF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随入院时间延长,两组各指标数值呈下降趋势,至7 d时与1 d时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至7 d时中药治疗组CD62P、TpP、TM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治疗组28 d病死率为40.0%(8/20),中药治疗组为36.4%(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早期就存在高凝状态;血必净注射液对其能有效干预,其机制可能是保护了受损的血管内皮,但对病死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高凝状态 血管 内皮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血管舒缩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黄琳 李琴 +2 位作者 王维亭 陈蔚江 郭莲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l fasudil,HF)对犬脑血管痉挛的舒张作用,并采用兔离体胸主动脉环进一步探讨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十二指肠给予麦角胺咖啡因片(0.5mg+50mg).kg-1建立犬脑血管痉挛模型,观察给予HF后2h内脑血流量、...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l fasudil,HF)对犬脑血管痉挛的舒张作用,并采用兔离体胸主动脉环进一步探讨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十二指肠给予麦角胺咖啡因片(0.5mg+50mg).kg-1建立犬脑血管痉挛模型,观察给予HF后2h内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股动脉血流量、股动脉血管阻力、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HF对血管舒缩作用的影响。结果①犬脑血管痉挛模型中,HF1mg.kg-1给药后脑血管阻力降低,5~120min脑血流量增加;但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影响较轻微。②离体血管实验中,HF对甲氧明(methoxamine,Met)及氯化钾(postassium,KCl)引发的收缩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且作用在去内皮与内皮完整的血管标本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对犬痉挛脑血管HF静脉给药可明显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对外周股动脉血管亦有扩张作用,但作用较弱。HF的舒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相关,此作用为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脑血管痉挛 离体血管环 血管内皮
下载PDF
白芨中萜类化合物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英文)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明志 唐建洲 +2 位作者 张建社 仇庆 黄亚禹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392,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白芨中的萜类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采用萃取和色谱法从白芨中分离和纯化了该萜类化合物。通过鸡胚绒毛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及其粗提物对血管及血... 本文研究了白芨中的萜类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采用萃取和色谱法从白芨中分离和纯化了该萜类化合物。通过鸡胚绒毛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了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及其粗提物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含该萜类的粗提物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该萜类纯品能明显抑制HUVEC增殖,且可诱导HUVEC凋亡,包括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起泡,细胞核裂解,染色质浓缩和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降解。因此,白芨萜类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抗血管生成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 内皮 凋亡
下载PDF
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芦琨 赫金凤 +2 位作者 常景芝 胡灵卫 田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以及心血管病变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9)、二甲双胍组(140 mg·kg^(-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以及心血管病变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9)、二甲双胍组(140 mg·kg^(-1)·d^(-1),n=8)和小檗碱小、中、大剂量组(50,100,150 mg·kg^(-1)·d^(-1),n=9,9,8)。另取正常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后,取大鼠心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试剂盒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放射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α(6-keto-PGFα)和内皮素(E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檗碱中、大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血糖水平、心脏质量指数、TG、TC、LDL-C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NO、6-keto-PG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ET和TXB_2含量明显下降(P<0.01);胸主动脉组织ICAM-1和VCAM-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檗碱可通过调节血脂修复糖尿病大鼠血管收缩与舒张的动态平衡,拮抗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血管内皮
下载PDF
青春期与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丽 吕淑兰 曹缵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47,75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与育龄期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PCOS对女性健康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68例,其中青春期3... 目的通过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与育龄期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PCOS对女性健康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68例,其中青春期33例,育龄期35例。所有患者记录基线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素-1(ET-1)浓度,免疫浊度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女性激素。结果①基线资料的比较:青春期组F-G评分及痤疮评分较育龄期组显著升高(P<0.05),而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②临床特点的比较:青春期患者月经失调、多毛、痤疮发生率较育龄期显著升高(P<0.05)。③女性激素的比较:青春期组睾酮(T)、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5),而FSH、催乳素(PRL)、孕酮(P)和雌二醇(E2)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ET-1浓度的测定结果:育龄期组较青春期组显著升高(P<0.05);育龄期肥胖组及胰岛素抵抗(IR)组血清ET-1浓度分别较非肥胖组及非IR组显著升高(P<0.05),而青春期组无此改变。⑤两组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OS在女性青春期与育龄期的临床特点不同,育龄期尤其是伴有IR和(或)肥胖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 育龄期 血管内皮功能 女性激素 内皮素-1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姜黄素对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鹰 谢荣凯 +1 位作者 阎萍 韩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生长及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浓度分别为2、10、50、250μg/ml),观察时间为加入姜黄素共孵育后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生长及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浓度分别为2、10、50、250μg/ml),观察时间为加入姜黄素共孵育后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乙酰肝素酶表达,生化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姜黄素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效应(P<0.01)。姜黄素组增殖指数显著下降(P<0.01),乙酰肝素酶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MDA水平及LDH活力显著升高(P<0.01)。结论姜黄素(2~250μg/ml)能显著抑制人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乙酰肝素酶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卵巢癌 血管内皮细胞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瓜蒌皮提取物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谭斌 刘思妤 +2 位作者 王桂霞 曹喻灵 彭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瓜蒌皮提取物(EPT)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为下一步探明瓜蒌皮保护血管内皮的有效组份做准备。方法用水煎醇沉法和萃取法提取瓜蒌皮的有效组份,用不同有效组份喂养低密度脂蛋白(LDL)损伤血管内皮大鼠,并检测血液内源性... 目的研究瓜蒌皮提取物(EPT)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为下一步探明瓜蒌皮保护血管内皮的有效组份做准备。方法用水煎醇沉法和萃取法提取瓜蒌皮的有效组份,用不同有效组份喂养低密度脂蛋白(LDL)损伤血管内皮大鼠,并检测血液内源性相关物质。结果单次静注LDL(4 mg/kg)显著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血浆中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而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两种提取(70%乙醇提取和氯仿萃取)的瓜蒌皮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LDL所致ADMA浓度升高和NO的降低。结论瓜蒌皮70%醇提取再氯仿萃取物能明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对血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提取物 血管内皮 功能
下载PDF
长期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焕轶 周发展 +3 位作者 王伯松 王咏梅 李惠娟 尹鲁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予裸支架植入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的前6个月两组均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6个月,6个月后对照组只应用阿司...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予裸支架植入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的前6个月两组均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6个月,6个月后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试验组继续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6个月(其他冠心病基础用药一致)。分别于治疗6个月、12个月采用肱动脉超声和上臂反应性充血试验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肱动脉舒张期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动脉扩张性、血流阻力和肱动脉中膜厚度等反映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结果试验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扩张性增加,血流阻力和肱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降低;其应用12个月比6个月效果更明显。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比对照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在反应性充血状态下,试验组肱动脉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增加,血流阻力降低;而对照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阻力、肱动脉管径等指标治疗12个月与治疗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 肱动脉超声 冠心病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丹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莘 汪坚敏 +1 位作者 张春炳 周龙女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 (PAI)、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 (对照组 )和葛根素联合丹参 (治疗组 )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 30...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丹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 (PAI)、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 (对照组 )和葛根素联合丹参 (治疗组 )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 30例 ,连续 2周 ,观察 2组患者的t-PA、PAI、NO和ET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联合丹参治疗 2周后 ,治疗组较对照组t-PA、NO水平上升 ,PAI、ET水平下降。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通过扩张心脑血管、舒张血管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等机制 ,调节NO、ET、t-PA、PAI代谢失衡状况 ,提示葛根素具有良好保护血管内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丹参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斌 胡明山 +2 位作者 黄煌 喻泽兰 李元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3335-3336,共2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内皮及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将用四氧嘧啶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低剂量大蒜素组(10 mg/(kg.d))、高剂量大蒜素组(30 mg/(kg.d)),4周后检测大鼠血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糖尿病(DM)大鼠血管内皮及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将用四氧嘧啶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低剂量大蒜素组(10 mg/(kg.d))、高剂量大蒜素组(30 mg/(kg.d)),4周后检测大鼠血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胆固醇(CH)含量,并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大蒜素组和糖尿病组NO、MDA、SOD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明显改善。结论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与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连庆 杨雁 郑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4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为观察组(A组),分为血瘀型组(A_1组)和湿热下注型组(A_2组),并设单纯糖尿病组(B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组(C组)和健康...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4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为观察组(A组),分为血瘀型组(A_1组)和湿热下注型组(A_2组),并设单纯糖尿病组(B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组(C组)和健康组(D组)各20例进行对照。所有受检者均通过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 lium-independent dilation,EID)检测,并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rostaglandin F_(1α),6-Keto-PGF_(1α))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结果:A组EDD较B、C、D对照组明显降低,ET-1、TXB_2水平高于B、C、D对照组,NO、6-Keto-PGF_(1α)水平低于B、D对照组,且EDD与ET-1、TXB_2水平呈负相关,与NO、6-Keto-PGF_(1α)水平呈正相关。A_2组EDD低于A_1组,而且EID也下降。结论:内皮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在不同中医证型中有着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 内皮 辨证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对CKD3-4期血瘀证患者ADAMTS13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建 刘朝业 +1 位作者 赵宁博 吕冬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08-2511,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炎症细胞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CKD3-4期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益肾活血方+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4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炎症细胞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CKD3-4期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益肾活血方+西药常规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4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r、BUN、GFR、TNF-α、IL-6水平和VWF:Ag、ADAMTS13活性。结果:益肾活血方治疗组一方面能明显改善CKD3-4期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Scr、BUN水平,升高GFR;另一方面,益肾活血方还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ɑ、IL-6炎症因子水平及VWF活性,增加ADAMTS13活性。结论:益肾活血方能显著改善CKD3-4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瘀证 益肾活血方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
下载PDF
川芎嗪对家兔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德 姚珍松 杨志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 ,为显微血管外科提供新的用药依据。【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 2 4只 ,行右侧股动脉切断后即刻端端吻合造模 ,术后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肝素治疗组及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 ,为显微血管外科提供新的用药依据。【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 2 4只 ,行右侧股动脉切断后即刻端端吻合造模 ,术后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肝素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予处理 ,术后 1、 3、 7、 14d分别切取大白兔吻合段动脉 ,作电镜扫描检测 ,观察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在促进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 ,促进血流通畅方面川芎嗪组与肝素组相当 (P >0 .0 5) ,两者均优于空白组 (P <0 .0 5)。【结论】川芎嗪能促进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的修复 ,在显微血管外科具有肯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修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问题与前景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志伟 谭燕 +1 位作者 吴昊 李温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52-457,共6页
背景: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远期通畅率的问题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目的:综述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及制备工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皮化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至2013年)和万方数据库(2003至2013年... 背景: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远期通畅率的问题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目的:综述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材料及制备工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皮化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至2013年)和万方数据库(2003至2013年)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人工血管,小口径,制备,静电纺丝,自组装,内皮化";英文检索词为"small-caliber,vascular graft,electrospun,layer-by-layer assembly,endothelialization"。共检索到文献125篇,保留其中41篇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已有的小口径血管支架材料包括天然生物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及异种生物材料,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的制备技术主要有静电纺丝、自组装、快速成型、凝胶纺丝等。而促进小口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的方法有很多,不过每种方法都有其缺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远期通畅率问题。相信随着支架材料的制备技术更加成熟、多元化,人工血管内皮化研究的更进一步深入,小口径人工血管远期通畅率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人工血管 小口径 制备工艺 静电纺丝 自组装 快速成型 凝胶纺丝 通畅率 血液相容性 内皮化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被引量:28
17
作者 钟海兰 卢新政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一方面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血压本身又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现综述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血管内皮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一方面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血压本身又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现综述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关系、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压
下载PDF
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树仁 齐晓勇 +10 位作者 张建清 吴迪 胡福丽 王进华 王小平 赵晓云 党懿 王天红 董洁 荀丽颖 杨国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狭窄超过50%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供血等... 目的研究中成药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狭窄超过50%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通心络。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分别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其比值、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以及血脂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急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死亡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6个月及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FMD、NO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T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NO/ET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TNOS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3)6个月时患者的FMD与NO呈正相关(P<0.01),12个月时NO与TNOS呈正相关(P<0.01)。结论通心络可显著减少ACS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率;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可进一步改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提高血一氧化氮的浓度、降低内皮素浓度,提高NO/ET比值;通心络改善内皮功能与用药后TNOS增高,促进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通心络
下载PDF
老年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湘瑜 赵水平 +1 位作者 高梅 周启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无创性超声法检测 1 4 5例受试者血流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FMD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和硝酸甘油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NMD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结果 年龄 >60岁受试者... 目的 观察老年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无创性超声法检测 1 4 5例受试者血流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FMD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和硝酸甘油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NMD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结果 年龄 >60岁受试者FMD较≤ 60岁者明显降低 (5 65 %± 6 1 2 % ,3 33 %± 3 72 % ,P =0 0 0 7) ;冠心病者较非冠心病者FMD(2 98%± 3 65 % ,8 37%± 6 41 % ,P <0 0 0 1和NMD(1 6 61 %± 7 2 5% ,2 2 78%±8 82 % ,P <0 0 1 )均明显降低 ,>60岁冠心病患者FMD较≤ 60岁冠心病患者降低 (1 90 %± 2 1 9% ,4 1 7%± 4 49% ,P <0 0 1 )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MD与年龄 (t=- 3 92 6,P <0 0 0 1 )呈负相关 ;在单纯冠心病者仍显示FMD与年龄成负相关 (t=- 3 2 4 9,P =0 0 0 2 )。结论 老年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年龄可直接损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即使在冠心病存在时亦然 ,加重冠心病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硝酸甘油 血管舒张 冠心病 年龄
下载PDF
急性减压病时兔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包晓辰 方以群 +1 位作者 李慈 袁恒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91-194,共4页
本研究探讨急性减压病时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建立以新西兰大白兔为模型的急性减压病动物模型,观察该模型在加压前、减压后的生存率及减压病症状。在加压前及减压后0、3、24小时抽取动脉血,以胶乳凝集半定量法动态测定凝... 本研究探讨急性减压病时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建立以新西兰大白兔为模型的急性减压病动物模型,观察该模型在加压前、减压后的生存率及减压病症状。在加压前及减压后0、3、24小时抽取动脉血,以胶乳凝集半定量法动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an,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的数值;ELISA法测定各个时间点实验兔血浆中的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tideA,FPA)、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动态变化。ELISA法测定不安全减压后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的变化。结果显示:成功建立急性减压病兔模型;减压后15分钟即出现血浆APTT、TT延长,Fib含量增高,减压后3小时尤为显著,24小时较前恢复,但有明显减压病症状者24小时后仍存在显著改变;血浆FDP含量在减压后3小时显著降低;有明显减压病症状者在减压后24小时D-二聚体显著增高。ELISA测定显示,FPA在减压后15分钟明显增高,与加压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4小时恢复至接近基值;PAP在减压后呈现升高趋势,但与加压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AI-1低于检测值,未检出。TM在减压后明显升高,加压前为0.12±0.03μg/ml,减压后15分钟为0.42±0.15μg/ml,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急性减压病时机体的凝血纤溶系统出现显著变化,表现为凝血时间的延长、纤溶系统的激活,呈动态变化。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导致急性减压病时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减压病 凝血 纤溶 血管内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