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史视角下20世纪我国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以景德镇青花玲珑瓷为例
1
作者 来元茜 徐习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12-419,共8页
20世纪我国日用陶瓷的设计创新是在现代瓷业系统的内、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推动机制。目的为探究我国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创新的驱动力,及其各要素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机制。方法以景德镇青花玲珑瓷为个案,... 20世纪我国日用陶瓷的设计创新是在现代瓷业系统的内、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推动机制。目的为探究我国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创新的驱动力,及其各要素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机制。方法以景德镇青花玲珑瓷为个案,从技术史视角切入,对其生成基础、宏观结构、微观事件和内在观念四个动力要素予以阐述。结论青花玲珑瓷在设计雏形生成、设计标准确定、行业典范树立和设计“传统”发明的作用机制下确立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身份,并以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装饰设计特点成为20世纪我国现代日用陶瓷创新中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创新 动力机制 青花玲珑 技术史
下载PDF
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时尚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冬梅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使用天然植物印染而成的印花品,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凭借其色彩、纹样、造型等流传于民间,成为具有保护和继承价值的非遗文化遗产。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可以结合服饰设计要求,...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使用天然植物印染而成的印花品,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凭借其色彩、纹样、造型等流传于民间,成为具有保护和继承价值的非遗文化遗产。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可以结合服饰设计要求,提取蓝印花布中的色彩、图案等元素,使用现代表现手法,实现二者的融合,为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和创新开辟新的路径。文章主要对南通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及其与现代时尚服饰设计的契合点进行分析,提出蓝印花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希望为服装设计中的传统与时尚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 艺术内涵 服装设计
下载PDF
青花元素与科技风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小艳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分析青花的视觉形式美学表达,包括色彩、造型和纹样之美,探讨了科技风服装的特征,涵盖服装科技感的体现以及特殊面料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展示了青花元素与科技风融合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时尚价值。
关键词 青花元素 科技风 服装设计
下载PDF
留白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4
作者 闫曦哲 吴允峰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的空白。在服装设计领域,很多设计师在作品中会运用到留白,呈现出一种意蕴深远、寓意丰富的空灵之美。因此,探讨留白对现代服装...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的空白。在服装设计领域,很多设计师在作品中会运用到留白,呈现出一种意蕴深远、寓意丰富的空灵之美。因此,探讨留白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设计启示,进一步推动服装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白 服装设计 美学
下载PDF
蓝夹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钟倪晔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蓝夹缬是一种传统印染工艺,具有独特的纹样与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蓝夹缬有效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能够丰富服装的艺术表现力,更是对传统印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 蓝夹缬 服装设计 现代转化
下载PDF
青花在当代日用陶瓷中的青年化设计发展探析
6
作者 李佳瑶 《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青花以陶瓷为载体多年来呈现着属于自身独有的时代特色,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展现在日用陶瓷设计当中,青花也在随着社会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断呈现新的内容,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它在传... 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青花以陶瓷为载体多年来呈现着属于自身独有的时代特色,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展现在日用陶瓷设计当中,青花也在随着社会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断呈现新的内容,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它在传统与当代的交融下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充满了鲜活的气息。青花在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青年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当代艺术设计的需要,更是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 当代 日用陶瓷 青年化设计
下载PDF
青花装饰艺术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朱清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在国家“文化自信”战略的推崇下,青花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分支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以现代家居设计为例,目前青花装饰艺术的应用现状为出发点,探讨青花装饰艺术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且挖掘其在家居设计... 在国家“文化自信”战略的推崇下,青花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分支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以现代家居设计为例,目前青花装饰艺术的应用现状为出发点,探讨青花装饰艺术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且挖掘其在家居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文化寄寓,旨在为家居“国风”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装饰艺术 家居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浅谈棉质面料在现代旗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8
作者 刘琦 《国际纺织导报》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棉质面料自民国起已广泛应用于旗袍制作,其在现代旗袍制作中的应用也很常见。研究发现:旗袍一直与棉质面料有着不解的情缘;蓝印花布和阴丹士林布是旗袍制作的主要棉质面料;蓝印花布的色彩、图案对现代旗袍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阴丹... 棉质面料自民国起已广泛应用于旗袍制作,其在现代旗袍制作中的应用也很常见。研究发现:旗袍一直与棉质面料有着不解的情缘;蓝印花布和阴丹士林布是旗袍制作的主要棉质面料;蓝印花布的色彩、图案对现代旗袍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阴丹士林布色牢度高、色泽艳丽等特点更为现代旗袍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可能性。通过探索棉质面料在现代旗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旗袍设计的革新,为旗袍文化增添更多独特而丰富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质面料 旗袍设计 蓝印花布 阴丹士林布
下载PDF
景德镇当代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研究——以“春山青墨”为例
9
作者 周忻怡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本文以景德镇本土品牌“春山青墨”为例,研究当代景德镇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文章首先从“春山青墨”青花瓷茶具的功能与形式入手,分析其器型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通过研究青山薄雾系列和云水系列的装饰画面,找到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本文以景德镇本土品牌“春山青墨”为例,研究当代景德镇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文章首先从“春山青墨”青花瓷茶具的功能与形式入手,分析其器型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通过研究青山薄雾系列和云水系列的装饰画面,找到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联系,进而对其营造的茶具的艺术性进行再认识;最后通过发掘同时代其他创意青花瓷茶具,从器型与装饰的角度进行论述,认识景德镇当代手绘青花瓷茶具的艺术性应是当代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青花瓷 茶具设计 艺术性
下载PDF
浅析青花写意花鸟画的设计与意趣美
10
作者 冯俊 谢烘坍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设计美学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在器型上精巧别致,更在花鸟画面的设计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文章通过解析写意花鸟画的含义,对青花瓷与写意花鸟画相结合的设计特征进行概述,从造型美、构图美、色彩美、...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设计美学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在器型上精巧别致,更在花鸟画面的设计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文章通过解析写意花鸟画的含义,对青花瓷与写意花鸟画相结合的设计特征进行概述,从造型美、构图美、色彩美、创新美四个方面阐释了青花写意花鸟画面的设计美,同时,立足艺术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青花写意花鸟画的意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写意花鸟 设计 意趣
下载PDF
Blue emitting exciplex for yellow and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11
作者 Kavya Rajeev C.K.Vipin +5 位作者 Anjali K.Sajeev Atul Shukla Sarah K.M.McGregor Shih‑Chun Lo Ebinazar B.Namdas K.N.Narayanan Unni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EI CSCD 2023年第4期191-203,共13页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WOLEDs)have several desirable features,but their commercialization is hindered by the poor stability of blue light emitters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s due to complicated device struc...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WOLEDs)have several desirable features,but their commercialization is hindered by the poor stability of blue light emitters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s due to complicated device structures.Herein,we investigate a standard blue emitting hole transporting material(HTM)N,N'-bis(naphthalen-1-yl)-N,N'-bis(phenyl)benzidine(NPB)and its exciplex emission upon combining with a suitable electron transporting material(ETM),3-(biphenyl-4-yl)-5-(4-tert-butylphenyl)-4-phenyl-4H-1,2,4-triazole(TAZ).Blue and yellow OLEDs with simple device structures are developed by using a blend layer,NPB:TAZ,as a blue emitter as well as a host for yellow phosphorescent dopant iridium(III)bis(4-phenylthieno[3,2-c]pyridinato-N,C2')acetylacetonate(PO-01).Strategic device design then exploits the ambipolar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etracene as a spacer layer to connect these blue and yellow emitting units.The tetracene-linked device demonstrates more promising results compared to those using a conventional charge generation layer(CGL).Judicious choice of the spacer prevents exciton difusion from the blue emitter unit,yet facilitates charge carrier transport to the yellow emitter unit to enable additional exciplex formation.This complementary behavior of the spacer improves the blue emission properties concomitantly yielding reasonable yellow emission.The overall white light emission properties are enhanced,achieving CIE coordinates(0.36,0.39)and color temperature(4643 K)similar to daylight.Employing intermolecular exciplex emission in OLEDs simplifes the device architecture via its dual functionality as a host and as an emi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Dual functional exciplex SPACERS Device design strategy blue exciplex Yellow OLEDs white light emission
原文传递
数字全息影像的创新性展示设计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硕 丁一夫 +1 位作者 魏舒蕊 谢莎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7-63,共7页
数字全息影像在当下艺术与科技高度协同的意愿下发展。本研究的具体目的是,探索数字全息影像作为一种创新技术,恢复并再现文物及其当时出土的文化历史面貌。数字全息影像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展示媒介,不仅可弥补博物馆展示上的不足,还可以... 数字全息影像在当下艺术与科技高度协同的意愿下发展。本研究的具体目的是,探索数字全息影像作为一种创新技术,恢复并再现文物及其当时出土的文化历史面貌。数字全息影像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展示媒介,不仅可弥补博物馆展示上的不足,还可以激发观众的感知,提升观者对历史、考古、艺术等方面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本文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4RE”,包括再定义、再创造、再构建和再展示。此外,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全息蒙太奇”(Holomontage)被开发出来,可作为一种展示博物馆物品的创造性方式。本文含有一个基于数字全息影像的元代青花瓷的考古出土案例,由此可更好地了解数字全息在展示上的创新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影像 青花瓷 全息蒙太奇 考古 博物馆展示设计 协同艺术与科技
下载PDF
传统文化理念下青花瓷元素在U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静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5期117-119,共3页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凭借着极强的艺术性和优雅的器物美感一直以来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现代UI设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运用青花瓷元素可以使UI设计增强文化底蕴与艺术美感。本文以青花瓷元素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青花瓷元...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凭借着极强的艺术性和优雅的器物美感一直以来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现代UI设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运用青花瓷元素可以使UI设计增强文化底蕴与艺术美感。本文以青花瓷元素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青花瓷元素中的设计核心要素和价值;从结构、色彩和装饰方面分析了青花瓷元素在UI设计中的运用方式,从界面布局、交互方式、界面图标总结了青花瓷元素在UI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期通过对青花瓷元素的研究,进一步提升UI设计的艺术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青花瓷元素 UI设计 布局 钴蓝
下载PDF
设计美学视角下元青花“云肩纹”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冬昔 《陶瓷研究》 202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云肩纹”是中华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人民在汲取少数民族服饰装饰特点的基础之上,融合了本民族纹样特点所形成的独特装饰纹样。在蒙古族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元代云肩纹样大量出现在青花瓷器的装... “云肩纹”是中华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人民在汲取少数民族服饰装饰特点的基础之上,融合了本民族纹样特点所形成的独特装饰纹样。在蒙古族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元代云肩纹样大量出现在青花瓷器的装饰中。本文试图从设计美学的视角,通过以“云肩纹”的形式构成、功能性体现、文化整合以及风格变迁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元代青花瓷上“云肩纹”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肩纹 青花瓷 设计美学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蓝印花布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应用
15
作者 詹美纯 孔凡栋 蔡建梅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12期64-68,共5页
中国的蓝印花布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它以其独特的印染工艺和鲜明的版绘风格印证了华夏民族的智慧,表达了人们的生活愿景。通过文献考察、经验总结、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蓝印花布的历史起源和传承现状进行概述、... 中国的蓝印花布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它以其独特的印染工艺和鲜明的版绘风格印证了华夏民族的智慧,表达了人们的生活愿景。通过文献考察、经验总结、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蓝印花布的历史起源和传承现状进行概述、再对蓝印花布的图案美学规律进行简要总结,分析了蓝印花布在现代服装行业中的新变化,研究了其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设计手法和规律。最后,结合当代热点3D打印技术,探索其在服装领域中创新可行的设计方法,拓宽了服装设计新思路,对传统文化的振兴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 服装设计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青花瓷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关兴华 《绿色包装》 2023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青花瓷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瓷器青花瓷元素为例,深入剖析其内涵及实际意义,并从宏观角度探索青花瓷陶瓷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思想和策略。青花瓷元素与包装设计的完美结合,不仅为我国...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青花瓷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瓷器青花瓷元素为例,深入剖析其内涵及实际意义,并从宏观角度探索青花瓷陶瓷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思想和策略。青花瓷元素与包装设计的完美结合,不仅为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更为商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是一种极具价值且不可或缺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青花瓷 文化元素 包装设计
下载PDF
浅析青花装饰工艺的演变对当代陶瓷设计的影响
17
作者 周鼎阳 奚为知 崔晓梅 《陶瓷研究》 202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青花装饰艺术历史悠久。经历史研究和出土实物可发现青花装饰从唐代开始,元代后期逐步形成,明代进入繁华时期,清代雍正时期渐弱。青花装饰工艺经过千年的发展,使陶瓷艺术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时代中国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 青花装饰艺术历史悠久。经历史研究和出土实物可发现青花装饰从唐代开始,元代后期逐步形成,明代进入繁华时期,清代雍正时期渐弱。青花装饰工艺经过千年的发展,使陶瓷艺术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时代中国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材料工艺提升,艺术审美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均对青花装饰艺术风格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生活环境中青花装饰艺术风格的出现、发展到形成独特风格的影响条件和传承创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总结青花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来发现其对当代陶瓷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装饰 装饰风格 陶瓷设计
下载PDF
天门蓝印花布研究及在车载香薰中的设计应用
18
作者 韩尚瑾 《丝网印刷》 2023年第7期49-51,共3页
对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进行分析提取,设计了一款具有天门蓝印花布图案符号的车载用品。向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一款既满足开车一族日常生活中对于车载用品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天门非遗手工艺的发扬与传播的产品设计。
关键词 蓝印花布 车载香薰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对中国4个主要地区蓝印花布的对比分析研究
19
作者 徐怡雯 田亚鑫 王丽凤 《纺织报告》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文章主要对位于中国北方的齐鲁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南通地区、长江中游的湘西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的蓝印花布的历史地位、纹样寓意和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地区蓝印花布因经济发展、文化背景、百姓生活的差异而展现出各... 文章主要对位于中国北方的齐鲁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南通地区、长江中游的湘西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的蓝印花布的历史地位、纹样寓意和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地区蓝印花布因经济发展、文化背景、百姓生活的差异而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性,同时不同地区因传承保护的方式不同,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具有很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 民间艺术 纹样图案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域下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知识可视化
20
作者 沈美 于翔 《纺织报告》 202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领域的新方向,而知识可视化则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尝试在文化空间视域下,应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知识可视化表达方案开展理论分析与研究,为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文...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领域的新方向,而知识可视化则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尝试在文化空间视域下,应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知识可视化表达方案开展理论分析与研究,为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探索一条新实践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知识可视化 人工智能 南通蓝印花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