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of variation among wild, domesticated, and genetically improved populations of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被引量:3
1
作者 Shou-Jie TANG Si-Fa LI +1 位作者 Wan-Qi CAI Yan ZHAO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one selected strain (Pujiang No. 1), two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GA and HX) and four wild populations (LZ, YN, SS and JL) of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one selected strain (Pujiang No. 1), two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GA and HX) and four wild populations (LZ, YN, SS and JL) of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was analyzed using 17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average of 4.88-7.65 number of alleles (A); an average of 3.20-5.33 effective alleles (Ne); average observed beterozygosity (Ho) of 0.6985-0.9044; average expected beterozygosity (He) of 0.6501--0.7805; and the averag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at 0.5706-0.7226. Pairwise FST value between populations ranged from 0.0307-0.1451, and Nei's standard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 was 0.0938-0.4524.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ies in the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GA and H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ound in three wild populations (LZ, SS and JL), but no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wild YN population. Likewise,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four wild populations or two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in Pujiang No. 1 was higher than the two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and lower than the four wild populations. Regarding pairwise Fsr value between populations, permutation test P-values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GA, HX and PJ populations, but not between the four wild population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cted beterozygosity in the selected strain of blunt snout bream, after seven generations of selective breed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ild populations, but this strain retains higher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than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st wild populations,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and the genetically improved strain of blunt snout bream will provide important conservation criteria and guide the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unt snout bream Genetic variation MicrosateUite Wild population Domesticated population Genetically improved strain
下载PDF
丙三醇联合防腐剂对半干武昌鱼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房晓宇 薛祎珂 +3 位作者 熊善柏 尹涛 刘茹 尤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8,共8页
为改善半干武昌鱼货架期短、难以常温流通等问题,以半干武昌鱼为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酵母菌和霉菌总数、微生物组成、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 为改善半干武昌鱼货架期短、难以常温流通等问题,以半干武昌鱼为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酵母菌和霉菌总数、微生物组成、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pH值等指标,并结合感官评分,研究丙三醇联合防腐剂对半干武昌鱼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丙三醇联合复合防腐剂(0.075%山梨酸钾+0.025%脱氢乙酸钠)处理和对照组半干武昌鱼的感官评分均不断下降,TVC、酵母菌总数、乳杆菌属相对丰度、TVB-N含量、TBARS值、pH值均不断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丙三醇联合防腐剂处理可以减缓半干武昌鱼感官评分下降,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生长,减少细菌多样性,降低乳杆菌属细菌相对丰度,减少TVB-N的积累,减缓脂肪氧化速率,并将半干武昌鱼在25、15、4℃下的货架期分别延长2、4、7 d。本研究可为半干武昌鱼的质量控制与货架期延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武昌鱼 丙三醇 防腐剂 贮藏 品质
下载PDF
水分活度降低剂对半干武昌鱼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房晓宇 薛祎珂 +3 位作者 熊善柏 尹涛 刘茹 尤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5,共8页
以半干武昌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_(w))、水分状态、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酵母菌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 以半干武昌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_(w))、水分状态、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酵母菌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及感官评分,研究不同a_(w)降低剂对半干武昌鱼水分状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_(w)降低剂种类和添加量对半干武昌鱼的a_(w)、水分状态及理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且添加量的影响大于种类;海藻糖、山梨糖醇和丙三醇对半干武昌鱼的a_(w)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丙三醇对a_(w)的降低效果最好,添加6%丙三醇时,可将半干武昌鱼的a_(w)从0.917降低至0.873;随着海藻糖、山梨糖醇和丙三醇添加量的增加,半干武昌鱼肉的T_(22)显著减小(P<0.05),T_(23)无显著差异(P>0.05),其不易流动水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自由水比例显著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随着a_(w)降低剂添加量的增加,半干武昌鱼的TVC、酵母菌总数、TVB-N含量、TBARS值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6%丙三醇组的各项指标最优。a_(w)降低剂的添加可有效降低水分自由度和流动性,减缓半干武昌鱼品质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武昌鱼 水分活度降低剂 水分状态 不易流动水 品质
下载PDF
水产食品中微塑料的分析检测方法
4
作者 陈茜茜 谢江会 +2 位作者 鲁燕玲 段烁 赵晓乐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31-33,共3页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为快速分析淡水水产品不同部位微塑料的富集情况,本研究对其微塑料分布进行检测分析。方法:以小龙虾和武昌鱼为研究对象,定量称取小龙虾的肝胰腺、肌...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为快速分析淡水水产品不同部位微塑料的富集情况,本研究对其微塑料分布进行检测分析。方法:以小龙虾和武昌鱼为研究对象,定量称取小龙虾的肝胰腺、肌肉和壳组织,武昌鱼的胃肠道、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组织。采用HNO3/H2O2溶液对有机组织进行消解,结合NaCl密度分离法,获得含有微塑料的上清液。通过抽滤、干燥,将溶液中的微塑料保留在滤纸上,最后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微塑料在小龙虾和武昌鱼体内的富集情况。结果:两种水产品中均有微塑料检出,在小龙虾肝胰腺中其检出率最高,而武昌鱼腹部肌肉中其平均长度最长。结论: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淡水水产食品中微塑料的分布情况,为快速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微塑料污染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小龙虾 武昌鱼 分析检测
下载PDF
传统日晒与阴干干腌武昌鱼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及脂肪氧化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方雪 邱文兴 +8 位作者 谌玲薇 李冬生 乔宇 吴文锦 熊光权 汪兰 丁安子 李新 石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6-45,共10页
为探究传统干腌鱼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本研究以新鲜武昌鱼为原料,采用日晒、阴干两种传统干制方式对腌制武昌鱼进行加工,并通过测定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共轭二稀与共轭三稀、羰基价、脂肪酸含量,结合挥发性化合物测定、电子鼻及感... 为探究传统干腌鱼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本研究以新鲜武昌鱼为原料,采用日晒、阴干两种传统干制方式对腌制武昌鱼进行加工,并通过测定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共轭二稀与共轭三稀、羰基价、脂肪酸含量,结合挥发性化合物测定、电子鼻及感官评价来探究传统干腌武昌鱼特征风味物质的形成和风味差异。结果显示:日晒干制的武昌鱼,其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多烯指数、羰基价均高于阴干和未干制组。日晒武昌鱼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要低于阴干和未干制的武昌鱼,尤其是油酸(C18:1n9)、亚油酸(C18:2n9)、亚麻酸(C18:3n3)。日晒对武昌鱼整体气味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较大。日晒武昌鱼挥发性物质有28种,阴干武昌鱼有23种,未干制组为20种。日晒干制武昌鱼具有更强的哈喇味和肉香味,阴干武昌鱼有更显著的鱼腥味和哈喇味。相关性结果表明:武昌鱼的香气物质与脂肪氧化呈显著正相关,与典型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呈负相关。脂肪氧化是干腌鱼香气形成的重要途径,日晒促进了脂肪氧化、干腌武昌鱼风味的形成和香气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武昌鱼 日晒 挥发性风味物质 香气活性值(OAV) 脂肪氧化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1龄团头鲂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蒋阳阳 李向飞 +3 位作者 刘文斌 吴阳 李贵锋 朱浩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6-836,共11页
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1龄团头鲂[均重:(50.37±1.27)g]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25%、30%和35%)和3个脂肪水平(3%、6%和9%),共配制9组饲料。试验鱼饲养于网箱(规格为2 ... 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1龄团头鲂[均重:(50.37±1.27)g]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25%、30%和35%)和3个脂肪水平(3%、6%和9%),共配制9组饲料。试验鱼饲养于网箱(规格为2 m×1 m×1 m)中,每天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之间无交互作用存在(P>0.05)。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显著受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影响(P<0.05)。其中,25%蛋白组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蛋白组(P<0.05),而6%脂肪组显著高于其他脂肪组(P<0.01)。尽管35%蛋白6%脂肪组的饵料系数最低,但与除了25%蛋白3%脂肪和25%蛋白9%脂肪这两组外的其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效率比和氮保留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此外,蛋白效率比显著受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以6%组最高。能量保留率随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鱼体肥满度随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腹脂率和肝体比随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而受蛋白质水平的影响较小(P>0.05)。蛋白质水平对全鱼、胴体和肝脏的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水平对全鱼水分、脂肪和能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全鱼水分含量随脂肪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1),而脂肪和能量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胴体和肝脏水分、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全鱼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1龄团头鲂的适宜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30%和6%,适宜蛋能比为18.21 g/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蛋白质 脂肪 生长性能 体组成
下载PDF
饲料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蒋明 黄凤 +5 位作者 文华 王卫民 吴凡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7-1176,共10页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周,考察Zn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Zn含量增加,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饲料Zn含量对团头鲂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Zn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而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Zn含量的增加,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折线回归分析表明,团头鲂幼鱼(体重3.6~26.7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Zn需要量为32.6 mg/kg,获得最大鱼体Zn含量时Zn的需要量为47.6 mg/kg。本研究旨在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为配制团头鲂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需要量 生长
下载PDF
饲料不同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任鸣春 贾文锦 +4 位作者 戈贤平 谢骏 刘波 周群兰 廖英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4-1502,共9页
为探讨饲料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61±2.7)g的团头鲂成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淀粉17.1%、21.8%、26.4%、32.0%、36.3%和41.9%的等氮等脂饲料9周。结果发现... 为探讨饲料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61±2.7)g的团头鲂成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淀粉17.1%、21.8%、26.4%、32.0%、36.3%和41.9%的等氮等脂饲料9周。结果发现,团头鲂成鱼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不受饲料淀粉水平影响,但饲料添加适量淀粉能提高饲料和蛋白利用率,淀粉水平对肝脏和肠道中的总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不产生影响,却显著影响淀粉酶活性。肝体比、肝糖原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血清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受饲料淀粉水平的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过量淀粉显著降低了血清补体3和补体4含量。以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成鱼饲料中淀粉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34.1%和31.4%,但考虑到血清补体的活性,团头鲂成鱼日粮淀粉水平不应超过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碳水化合物利用率 消化酶活性 肌肉成分
下载PDF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团头鲂和鲤中的整合和表达 被引量:20
9
作者 吴婷婷 杨弘 +5 位作者 董在杰 夏德全 史瀛仙 季肖东 沈玉 孙伟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4-289,共6页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带有小鼠MT-1基因启动顺序与人生长激素hGH基因顺序重组的线状DNA片段,注入团头鲂和鲤的受精卵,获得成活的实验鱼。经斑点、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放射免疫和酶联等方法检测,...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带有小鼠MT-1基因启动顺序与人生长激素hGH基因顺序重组的线状DNA片段,注入团头鲂和鲤的受精卵,获得成活的实验鱼。经斑点、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放射免疫和酶联等方法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在受体鱼中得到整合、转录、翻译和表达,并具促生长效应。转基因雌鱼和雄鱼有性繁殖所获得的子鱼带有外源基因,表明外源基因能通过性细胞传递给子代,并仍具促生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长激素基因 整合 表达 团头鲂
下载PDF
鲢、鳙、银鲫和团头鲂肠道内分泌细胞中3种肽激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潘黔生 方之平 +2 位作者 赵雅心 程汉良 白雪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1-316,共6页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用抑胃多肽、5-羟色胺和内啡肽3种哺乳动物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的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未发现5-羟色胺和内啡肽的免疫反...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用抑胃多肽、5-羟色胺和内啡肽3种哺乳动物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的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未发现5-羟色胺和内啡肽的免疫反应。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前肠前段,并单个地散布在肠褶顶部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之间,多呈长梭形。本文比较了不同食性鱼类和其他动物肠道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用5-羟色胺和内啡肽免疫染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团头鲈 肠道 肽激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团头鲂营养需求与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任鸣春 周群兰 +4 位作者 缪凌鸿 戈贤平 刘波 谢骏 孙盛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1-768,共8页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规模在近10年不断扩大。团头鲂的营养物质需求主要以生长和营养缺乏症为评价指标。而营养物质对鱼类健康,如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等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认为,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合理、...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规模在近10年不断扩大。团头鲂的营养物质需求主要以生长和营养缺乏症为评价指标。而营养物质对鱼类健康,如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等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认为,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合理、品质优良有利于维持鱼类生理健康,并能保护养殖水环境。此外,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在鱼类的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水产饲料应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维持健康的双重作用,通过营养调控预防鱼类疾病是保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综述了团头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以及饲料营养元素对团头鲂免疫力及抗病力影响的最新报道,以期为团头鲂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水产养殖 水产饲料 营养需求 免疫
下载PDF
团头鲂不同生长阶段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琳 江敏 +1 位作者 戴习林 李世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分析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水解及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和产品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团头鲂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脂肪)随着生长阶段不同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各... 分析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水解及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和产品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团头鲂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脂肪)随着生长阶段不同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各成分含量基本保持恒定。水解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77±0.79)g/100 g(湿质量)和(0.98±0.10)g/100 g(湿质量);不同生长阶段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必需氨基酸组成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值为34.62%~38.7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70.75%~85.99%。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都表明其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和胱氨酸。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组成和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牛磺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氨基酸 营养平衡 产品风味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结构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孙盛明 苏艳莉 +2 位作者 张武肖 戈贤平 朱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7-51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结构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81±0.01)g的团头鲂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添加0(T0组,作...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结构和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81±0.01)g的团头鲂幼鱼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添加0(T0组,作为对照组)、2×10^7(T1组)、2×10^8(T2组)、2×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T3组)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1组和T2组团头鲂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且T1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T1组团头鲂幼鱼的肝脏抗氧化酶(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该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各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显示摄食不同添加量枯草芽孢杆菌饲料的团头鲂幼鱼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5)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鱼体进行攻毒,各组96 h后的累积死亡率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但T1组和T2组的累积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和T3组。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2×10^7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团头鲂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但对其体成分和抗病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枯草芽孢杆菌 生长 抗氧化能力 肠道菌群结构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团头鲂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和17β-雌二醇含量变动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姜仁良 黄世蕉 +1 位作者 赵维信 周洪琪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85-193,共9页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9%)和灵敏度(2.36—2.50pg)作了检验。标准曲线的r=-0.998,s=0.023-0.051,检测范围为10—400pg/管。 团头鲂催产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含量增高,为产卵前的17倍左右,而未产卵个体的GTH含量则为产卵个体产卵前的3—5倍。与草鱼和鲢鱼一样,当血清中GTH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实现产卵。 随着团头鲂卵巢的发育,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_2)含量和成熟系数同步逐渐上升,至第Ⅳ期卵巢发育成熟阶段,血清中17β-E_2含量形成一个高峰,达到2004.11±1136.31pg/ml,可作为卵母细胞卵黄迅速积累的指标。过后,血清中的17β-E_2含量略有下降,催产前为1392.71±399.09和1219.29±420.51pg/ml,产卵后,血清中17β-E_2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346.71±129.51和324.28±228.00pg/ml。 雄鱼则与雌鱼相反,17β-E_2含量随精巢发育而逐渐下降,并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团头鲂 血清 促性腺激素 17Β-雌二醇 含量变化
下载PDF
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茂英 石文雷 +3 位作者 刘梅珍 黄凤钦 王根林 朱晨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本文论述有关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以鱼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作为试验饲料的参考标准,用酪蛋白为基础饲料,加入不同水平的某一氨基酸及恒量的维生索、无机盐等制成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对五种必需氨... 本文论述有关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以鱼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作为试验饲料的参考标准,用酪蛋白为基础饲料,加入不同水平的某一氨基酸及恒量的维生索、无机盐等制成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对五种必需氨基酸适宜需要量范围(克/公斤饲料),精氨酸为20.4~20.8;亮氨酸为20.2~21.7;组氨酸为6.O~6.2;赖氨酸为18.6~19.8;异亮氨酸为14.6~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氨基酸 饲料 养殖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高脂胁迫团头鲂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闫亚楠 夏斯蕾 +4 位作者 田红艳 徐超 贾二腾 刘文斌 张定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为探讨白藜芦醇(RSV)对高脂胁迫团头鲂特定生长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饲料:正常脂组(脂肪水平5%)、高脂组(脂肪水平11%)以及在高脂组中分别添加0.04%、0.36%、1.08%RSV。养殖试验持续10周,在采样结... 为探讨白藜芦醇(RSV)对高脂胁迫团头鲂特定生长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饲料:正常脂组(脂肪水平5%)、高脂组(脂肪水平11%)以及在高脂组中分别添加0.04%、0.36%、1.08%RSV。养殖试验持续10周,在采样结束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记录攻毒后96h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均采食量在添加1.08%RSV组出现最小值,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团头鲂的饲料效率表现出相似趋势。长期高脂饲喂可导致团头鲂血浆GSH含量显著下降,血浆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形成氧化应激。而长期氧化应激状态,可使团头鲂血浆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HSP70和HSP90应激调控基因表达上调,TNF-α炎症反应基因表达也上调。添加0.04%RSV组显著降低了血浆中SOD活性;添加0.36%和1.08%RSV组显著降低血浆MDA和NO含量,显著抑制了血浆SOD和CAT活性,且添加1.08%RSV组显著增加了鱼体血浆GSH含量。添加0.04%、0.36%和1.08%RSV组均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浆补体C3含量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下调了高脂胁迫团头鲂肝脏中HSP70、HSP90与TNF-αm RNA的表达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团头鲂的成活率显著受到RSV的影响,并且在1.08%RSV添加组成活率最大。综上结果表明,团头鲂摄食高脂日粮之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导致鱼体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而添加适宜剂量的RSV能够改善机体这种氧化应激的状态,提高鱼体的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其中以1.08%的添加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高脂胁迫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团头鲂
下载PDF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林杰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许凡 刘猛 刘汉超 董娇娇 陈科全 黄雨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6-774,共9页
在半纯化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设计6个α-亚麻酸含量(0.02%、0.55%、1.08%、1.60%、2.13%、2.65%)、6个亚油酸含量(0.86%、1.29%、1.73%、2.16%、2.59%、3.03%),以亚麻籽油、玉米油、棕榈油调节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配... 在半纯化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设计6个α-亚麻酸含量(0.02%、0.55%、1.08%、1.60%、2.13%、2.65%)、6个亚油酸含量(0.86%、1.29%、1.73%、2.16%、2.59%、3.03%),以亚麻籽油、玉米油、棕榈油调节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配制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为30.09%,粗脂肪含量为6.87%)的12种半纯化试验饲料,探讨团头鲂幼鱼[初始均重为(59.5±0.5)g]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养殖试验分为α-亚麻酸和亚油酸试验2部分,均设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养殖周期为85 d。结果表明:在α-亚麻酸试验中,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在饲料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32%、1.33%时,团头鲂幼鱼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最小的饲料系数;0.02%组的脏体指数显著低于除1.08%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肥满度、肝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0.02%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0.55%、1.08%组(P〈0.05),1.60%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2.13%组(P〈0.05),0.02%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亚油酸试验中,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在饲料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02%、2.03%时,团头鲂幼鱼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最小的饲料系数;3.03%组的肝体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肥满度、脏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29%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1.73%组(P〈0.05),0.8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1.73%组(P〈0.05),1.29%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86%、3.03%组(P〈0.05),各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形体指标,得到适合团头鲂幼鱼快速生长、维持鱼体正常健康的饲料中适宜的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32%-1.33%、2.02%-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亚麻酸 亚油酸 需要量
下载PDF
团头鲂人工同源四倍体、自繁后代、倍间交配后代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曙明 李思发 +1 位作者 蔡完其 杨怀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5-461,共7页
以2n团头鲂为对照,对诱导产生的同源四倍体、自繁后代(4n-F1)和倍间交配后代(正交3n和反交3n)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团头鲂四倍体(包括4n和4n-F1)和正反倍间交配三倍体的染色体众数分别为96和72,是2n团... 以2n团头鲂为对照,对诱导产生的同源四倍体、自繁后代(4n-F1)和倍间交配后代(正交3n和反交3n)的染色体组型及形态遗传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团头鲂四倍体(包括4n和4n-F1)和正反倍间交配三倍体的染色体众数分别为96和72,是2n团头鲂的2倍和1·5倍;在四倍体团头鲂组型排列中,sm1的四条较大的染色体明显可见,可视为标记染色体;(2)9个比例性状的测量结果显示,多倍体的体长/体高、体长/头长比例值显著小于2n团头鲂(P<0·05);而对于背棘长/体长比例值,多倍体则显著大于2n团头鲂(P<0·05);(3)29个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同源4n、4n-F1、倍间交配3n及2n团头鲂等5个不同倍性群体的传统形态差别很大部分是由躯干部的形态差异,主要是体长/体高引起的,可作为团头鲂多倍体与二倍体群体鉴别的形态依据;(4)聚类结果显示,正交3n和反交3n相聚类,亲缘关系最近,然后,它们与4n-F1聚类后,再与4n奠基群体聚类,与二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动物学报51(3):455-461,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染色体组型 团头鲂 遗传特征 后代 交配 人工 多倍体 比较分析 分析结果 形态差异 群体鉴别 聚类结果 亲缘关系 二倍体 体长 三倍体 比例 主成分 躯干部 反交 正交 显示 体高 F1 动物
下载PDF
团头鲂“浦江1号”一个RAPD标记的SCAR转化 被引量:16
19
作者 邹曙明 李思发 蔡完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6-299,共4页
从100个10bp寡核苷酸引物的扩增带中,筛选出了3个RAPD特异扩增带,即团头鲂“浦江1号”群体所具有的S37277bp、S112660bp带,以及对照群体所具有的S28946bp带。该3条RAPD特异扩增带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并根据部分序列信息分别设计了3对各2... 从100个10bp寡核苷酸引物的扩增带中,筛选出了3个RAPD特异扩增带,即团头鲂“浦江1号”群体所具有的S37277bp、S112660bp带,以及对照群体所具有的S28946bp带。该3条RAPD特异扩增带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并根据部分序列信息分别设计了3对各20bp的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用3对引物分别在“浦江1号”群体和对照群体中进行PCR扩增,分别产生了Sc1(248bp)、Sc2(540bp,460bp)和Sc3(320bp)4个SCAR扩增带。其中,Sc2(540bp,460bp)和Sc3(320bp)3个SCAR扩增带在“浦江1号”和对照群体中均呈阳性,不能有效地区分这2个群体;而Sc1产生的248bp带仅在“浦江1号”群体中出现,对照群体中未出现此扩增带。采用大样本对该Sc1标记(248bp)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团头鲂“浦江1号”良种群体的分布频率高达91.1%(82/90)以上,而在淤泥湖原种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为14.3%(8/56),Sc1标记在良种群体中的高频率,可作为检测团头鲂“浦江1号”良种的一个重要的分子遗传特征指标;另外,该Sc1标记在团头鲂“浦江1号”群体中的高出现频率,也说明了在长期(16年)和高强度(0.03%~0.04%选择率)的选育过程中,团头鲂“浦江1号”已大大提高了某些优良性状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浦江1号” RAPD标记 SCAR标记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脂肪比与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脂肪含量及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林杰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许凡 刘猛 刘汉超 董娇娇 陈科全 黄雨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84-219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对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分别为2.63(P26.93/L10.24;P为饲料蛋白质百分含量,L 为饲料脂肪百分含量)、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对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分别为2.63(P26.93/L10.24;P为饲料蛋白质百分含量,L 为饲料脂肪百分含量)、3.20(P28.50/L8.91)、4.07(P30.09/L7.39)、5.33(P31.63/L5.93)、7.25(P33.78/L4.66)、10.64(P35.63/L3.35)的6种试验饲料。以初均重为(10.37±0.69)g/尾(小鱼种)、(35.07±0.45)g/尾(中鱼种)、(101.65±1.82)g/尾(育成鱼)3个生长阶段的团头鲂为试验鱼,在相同饲料配方模式下,分别在室内水族系统(小鱼种)和池塘网箱(中鱼种和育成鱼)养殖64、85、56 d。每个生长阶段的养殖试验均设置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脂肪比的增加,3个生长阶段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均在5.33组达到极值。团头鲂全鱼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组成主要受生长阶段的影响,鱼体越小全鱼蛋白质含量越低,肌肉氨基酸含量越高;在饲料蛋白质脂肪比为4.07~5.33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沉积量。对于同一个生长阶段,全鱼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具有正相关关系。团头鲂全鱼脂肪含量受饲料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养殖水温变化的影响,低水温下鱼体沉积的脂肪量较高。对于同一个生长阶段,全鱼脂肪含量与饲料蛋白质脂肪比呈幂函数关系。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比,团头鲂肌肉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表明鱼体具备一定的转化饲料脂肪酸的能力,随着团头鲂的生长,这种能力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蛋白质脂肪比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