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搏之不得”辨正
1
作者 王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81,共5页
《老子·道经》十四章中"搏之不得"的"搏"在各家传本和出土文献中,大致有三种异文:或作"搏",或作"抟(摶)",或作"(扌昬)"。本文先从语境词义分析出发,得出该处动词无论是"搏... 《老子·道经》十四章中"搏之不得"的"搏"在各家传本和出土文献中,大致有三种异文:或作"搏",或作"抟(摶)",或作"(扌昬)"。本文先从语境词义分析出发,得出该处动词无论是"搏"、"抟(摶)"、"(扌昬)",都应该是不表结果的触摸义。再根据训诂学原理,尽可能全面地考察了三者在辞书及前人训诂中的各个义项,发现只有"(扌昬)"具有不表结果的触摸义,与该文语境相符。该句当依帛书《老子》甲、乙本,辨正为"(扌昬)之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抟() [扌昬] 辨正
下载PDF
中医学“搏”的概念内涵考释
2
作者 王钊 史运泽 于智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8-1103,共6页
“搏”概念源于《黄帝内经》,本义多指结聚、攻击,脉学方面则反映交争之势而于脏腑取脉法、阴阳取脉法中多有应用。对“搏”的概念内涵进行考释,总结其搏击、交结、停聚、变化、相附、脉搏、病理脉象七种含义;对“搏”的病机进行考释,... “搏”概念源于《黄帝内经》,本义多指结聚、攻击,脉学方面则反映交争之势而于脏腑取脉法、阴阳取脉法中多有应用。对“搏”的概念内涵进行考释,总结其搏击、交结、停聚、变化、相附、脉搏、病理脉象七种含义;对“搏”的病机进行考释,归纳其四种特征,即搏争从化、兼化、伏留结聚、变动化气;总结“搏”病机病位包含脏腑、经络、五体、气分、血分等多个层面,涉及开宣、托补、调衡等诸多治法。以此系统考究完善“搏”的概念内涵,以期为诸多现代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诊疗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理论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伤寒论》《金匮要略》“搏”“搏”辨 被引量:6
3
作者 钱超尘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67-71,共5页
“摶”之俗体作“(搏)”,与“搏”形近,近一个世纪来《伤寒论》《金匮要略》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凡“搏”皆讹为“搏”,而赵开美本《伤寒论》、元大德《千金翼方》或作俗体“搏”,或作繁体“摶”;元邓珍本《金匮要略》、赵开美本《... “摶”之俗体作“(搏)”,与“搏”形近,近一个世纪来《伤寒论》《金匮要略》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凡“搏”皆讹为“搏”,而赵开美本《伤寒论》、元大德《千金翼方》或作俗体“搏”,或作繁体“摶”;元邓珍本《金匮要略》、赵开美本《金匮要略》皆作俗体“搏”,是诸善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无一作“搏”者。本文确证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搏”皆为讹字,当作“摶”。200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文本《伤寒论》据笔者意见已将“搏”改为“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