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记录 被引量:30
1
作者 沈传波 梅廉夫 +2 位作者 刘麟 汤济广 周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92,共6页
5个磷灰石样和4个锆石样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以及热历史的定量模拟研究表明,博格迭山自晚休罗世末-早白垩世开始隆升,总体表现为持续的隆升过程,具有4个主要期次的演化阶段,起始时间分别为150~106、75-65、44-24、13~9Ma。其中44~... 5个磷灰石样和4个锆石样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以及热历史的定量模拟研究表明,博格迭山自晚休罗世末-早白垩世开始隆升,总体表现为持续的隆升过程,具有4个主要期次的演化阶段,起始时间分别为150~106、75-65、44-24、13~9Ma。其中44~24Ma之前,博格这山南、北缘隆升速率近于一致。之后,博格达山的隆升转为区段性,南、北缘形成差异隆升。北缘在42~11Ma为近于稳定的状态,隆升速率为1m/Ma,11Ma至今隆升速率为190.6m/Ma;而南缘在26~9Ma间隆升较快,速率为41.2m/Ma,9Ma至今隆升速率为162.9m/Ma。这种差异性的隆升可能一方面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受博格达山不同段深部差异性动力学过程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热历史 隆升 中新生代 博格达
下载PDF
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的时空分异: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30
2
作者 沈传波 梅廉夫 +5 位作者 张士万 刘麟 汤济广 周锋 严淑澜 骆吉春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3-70,共8页
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同属于北天山构造带,它们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表明,依连哈比尔尕山于134Ma~118Ma开始隆升,中生代以来经历了5期隆升过程:134.1Ma~118.6Ma,68.2Ma~65.5Ma,37.1Ma~36.2Ma,23.8Ma和9.8Ma;博格达山于152Ma~106M... 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同属于北天山构造带,它们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表明,依连哈比尔尕山于134Ma~118Ma开始隆升,中生代以来经历了5期隆升过程:134.1Ma~118.6Ma,68.2Ma~65.5Ma,37.1Ma~36.2Ma,23.8Ma和9.8Ma;博格达山于152Ma~106Ma开始隆升,中生代以来经历了4期隆升过程:152.3Ma~106.3Ma,65Ma,43.9Ma~42.6Ma和25Ma。博格达山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样品高程具正相关性,依连哈比尔尕山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样品高程具负相关性。中新生代隆升年代学及隆升机制在区域小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比北天山中尺度以及整个天山大尺度上中新生代、特别是65Ma以来的隆升和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异性。导致这种时空分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的动力诱导,更主要的原因可能与天山造山带不同区域深部(地幔和地壳)特定条件下的差异性活动、热-流变学性质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构造边界活动的差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隆升 中新生代 构造演化 博格达山
下载PDF
从油气勘探的角度论博格达山的隆升 被引量:18
3
作者 旷理雄 郭建华 +2 位作者 梅廉夫 童小兰 杨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50,共5页
应用构造运动学、沉积原型恢复、有效烃源岩评价及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烃源岩特征与生排烃高峰期、构造沉积演化、博格达山的隆升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分析认为,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在晚... 应用构造运动学、沉积原型恢复、有效烃源岩评价及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烃源岩特征与生排烃高峰期、构造沉积演化、博格达山的隆升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分析认为,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在晚二叠世沉积期属于深湖半深湖亚相,发育两套好中等级别烃源岩,即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生、排烃高峰期属于侏罗纪末期新生代;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在侏罗纪末期开始隆起,与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相同。博格达山隆升期,博格达山地区周缘柴窝堡凹陷与米泉地区尽管接受博格达山地区的供油量较少,但自身烃源岩厚度大,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仍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烃源岩 改造型盆地模拟 隆升 博格达山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成因类型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成博 郭巍 +1 位作者 宋玉勤 杜江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953,共5页
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且发现已久,但研究程度较低。油页岩赋存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主要形成于深湖相高水位体系域,属于低含油率高灰分油页岩。根据样品有机元素分析及热解分析数据,采用交汇图解法分析油页岩成因类型主要为腐... 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且发现已久,但研究程度较低。油页岩赋存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主要形成于深湖相高水位体系域,属于低含油率高灰分油页岩。根据样品有机元素分析及热解分析数据,采用交汇图解法分析油页岩成因类型主要为腐泥型(Ⅰ型)和腐殖腐泥型(Ⅱ1型);晚二叠世芦草沟期,三工河地区为该区的沉积中心,油页岩资源量大,含油率高,且开采条件简单,是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山北麓 油页岩 成因类型 交汇图解法 有利区预测
下载PDF
博格达山南缘达坂城东沟乡二叠纪岩浆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威 周鼎武 +1 位作者 欧阳征建 周小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博格达南缘二叠纪火山岩总体上具有LREE富集、Eu弱异常或无异常的REE分配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K、Rb等强烈富集,Th、Sr、Ce、P等适度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Zr、Hf适度亏损,具有与俯... 博格达南缘二叠纪火山岩总体上具有LREE富集、Eu弱异常或无异常的REE分配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K、Rb等强烈富集,Th、Sr、Ce、P等适度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Zr、Hf适度亏损,具有与俯冲带有关的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但其微量元素整体特征及一些关键元素的特点显示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陆壳混染作用的影响,岩浆源区为相对较浅或为受到地壳混染的陆内拉张带或初始裂谷环境,反映博格达在主造山之后未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过程就发生了区域性的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 二叠纪 岩浆岩 地质环境
下载PDF
博格达山隆升对北三台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7
6
作者 吴孔友 查明 +1 位作者 曲江秀 田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对博格达山前北三台地区大量二、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格架。北三台凸起是研究区的主体 ,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一核、二坡、三鼻、四断和多条环形地层尖灭线。发育的断裂多为区域性的 ,由于受造山带隆升的影响 ... 对博格达山前北三台地区大量二、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格架。北三台凸起是研究区的主体 ,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一核、二坡、三鼻、四断和多条环形地层尖灭线。发育的断裂多为区域性的 ,由于受造山带隆升的影响 ,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地层的沉积及岩相的展布。对地震剖面和古地质图的分析表明 ,北三台地区的构造形成与演化受博格达造山带隆升产生的压陷挠曲作用控制。依据造山带隆升过程 ,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分为造山期压陷挠曲盆地发育阶段、弱挤压挠曲性质的陆内坳陷发育阶段、陆内坳陷压陷盆地发育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其中海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Ⅱ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北三台地区 隆升 地质构造 压陷-挠曲作用 地震剖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部地区喀拉扎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文斌 徐胜林 +3 位作者 陈洪德 陈安清 梁杰 肖冬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4,共10页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重基底与前陆结构的多旋回复合盆地。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喀拉扎组的沉积作用。通过20余口钻井的岩心观察,首次在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出多种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作用... 吐哈盆地是具有双重基底与前陆结构的多旋回复合盆地。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控制和影响着喀拉扎组的沉积作用。通过20余口钻井的岩心观察,首次在胜北-红连地区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出多种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作用成因的砂岩脉(墙)、液化角砾岩、液化卷曲变形、球-枕构造、液化均一层和负载构造;水塑性变形成因的纹层卷曲变形、丘-槽构造、环形层和振动滑塌;脆性变形成因的震积角砾岩、阶梯状微断层和"V"字型地裂缝。依据仅在喀拉扎组一段中识别的震积岩变形特征,建立了震积岩垂向序列,表明研究区在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受频繁而强烈地震事件的影响。详细对比了震积岩在各口钻井中的时空分布规律,地震强度从北部山前带的胜北地区到南缘的红连地区有减弱的趋势,表明古地震的震源来自博格达造山带。Dickinson三角投点图也显示喀拉扎组一段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博格达山造山带。震积岩的大量发育表明,燕山运动Ⅱ幕导致博格达山于晚侏罗世喀拉扎组一段沉积期发生了剧烈的构造隆升,该地区的发现的大量震积岩是盆-山关系的特殊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燕山运动 喀拉扎组 晚侏罗纪 博格达山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下载PDF
准东博格达山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重油的发育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杜小弟 李锋 +2 位作者 邱海峻 李昭 徐银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8-378,共11页
二叠系芦草沟组是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和勘探目的层系之一。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山前带实施的油页岩调查井JZK1井钻探过程中,发现二叠系芦草沟组重油。通过对JZK1重油和岩... 二叠系芦草沟组是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和勘探目的层系之一。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山前带实施的油页岩调查井JZK1井钻探过程中,发现二叠系芦草沟组重油。通过对JZK1重油和岩心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的测试数据研究表明:二叠系重油原油演化程度适中,主要赋存于岩石裂缝中,且经历过后期生物降解作用;油源对比指示,原油来自于芦草沟组本身,属自生自储型油藏。据此推测西起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东至奇台的白杨沟,断续延长136km,宽2~10km,分布面积约2×10^4 km^2的芦草沟组均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基于钻井和过井地震测线的解释结果,指出存在推覆体上盘和推覆体下盘两个勘探领域,且推覆体下盘的原生油藏领域埋藏深、规模大,是下步勘探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博格达山前带 芦草沟组 重油 勘探有利领域
下载PDF
博格达绒山羊KAP13.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立文 王琼 +6 位作者 付竹艳 陈艳玲 沙尼亚.阿力汗 努尔孜汗.黑德尔 再娜古丽 姜丽 刘武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52-2456,共5页
【目的】寻找影响毛绒性状的候选基因,探讨该基因是否能作为影响毛绒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为后期新疆山羊地方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随机采集的279个博格达绒山羊个体的血样为材料,利用PCR-RFLP、DNA测序等... 【目的】寻找影响毛绒性状的候选基因,探讨该基因是否能作为影响毛绒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为后期新疆山羊地方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随机采集的279个博格达绒山羊个体的血样为材料,利用PCR-RFLP、DNA测序等技术研究分析博格达绒山羊KAP13.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博格达绒山羊KAP13.1基因具有多态性,KAP13.1基因存在三种基因型:TT、GT和GG,且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KAP13.1基因编码区片段在基因组c.186位置发生错义突变T>G,导致氨基酸p.48Leu>Arg的变化。【结论】KAP13.1基因可能是影响绒山羊产绒性状的候选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绒山羊 多态性 PCR-RFLP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及造山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勇 孙文 +3 位作者 郭新成 梁婷 高景刚 周汝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99-206,共8页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石炭系火山岩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和岩石组成特征的调研,结合以往对该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对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和造山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博格达构造带具有坳拉谷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一端连接...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石炭系火山岩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和岩石组成特征的调研,结合以往对该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对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和造山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博格达构造带具有坳拉谷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一端连接大洋(哈尔里克)、一端伸向和尖灭于陆块(准噶尔地块)内,拉张阶段堆积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建造,造山阶段没有俯冲而直接抬升,造山末期有巨量辉绿岩泄出,表明地幔柱在博格达坳拉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火山岩 构造属性 造山机制 博格达构造带
下载PDF
新疆阜康-吉木萨尔断层晚第四纪活动与变形特征的新认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传勇 沈军 +4 位作者 柔洁 谢天 罗福忠 阮成文 刘景元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1,70,共6页
阜康-吉木萨尔断层是博格达山体与山前冲洪积平原的分界断层,全新世以来仍在活动,山前的冲洪积平原和河流低级阶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拱曲变形,断层剖面揭示了该断层晚更新世末期有3次古地震事件。断层近地表后倾角变缓,地表的陡坎地形... 阜康-吉木萨尔断层是博格达山体与山前冲洪积平原的分界断层,全新世以来仍在活动,山前的冲洪积平原和河流低级阶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拱曲变形,断层剖面揭示了该断层晚更新世末期有3次古地震事件。断层近地表后倾角变缓,地表的陡坎地形主要是由地层的拱曲变形形成的,反映了断层近地表位错的消减和分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博格达山 阜康—吉木萨尔断层 晚第四纪 变形
下载PDF
博格达南缘二叠系古土壤类型及其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乔 杨晚 柳益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5-729,共5页
古土壤是在地质时期经成壤作用改造原岩而形成土壤。野外实地详细考察和室内研究表明,博格达南缘二叠系中发育4类古土壤,即有机土壤,发育于土壤剖面的近顶部,属于潮湿古环境的产物;泥质土壤,主要发育于淋滤带和淋滤带底部泥质沉淀带,形... 古土壤是在地质时期经成壤作用改造原岩而形成土壤。野外实地详细考察和室内研究表明,博格达南缘二叠系中发育4类古土壤,即有机土壤,发育于土壤剖面的近顶部,属于潮湿古环境的产物;泥质土壤,主要发育于淋滤带和淋滤带底部泥质沉淀带,形成于长期淋滤和比较潮湿的古环境;铁质土壤以富含铁质结核为特征,是长期淋滤和潮湿古环境的标志;钙质土壤以富含钙质结核为特征,是干旱—半干旱古环境的标志。通过古土壤的研究能够精细地划分层序旋回和恢复沉积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土壤 层序旋回 古环境 陆相沉积 博格达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大龙口地区构造建模 被引量:8
13
作者 臧明峰 吴孔友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大龙口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处于盆山结合的前陆冲断带上,构造形态十分复杂。通过与邻区相似构造样式的对比研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充分利用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及重力资料解析成果,建立起大龙口地区构造模型的总体框架。研究表明:... 大龙口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处于盆山结合的前陆冲断带上,构造形态十分复杂。通过与邻区相似构造样式的对比研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充分利用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及重力资料解析成果,建立起大龙口地区构造模型的总体框架。研究表明:大龙口地区的构造样式以叠瓦冲断和反向冲断最为常见,位于以二叠系为主的第一滑脱楔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建模 博格达造山带 大龙口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博格达山北麓大黄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东营 许浩 +3 位作者 李婧婧 陶树 周传礻韦 高冠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3期62-65,共4页
为弄清准噶尔东南缘博格达山北麓大黄山油页岩形成的环境,对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主要特征是常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反映了该区为非海相的弱还原环境;微量元素Sr/Ba比值,硼的含量等数据表明沉积环境以淡水为... 为弄清准噶尔东南缘博格达山北麓大黄山油页岩形成的环境,对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主要特征是常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反映了该区为非海相的弱还原环境;微量元素Sr/Ba比值,硼的含量等数据表明沉积环境以淡水为主,间或有半咸水介入;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缺失,Ce/Ce*呈现弱的负异常、Eu/Eu*呈现明显负异常,反应出大黄山油页岩沉积环境总体上为近源陆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芦草沟组 地球化学特征 大黄山 博格达山北麓
下载PDF
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少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334,共2页
有关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二叠统乌拉泊组的沉积环境 ,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作者根据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标志、碎屑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泥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 ,对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 ,认为乌拉泊组为一套海退... 有关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二叠统乌拉泊组的沉积环境 ,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作者根据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标志、碎屑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泥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 ,对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 ,认为乌拉泊组为一套海退背景下的沉积产物 ,底部属海相沉积 ,中、上部为陆相沉积。通过对野外剖面的岩性组合、沉积物的结构、原生沉积构造及沉积韵律等特征的研究 ,在乌拉泊组中 ,从底到顶识别出四种沉积相类型 ,分别为潮坪相、滨岸水下扇相、辫状河流相和冲积扇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模式 上二叠统 乌拉泊组 博格达山前凹陷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蔡立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 ,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 ,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 ,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 ,在构造重荷作用下 ,沿着...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 ,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 ,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 ,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 ,在构造重荷作用下 ,沿着天山南、北山前发育了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 ,这一特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然而 ,天山陆内造山带在形成过程中沿着走向却存在明显的变化 ,尤其是东、西天山在地壳厚度、山系海拔高度、地震活动烈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总体上以西天山的活动性明显大于东天山为特点。发育于准噶尔地块内的博格达山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 ,山系隆升和褶皱冲断控制其边缘前陆盆地的充填 ,与西天山相对应。这说明天山陆内造山过程中存在着转换作用 ,把西天山陆内俯冲的地壳缩短量转换到了博格达山地区 ,由此平衡东、西天山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转换带 天山山系 陆内俯冲造山带
下载PDF
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建筑木构件彩绘工艺及材料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秋颖 于群力 Rocco Mazzeo 《文博》 2009年第6期473-478,共6页
本研究应用剖面显微观察和显微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建筑彩绘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特征进行了分析,剖面显微观察显示历次彩绘重彩层次结构;紫外显微剖面观察还发现了彩绘层中施胶的信息。分析结果还显示:博格达汗宫建筑彩... 本研究应用剖面显微观察和显微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建筑彩绘的制作材料和工艺特征进行了分析,剖面显微观察显示历次彩绘重彩层次结构;紫外显微剖面观察还发现了彩绘层中施胶的信息。分析结果还显示:博格达汗宫建筑彩绘工艺与中国彩绘传统工艺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博格达汗宫 彩绘 制作材料和工艺 分析
下载PDF
新疆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中新生代沉积岩源区和构造背景
18
作者 赵恒 李艳杰 +4 位作者 关宝文 郭建明 郑有伟 许世阳 郑建京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6-76,共11页
沉积岩中的碎屑组分及相对稳定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以反映物源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源区的确定和构造背景的分析。本文通过对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侏罗纪至古近纪沉积地层的碎屑岩岩石学和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揭示盆地沉积岩的源岩... 沉积岩中的碎屑组分及相对稳定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可以反映物源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源区的确定和构造背景的分析。本文通过对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侏罗纪至古近纪沉积地层的碎屑岩岩石学和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揭示盆地沉积岩的源岩来自上地壳,岩性以长英质岩石为主,混合部分安山质及基性岩石。源区构造背景应为岩浆弧和再循环造山带,其中岩浆弧起主导作用。本文的分析结果为研究博格达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且对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博格达山 构造背景 物源属性 碎屑组分分析 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
下载PDF
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
19
作者 吴国栋 吴传勇 +2 位作者 沈军 戴训也 陈建波 《内陆地震》 201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博格达推覆构造,由南向北发育3~4排活动断裂,活动性逐渐向北迁移,最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前缘的阜康断裂及北三台断裂上。阜康断裂上盘在二工河一带为单斜岩层,具有断弯褶皱的特征,通过测量阶地拔河高度、阶地基座岩层的产状以及阶地年代数... 博格达推覆构造,由南向北发育3~4排活动断裂,活动性逐渐向北迁移,最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前缘的阜康断裂及北三台断裂上。阜康断裂上盘在二工河一带为单斜岩层,具有断弯褶皱的特征,通过测量阶地拔河高度、阶地基座岩层的产状以及阶地年代数据,应用断弯褶皱变形的关系式得到了断层沿断层面滑动速率为0.8 mm/a;北三台断裂发育在断层扩展褶皱北三台背斜北翼,利用阶地剩余面积及褶皱滑脱面埋深,计算得到北三台背斜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缩短速率在0.5~0.9mm/a之间。综合得到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为1.3~1.7 mm/a,考虑到埋藏地貌面的变形量,估计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以来南北向总的地壳缩短速率在1.5~2.0 m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北麓 地壳缩短速率 断弯褶皱 断层扩展褶皱 剩余面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牧地背斜多期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德龙 何登发 +2 位作者 魏东涛 王彦君 魏彩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95-1704,共10页
古牧地背斜位于博格达山前阜康断裂带的北缘。为探讨博格达山隆升在沉积盆地内的构造响应特征,作者结合野外地表露头观测、地震反射特征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认为古牧地背斜垂向上可划分为深浅两大构造层:深层侏罗系西山窑组(J_2x)以... 古牧地背斜位于博格达山前阜康断裂带的北缘。为探讨博格达山隆升在沉积盆地内的构造响应特征,作者结合野外地表露头观测、地震反射特征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认为古牧地背斜垂向上可划分为深浅两大构造层:深层侏罗系西山窑组(J_2x)以下地层具有双重构造的特征,活动时间为150~130和100~80 Ma;浅层侏罗系西山窑组及以上地层具有断层突破型断层传播褶皱的特征,活动时间约为30 Ma。以上研究成果一方面反映出博格达山晚侏罗世以来多期构造活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反映古牧地背斜深层双重构造具有形成时间早、埋深相对浅的特点,是准噶尔盆地南缘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博格达山 古牧地背斜 多期变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