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记录 |
沈传波
梅廉夫
刘麟
汤济广
周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0
|
|
2
|
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的时空分异: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 |
沈传波
梅廉夫
张士万
刘麟
汤济广
周锋
严淑澜
骆吉春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3
|
从油气勘探的角度论博格达山的隆升 |
旷理雄
郭建华
梅廉夫
童小兰
杨丽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4
|
新疆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成因类型及有利区预测 |
李成博
郭巍
宋玉勤
杜江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4
|
|
5
|
博格达山南缘达坂城东沟乡二叠纪岩浆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
郭威
周鼎武
欧阳征建
周小虎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6
|
博格达山隆升对北三台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 |
吴孔友
查明
曲江秀
田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7
|
|
7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部地区喀拉扎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唐文斌
徐胜林
陈洪德
陈安清
梁杰
肖冬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8
|
准东博格达山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重油的发育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杜小弟
李锋
邱海峻
李昭
徐银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9
|
博格达绒山羊KAP13.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
王立文
王琼
付竹艳
陈艳玲
沙尼亚.阿力汗
努尔孜汗.黑德尔
再娜古丽
姜丽
刘武军
|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0
|
新疆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及造山机制 |
郑勇
孙文
郭新成
梁婷
高景刚
周汝宏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4 |
6
|
|
11
|
新疆阜康-吉木萨尔断层晚第四纪活动与变形特征的新认识 |
吴传勇
沈军
柔洁
谢天
罗福忠
阮成文
刘景元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博格达南缘二叠系古土壤类型及其在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
冯乔
杨晚
柳益群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3
|
准噶尔盆地南缘大龙口地区构造建模 |
臧明峰
吴孔友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4
|
博格达山北麓大黄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
王东营
许浩
李婧婧
陶树
周传礻韦
高冠峰
|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
2008 |
14
|
|
15
|
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
吴少波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16
|
天山陆内俯冲造山转换带的基本特征 |
蔡立国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17
|
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建筑木构件彩绘工艺及材料分析 |
杨秋颖
于群力
Rocco Mazzeo
|
《文博》
|
2009 |
3
|
|
18
|
新疆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中新生代沉积岩源区和构造背景 |
赵恒
李艳杰
关宝文
郭建明
郑有伟
许世阳
郑建京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6 |
0 |
|
19
|
博格达北麓晚第四纪地壳缩短速率 |
吴国栋
吴传勇
沈军
戴训也
陈建波
|
《内陆地震》
|
2016 |
0 |
|
20
|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牧地背斜多期构造变形特征 |
马德龙
何登发
魏东涛
王彦君
魏彩茹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