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ological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the Region of 1969 M 7.4 Bohai Sea Earthquake 被引量:8
1
作者 Xu Jie, Gao Zhanwu, Sun Jianbao, and Song Changqing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29,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1年第4期365-379,共15页
A more detailed and deep-going analysis of tectonic conditions for the 1989 Bohai Sea M 7.4 earthquake area has been made based on the data of oi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ults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es. The ob... A more detailed and deep-going analysis of tectonic conditions for the 1989 Bohai Sea M 7.4 earthquake area has been made based on the data of oi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ults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es. The obtained result fills the gap in seismotectonic research of Large Bohai Sea earthquake area of North China. The earthquak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enozoic rifted basin of the Bohai Gulf, along the intersection zone between the NNE-trending Yingkou-Weifang fault zone and the NW-trending Beijing-Penglai fault zone. In the early-Tertiary fault-depression stage, three sets of faults, the NNE-, NW-, and W-E-trending faults, were developed in the upper crust in the area. They are listric and planar in the form, of normal fault character and mostly the major faults in faulted depressions. In the fault-depression stage since late Tertiary, the preexisting faults have undergone movement to different extent. Meanwhile, a new NE-trending Huanghekou (Yellow River Mouth)-Miaoxibei fault zone was developed. The focal faulting of the M 7.4 earthquake, striking to N45°E and dipping to SE, is nearly vertical, with dextral strike-slip nature, and buried down to depth of 15~34 km. The seismogenic fault for the large earthquake is not the Yingwei fault, but the newly generated Huanghekou-Miaoxibei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gulf basin bohai Sea Ms7.4 EARTHQUAKE Newly generated FAULT zone LIS tric FAULT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的演化 被引量:63
2
作者 戴俊生 陆克政 +1 位作者 漆家福 陈书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20,共5页
在伸展和走滑两种活动体制下,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有五种类型。孔店—沙四期主要发育非旋转地堑、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和走滑地堑,沙三—沙二期以滚动半地堑和复式半地堑为主,沙一—东营期主要发育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 在伸展和走滑两种活动体制下,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有五种类型。孔店—沙四期主要发育非旋转地堑、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和走滑地堑,沙三—沙二期以滚动半地堑和复式半地堑为主,沙一—东营期主要发育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和走滑地堑。盆地构造样式的演化遵循着三个序列,即旋转半地堑→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序列、非旋转地堑→滚动半地堑→复式半地堑序列和非旋转地堑→走滑地堑序列。演化序列本身存在差异并受断裂活动的控制。构造样式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后两种序列沿郯庐断裂带、沧东—兰聊断裂带和太行山东麓断裂带发生,与三条岩石圈走滑带吻合。第一种序列发生在上述三条走滑带之间,构成两个伸展区。构造样式的演化与烃源岩、油气藏和含油气系统的性质和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地堑 盆地 早第三纪 油气成因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丕龙 翟庆龙 +2 位作者 荣启宏 蒋有录 谭丽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66,共3页
以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构造带为例,分析凹中隆型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和成藏模式,探讨该构造带中断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多方面影响。根据油气来源、运移特点和流体压力状况,将该带油... 以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东营凹陷中央断裂背斜构造带为例,分析凹中隆型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和成藏模式,探讨该构造带中断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多方面影响。根据油气来源、运移特点和流体压力状况,将该带油气藏的形成归纳为下部自源原生型、中部它源原生型、上部它源次生型3种成藏模式。研究区具有早第三纪末和晚第三纪馆陶组沉积末─明化镇组中期这两个主要成藏期,以晚期成藏为主。油气沿断裂间歇式运移,并沿断层形成多套叠瓦式油藏组合。断裂的纵向发育层位与油气的赋存层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中央背斜带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特征
下载PDF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古生界成藏史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肖丽华 孟元林 +5 位作者 李臣 殷秀兰 杨辉 冯文彦 齐金成 曲爱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5,共3页
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拉曼光谱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的研究结果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上古生界煤成烃油气藏的形成有两期 ,第一期发生在中生代末 ,但成藏后被其后的燕山运动破坏 ;第二期在古近纪 ,是本区油气藏形成... 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拉曼光谱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 Ar同位素测年的研究结果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上古生界煤成烃油气藏的形成有两期 ,第一期发生在中生代末 ,但成藏后被其后的燕山运动破坏 ;第二期在古近纪 ,是本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冀中坳陷上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应以二次生烃区周围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圈闭为目标。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烃 油气藏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测年 拉曼光谱 古生界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黄骅坳陷新近系馆陶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区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小霞 李勇 +5 位作者 丘东洲 肖敦清 武站国 张连雪 陈蓉 赵瞻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1-66,共6页
黄骅坳陷馆陶组发育一套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储集物性较好,是研究区内的重要储油层。整个黄骅坳陷新近系物源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重点利用统计学中的Q型聚类及R型聚类的方法对重矿物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的重矿物... 黄骅坳陷馆陶组发育一套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储集物性较好,是研究区内的重要储油层。整个黄骅坳陷新近系物源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重点利用统计学中的Q型聚类及R型聚类的方法对重矿物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的重矿物组合区及相应的母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重矿物含量特征可划分出A—D 4个不同的重矿物组合区,其中A、B、C区的母岩类型与周围燕山、沧县、埕宁3个古隆起的岩石类型能很好对应,重矿物稳定系数所揭示的物源方向也与3个古隆起位置相吻合;D区与前3个分异性很大,且重矿物稳定系数极高,应为远源搬运的沉积物,远于周围的古隆起,可能与古黄河沉积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新近系 重矿物 物源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地层流体压力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胜利 于兴河 +2 位作者 陈建阳 冯动军 王永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37-42,共6页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计算,划分出了6种不同的异常压力类型。沾化凹陷油气藏以正常压力为主,但深部地层存在异常高压油气藏。平面上,沾化凹陷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陡坡与凹陷中心,而低压在缓坡相对发育。纵向上,深部欠压实带发育异常高压,...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计算,划分出了6种不同的异常压力类型。沾化凹陷油气藏以正常压力为主,但深部地层存在异常高压油气藏。平面上,沾化凹陷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陡坡与凹陷中心,而低压在缓坡相对发育。纵向上,深部欠压实带发育异常高压,中部混合压实带高压与低压均可出现,而上部正常压实带以常压为主。沾化凹陷深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应为高势区中的相对低势区或高势区相邻的低势区,重点问题是结合压力与势分布寻找有利储层和隐蔽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沾化凹陷 流体压力 压力类型
下载PDF
渤中凹陷及周边地区沉积岩若干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邵磊 朱伟林 +1 位作者 吴国瑄 赵泉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2-665,共4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及其周边地区早第三纪泥岩沉积物主要源自凹陷周边的隆起区 ,母岩中太古代地层占有相当比重 .不同坳陷沉积物源的时代有随时间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秦南凹陷、黄河口凹陷及莱洲湾凹陷 ,源区地层时代从沙河街期到东营期...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及其周边地区早第三纪泥岩沉积物主要源自凹陷周边的隆起区 ,母岩中太古代地层占有相当比重 .不同坳陷沉积物源的时代有随时间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秦南凹陷、黄河口凹陷及莱洲湾凹陷 ,源区地层时代从沙河街期到东营期有由新变老的趋势 ;辽东湾地区源区地层时代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而在渤中凹陷西侧的歧口 -埕北凹陷则恰相反 ,源区地层随时间由老变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泥岩 沉积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凹陷 沉积岩 稀土元素
下载PDF
用镜质体反射率重建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荣西 张锡云 金奎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5-709,共5页
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讨论通过定量研究镜质体反射率剖面资料来重建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曾经历过与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相对应的两次重要的构造抬升、剥蚀事件。估算的这两次构造抬升作用剥蚀的地层厚度分别平均... 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讨论通过定量研究镜质体反射率剖面资料来重建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曾经历过与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相对应的两次重要的构造抬升、剥蚀事件。估算的这两次构造抬升作用剥蚀的地层厚度分别平均约为 1 1 1 0m和 90 0m ,剥蚀速率分别为 35~82m/Ma和 8~ 1 7m/Ma。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不同地史时期古地温梯度不同 ,中生代古地温梯度 ( 4 .33~ 4 .6 7℃ / 1 0 0m)明显高于晚古生代 ( 3.4 9~3.92℃ / 1 0 0m)和新生代 ( 3.75~ 3.76℃ / 1 0 0m)以及现代地温梯度 ( 3.5~3.7℃ / 1 0 0m) ,这表明本区在中生代时曾出现过高热异常。镜质体反射率剖面回归参数 (热响应因子b)反映出渤海湾盆地在新生代沉降速度明显加大 ,此时控制盆地沉降作用的构造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强烈的坳陷和断裂作用取代了晚古生代地台和中生代的断陷而成为本区最重要的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镜质体反射率 构造演化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断裂作用 抬升作用 剥蚀速率
下载PDF
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 被引量:64
9
作者 李珍 焦养泉 +1 位作者 刘春华 郑红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共3页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2个大型的三角洲间湾相带。重矿物分布主要集中于扇三角洲前缘,与主力油层段含油范围恰好吻合。根据对其陆源重矿物的分布统计和聚类及因子分析,控制拾场缓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高西南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也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西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柳赞陡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有2个,主要物源在东南部,母岩类型为中浅变质岩类,次要物源在东北部,母岩类型为中深变质岩类。图4表1参4(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测井曲线 岩心分析 重矿物源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孔西潜山构造带碳酸盐岩的成藏史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元林 王粤川 +5 位作者 罗宪婴 高建军 肖丽华 周新桂 殷秀兰 王志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1-18,共8页
通过碳酸盐岩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成藏史数值模拟系统,并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构造带为例说明了这一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孔西潜山构造带奥陶系烃源岩在印支期开始排烃,一次成藏开始;燕山期进入... 通过碳酸盐岩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成藏史数值模拟系统,并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构造带为例说明了这一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孔西潜山构造带奥陶系烃源岩在印支期开始排烃,一次成藏开始;燕山期进入大量生、排烃阶段,成为本区的主要生烃期和成藏期;之后,一次生烃中止;喜马拉雅期该构造带进一步被埋深,开始二次生烃和第三次成藏,二次生烃的量较小。所以黄骅坳陷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应注重那些位于生烃区在印支期和燕山期形成且未被后期构造运动破坏的古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孔西潜山 碳酸盐岩 构造带 成藏史 数值模拟系统 黄骅坳陷 二次生烃 喜马拉雅期 原生油气藏 成藏要素 构造运动 下古生界 印支期 燕山期 烃源岩 奥陶系 成藏期 生烃期 古构造 排烃 埋深 勘探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指相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苗耀 桑树勋 +3 位作者 林会喜 陈世悦 李军 杨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采用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渤海湾盆地4口钻井42件石炭-二叠系岩心样进行了Sr、Ba、Ga、V、Ni、Co等沉积环境敏感元素的系统测试分析,讨论6种元素含量及Sr/Ba、Ba/Ga、Ni/Co等比值的变化特征。除去5件样品中的异常点,测试元... 本文采用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渤海湾盆地4口钻井42件石炭-二叠系岩心样进行了Sr、Ba、Ga、V、Ni、Co等沉积环境敏感元素的系统测试分析,讨论6种元素含量及Sr/Ba、Ba/Ga、Ni/Co等比值的变化特征。除去5件样品中的异常点,测试元素大多数集中的变化范围:Sr(100—200)×10^-6,Ba(100-700)×10^-6,Ca(10-40)×10^-6,V(80-200)×10^-6,Co(5—30)×10^-6,Ni(15—45)×10^-6,Sr/Ba0.2—0.9,Ba/Ga2—20,Ni/Co1-4。根据微量元素指标特点结合岩相资料,认为渤海湾盆地本溪组发育海相沉积,太原组发育过渡相沉积,山西组及其以上地层发育陆相沉积。元素指标中,Ba、Sr/Ba和Ba/Ga沉积环境指示意义显著,在判断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沉积相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石炭-二叠系 微量元素 沉积相
下载PDF
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40
12
作者 李洪革 杜旭东 +1 位作者 陆克政 漆家福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应用周边露头资料、盆内钻井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演化阶段论和活动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法对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各期构造变形场、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盆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中西部... 应用周边露头资料、盆内钻井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演化阶段论和活动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法对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各期构造变形场、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盆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中西部中生界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印支期构造层、燕山早期构造层、燕山中期构造层及燕山晚期构造层。成盆期主要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大型陆内坳陷盆地、早中侏罗世河湖沼相中小型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小型裂陷盆地及晚白垩世隆起背景上形成的小型坳陷盆地等。造山期经历了印支晚期(T3)准造山作用、燕山早期(J2末)强烈造山作用及燕山晚期(K2)准造山作用3个演化阶段。中生代构造样式以挤压褶皱、逆冲构造及张性正断裂为主,其次发育横向调节构造。燕山运动早期对本区作用最大,奠定了本区北北东向的构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盆地 中生代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板块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何海清 王兆云 韩品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9,共4页
渤海湾盆地深层(3.5km以深)是该地区目前最现实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将其深层油气藏划分为3类共8个亚类:①构造型(背斜型、断块型和断鼻型);②非构造型(岩性型、地层超覆型和潜山型);③复合型(主要包括构造岩性型和构... 渤海湾盆地深层(3.5km以深)是该地区目前最现实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将其深层油气藏划分为3类共8个亚类:①构造型(背斜型、断块型和断鼻型);②非构造型(岩性型、地层超覆型和潜山型);③复合型(主要包括构造岩性型和构造地层型)。认为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分布规律与中浅层明显不同:①强烈拉张裂陷伴有压扭性应力作用的区域构造背景,形成沿走滑断裂带分布的深层油气聚集带;②已发现的深层油气藏均有紧邻生烃中心环带状分布的特点,深层源控规律更加明显;③凹陷内深层发育大型的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及复合型圈闭,是大规模油气聚集的重要条件;④凹陷内高密度流大砂体与构造相配置,是深层最佳成藏系统;⑤超高压异常带、异常孔隙带的存在是深层油气富集高产的决定性因素;⑥渤海湾盆地的构造迁移性(由周缘向中心,最后至渤海海域)使深层油气藏的层位平面分布有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分布 深层勘探
下载PDF
渤海湾沙北地区盆地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树光 任建业 +2 位作者 辛云路 张建丽 吴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6-827,共12页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并闭合了盆内重要的层序界面,精细解释了盆内主要构造和地震反射特征,新识别出了中生代逆冲构造体系,包括逆冲反转构造和逆冲未反转构造两种型式,它们分别形成了中生代的半地堑盆地和古潜... 本文以覆盖全区的3D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追踪并闭合了盆内重要的层序界面,精细解释了盆内主要构造和地震反射特征,新识别出了中生代逆冲构造体系,包括逆冲反转构造和逆冲未反转构造两种型式,它们分别形成了中生代的半地堑盆地和古潜山。分析了新生代不同时期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和古构造格架,发现在E2s3-E3s1时期,盆地受到NW-SE向伸展作用,到Ed3-Ed1时期盆地应力场转变成了近SN向伸展,表明东营组底界面是古近纪应力场发生变化的重要构造变革界面,反映了盆地由沙河街时期走滑伸展到东营时期斜向走滑拉分的演化过程。研究了不同时期控盆断裂体系特征,认为盆地中、新生代主要经历了四期构造演化阶段,分别为中生代的挤压剥蚀,沙河街时期NW-SE向伸展,东营时期近SN向伸展以及新近纪的热沉降和共轭走滑阶段。根据以上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分析,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认为地幔物质上拱导致的地壳减薄是盆地发生裂陷作用的直接因素,周缘板块重组事件是控制并影响断陷盆地演化和不同期次断裂体系展布方向不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沙北地区 逆冲构造 共轭走滑 斜向走滑拉分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构造体系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46
15
作者 徐守余 严科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59-265,共7页
渤海湾盆地发育雁列式、帚状等多种构造体系类型且空间分布复杂,不同级序的构造体系控制了渤海湾盆地内油气聚集与分布,将渤海湾盆地划分为济阳及黄骅帚状油气区、下辽河—渤海弧形油气区、冀中和东濮雁列式油气区5个大型油气区。各油... 渤海湾盆地发育雁列式、帚状等多种构造体系类型且空间分布复杂,不同级序的构造体系控制了渤海湾盆地内油气聚集与分布,将渤海湾盆地划分为济阳及黄骅帚状油气区、下辽河—渤海弧形油气区、冀中和东濮雁列式油气区5个大型油气区。各油气区的油气聚集量及油气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济阳帚状油气区的油气资源最丰富,而东濮雁列式油气区的油气探明储量最小。古近纪是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的最重要时期,与油气生成和成藏的关系最密切,是渤海湾盆地烃源岩发育的鼎盛时期,并发育多种油气藏类型和多套生储盖组合。新近纪发育以披覆构造油气藏为主的次生油气藏和良好的区域性盖层。渤海湾盆地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具备形成大型油气区的基本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构造体系 油气分布 构造演化 油气区 油气分布规律 盆地构造演化 生储盖组合 油气藏类型 盆地发育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横向调节带特征、成因及其区域分段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思敏 彭仕宓 黄述旺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55-63,共9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边界断层垂直位移的分期分析,反演了其生长过程,认为现今复杂的断层系是通过断层分段生长连接形成的,每个断层段控制一个半地堑单元。在此基础上识别并划分了调节构造和调节带,调节带是若干个调节构造的有规律的组合,而... 通过对东濮凹陷边界断层垂直位移的分期分析,反演了其生长过程,认为现今复杂的断层系是通过断层分段生长连接形成的,每个断层段控制一个半地堑单元。在此基础上识别并划分了调节构造和调节带,调节带是若干个调节构造的有规律的组合,而调节构造是由两条断层叠覆或大断层分段生长作用形成的。东濮凹陷发育两条横向调节带,它们由多个不同类型的调节构造组成,与东濮凹陷走向近于垂直,表现为不连续的横向凸起,控制了凹陷的分段作用,导致凹陷“南北分区”,并将凹陷分为北、中、南3个区,各区构造、沉积及石油地质特征各不相同。沿凹陷走向的不均匀伸展作用是产生横向调节带的主导因素,断层分段作用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横向调节带对凹陷构造、沉积作用及油气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东濮凹陷 调节带 调节构造 断层分段作用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形成及断裂构造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鹏举 卢华复 施央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伸展型”复合盆地.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系统的...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伸展型”复合盆地.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与渤海湾盆地相同的基底构造和相似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基底断裂构造的特征及沿兰聊断裂两侧众多探井岩芯破裂构造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兰聊断裂在东濮凹陷形成过程中的右行平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作用 右行平移 位分盆地 凹陷 断裂构造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曙光油田曙266油藏沉积微相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占坤 于兴河 李胜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91-95,83,共6页
曙266断块油藏杜家台油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本次研究精细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7个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本区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平面上,杜家台油层属强非... 曙266断块油藏杜家台油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本次研究精细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7个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本区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平面上,杜家台油层属强非均质性,储层层内及层间属中等—强非均质性,在微观上则表现为细喉道、高配位数的特点。本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曙光油田 曙266油藏 杜家台油层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南堡凹陷油气运移特征及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被引量:28
19
作者 谭丽娟 田世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6-18,共3页
详细分析南堡凹陷油气运聚特征 ,划分出下第三系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排烃门限较深 ,处于成油门限之下的第一个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值骤减的深度即为本区油气大量初次运移的主排烃门限。对于二次运移 ,油源和正向构造... 详细分析南堡凹陷油气运聚特征 ,划分出下第三系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排烃门限较深 ,处于成油门限之下的第一个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值骤减的深度即为本区油气大量初次运移的主排烃门限。对于二次运移 ,油源和正向构造带展布控制了油气侧向运移的区域指向 ;断裂活动和生储盖组合控制了油气的垂向运移和纵向分布 ;供油断层的活动性与烃源层主排烃期的配合 ,是控制油气在各正向构造带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孔隙流体压力分布和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该区纵向上可划分出 3个成藏动力学系统 :下部自源高压原生封闭—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自源—它源高压—常压半封闭—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上部它源常压次生开放型成藏动力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油气运移特征 成藏动力学系统
下载PDF
控制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以渤海湾盆地东辛地区为例 被引量:31
20
作者 蒋有录 张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42,共4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东辛复杂断块区自70 年代初投入大规模开发以来,经过20 多年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滚动勘探,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比详探结束时增加了2 倍,近年来滚动勘探仍不断有新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在这类复杂断块区进行滚动...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东辛复杂断块区自70 年代初投入大规模开发以来,经过20 多年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滚动勘探,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比详探结束时增加了2 倍,近年来滚动勘探仍不断有新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在这类复杂断块区进行滚动勘探的巨大潜力。以东辛复式油气聚集带为例,分析了控制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①优越的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着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带的形成;②断层的封闭性和圈闭的完整程度是控制不同断块区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流体沿油源断层由深部向浅层运移聚集,断裂多次活动导致油气多次聚散,断层的封闭作用与开启作用的转化,致使油气沿断层多层系富集,形成了呈梳状展布的油气藏群;③稳定分布的厚层泥岩控制油气的纵向富集层位,对油气侧向封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图4 参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石 油气富集 地质因素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